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体验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不必远行 邂逅梦幻灵境! 人民网·梦幻灵境AI+XR大空间国庆亮相 打造高沉浸强互动数字体验
人民网· 2025-09-28 08:45
技术配置与沉浸体验 - 采用业内领先无线串流技术支持多人同时稳定联机互动彻底摆脱传统VR设备线缆束缚 [1] - 在300+平方米超大物理空间内依托毫米级精度定位系统构建可自由探索无限延伸虚拟世界 [1] - 搭配新一代企业级轻量化VR头戴设备实现肢体动作与虚拟环境无缝同步支持自由行走与自然交互 [1] 内容矩阵与体验维度 - 构建覆盖教育文化科幻冒险等多维度重磅体验内容矩阵包括亲子家庭年轻玩家及文化爱好者定向内容 [2] - 推出多部特色剧目包括《遇见东坡》《中国诗词盛会》实现历史场景穿越与文豪对话 [2] - 包含全球首部8K+AI+极致互动VR科幻大作《太空奥德赛》及首部长征主题VR剧目《跟着走·长征》 [2] 文旅融合与市场价值 - 精准契合当前旅游市场对深度互动式体验需求有效丰富武汉作为国际消费城市AI+消费产品供给 [3] - 打造独特科技文旅名片吸引本地年轻消费群体并增强对外地游客吸引力 [3] - 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本地文旅消费提质升级 [3]
AIGC动画、数字人民币,服贸会石景山展台炫出“科技范儿”
新京报· 2025-09-12 09:53
文旅科技展示 - 石景山区在服贸会9号馆设置文旅展台 以山、河、园、寺为主线打造沉浸式主题文化体验空间[1] - 我国首部院线AIGC全流程动画电影《团圆令》预告片亮相 由北京灌木互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橡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I全流程动画生产平台制作[1] - 展示北京亦心科技有限公司首创的AI实时渲染应用悟空图像 支持现场原创画图、AI即时生图并转印为定制文创产品[1] 金融创新成果 - 石景山金融展台在6号馆以点亮石景山 成就新金融为主题 展示国家级金融产业示范区及数字人民币综合性试验区建设成果[1] - 展台配备交互机器人讲解现代金融发展成效 开展系列金融主题日互动活动并提供点石成金主题信用卡消费优惠[1] 体育服务推广 - 设立WTT中国大满贯赛事宣传展示区 通过特许商品、展板、视频及VR乒乓球体验装置推广2025年赛事[2] - 冰雪互动区通过VR模拟设备复刻滑雪场景 同步宣传大跳台消费场景改造及区内冰雪赛事[2] - 在大跳台南广场举办2025年北京数智体育公开赛 设置数智赛艇、虚拟骑行项目及虚拟赛车表演体验[2] - 开展台克球推广活动 通过运动员展示和大众体验提升项目参与度[2]
沉浸式文旅何以成为旅游消费新趋势
消费日报网· 2025-07-29 02:40
沉浸式文旅发展趋势 - 文旅产业向个性化、深度化转型,沉浸式体验成为重要路径[1] - 新一代游客偏好从"看客"转变为"共创者",追求文化体验和情感认同[1] - 旅游模式从"看风景"转向"创生活",从产品输出走向内容共建[1] 沉浸式文旅市场表现 - DIY手工体验类项目快速增长,如景德镇陶瓷、成都香囊、苏州缂丝、丽江扎染等项目火爆[1] - 沉浸式戏剧、研学营地、历史场景体验等形式日益成熟,如西安实景剧、杭州考古营、长沙夜游演出[2] - 项目带动住宿、餐饮、物流、文创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1] 沉浸式文旅产业价值 -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打破传统景点旅游的时间限制与消费瓶颈[1] - 为非遗技艺传承提供通道,从"展示"走向"传习",激活文化价值和商业空间[2] - 旅游产品从单点服务走向系统构建,从单一消费走向多维价值延展[2] 沉浸式文旅发展挑战 - 基础设施滞后与服务标准不一,接待能力不足、指导不专业[2] - 内容趋同缺乏创新,部分地区复制模式缺乏地域特色[2] - 产业化水平有限,多停留在个体作坊层面,缺乏品牌化支撑[2] 沉浸式文旅发展建议 - 完善配套服务和标准建设,提升体验可预期性与舒适度[3] - 深挖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专业化产品体系[3] - 推动旅游、文化、教育、电商等领域融合,形成完整消费闭环[3] 沉浸式文旅未来展望 - 实现传统文化、地方产业与现代需求的有效衔接[3] - 数字技术与内容创意将推动模式在更多领域复制深化[3] - 有望成为引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3]
承接“暑热”,沉浸式项目深受追捧
新华日报· 2025-07-07 02:13
夜间游与沉浸式体验 - 长三角地区高温天气推动夜间游、主题游、室内游需求增长 [1] - 上海影视乐园推出"泼水+篝火+电音"夜场活动 营业时间延长至21:00 周末日均游客量从两三千人增至6000余人 [1] - 沉浸式戏剧《新世界:破笼之宴》入选2025上海最佳旅游新场景大赛 依托30万字原创剧本打造庄园式剧场群 [1] 沉浸式戏剧运营表现 - 《新世界:破笼之宴》单场接待120位游客 上座率近100% 项目周期延长至半年 周末频繁加场 [2] - 外企员工成为意外客群 6小时互动体验包含阵营技能学习与剧情推进 [2] - 《只此周庄》演出时长优化至70分钟 7个表演空间升级 3D效果增强 暑期客流显著提升 [2] VR技术应用与创新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推出国内首个博物馆原创VR大空间项目"运河奇境" 通过手势交互实现沉浸探索 [2] - 博新全宇宙《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VR项目建模精细 1000平方米场馆含750平方米体验区 可容纳70人同场 [3] - VR项目通过画面与心理暗示模拟真实地形感受 如"上坡""飞行" 当前场次爆满 [3]
汉口水塔焕新:百年地标变身数字空间体验馆
长江日报· 2025-05-22 10:05
建筑历史与背景 - 汉口水塔始建于1906年 高41 32米 由英国工程师穆尔设计建造 是武汉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 [5] - 该建筑曾让武汉成为全国第四个拥有自来水系统的城市 并承担消防瞭望 供水调度等核心城市功能 [5] -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其八角红砖楼体长期作为江城历史天际线的重要坐标 [5] - 建筑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完成历史使命 不再承担消防给水和瞭望功能 [8] 改造工程与现状 - 经过保护性修缮与数字化改造 转型为华中首个"百年建筑+元宇宙科技"融合的数字空间体验馆 [1] - 改造保留红砖外墙 木制旋转楼梯及钢架结构原貌 二楼以上空间完整保留1909年建成的钢柱支撑体系 [11] - 一楼340平方米空间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改造成元宇宙体验场 包含VR飞行 全感交互 多人竞技等功能 [8] - 采用"外古内新"改造理念 延续历史肌理的同时赋予现代城市服务功能 [11] 运营与未来规划 - 体验馆主题为"时光水塔 数字江城" 自5月试运营以来日均接待游客超1000人次 [15] - 未来计划以水塔为核心 串联中山大道历史街区 打造"水文化+"文旅矩阵 [11] - 该项目旨在为武汉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11] 技术应用 - 游客可穿戴VR设备体验山海经世界穿越 8K超清影像星际遨游 体感装置高空飙车等场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