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仪器
icon
搜索文档
两连板永新光学: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较小
格隆汇APP· 2025-09-18 10:20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 公司自查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 [1] 业务澄清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元组件产品 业务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产品商业模式偏向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 应用领域广泛且相对分散 [1] - 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 [1] 市场关注点 - 部分媒体将公司列入半导体、光刻机(胶)概念 [1] - 光刻机相关业务目前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2连板永新光学: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较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0:17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元组件产品 业务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产品商业模式偏向定制化 多品种 小批量 应用领域广泛且相对分散 [1] 概念关联与业务占比 - 部分媒体将公司列入半导体 光刻机(胶)概念 [1] - 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较小 不足1% [1] - 光刻机相关业务目前不是公司核心业务 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股价波动与市场沟通 - 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经自查未发现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 [1] - 公司提示投资者审慎对待 谨防热点概念型炒作 [1]
永新光学: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较小,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13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元组件产品 [1] - 业务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产品商业模式偏向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 [1] - 应用领域广泛且相对分散 [1] 光刻机相关业务影响 - 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 [1] - 目前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1] - 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市场关注与澄清 - 部分媒体将公司列入半导体、光刻机(胶)概念 [1] - 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进行澄清 [1]
福光股份成立光学科技公司,含光电子器件制造业务
企查查· 2025-09-18 06:03
公司动态 - 福光股份成立全资子公司福建福光寰宇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数字技术服务 光学仪器制造与销售 光电子器件制造与销售 [1] - 公司由福光股份全资控股 法定代表人为何文波 [1] 业务布局 - 通过新设子公司扩展光学科技业务领域 强化光电子器件制造能力 [1] - 新增数字技术服务业务 体现公司向数字化技术方向延伸 [1] - 光学仪器制造与销售业务与母公司主营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1]
董事长专访|永新光学曹志欣:以“超前半步”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12
公司业务转型与战略发展 - 公司从传统光学显微镜制造商转型为科技型高端科学仪器公司[4] - 公司业务从光学元件供应商向智能视觉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卡位机器视觉这一人工智能核心赛道[6] - 公司聚焦机器视觉与医疗光学领域 努力填补国内医疗光学镜头相关领域空白如内窥镜光学零部件等[6] 公司发展历程与重要里程碑 - 1998年开始与美国Symbol合作涉足条码扫描光学零部件生产 迈入精密光学元器件赛道[5] - 2008年完成收购江南光学仪器厂 获得深厚光学技术沉淀 该厂前身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生物显微镜和第一台天文望远镜[5] - 公司加大对光学显微镜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竞争力 打造公司护城河[5] 投资战略与业务模式 - 构建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新模式 通过新能源电站项目吸引外资[4] - 推行3+1战略体系 包括产业基金 并购基金 类固收基金和香港产业资本平台[7] - 在新能源 高端制造 具身智能等领域发挥产业主导作用 成立产业并购基金[7] 新能源业务布局 - 30亿元光伏电站开发体量中15亿元用于组件采购[9] - 光伏电站回本周期可压缩至8年左右 年化收益跑赢部分传统股权项目[9] - 在四川推进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实现盈利 绿色资产+稳定收益模式吸引海外资本[9] 外资合作与资产证券化 - 通过新能源项目与多家海外主权基金 家族办公室建立合作意向[10] - 探索跨境绿色资产证券化设计 将优质电站资产打包发行RWA产品[9] - 新能源资产标准化高 规模大 期限长 匹配外资机构风控需求[9]
