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与灰太狼

搜索文档
这16家中国公司,2025半年玩具收入过亿元
36氪· 2025-09-17 23:44
量子之歌潮玩业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潮玩业务实现营收6578万元 占总营收比例约10.6% [1] - 预计2026财年潮玩收入达7.5亿至8亿元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收入1亿至1.1亿元 [1] - 全资收购Letsvan并更名为"奇梦岛" 拥有11个自有IP和4个授权IP 运营超40个盲盒产品线与30款毛绒吊卡产品 [1] 奇梦岛核心IP表现 - Wakuku系列二季度营收4296万元 "狐狐兔兔捣蛋日记"系列上市后累计销量突破100万盒 [3] - Ziyuli(又梨)系列二季度营收1751万元 [5] - 新IP Siinono自7月首发后销量超30万盒 并亮相北京时装周 [5] 渠道与供应链建设 - 2025年4月启动线上自营 8月GMV突破1800万元 是4月的9倍以上 [5] - 线下分销网络覆盖超1万家终端 预计至12月底开设不少于3家自营门店 [5] - 毛绒产品单月产量突破100万件 较年初增长超20倍 [5] - 国际分销网络扩展至日本、欧美等20余国 包括北美独立站和印尼快闪测试 [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玩具周边业务半年收入超1亿元的公司达16家 泡泡玛特以138.76亿元居首 [7] - 量子之歌/奇梦岛以1.70亿元营收位列第11名 与彩星玩具并列 [7] - 主要未披露数据的公司包括卡游、铜师傅、52TOYS、X11等 [8] 渠道商表现对比 - B站衍生品业务上半年营收9.07亿元 二季度4.34亿元 [9] - 九木杂物社营收7.56亿元 同比增长9.49% 拥有超830家零售大店 [11] - TOP TOY营收7.42亿元 同比增长73% 门店达293家 海外门店10家 [13][14] - 凯知乐营收4.23亿元 同比减少14.4% 亏损收窄至6760万元 [18] 传统玩具企业转型 - 奥飞娱乐玩具业务收入4.59亿元 通过"玩点无限"品牌与米哈游、网易等合作开发盲盒、叠叠乐等产品 [21][27] - 星辉娱乐玩具业务收入2.01亿元 同比增长8.46% 毛利率达47.14% [36] - 高乐股份IP产品收入5506万元 同比增长96.33% [46][49] - 实丰文化游戏业务收入6750万元 同比增长125.27% [54] 出口型企业受影响 - 美力时营收2.38亿港元 同比增长22.5% 但美国市场占比68.6% 受关税政策影响显著 [30] - 彩星玩具营收1.86亿港元 同比减少58% 主因缺乏新电影上映和关税影响 [38][39] 新兴业务探索 - 华立科技卡牌收入1.66亿元 同比增长14.51% 推出新厂牌"WARAWARA"和音乐厂牌"WA MUSIC" [41][45] - 卡淘(球星卡公司)营收1.05亿元 同比增长33% 净利润1200万元 [59][61] - 多家公司如贪玩游戏、德盈小黄鸭、创源股份等积极拓展IP衍生品市场 [62]
产业基础领跑全国 加大布局全龄段IP 让广州动漫IP长红常新
广州日报· 2025-05-24 21:56
动漫影视产业政策支持 - 广东省发布"广东动漫影视政策15条" 覆盖全产业链扶持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政策明确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动漫影视产业联盟" 推动技术、人才、渠道等要素联动 [4] - 政策契合行业发展趋势 重点支持打造全年龄段原创IP内容 把握市场突破关键点 [7] 广州动漫产业基础 - 广州动漫产业总产值超300亿元 占全国约20% 年产动画片超200部 产量和播出量全国首位 [2] - 拥有"喜羊羊""猪猪侠""红小豆"等现象级IP 《漫友》杂志发行量全国第一 "中国动漫金龙奖"永久落户 [2] - 政府连续多年政策支持 从2006年产业扶持意见到2024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力度持续加码 [3] 企业全产业链布局 - 广州动漫企业已建立完整产业链 涵盖创作、制作、发行及衍生产品开发全环节 [4] - 奥飞娱乐强化IP全产业链运营 持续开发"喜羊羊"等核心IP 同时孵化新IP拓展短视频等新兴形态 [8] - 咏声动漫通过"内容+产业"分层策略 将"猪猪侠"IP延伸至表情包、潮玩等领域 全网发送量超百亿次 [8] 科技赋能与内容出海 - 《落凡尘》采用AI智能化制片引擎"IN系统" 完成1600个特效镜头 提升跨国团队制作效率 [5] - 《落凡尘》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入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豆瓣评分7.8 [5] - 企业布局"东方传说系列"多线开发 通过多元题材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出海 [6] 衍生经济与漫展生态 - "谷子经济"崛起 广州萤火虫漫展3天参观人次达18.1万 人均消费668.71元 IP周边消费显著 [8] - 广州产业集聚优势为漫展提供沃土 涵盖完整产业链、深厚市场基础及完善基础设施 [9] - 企业探索"漫展+"创新模式 融合不同领域打造动漫消费新场景 [9]
扬起政策之帆 奋楫文化之舟
广州日报· 2025-05-24 01:48
