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山灵》
icon
搜索文档
业内专家共议AI时代下影视创作新范式
北京晚报· 2025-09-18 05:40
本报讯(记者路艳霞)9月16日下午,2025北京文化论坛"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的 首场专业沙龙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庆成宫举行。 沙龙主持人谭飞在总结时说:"从AI重塑流程的'破界'实践,到催生新语言、新审美的'立新'探索,最重 要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我们如何以人为本地运用技术,回归创作本质,通过科技更好地激发原创力。 这才是'破界共生'真正意义所在。" 据悉,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沙龙成 功拉开了系列活动的序幕。该论坛还将继续围绕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主题,举办多场专业交流活动,持续 为推动文化原创力的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沙龙聚焦AI技术对影视工业全流程的革新。马平说,当前影视行业中,包括传统制作链条都开始使用 AI技术,以《只此青绿》为例:"传统方式需要一个小组工作一周的镜头,通过AIGC技术只需一人半天 就能完成,不仅实现降本增效,还简化了创作沟通流程。" 陆川则从创作角度分享了AI带来的变 化:"AI为电影人重拾了创作的本真与勇气,像给猎人一把弓箭,让创作者从'手撕猎物'的困境中解放 出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度,以更低成本 ...
2025北京文化论坛“破界共生: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平行论坛首场沙龙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7 10:11
行业技术应用 - AI技术已全面渗透影视工业全流程 传统制作链条开始广泛使用AI技术 [7] - AI在科幻题材创作中实现创新突破 主要应用于前期概念设计 特效场面预览和全片规划辅助 [10] - AIGC技术大幅提升制作效率 传统需小组工作一周的镜头现仅需一人半天完成 [7] 创作范式变革 - AI技术为创作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度 显著降低创作成本并简化沟通流程 [8] - 技术实现"平权化"趋势 AI终将成为不被特意标注的日常创作工具 [10] - 行业核心竞争力将更集中于深刻叙事与人性洞察 AI在降低制作门槛的同时抬高了内容标准 [11] 作品与项目案例 - 多部顶尖AI影视作品集中展示 包括博纳影业《三星堆:未来启示录》 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新世界加载中》 北京卫视春晚AIGC短片《生肖今晚要换班》等 [5] - 《三体》第二季创作过程中系统化应用AI技术 [10] - 通过AI技术使古画"动起来" 有效赋能文化传播与转化 [10] 产业发展影响 - AI不仅是高效辅助工具 更是拓宽行业产值 激发产业新活力和发展空间的重要推动力 [10] -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科技"模式发展 助力中国文化走向更广阔受众 [10] - 技术推动文明与审美共同进步 使更多美好作品被看见 [11]
加强产业交流 促进影视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9-07 22:16
中国视听内容出海非洲 - 中国联合展台展出数十部视听精品 涵盖电视剧 纪录片 综艺 动漫等品类 配套活动成为展会亮点[1] - 江苏广电与南非IKKI集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推动每周3小时固定时段播出中国节目 内容涵盖电视剧 动画片 综艺 纪录片[2] - 南非体育媒体开普敦体育总监有意采买苏超赛事转播版权和视频素材 推广至南非市场[1] 技术革新与制作效率 - 杭州与光同尘影视公司10人团队通过新兴技术半年可生产超100部影视作品 制作成本降低近30%[3] - AIGC技术深刻重塑视听产业 人机协同成为未来影视创作新范式[3] - 公司展示《有山灵》《果果星球》等动漫作品 体现中国动漫技术水准[3] 中非影视合作深化 - 2023年南非金砖电视台开播电视中国剧场 《山海情》等节目落地南非并获得观众喜爱[4] - 中国驻开普敦总领事指出中非影视创作有天然共鸣基础 合作前景广阔[4] - 非洲电视节组委会主席认为非洲与中国影视合作潜力巨大[4] 文化交流与历史传承 - 中国联合展台设置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映区 播放《正义的审判》《我们的河山》《伪装者》等反侵略题材作品[3] - 展映活动为全球观众提供历史回顾窗口 获得国际参展商高度评价[3] - 节目播出将尝试使用英语外其他当地语言进行字幕配音 并根据受众反馈调整内容[2]
杭州再添原创国风动画新作
杭州日报· 2025-08-25 02:55
