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制作

搜索文档
动画电影热映见证行业人才崛起 一品威客网汇聚专业力量
搜狐网· 2025-08-15 09:32
国产动画行业发展 - 国产动画作品持续涌现 包括《哪吒》《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 在动画品质和叙事层面不断突破创新 为观众带来独特传统风格的全新观影体验 [1] - 2025年暑期档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以黑马之姿斩获超7亿票房(截至8月14日数据) 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纪录 该作品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北航团队联合打造 [2] - 影片以小妖怪视角对《西游记》进行全新解读 通过传统笔墨意境与现代光影技术融合 展现"无名之辈"的生存境遇与成长可能 [2] - 国产动画崛起得益于一代代优秀创作者的坚守与探索 在镜头运用、叙事手法、特效制作等领域不断钻研 [2] 动画商业化应用 - 动画元素广泛应用于宣传片、广告、企业介绍等领域 打造别具一格的视觉表达 [3] - 重庆立体幻想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3D内容制作 团队拥有五年以上行业经验 精通3D建模(涵盖游戏角色、道具场景、次世代、风格化、手办等多种风格)、3D动画、3D打印等多元化服务 [4] - 北京浩轩育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浩轩视觉)完成数百个项目 涵盖科技产品展示、企业故事演绎等领域 提供从创意构思到成片的一站式服务 [6][7] - 上海电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业务覆盖游戏美术设计、数字孪生应用、数字展馆打造、元宇宙及数字人互动体验设计等前沿数字创意领域 [9] - 陕西宏天视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影视动画、三维动画(工业、机械、产品、施工、工艺、漫游等)、裸眼3D、VR/AR/XR开发等定制视频服务 [11] 平台服务生态 - 一品威客网平台拥有超2566万注册用户 聚集设计、开发、人工智能、文案、视频、营销、动画制作等品类的千万级服务商 [14] - 平台通过智能系统精准匹配需求与服务商 提供交易流程管理、资金托管机制和作品验收标准等全方位保障 [12] - 超百万级各类机构、单位与个人雇主已通过平台成功解决创意服务需求 [14] - 平台持续连接专业动画力量与市场需求 为国产动画产业商业化发展注入动力 [16]
重温中国动画黄金时代,一些动画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第一财经· 2025-08-12 11:25
展览背景与核心内容 - 北京泰康美术馆举办"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展览 聚焦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68年创作历程与百年中国动画发展史[1] - 展览呈现上千件展品 涵盖剧本、美术设计稿、角色模型、档案胶片等文献 重现中国动画黄金时代[3][8] - 展览设置五大板块:序厅、经典巡礼、媒介探索、当代回响、绘动之旅 构建综合性动画艺术文献展[6]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史成就 - 上美影建厂68年创作500多部作品 获国内外奖项500余项 塑造300多个经典动画形象包括孙悟空、哪吒等[3] - 中国首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和首部长片《铁扇公主》均由万氏兄弟创作 奠定中国动画发端[4] - 经典作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融合京剧脸谱、敦煌壁画等传统元素 形成"中国学派"独特风格[11][14] 动画制作技术与工艺 - 展览复原手绘动画检验仪、木偶摄影台等四大片种工作场景 展示30余件《阿凡提的故事》木偶复刻品[10] - 赛璐璐水墨技术获国家发明奖 《鹿铃》线稿显示需精准模拟水墨形态 "拉毛"剪纸工艺需逐帧拍摄湿润纸偶[14] - 部分工艺如水墨剪纸专用皮纸已失传 凸显动画制作兼具艺术性与精密手工技艺的特性[15] 经典作品与创作细节 - 《哪吒闹海》导演要求海浪呈现"青铜质感" 《黑猫警长》帽檐设计经历17次修改 