政策支持 - 广东省出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支持广州""鼓励广州""发挥广州作用"成为高频词 [2] - 政策涵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 [4] - 六大政策包括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国际演艺之都、动漫影视"双核"高地、"电竞双核"、网络游戏出海服务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 [2] 文化产业规模 - 2024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760家,营业收入6040.80亿元,同比增长4.0% [3] - 16个文化新业态营收2780.88亿元,同比增长6.9% [3] - 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6.5% [3] - 打造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3] 影视产业 - 广州影视相关企业近万家,活跃电影企业近100家,电影院255家,屏幕1862块 [6] - 2024年89部电影备案,票房13.02亿元全国第4,观影人次2950万 [7] - 举办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商220家,签约150项,交易额超60亿元 [7] 演艺市场 - 2024年审批营业性演出4974宗、140135场,2024年1-4月同比增长11% [9] - 演艺装备产业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9] - 2024年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59场 [10] 动漫影视产业 - 广州动漫企业约400家,原创漫画发行占全国30%,总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国1/5 [11] - 形成完整动漫产业链,拥有"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平台 [11] 网络游戏与电竞产业 - 广州游戏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43%,占全市文化产业1/5 [14] - 2024年游戏市场规模1406.67亿元,同比增长10.5% [14] - 集聚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 [14] 网络视听产业 - 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30亿元 [17] - 以"4K/8K+智慧广电"为特色方向,引进超高清、文化科技及金融服务领域知名企业 [17]
奥飞娱乐拟投资消费级AI机器人:首季增收不增利,曾打造巴啦啦小魔仙等IP
搜狐财经· 2025-05-21 16:24
战略投资与合作 - 奥飞娱乐全资子公司奥飞合伙企业与专业投资机构签署协议,认缴出资1000万元,占合伙企业认缴出资总额的45.25% [1] - 合伙企业规模为2210万元,投资方向为单一标的深圳玄源科技有限公司 [4] - 深圳玄源科技主营业务为交互型机器人,辅以授权产品如盲盒、手办等,专注于消费级AI机器人研发,战略定位为"全生命周期AI陪伴" [5] - 公司表示此次合作旨在借助专业机构能力强化AI领域研究,筛选优质项目,推动"IP+AI"产业化落地并提升竞争力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58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4910.15万元同比减少2.76% [7] - 扣非净利润4598.7万元同比增长1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77.19万元同比下滑122.94% [8] - 2024年全年营收27.15亿元同比减少0.86%,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8] - 2024年扣非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滑610.72%,经营活动现金流2.5亿元同比增长27.3% [9] IP业务布局 - 公司以IP为核心战略,持续打造精品内容并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11] - 已构建全年龄段IP矩阵包括"超级飞侠"、"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知名IP [11] - 聚焦夯实K12领域IP生态系统,同时拓展年轻向与泛人群市场,加快核心IP跨领域覆盖 [12]
奥飞娱乐(002292)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0:50
产能与关税应对 - 公司积极应对美国关税问题,泰国工厂已完成生产线扩充,将视情况增加其供货比例,但海外供应链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效率和毛利率等数据需运营稳定后确定 [2] 业务营收情况 - 2024 年度玩具销售业务营收下降受学龄前玩具超级飞侠影响较大,超级飞侠玩具收入与预期有较大差异 [2][3] - 2024 年度净利润大幅下滑 404.66%,主要因对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损失;扣非归母净利润 -2.87 亿元(yoy -610.72%),也是长期资产计提减值损失所致(2024 年计提 3.43 亿元,其中商誉减值 2.15 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1.24 亿元),剔除该因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总体稳定 [4][9][10] - 潮玩业务以“玩点无限”品牌运营,与米哈游等知名企业版权授权合作,“叠叠乐”品类市占率靠前,目前处于起规期向规模期发展阶段,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不足 