永新光学曹志欣:以“超前半步”穿越周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18:4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之一、副董事长曹志欣从基层市场部员工起步,深入产线并承担基础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3] - 公司从传统光学显微镜制造商成功转型为科技型高端科学仪器公司,并通过溢倡(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构建"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新模式 [3] - 1997年成立初期主要经营传统显微镜产品,利润率较低,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拓展新业务领域 [4] - 1998年与美国Symbol合作进入条码扫描光学零部件生产领域,迈入精密光学元器件赛道 [4] - 2008年完成收购江南光学仪器厂(后更名为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获得深厚光学技术积累,该企业拥有82年历史并曾生产中国第一台生物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 [4] 光学技术定位与业务布局 - 光学镜头被定义为AI的"眼睛",公司从光学元件供应商向智能视觉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卡位机器视觉这一人工智能核心赛道 [5] - 聚焦发展领域包括机器视觉与医疗光学,重点填补国内医疗光学镜头空白(如内窥镜光学零部件)并推进光学显微镜高端国产化替代 [5] - 江南光学仪器厂被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其技术积累成为公司发展重要里程碑 [4] 产业投资战略模式 - 2025年上半年溢倡正式成立投资部并组建专业团队,加速"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战略 [6] - 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具身智能等熟悉赛道发挥产业主导作用,由内部团队作为GP牵头组建产业并购基金,实施"投资+产业赋能"模式 [6] - 在需要生态伙伴支持的领域采用协同模式,以母基金投资方式实现资源互补与风险共担 [6] - 推行"3+1"战略体系:行业龙头链主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并购基金、新能源与算力类固收基金,以及香港产业资本平台 [6] - 坚持不盲目跟风的差异化路线,定位为"超级联系人",将实业积淀转化为科技创新资本动能 [6] 新能源产业与外资引入 - 30亿元光伏电站开发体量中15亿元用于组件采购,形成带动创新、孵化技术与引入外资的绿色通道 [8] - 当前光伏组件成本持续走低,部分地区光伏电站回本周期压缩至8年左右,年化收益周期可跑赢部分传统股权项目 [8] - 新能源资产具有标准化高、规模大、期限长特点,匹配主权基金和保险等长期资本的风控需求 [8] - 在四川推进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实现盈利,"绿色资产+稳定收益"模式正快速吸引海外资本 [8] - 通过跨境绿色资产证券化设计,将优质电站资产打包发行RWA产品,帮助地方政府优化资产结构并引入长期外资 [8] - 新能源项目作为与外资建立信任的起点,已与多家海外主权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建立合作意向 [9]
发布战略新品,启用新中文名:奥伟登你要“上天”吗?
仪器信息网· 2025-09-11 04:25
品牌本土化战略 - 公司于2025年4月正式启用中文品牌名称"奥伟登" 寓意"源自奥林巴斯 助力伟大攀登" 体现其传承百年光学底蕴与助力客户在科研、半导体、医疗及制造业领域突破的决心 [4][5] - 新品牌名称是公司与中国市场深度绑定、加速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标志 承诺通过光学技术推动中国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突破 与客户共同塑造行业新标杆 [5] - 品牌独立后面临三大挑战:重建品牌认知、应对本土厂商研发速度和成本优势、适应国内数字化提速带来的产品迭代压力 以及全球经济动荡带来的销售不确定性 [6] 独立运营与资本支持 - 公司于2022年从奥林巴斯体系独立运营 同年被贝恩资本收购 获得资金注入、资源配置和战略指引支持 决策效率大幅提升 [6] - 日本企业的严谨工艺与美国企业的创新活力结合 为显微镜业务拓展注入独特优势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数字化需求为其技术落地提供机遇 [6] - 半导体、AI检测、生命科学医疗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 为公司开拓广阔商业新疆域 [6] 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势 - 在CIOE 2025期间推出新品LEXT OLS55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融合激光扫描显微法、白光干涉和聚焦变化显微法三项技术 实现毫米级到纳米级表面精准测量 [10][11] - 该设备是当前市面上唯一能同时确保激光扫描显微与白光干涉测量精度及重复性的产品 在各种使用场景输出稳定高精度测量结果 [13] - 设备搭载简洁用户界面和先进自动化模块 优化作业流程 提高操作效率 凭借精密光学系统和稳定校准技术 输出极高数据可信度 [11] 智能制造与产业链整合 - 扩大广州工厂投入 主要从事显微镜及组件制造、物镜制造及维修业务 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研发制造及定制化服务 驱动产业链布局发展 [7][23] - 广州工厂是公司在中国的最大投资 属于广州市重点外资企业 未来将扩大在华投资总量 拓展本土业务布局版图 加码资金投入并培育本土专业人才 [23][25] - 