体现创作精益求精[13] - 《大闹天宫》角色动作经钢笔草图反复研究 从初始构思到最终形象凝聚创作者心血[14] - 《小蝌蚪找妈妈》汲取齐白石写意神韵 《骄傲的将军》融入华君武讽刺漫画技法 体现艺术大家参与[11] 当代发展与产业影响 - 《中国奇谭》衍生作品《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达6.4亿元 AI预测总票房16.53亿元 显示IP商业化潜力[13] - 1995年电影统购统销制度终止导致人才流失 但《宝莲灯》证明美学传统可通过创作型人才培养延续[16] -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独立动画作品参展 体现经典语言在当代的转化与创新[15] 社会价值与行业意义 - 展览通过500小时口述历史影像记录 抢救性保存已故动画师创作经历 填补历史研究空白[6][8] - 传统创作方法与思维方式仍为新一代动画人提供启发 尤其在面对新技术与市场逻辑时具有借鉴价值[16] - 儿童互动区设置填色墙与iPad魔法课 显示经典动画持续吸引新一代观众并激发创作兴趣[16]
汉产动画《凡应》PV惊艳亮相腾讯动漫大赏
长江日报· 2025-08-12 01:10
核心观点 - 艺画开天在腾讯视频动漫大赏发布全新原创动画剧《凡应》概念PV 展现颠覆性世界观设定与技术突破 体现国产动画在原创IP领域的创新实力 [1][4][5] 世界观设定 - 构建以"巨兽共生"为核心的架空幻想宇宙 人类寄生于名为"隆舶"的巨型生物脊背上形成共生关系 [4] - 以形似海星的"达卡斯"巨兽为视觉核心 人类在活体巨兽躯体建立家园 呈现荧光虫体发光 蠕动地面 呼吸建筑等细节 [4] - 主创团队基于全新幻想体系发挥创造力 拥有长达百万字的文字资料 构建极其丰富的厚重幻想世界 [4] 技术制作 - 采用风格化美术设计 高精度角色建模与毛发渲染技术 追求真实细腻的"人感"表现 [5] - 呈现角色出水瞬间睫毛颤动 玻璃体瞳孔光影变化 皮肤材质分层表现等极致细节 [5] - 公司以"不进则坠"创作态度持续突破制作技术 挑战动画剧品质高度 提供极致视听体验 [5] 公司战略 - 该作品是公司继《幻境诺德琳》《灵笼》后又一力作 延续不断前进的创作基因 [5] - 公司深耕原创动画领域 推动中国动画在叙事维度与技术维度的双重进化 [5] - 筹备多年反复打磨内容 致力于在原创道路上持续探索与突破 [5]
上美影成就了《浪浪山》,还是《浪浪山》成就了上美影?
虎嗅APP· 2025-08-11 13:51
核心观点 -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反映了市场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美影)文化符号的强烈认同,但背后实质是新生代动画团队与上美影品牌协同的结果 [4][5][20] - 上美影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艺术先锋转型为市场经济下的"策展人",其文化正统性与独立工作室的市场活力形成互补 [18][19] - 中国动画行业已形成"巨妖"(工业化3D动画)、"精怪"(网络风格化动画)等多元生态,但缺乏统一的文化凝聚力 [14][16] - 2D动画的复兴受限于人才储备和产业生态,需长期投入而非单部作品的成功 [24][25] 行业发展阶段 - 计划经济时期:上美影以国家财政支持实现艺术突破,但脱离市场需求 [8] - 市场化初期:上美影尝试转型但成效有限,陷入IP维权生存模式 [9][10] - 新势力崛起:2015年《大圣归来》后,彩条屋、追光等公司推动3D动画工业化 [14][23] - 共生阶段:上美影通过《中国奇谭》等项目整合独立工作室,形成品牌+市场的协作模式 [18][19] 市场格局 - 3D动画领域:头部公司主导,《哪吒》系列创50亿级票房神话 [14][23] - 网络动画领域:《伍六七》《非人哉》等作品以"网感"吸引年轻受众 [14] - 2D动画领域:《浪浪山》票房从预测4亿飙升至15亿,但产业基础薄弱 [4][24] 竞争壁垒 - 上美影优势:文化正统性、审美标准制定权、全民记忆IP库 [16][18] - 新势力优势:工业化产能(3D动画单片渲染超20万核小时)、市场敏锐度 [14][24] - 2D动画痛点:原画师培养周期长(成熟原画师需5-8年),产能受限 [25] 未来趋势 - 内容方向:东方美学现代化转译(如《浪浪山》水墨风格)将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25][26] - 商业模式:中等成本风格化作品(预算3000万-1亿)或成2D动画主流 [25] - 产业协作:平台可能通过剧集孵化2D团队,降低电影开发风险 [26]
上美影成就了《浪浪山》,还是《浪浪山》成就了上美影?