10% [4] - 公司影视类业务收入增长 13.54%,主要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相关动漫作品发行收入、IP 版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电视媒体业务收入下滑 87.84%,因 2024 年初转让北京壹沙股权,自 2 月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0] 业务发展计划 - 潮玩业务未来通过强化已有细分品类优势、提升产品可玩性、扩大品类和渠道等扩大销售规模 [4] - 在 IP 内容创作中坚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如《铠甲勇士》《超级飞侠》《喜羊羊与灰太狼》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5] - 积极拥抱 AI,以自有 IP 与 AI 结合,加速打造产品,AI 玩具类产品需求比去年有明显增长趋势 [5][6] - 婴童用品北美地区受关税政策影响,通过开拓海外供应链、降本、提价、拓展全球销售区域等降低影响,相信关税影响是阶段性的 [6] 作品市场反馈 - 2024 年推出多部精品动漫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心世界奇遇》、“萌鸡小队”第五季获 2023 年度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超级飞侠”第 16 季《电能集结》获 2024 年第二季度优秀国产动画片,“铠甲勇士”第六季引发话题热议,获较高关注度 [7] 推广模式 - 积极拥抱直播带货与短视频营销,通过抖音、小红书、B站 直播,打造短视频、UGC 互动等内容搭建 IP 矩阵,强化 IP 场景化传播 [8] 股东户数情况 -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股东总数为 137,600 户,截至 5 月 9 日与一季度末基本持平 [7]
奥飞娱乐(002292):IP内容夯实 实体产业延展 AI玩具蓄势待发
新浪财经· 2025-05-13 10:40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从传统玩具公司起家 通过引入国外IP和自主原创动漫内容打造IP 优质IP内容助推相关IP玩具销售[1] - 2013年完成核心IP"喜羊羊与灰太狼"收购 通过收并购和投资拓展游戏 漫画 电影 婴童 线下乐园等业务[1] - 近年来业务调整优化更加聚焦 构筑"IP内容+实体产业"核心商业模式[1] IP内容战略 - IP内容在稳固儿童向内容基础上 向泛人群(年轻向)内容拓展[1] - 公司通过持续产出爆款动画片和动画电影 塑造了"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巴啦啦小魔仙"等IP矩阵[1] - 通过稳定高频更新维持IP高影响力和长生命周期 丰富的自有IP供给形成差异化受众群体[1] - 凭借自有IP高影响力 公司IP授权业务成熟发展 与消费品 游戏等不同品类客户开展合作[1] 实体产业布局 - 婴童业务针对0-3岁幼童 玩具业务针对3-12岁儿童 潮玩业务针对12岁以上青少年和年轻人[2] - 玩具业务和潮玩业务本质为IP衍生品 以IP为核心开发丰富产品矩阵[2] - 玩具业务"奥迪双钻"品牌深耕行业多年 品牌形象深入人心[2] - 潮玩业务借盲盒起势 "玩点无限"品牌聚焦叠叠乐核心品类 玩法升级有望提升ARPPU[2] - 婴童业务消费需求稳定 优势品类市场领先[2] - AI玩具成为公司布局重点 在AI玩具赛道卡位领先 产品持续迭代 "IP+AI"赋能内容生态与智能产品双向拓展[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7.3亿元 30.2亿元和32.4亿元 同比增长1% 10%和7%[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 1.99亿元和2.44亿元 同比增长152% 34%和23%[2] - 对应PE分别为90.6倍 67.4倍和54.8倍[2]
奥飞娱乐:公司动态研究报告:叠叠乐产品力已渐显看AI赋能IP内容新动能-20250508
华鑫证券· 2025-05-08 0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以内容为支点打造 IP 矩阵,潮玩是 IP 商业化外衣,构建了内容创作竞争优势和企业壁垒,收入结构均衡发展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后续新品供给及 AI+IP 双轮驱动有望助推业绩修复,维持“买入”评级[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2025 年 5 月 7 日,当前股价 8.87 元,总市值 131 亿元,总股本 1479 百万股,流通股本 1018 百万股,52 周价格范围 5.21 - 11.84 元,日均成交额 758.13 百万元[1] 以内容为支点打造 IP 矩阵 - 公司历经多时代,沉淀全年龄段 IP 矩阵,如“巴啦啦小魔仙”等,通过不同媒介和技术持续赋能 IP,形成 IP+产业商业闭环和内容创作竞争优势[3] - 潮玩是 IP 内容商业化变现外衣,构建企业壁垒,2024 年玩具、婴童、影视收入分别为 10.26 亿、12.12 亿、3.96 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 37.77%、44.64%、14.58%,总体收入结构均衡,积极推动除美国外其他国家销售[3] 叠叠乐产品力已渐显 - 公司通过“玩点无限”品牌战略布局潮玩市场,开发自有 IP 并取得米哈游等企业优质 IP 开发权,独创“玩点叠叠乐”系列热销[4] - 叠叠乐凭借小巧可爱等特点有望获 Z 世代和千禧一代青睐,后续新供给下,叠叠乐及卡牌、积木、毛绒有望受益于潮玩市场增长[4] AI+IP 双轮驱动 - 公司积极拥抱 AI,新技术赋能 IP 