Workflow
商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 | 跨界、创新、多元 国际消费加速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0 15:24
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多维度政策组合拳也持续释放中国的消费潜力。9 月10日,以"聚力协同融合消费"为主题的2025国际消费大会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 称"服贸会")举办期间召开。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表示,当前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 革,消费正向着多元化、全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 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服贸会不仅是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于扩大服务消费 也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认为,未来全球消费有三大机遇:一是2026—2030年全球经济预计年均 增长3.1%,高于当前2.8%,将稳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规模;二是人口老龄化加剧,2050年全球65岁 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6%,中国银发人口增速更快,银发消费潜力巨大;三是科技进步催生新消费热 点,数字、智能、绿色技术将改变生产生活,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需求。 大会中,"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与"北京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正式启动。北京市商业 联合会会长傅跃红表示,联 ...
跨界、创新、多元 国际消费加速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0 15:21
当前全球消费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加强融合是应对挑战、释放潜力的必然选择。姜增伟分析指出,未 来全球消费单靠一国、一企难以完成服务类消费与生产,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与消费链的国际协作, 通过规则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释放消费潜力。 嘉宾观点: 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多维度政策组合拳也持续释放中国的消费潜力。9 月10日,以"聚力协同 融合消费"为主题的2025国际消费大会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 简称"服贸会")举办期间召开。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表示,当前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 变革,消费正向着多元化、全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 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服贸会不仅是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于扩大服务消费 也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认为,未来全球消费有三大机遇:一是2026—2030年全球经济预计年均 增长3.1%,高于当前2.8%,将稳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规模;二是人口老龄化加剧,2050年全球65岁 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16%,中国银发 ...
2025服贸会| 跨界、创新、多元 国际消费加速融合
北京商报· 2025-09-10 15:16
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活力,多维度政策组合拳也持续释放中国的消费潜力。9 月10日,以"聚力协同 融合消费"为主题的2025国际消费大会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 简称"服贸会")举办期间召开。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姜明表示,当前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 变革,消费正向着多元化、全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 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服贸会不仅是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对于扩大服务消费 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消费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加强融合是应对挑战、释放潜力的必然选择。姜增伟分析指出,未 来全球消费单靠一国、一企难以完成服务类消费与生产,需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与消费链的国际协作, 通过规则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释放消费潜力。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嘉宾观点: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深化国际协作促全球经济增长 当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边界日益模糊、交融加深,既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也是民生水平的重 要标志。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 ...
广元持续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消费“新势力”正在崛起
四川日报· 2025-09-10 06:39
消费增长表现 - 广元市1月至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4亿元 同比增长5.9% 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3] - 网络交易额71.98亿元 同比增长8.27% 其中网络零售额35.15亿元 同比增长13.78% [6] - 武曌天街开街首日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 带动消费超60万元 [4] 特色消费场景建设 - 打造武曌天街、烟火利州十二坊等20余处特色消费场景 融合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和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 [5] - 大蜀道不夜三国城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 成为城市新地标 [5] - 武曌天街项目吸引91家商户入驻 设立跳蚤市场带动100余家商贩 促进300人就业 [4][5] 新业态发展 - 创新推出首个"高铁+演艺"项目三国"眼"绎文旅超验秀等沉浸式体验活动 [5] - 建成7个电商直播基地 入驻企业146家 举办70余场电商活动 [6] - 培育电竞、演艺、影视动漫等"情绪消费"新业态 通过直播带货扩大网络零售 [6] 商文旅体融合 - 加速推动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融合川蜀非遗和地方美食元素 [5] - 电商直播人才梯次培育机制完善 拥有"四川谢支书"等知名村播达人 [6] - 拓展就业摊位 规范商业布局 打造吃穿游购娱一体化消费空间 [5]