公司通过精简供应链、输出本土适配定制方案、联合开发新型光学检测设备 搭建"中国质造"生态圈 [7] OEM业务与行业应用 -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学核心部件供应商 推出三款米劳型白光干涉物镜 具备高数值孔径亮点 其中20倍和50倍物镜数值孔径分别达到0.6和0.8 支持精准三维形貌测量 [19] - 扩展型复消色差物镜在精准医疗体外诊断领域被大量国内病理扫描仪制造商选用 有效拉升国产设备性能基准 [20] - 在半导体领域 2022年推出的BXC型全电动显微镜模组及激光自动聚焦传感器 在控制器微型化、颗粒污染物管控等方面创新 已被国内多家半导体检测设备商集成到整机中 [20] 未来战略规划 - 全球战略凭借尖端数字技术与先进光学制造能力 为全球材料科学研究提供前沿成像方案 [8] - 中国市场战略分为三点:细分市场精准定位赢得份额、强化商务运营提升市场覆盖和客户复购率、加速本土创新实现"在中国 为中国"目标 [8] - 融入中国本地产业链 凭借前沿光学技术保障全球供应链通畅 推动行业创新 实现"在中国 为全球"的战略构想 [8] 行业合作与市场定位 - 公司扎根中国近五十载 聚焦测量技术、质量控制手段及制造业发展走向 通过光博会窗口与客户面对面交流 掌握行业真实需求 推动品质分析和质量控制精准化开展 [17] - 致力于为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工程师打造一体化显微成像方案 以精密光学与数字创新为核心 打造高可靠性、高价值的定制化方案 [14] - 中国外资政策优化和人才服务加强为公司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强大制造生态为跨行业合作、扩大国际合作面提供肥沃土壤 [8]
永新光学上市七周年稳健发展回馈股东
证券日报· 2025-09-10 13:12
公司战略定位与转型成果 - 公司成功实现从传统制造向科技创新转型 稳居中国光学显微镜与精密光学元组件领域龙头地位 [2] - 上市七年来营收及净利润持续双增长 市值稳定超过100亿元 较首次发行时增长超5倍 [2] - 累计现金分红超5.5亿元 年度分红比例连续7年保持在35%以上 [2] 业务布局与技术突破 - 横向布局高端光学显微镜、条码机器视觉、车载激光雷达、医疗光学四大核心业务 纵向深耕高端仪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慧医疗及半导体核心设备五大应用领域 [3] - 研发国内首台套四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打破国外品牌34年垄断 填补国内超高分辨显微镜领域空白 [3] - 高端显微镜业务营收从上市起以超100%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3] - 条码机器视觉核心光学元组件全球出货量第一 实现从Tier2到Tier1身份转变 [3] - 车载激光雷达光学元部件出货量全球领先 切入无人机及功能型机器人领域 [3] - 医疗光学核心部组件业务高速增长 开发多款高端医疗装备 参与高端手术显微镜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3] 研发体系与创新能力 - 持续将营收10%以上投入研发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4] - 搭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开发体系 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4] -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主导制定我国首项显微镜领域国际标准 [4] - 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校合作 连续牵头承担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 [4] 产能扩张与未来规划 - 新建7.8万平米医疗光学设备及精密光学元组件生产基地已启动分阶段投产 [5] - 加速高端科学仪器、高端医疗设备核心部件国产替代 [5] - 拓展光学部件在生命科学、创新医疗、人工智能及半导体等领域应用边界 [6] - 加快全球化进程并建立国际供应链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 [6] - 实施"创业团队变革机制"提升组织灵活性 为未来5-10年发展培养支柱人才 [6]
永新光学业绩说明会介绍多项业务发展现状
证券日报· 2025-09-10 07:4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 同比增长2.9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8亿元 同比增长8.75% [2] - 研发投入4720万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0.70% [2] - 通过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措施提升毛利率与净利率 [2] 主营业务发展 - 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元组件产品均实现增长 [2] - 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规模化量产 上半年出货近百万套 [3] - 车载镜头前片销量稳健增长 AR-HUD项目进展顺利并应用于头部车企 [3] - 医疗光学业务同比大幅增长 被列为新兴战略业务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定位为技术驱动型精密光学企业 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2] - 高强度研发投入是保持核心竞争力和拓展新兴领域的关键支撑 [2] 新兴业务进展 - 深耕激光雷达领域近10年 为最早介入该领域的制造商之一 [3] - 专业级医疗影像元组件海外需求激增 复杂模组产品实现出货 [3] - 手术显微镜核心光学部件与数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3] - 激光雷达业务下半年出货量预计同比数倍增长且盈利能力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