新表达和新供给,深度接入大模型平台,优化智能语音等功能[5] - 已推出 AI 毛绒陪伴玩具喜羊羊,并与电信运营商联合推出流量套餐绑定款智能玩具,凸显柔性供应链能力[5] 盈利预测 - 预测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27.46 亿、28.70 亿、30.7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3 亿、2.35 亿、3.11 亿元,EPS 分别为 0.10 元、0.16 元、0.21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5.8、55.8、42.2 倍[7] - 公司此前业绩有波动,2023 年扭亏为盈,2024 年利润承压,展望 2025 - 2026 年,新品供给及 AI+IP 双轮驱动有望助推业绩修复,以 IP 撬动潮玩周边和 AI 玩具经济,维持“买入”评级[7] 财务预测 - 2024 - 2027 年主营收入分别为 2715 百万、2746 百万、2870 百万、3074 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0.9%、1.1%、4.5%、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5 百万、153 百万、235 百万、311 百万元,2026 - 2027 年增长率分别为 53.9%、32.0%;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0.19 元、0.10 元、0.16 元、0.21 元;ROE 分别为 -9.4%、4.8%、6.8%、8.1%[9]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呈现不同指标在 2024 - 2027 年的预测情况,如流动资产、营业成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10]
奥飞娱乐(002292)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3:3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271,530.60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8,528.80 万元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5,755.93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910.15 万元 [2] IP 业务发展 - 聚焦核心 IP,创作精品内容,根据用户需求创新,拓展新生代喜好内容,推动年轻向内容规划创作与运营,借力年轻化场景跨界合作 [3] 潮玩业务规划 - 以“品牌塑造 + 产品深耕”为核心战略,线上构建传播矩阵,线下深化沉浸式体验,分层运营提升用户黏性 [4] - 巩固叠叠乐品类优势,拓展毛绒玩偶、可动玩偶/盲盒、智能潮玩等新品类,探索自有 IP 潮玩化运营 [4] - 寻找酒店、游乐场等新渠道,加快下沉三四线渠道 [4] 智能产品业务推进 - 以“IP 情感连接 + AI 技术赋能”为核心,深度接入大模型平台,优化交互体验 [5] - 围绕知名 IP 打造矩阵化智能产品线,开发角色专属 AI 玩偶 [6] - 开拓 B 端市场,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定制化礼赠品解决方案 [6] 新品类拓展 - 重点拓展卡牌品类,围绕自有 IP 开发产品,施行“IP 内容赋能 + 玩法创新驱动 + 产业链生态共创”策略,整合渠道社群化运营体系 [6] K12 玩具业务布局 - 以变革、聚焦为主基调,提升产品力和全渠道综合营销能力 [6] - 自有 IP 项目中,“超级飞侠”聚焦变形品类,“铠甲勇士”聚焦可动人偶系列爆款,潮流竞技类项目持续迭代 [6] - 外部 IP 合作项目中,依托全球知名 IP 开发“变形金刚”“三丽鸥”“小马宝莉”等系列产品 [6] - 落实渠道品牌营销变革,以“奥迪双钻”为核心焕新终端形象 [6]
广东汕头:司法护航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2025-04-28 00:40
行业概况 - 汕头市澄海区聚集5万多家玩具企业、20多万从业者,每年推出30万款新品,平均每天超1000款,产品销往近140个国家和地区[1] - 全球60%的儿童拥有过汕头玩具,该地区拥有全国第一的玩具品牌数量、IP授权量和专利授权量[2] - 玩具企业跨界文旅、IP、数字创意、智能制造等领域引领潮流[2]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法院与玩具协会签订协议,共享检验鉴定结果、维权资源,2022年以来审结涉玩具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3件17人[3] - 建立批量诉讼首案判决示范机制、权利黑名单预警机制等,2022年至今调结/撤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04件[6][7] - 典型案例:某厂商因生产铠甲勇士侵权玩具被判刑1年3个月(缓刑2年)并赔偿18万元[4] 企业维权与司法实践 - 奥飞娱乐年侵权案件峰值达上万起,近年民事案件数量下降近50%[3][4] - 法院通过调解促成优萌公司与10余家网店达成合作,避免高成本诉讼[4][5][6] - 销售商合规案例:某科技公司因履行合理审查义务免于赔偿,而另一企业因未核实货源被判赔1.34万元[8][9] 行业规范与普法教育 - 法院针对销售链开展普法,重点指导合法来源识别、电子证据运用等[9][10] - 通过专题讲座强化"保护知识产权即保护创新"共识,覆盖生产商、经销商全环节[9][10] - 司法部门联合公安、检察机关保持打击侵权高压态势,2023年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