核心项目 - 国风玄幻动画《有山灵》于8月23日首播 共36集 取材自《山海经》并融合东方美学与奇幻冒险元素 [2] - 作品通过AI全流程制作 实现"0手绘 0三维 0渲染"工作流 由5人核心团队耗时8个月完成 [2] - 采用AI构建奇幻场景包括云雾缭绕的药庐 荒寂的龙骨 金碧辉煌的蓬莱洲 并通过蒙太奇手法突破AI动态表现局限 [2] 技术应用 - 依托即梦AI大模型完成从角色设定 场景风格 分镜脚本到成片剪辑与声音制作的全流程 [2] - 轻量化创作模式降低制作门槛 使更多原创故事能够面向观众 [2] 战略布局 - 该项目是与光同尘探索AI影视动画生态的重要节点 团队曾推出广受好评的原创短剧《果果星球》 [3] - 2025年计划与阅文集团 番茄小说 知乎盐言等平台合作 布局奇幻 治愈 冒险等多题材IP [3][4] - 推动AI影视进入规模化生产与多场景应用阶段 扩大优质故事内容的传播范围 [4]
与光同尘上线全球首部AI国风动画《有山灵》 主创团队仅5位“00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03:42
核心观点 - 国产动画电影在2025年暑期档表现亮眼 国风玄幻动画短剧《有山灵》于8月23日在抖音和B站同步上线 由与光同尘等公司联合出品 [1] - 《有山灵》以《山海经》为灵感 构建全新玄幻世界观 共36集 由5人AI核心团队在8个月内完成全流程制作 [1] - 公司通过AI技术实现0手绘0三维0渲染的动画制作流程 显著降低制作门槛并提升效率 [2] - 与光同尘从影视广告转型连续性内容创作 布局IP生态 计划推出多部新作并建立自制短剧厂牌 [4] 制作团队与效率 - 制作团队仅5人 包括00后主创 AI影视编导 控图师 动画剪辑师和声音制作人 [1] - 团队在8个月内完成角色设定 场景风格 分镜脚本 剪辑成片及配音全流程 [1] - 传统动画制作需数百人 而AI工作流使团队结构轻量化 [1] 技术流程与创新 - 采用即梦AI全流程创作 涵盖IP内容设定 AI资产搭建 AI图片生成与精修 AI视频动态剪辑混音包装 [2] - 通过分层处理 绿幕分离 动态后合成等技术解决多人镜头角色稳定性问题 [3] - 使用PS生成式迁移融合 Magnific重打光等工具消除"AI感" 确保角色与场景光影自然融合 [3] - 采用蒙太奇剪辑拆分动作镜头 保证叙事流畅性并规避动态抽卡不确定性 [3] 公司背景与战略 - 与光同尘成立于2015年 原从事影视制作与广告创意 2023年切入AI视频生成领域 [2] - 2024年实现AIGC商业化视频规模化盈利 成为国内AI商业视频应用头部企业 [2] -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为95后创业者 拥有十年影视创作经验 [2] - 与阅文集团 番茄小说 知乎盐言等头部IP平台合作 利用AI技术量产短剧 [4] - 计划9月推出《我的治愈系游戏》《传武》《神话世界红包群》等新IP 10月发布超10部动画短剧片单 [4] 行业意义 - AI技术降低动画创作门槛 使小型团队能完成长篇作品制作 [1][3] - AI不仅是工具 更为创作提供放大效应 提升故事传播效率并开拓商业化新路径 [3] - 优质IP成为AI影视公司长期内容资产 推动从广告向连续性内容创作转型 [4]
与光同尘首次亮相WAIC 以AIGC重塑影视行业生产效率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02:08
公司与产品 - 与光同尘成立于2015年,2023年切入AI视频生成领域,2024年实现AIGC商业化视频规模化盈利,现为国内AI商业视频应用头部企业 [1] - 公司首次亮相WAIC2025,展示自研AI商用级创制平台"与光AI"及首部国风AI生成番剧《有山灵》 [1] - 公司CEO陈发灵为95后创业者,在影视创作领域有十年经验 [1] - 公司构建"产学研一体"闭环生态,计划将该模式推向海外 [2] - 公司自主开发智能体平台"与光AI",将专业知识植入系统,新手经培训可产出合格视频 [2] 技术优势与效率提升 - 在商业广告案例中,AIGC技术使视频制作周期压缩70%,成本降低80% [1] - 动画番剧制作成本降低90% [1] - 亚冬会广告片传统预算150万元/120天,AI技术降至30万元/15天 [3] - 动画番剧传统制作成本3-5万元/分钟,AI技术降至3000-1万元/分钟 [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国内首部纯AI制作国风番剧《有山灵》取材自《山海经》,角色动作连贯性获专业认可 [2] - 即梦3.0模型解决"抽帧"问题,实现符合物理规律的毛发飘动效果 [2] - 《有山灵》体验区单日接待超500人次,周边衍生品两度售罄 [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AI技术正在重构影视行业生产逻辑,从工具应用转向流程重构 [3] - AI将释放人类创造力,探索影视制作边界,产出更多有价值内容 [3] - 预计到2030年AI产出内容将占市场总量30%以上,可能达互联网视频总量半数 [3] 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将商业项目实战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 [2] - 公司模式核心为"用应用经验反哺教育,用教育产能支撑创作,用创作需求驱动研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