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显微镜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光学巨头高端产能“中国化”:逆向操作实现营收翻番
第一财经· 2025-09-06 09:1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光学巨头蔡司持续加大在华投资 将高端研发制造本土化作为核心战略 中国已成为其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市场 本土化成效显著 苏州工厂营收实现翻番[3][5][6] - 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尽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滑 但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保持增长 证明中国供应链优势和市场潜力依然强劲[3][14] 高端产品在华本土化进展 - 蔡司苏州研发制造基地营收同比翻番 达7.6亿元人民币 成为全球显微镜出货量最大工厂[3][5] - 三款高端显微镜本土化制造落地 包括激光共聚焦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使蔡司成为业界首个在该领域实现在华生产交付的国际厂商[5] - 本土化战略从"总部主导研发 本土销售"转变为中国团队深度融入研发 生产 服务全链路[7] 本土化驱动因素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进步明显 为高端产品引入提供保障[6]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供应链体系 长三角地区高端供应链生态使高端产线在不到半年内顺利落地[6] - 中国客户需求高端化 能解决中国客户问题就能解决全球大部分客户问题 中国市场成为洞察行业趋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赛场[6] 竞争与产业协同 - 良性竞争促进行业技术共同进步 本土供应链提升激励蔡司引入更多高端技术[7] - 中国新能源电池客户要求推动检测设备效率从1分钟/块提升至5秒/块 加速技术迭代[7] - 本土化制造带动产业链升级 高端产品本土化使本土供应链更易获得匹配工具方案 并促进人才培养和制造业升级[10][13] 中国制造品质认可 - 中国生产的三坐标测量仪被全球客户指定 认为比德国 印度 美国生产更可靠 中国质量管控标准获全球认可[13] - 本土化第一步将调试校准 组装测试等关键生产步骤转移至中国 为后续深入本土化奠定基础并降低成本[13] 外资在华投资趋势 - 2025年前7个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133家 同比增长14.1% 实际使用外资4673.4亿元 同比下降13.4%[14]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373.6亿元 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46.8%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42.2% 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37.4%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25.5%[14] - 92%德企愿意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超半数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 近一半美企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14]
全球光学巨头高端产能“中国化”:逆向操作实现营收翻番
第一财经· 2025-09-06 08:41
公司本土化战略与业绩表现 - 蔡司苏州研发制造基地运营一周年后营收同比翻番达7.6亿元人民币[1][2] - 三款高端显微镜本土化制造落地 成为业界首个在激光共聚焦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领域实现在华生产交付的国际厂商[2] - 苏州工厂为集制造与研发为一体的基地 产品不仅面向中国还输出全球[4] 中国市场地位与投资动因 - 中国是蔡司全球最大市场且增速领先 中国业务表现直接影响全球业务[4]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进步明显 长三角地区具备高端供应链生态[4] - 中国客户对性能要求苛刻 中国生产的测量仪被多国客户认为更可靠[8] 本土化进程与供应链协同 - 高端显微镜本土化使本土供应链更易获得匹配工具和方案[6] - 本土供应链水平提升激励公司引入更多高端技术 中国团队成为驱动全球技术突破的创新策源地[5] - 调试校准和组装测试等关键生产步骤已转移至中国 未来供应链本土化将加速推进[8] 行业投资趋势与数据 - 博西家电计划未来六年在中国投入超过30亿元研发费用[9] - 92%德企愿意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超半数德企计划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10] - 2025年前7个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133家同比增长14.1%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373.6亿元[10] - 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46.8%、42.2%、37.4%、25.5%[10]
永新光学(603297):25H1业绩稳健增长,高端显微镜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长城证券· 2025-09-05 05: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15%以上 [7][1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1亿元 同比增长2.95%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8.75% 扣非归母净利润8,769.49万元 同比增长3.05% [1][2] - 高端显微镜国产化替代超5% 收入占显微镜业务比例超40% 预计下半年业务恢复性增长且高端占比进一步提升 [2] - 四大业务布局共同发力:条码扫描拓展AI应用 车载激光雷达25H1出货近百万套 医疗光学收入大幅增长 半导体光学获头部企业项目 [2] 财务表现 - 2025E-2027E预测营业收入1,097/1,404/1,825百万元 同比增长23.0%/28.0%/30.0% [1][8] - 2025E-2027E预测归母净利润271/351/457百万元 同比增长30.1%/29.5%/30.1% [1][8] - 2025H1销售毛利率40.33% 同比增长1.4pct 销售净利率24.55% 同比增长1.4pct [2] - 2025E-2027E预测ROE 12.8%/14.8%/16.8% EPS 2.45/3.17/4.12元 [1][8] 业务进展 - 高端显微镜牵头国家重大仪器专项 意向订单将快速转化 [2] - 条码扫描业务开发虹膜识别光学元组件 逐步批量并加速 [2] - 车载激光雷达与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头部厂商合作 预计下半年出货大幅上升 [2] - 医疗光学海外需求激增 复杂模组产品批量出货 [2] - 半导体光学获头部企业核心制造装备项目 涵盖光学元组件及模组 [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97.45元 对应2025E-2027E的PE分别为40/31/24倍 [7][8] - 当前总市值10,810.78百万元 流通市值10,790.55百万元 [3] - 2025E-2027E预测P/B 5.1/4.6/4.0倍 [1][8]