虎嗅· 2025-08-11 07:46
电影票房表现 - 《浪浪山小妖怪》预测票房从最初4亿人民币上涨至超过15亿人民币[1]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年上映获得近10亿人民币票房[32] - 《哪吒:魔童闹海》获得近乎神迹的票房表现[1] 行业格局演变 - 中国动画行业已从低谷期进入新贵迭出、票房神话频现的阶段[1] - 彩条屋、追光等新势力遵循现代电影工业逻辑,在CG技术上奋起直追[18] - 市场呈现"诸侯割据"态势,巨妖、精怪、原生妖各自证明行业活力[20] - 出现《伍六七》《非人哉》等互联网原生团队,精准把握青年文化[19] 创作模式转型 - 上美影从制造者转型为策展人角色,提供文化正统性和审美标准[27] - 《浪浪山小妖怪》由十余个独立工作室共同制作完成[29] - 2D动画生产核心依赖艺术家的技艺与时间,属于劳动密集型模式[37] - 3D动画可实现高度标准化生产,瓶颈在于资本与技术投入[36] 文化价值认同 - 上美影代表的文化乡愁成为社会集体情绪[2][3] - 新一代观众对《浪浪山》的认同源于代入感和接地气的叙事[30] - 行业存在"有技术无灵魂"的质疑,缺乏文化正统性[22][23] - 《中国奇谭》以现代多元方式重现上美影艺术气质[26] 产业发展挑战 - 2D动画面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的瓶颈[37] - 高校教育和市场需求长期偏向3D技术[37] - IP商业价值开发与文化灵韵守护需要平衡[39] - 需要建立可持续的利益分配机制保持生态活力[39] 未来发展趋势 - 中等成本、风格化的2D电影将获得更多机会[38] - 资本可能更青睐2D动画剧集作为团队培养和IP孵化路径[38] - 行业将更大胆探索东方审美和艺术性表达方式[38] - 审美竞争力成为核心发展方向[38]
文化如何安置地方?日本“内容经济”的治理想象
经济观察网· 2025-07-29 08:20
日本极富传奇色彩的动画制作公司GAINAX的前社长、社会评论家冈田斗司夫,曾在2006年断言:"御 宅文化已死。"生于1958年的冈田是战后第一代御宅族。这位亲历并参与日本动画黄金时代的资深从业 者,对千禧年以降的二次元文化颇为不屑。然而,与这类硬核爱好者的唱衰论调相反,21世纪以来,二 次元文化从一个"圈地自萌"、饱受非议的小众爱好,迅速演变为年轻世代普遍接受的主流娱乐形式,其 衍生出的"内容产业"也一跃成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重要文化标志。 2010年,日本内阁府正式制定并推动"酷日本"(Cool Japan)文化战略,积极向海外输出本国流行文 化。从宝可梦、哆啦A梦、马里奥等二次元超级IP,到坂道系少女偶像、隈研吾的现代艺术设计、小岛 秀夫的电子游戏等一系列文化产品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亚文化商品的海外传播路径,恰与日本 2006年提出的"观光立国"战略不谋而合,并逐渐成为众多地方自治体实施区域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 分。 的确,东京素有"全球亚文化之都"之称。但倘若我们将视线移出"御宅族圣地"秋叶原、"时尚心脏地 带"原宿,以及人潮涌动的中野百老汇,离开这些回荡着City pop旋律的繁华街头,转而关注 ...
这个夏天,《罗小黑战记2》治愈了许多成年人
虎嗅· 2025-07-26 01:57
公司发展历程 - 2011年《罗小黑战记》动画剧集首集以3000元预算用Flash制作发布 [3] - 2012年团队组建公司寒木春华 初期仅寥寥数人 [44] - 2019年首部电影上映获3亿票房 制作团队扩至50余人 [6][44] - 2021年公司从北京迁至天津以降低运营成本 [44] - 2025年第二部电影制作团队达80余人 预算较前作增加 [44][43] 内容制作特点 - 动画采用"一拍一"技术 打戏部分每秒使用24张原画 总手稿超20万张 [39][38] - 十场核心打戏设计逻辑严谨 参考真实飞机维修知识 [42] - 场景设计融合中国各地文化特色 通过实地采风还原细节 [28][27] - 人物造型简约但动作流畅 保持14年画风一致性 [38][44] 市场表现数据 - 动画剧集14年仅更新40集 但B站累计播放量突破7亿次 [6] - 第二部电影上映8天收获近2亿票房 豆瓣评分8.6分 [6][7] - 电影同款T恤售出1万多件 周边产品补货超十轮 [51] - 新角色鹿野相关话题在小红书浏览量超3500万 [18] IP运营策略 - 通过番外漫画《蓝溪镇》和节气图保持IP热度 [50] - 与《流浪地球》系列进行IP联动 郭帆参与投资 [49] - 采用"质量优先"原则 新剧集已在制作中 [49] - 目标实现"小朋友看得懂 大人不无聊"的合家欢属性 [12]
700人+杭州厂商挂牌新三板,每年从腾讯赚取上亿元收入
36氪· 2025-07-23 23:29
公司概况 - 杭州玄机科技于2024年7月获准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深耕动画行业近20年,业务模式与原力数字相似,均获腾讯投资且主营动画外包[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数字内容创作及授权、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及衍生品销售,2022-2024年营收2.6亿-3.2亿元,归母净利润0.37亿-0.8亿元[2] - 公司拥有768名员工,74%为制作人员,15%为研发人员,70%以上员工年龄在21-30岁,制作人员平均薪酬20.23万元(2024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14][15] 业务结构 数字内容创作及授权 - 核心原创IP包括《秦时明月》(永久授权成本3050万元)、《武庚纪》(基于《封神纪》漫画改编)、《缥缈》(10年授权600万元)等[4] - 