一张票玩转一座城“票根经济”点燃消费新引擎
证券日报· 2025-09-07 16:26
票根经济模式创新 - 通过整合赛事、演出、展会等门票凭证与商圈、餐饮、住宿联动推出跨场景优惠 实现单次消费向多场景消费转化[1] - 核心是利用票根作为流量入口激发消费者二次或多次消费 有效提振消费市场[1] - 已在北京汇集喜隆多、大悦城等6大商圈约200个商户的优惠活动资源[1] 地方实践案例 - 成都升级推出票根优惠打卡地图30版 整合赛事、演出、展会、景区等6大类46项票根资源覆盖多元消费场景[1] - 江苏推行苏超球票解锁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综合体验[1] - 济南试点推广票根经济 凭赛事票享受景区、酒店、商场、餐饮折扣并设立体育消费金融补贴[2]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深化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2] - 票根经济成为深化多业态消费融合的生动实践 2025年服贸会将配套推出多重精品消费活动[1][2] - 行业需要关注资源整合深度与广度 挖掘场景互补性并找到活动与消费场景最佳契合点[2] 发展路径建议 - 深化场景融合拓展票根适用范围至更多业态 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实现一张票玩转一座城[3] - 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 加大消费券补贴投入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消费贷款[3] -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票根跨平台验证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优惠策略并精准匹配需求[3]
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9-05 22:39
系统思维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 系统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形成协同性和动态平衡性的良性发展格局 必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1] - 地方政府最早编制跨越15年的战略规划 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展现立足大局的系统思维和战略眼光 [1] - 区域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布局 短期举措与长期目标有机衔接 通过全市十几个部门、100多位专家教授组成课题组广泛调研论证 [1]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 形成以工业为主导兼营旅游、商业、金融、房地产业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结构 [2] - 工业总产值从1985年21.41亿元跃升至2000年771.19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2000年达215.61亿元 [2]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8589.01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5415.28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为0.3∶36.6∶63.0 [2] 对外开放与贸易发展 - 建设自由港型经济特区 分阶段推动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 [3] - 进出口贸易额从1985年4.44亿美元增长至2000年100.49亿美元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9300亿元 [3] - 实现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迭代升级 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3] 城市规划与协同发展 - 以厦门本岛和鼓浪屿为中心 形成众星拱月型城镇结构 包括集美文教风景区、杏林工业区、海沧新工业区 [3] - 对生产力布局、城镇职能、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调整 [3] - 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多领域协同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 城市宜居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3] 发展规划方法论 - 以一盘棋思维锚定发展坐标 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系统考量 建立经济、社会、科技、生态、文化等领域协同联动机制 [4] - 推动城乡、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缩小城乡差距 支持欠发达地区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精准定位 跟踪国内外形势变化 调整政策措施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4] - 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协作机制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4]
翠苑“夜经济”密码何在?
杭州日报· 2025-09-05 02:25
赛事活动与区域发展 - 第九届3v3篮球城市争霸赛在翠苑街道黄龙国际中心举办 吸引属地30支球队参与 [2] - 赛事采用"体育赛事+商业消费"模式 通过互动领取商户优惠券将人气转化为消费动力 [2] - 赛事搭建企业、街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 协同推动区域发展 [2] 商业街区表现 - 云·文三肆街区自4月开街以来销售额持续攀升 半年内增长350% [2] - 街区引入Tombliboo、Viva鲜派果蔬汁、Grid Coffee等12家新消费品牌 月均销售额增长显著 [3] - 万塘路美食广场1-8月营收约6400万元 拓峰新天地同期营收达3000万元且同比增长12.5% [3] 文化娱乐创新 - 街区每周五举办"肆悦·街头音乐会" 与浙江音乐学院合作打造沉浸式音乐舞台 [3] - 采用社群点歌形式使观众从被动聆听转向主动参与 每次音乐会座无虚席 [3] - 拓峰新天地融合创业空间、餐饮体验与沉浸式娱乐 引入潮流音乐、灯光秀和无人机足球等互动项目 [3] 区域经济生态 - 多元街区风格各异且互补联动 构建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夜间经济生态圈 [4] - "体育+商业+文化"多元融合配合不同街区有效呼应 使文三街区夜晚持续焕发活力 [4] - 黄姑山美食街聚集川味泡菜馆、沸腾鱼乡、烟火神探等各地风味餐馆 成为市民下班后热门去处 [3]
南山总量稳居第一 深汕增速领先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23:10