2024年该业务收入2905万元(占比9.15%),其中IP授权收入2876万元(占比9.06%),动画播放授权收入29万元(占比0.09%)[6] - IP授权业务毛利率超90%,客户包括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10家游戏厂商,单客户年授权收入超百万元[7][23] 数字内容制作服务 - 主要承接腾讯《斗罗大陆》《吞噬星空》、优酷《师兄啊师兄》、B站《牧神记》等动画制作,2024年收入2.8亿元(占比88.05%)[6][8] - 《斗罗大陆》系列累计播放量超百亿,2023-2024年通过该系列创收2亿元,《吞噬星空》和《师兄啊师兄》系列各创收上亿元[9][10] - 毛利率从2023年的41%提升至2024年的45%,因制作效率提升导致成本下降[24] 衍生品业务 - 通过淘宝店铺"秦时明月官方商城"销售IP周边,2024年收入886万元(占比2.79%),位居淘宝国创衍生品店铺榜首[11] 客户结构 - 前三大客户为腾讯(营收占比56%-77%)、优酷、B站,合计贡献90%营收[17] - 2024年对腾讯销售额2.1亿元,签订14份超2000万元合同(合计8.1亿元),包括《斗罗大陆》等动画承制项目[17][18] - 对优酷销售额从2023年2744万元增至2024年8453万元(占比27%),对B站年销售额稳定在1750万元左右[19] 行业特征 - 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依赖高端人才,创始人沈乐平拥有20年行业经验,主导《秦时明月》《斗罗大陆》等标杆项目[13] - 动画制作周期长(每季2-4年),导致收入波动较大,如2022年因交付《新秦时明月》等作品使授权收入达6000万元,而2023-2024年降至几十万元[7] - 直接人工成本占比超70%,办公场地达1.3万平米,外协成本740-1701万元/年,需严格保密措施[13][16] 发展前景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5.8亿元,包括4.77亿元制作服务合同和1.03亿元授权合同[25] - 2025年1-2月营收6337万元(同比+134%),净利润1869万元,毛利率49%,显示业绩增长势头[25]
《聊斋:兰若寺》上映:延续中国动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探索
环球网· 2025-07-13 11:11
电影制作与内容 - 追光动画历时4年制作的《聊斋:兰若寺》于7月12日上映,片长152分钟 [2] - 电影从《聊斋志异》490余个故事中选取《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五则,通过新编的《井下故事》巧妙连接 [2] - 电影由6位导演以各具特色的视觉风格呈现,构建"聊斋世界",五个篇章分别对应见贪心、见真心、见乱世情、见夫妻情、见生死情 [2] -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风格,15分钟的篇章毛发渲染量堪比长片 [4][5] - 《莲花公主》将原作改编为两个小朋友的纯真友谊,构建现实与梦境交织的奇幻世界 [5] - 《聂小倩》基本遵循原作但进行适当改编,故事背景设定在动荡时代以增强情感张力 [5] - 《画皮》大量参考古代书画名作,追求古典凄美韵味,借鉴散点透视手法展现东方美学 [5] - 《鲁公女》对原作进行适度现代化改编,展现跨越生死和时空的深刻情感 [5] 公司战略与系列作品 - 追光动画持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长安三万里》《白蛇:浮生》等作品 [7] - 《聊斋:兰若寺》是追光动画迄今制作周期最长、结构最复杂的动画电影,也是"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7] - "新文化"系列首部作品为2023年上映的《长安三万里》,该系列以历史人物和经典作品为创作对象 [7] - 公司希望通过动画形式回望传奇故事,提升大众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经典作品的理解与热爱 [7] - 公司希望《聊斋:兰若寺》在美学、叙事和情感层面上成为又一部具有文化标志意义的作品 [7]
新“职”所向|以AI为画笔的“造梦师”
新华社· 2025-07-10 08:10
新职业认证与行业发展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拟新增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包括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 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等 反映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推动的职业赛道扩展 [2] - 职业类目向数字化 新兴领域和绿色方向更新 产业与职业深度融合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2] 动画产业技术变革 - 动画制作行业从人工模式转向人机协作模式 AI算法自动化处理场景渲染 特效添加等重复性任务 提升生产效率 [4] - 动画创作者需掌握AI工具应用能力 包括理解复杂流程图 运用形象思维与AI沟通 实现创意快速可视化 [4] - 技术发展推动下 创意仍是动画核心 行业强调匠人精神在技术实践和创意打磨中的重要性 [4] 中国动画全球化发展 - 国产动画产业高质量增长 优秀作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播映 [5] - 行业预期中国动画将以多样化形态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