深圳2025年上半年经济总体表现 - 深圳市GDP达18322.26亿元 同比增长5.1% [3] - 各区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二季度增长整体好于一季度 但回升基础需进一步夯实 [2] - 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宝安区四个区合计GDP占全市总量超70% 对全年经济目标完成有重要影响 [2][4] 各区GDP总量及增速排名 - 南山区GDP总量4980.06亿元居首 福田区2953.15亿元次之 龙岗区2809.67亿元第三 [3] - 7个区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深汕特别合作区以12.4%增速居首 大鹏新区8.7%第二 福田区7.9%第三 [3] - 福田区与龙岗区GDP总量差距从2024年不足50亿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约143亿元 [3] 工业发展状况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 高于全省4.0%增速 [5] - 深汕特别合作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 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3% [5] - 南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占其规上工业产值超60% [5] - 光明区、坪山区分别增长7.2%和6.5% 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6] - 龙岗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9% [6] 消费市场表现 -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 同比增长3.5% [7] - 南山区社消零增长13.1%居全市第一 宝安区增长7.2% [7]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商品零售增长较快 [7]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7.1% [8] - 5个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 南山区以6.5%增速领跑 [8] - 坪山区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83.9% 龙华区增长107.7% [8] - 1-7月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142.1亿元 年度投资进度达69.6% [9]
风险月报 | 权益市场估值、情绪与市场预期形成共振,近1/3行业估值高于历史60%分位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28 11:32
沪深300指数风险评分与市场态势 - 中泰资管风险系统评分59.65 较上月49.80显著上升 权益评分进入中等偏高风险区间 [2] - 估值分数升至59.68(上月55.08) 市场估值中枢上移 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0个行业估值高于历史60%分位数 仅农林牧渔低于历史10%分位数 [2] - 市场预期分数60.00(上月56.00)创近6个月新高 分析师认为财政政策可能出台增量措施 [2]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 情绪分数大幅升至59.44(上月41.41) 脱离谨慎区间进入中性偏积极状态 [3] - 两融分数处历史高位 公募基金发行分数从历史中低位升至中高位 零售资金回流权益市场 [3] - 涨跌停分数处历史中位数 波动率分数低于历史30%分位数 市场波动温和可控 [3] 经济数据表现与结构特征 - 7月出口同比增7.2% 较6月上升1.4个百分点 连续三个月改善 [8] - 工业增加值同比5.7% 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保持高增速 [8][10] - 社零同比3.7% 较上月降1.1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下滑但餐饮收入回升 [8][10]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6% 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7.3%/-12%/6.2% 均较上月下滑 [8] 金融数据与政策影响 - 7月社融新增1.16万亿 存量同比增9.0% M2同比8.80%较上月升0.5个百分点 M1同比5.60%较上月升1个百分点 [10] - 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 为2005年7月以来首次负增长 [10] - 反内卷政策扩散至多行业 有利于价格企稳及通胀预期回升 PPI触底但回升斜率或偏低 [11] 债市评分与资金环境 - 债市风险评分66.7分 资金面保持宽松 机构对降准降息预期降温 [5][8] - 国债收益率曲线偏陡 四季度表现或优于三季度 短端品种票息价值较好 [5][8]
“十四五”期间 黄浦城市更新、消费、民生服务亮点频现 经济密度最高地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解放日报· 2025-08-28 01:42
经济表现 - 截至2024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3344亿元 [1] - "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5% [1] - 区域经济密度达163亿元/平方公里 保持全市首位和全国前列 [1]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99亿元 年均增长6%以上 [1] 城市更新进展 - 外滩·中央项目整体出租率和开业率保持70%以上 月均接待顾客超47万人次 [2] - 外滩·老市府2025年上半年举办11场重要文旅商体展活动 [2] - 外滩"第二立面"更新实现近3600户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和43幢老大楼产权归集 [2] - 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3]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旧改征收3.7万户以上 [3] - 2023至2024年"两旧"改造受益居民总量超7000户 [3] 消费发展 - 南京路/淮海路/豫园三大商圈集聚青春经济业态和消费人群 [4] - 支持第一百货打造"银铃俱乐部"提供60余种老年服务 [4] - 2024年上半年境外人士入住宾旅馆超94万人次 同比增长56% [4] - 离境退税开具申请单超3万份 同比增长近300% [4] -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超5亿元 同比增长126% [4] 民生服务 - 南京东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智慧健康驿站/社区食堂/日托所等多元化服务 [5] - 形成代际融合场景 包含学生/白领青年与长者互动体系 [6] - 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高达44.8% [6] - 打造"五边颐养"养老服务品牌 涵盖床边照护/桌边食惠/身边帮扶等体系 [6] - 2023-2024年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7] - 老年助餐服务"全区通享"场所达63家 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总量全市第一 [7] - 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首推"黄浦创卡"无忧创业通道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