永新光学(603297):高端显微镜国产替代空间大且节奏加速,公司深度受益
东方证券· 2025-07-29 13: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端显微镜国产替代预期差显著,设备更新节奏有望加速,预计公司显微镜业务从25年起恢复增长 [9] - 条码业务基本盘稳固,拓展模组业务带来增量,业务呈现“复苏+创新”双轮驱动态势 [9] - 激光雷达营收及盈利能力同步向上,受益“智驾平权”趋势渗透下沉,应用领域将更广泛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5 - 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52/3.10/3.85元,原25 - 26年预测分别为3.61/4.61元,主要下调收入及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5年44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10.88元 [2][10]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54|892|1,123|1,416|1,768| |同比增长(%)|3.0%|4.4%|26.0%|26.0%|24.9%| |营业利润(百万元)|252|233|307|378|469| |同比增长(%)|-18.3%|-7.6%|31.8%|23.1%|23.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35|209|280|344|427| |同比增长(%)|-15.6%|-11.4%|34.1%|23.1%|23.9%| |每股收益(元)|2.12|1.88|2.52|3.10|3.85| |毛利率(%)|38.4%|39.0%|39.3%|40.0%|40.6%| |净利率(%)|27.6%|23.4%|24.9%|24.3%|24.1%| |净资产收益率(%)|13.5%|11.1%|13.8%|15.4%|17.3%| |市盈率|42.6|48.0|35.8|29.1|23.5| |市净率|5.5|5.2|4.7|4.3|3.8|[4] 公司概况 - 股价(2025年07月28日)为89.15元,目标价格为110.88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为116.79/49.11元,总股本/流通A股(万股)为11,094/11,073,A股市值(百万元)为9,890,国家/地区为中国,行业为电子,报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07月29日 [5] 表现情况 |时间|1周|1月|3月|12月| |----|----|----|----|----| |绝对表现%|1.91|4.26|4.61|62.61| |相对表现%|0.68|-1.2|-4.76|41.3| |沪深300%|1.23|5.46|9.37|21.31|[6]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代码|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2024A/2025E/2026E/2027E)|市净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联创电子|002036|10.99|-0.52/0.16/0.33/0.55|-21.06/69.08/32.97/20.03| |奧普特|688686|103.51|1.11/1.55/2.04/2.69|92.86/66.78/50.63/38.53| |水晶光电|002273|20.96|0.74/0.90/1.09/1.28|28.30/23.34/19.21/16.32| |腾景科技|688195|44.94|0.54/0.79/1.07/1.41|83.80/56.88/41.93/31.80| |舜宇光学科技|02382|71.44|2.47/3.14/3.75/4.38|28.98/22.77/19.07/16.30| |宇瞳光学|300790|22.58|0.49/0.75/0.98/1.22|46.03/30.06/23.02/18.44| |最大值| - | - | - |92.86/69.08/50.63/38.53| |最小值| - | - | - |(21.06)/22.77/19.07/16.30| |平均数| - | - | - |43.15/44.82/31.14/23.57| |调整后平均| - | - | - |46.77/44.27/29.28/21.65|[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公司2023A - 2027E年各项财务指标的预测情况,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净利润、折旧摊销等现金流量项目 [14]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在不同年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或下降 [14]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 [14]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相应数值 [14]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有相应表现 [14] - 每股指标方面,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 [14] - 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市净率、EV/EBITDA、EV/EBIT有对应数据 [14]
2025年国产仪器厂商市值排行榜:“榜一”离赛默飞还有多远?
仪器信息网· 2025-06-09 08:41
行业概况 - 2025年中国仪器行业4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6265 59亿元 较2024年缩水120 47亿元 平均市值149 18亿元 [5] - 行业细分领域包括生命科学仪器 分析仪器 环境监测仪器 光学仪器 物性测试仪器及测量仪器等 [5] - 42家企业中仅6家市值同比下降 36家实现增长 多家涨幅超50% 展现行业复苏态势 [5] 市值排名 - 迈瑞医疗以2759亿元市值居首 但较2024年缩水23 98% 较2021年峰值蒸发近3000亿元 [3][13] - 舜宇光学 高德红外 华大智造 安图生物分列第二至第五 市值分别为633 41亿 380 1亿 295 93亿 220 06亿 [3] - 汉威科技以164 89%的同比涨幅成为增长最快企业 未信仪器以342 66%涨幅紧随其后 [3][4] 细分领域表现 生命科学仪器 - 迈瑞医疗 安图生物 海尔生物 科华生物4家企业市值显著缩水 主要受医疗体制改革和集采政策影响 [16] - 剔除迈瑞医疗后 其余41家企业总市值同比增加750亿元 反映行业整体向好 [13] 分析仪器 - 川仪股份 聚光科技 禾信仪器等9家企业市值增长 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爆发 [9] - 聚光科技市值增长89 28% 皖仪科技增长37 91% 莱伯泰科增长35 62% [9][10] - 禾信仪器虽营收下滑44 7% 但市值暴涨342 66% 主要受收购量子科技公司预期驱动 [10][11] 光学仪器 - 舜宇光学市值反弹47 04%至633 41亿元 受益于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和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 [3][19] - 永新光学高端显微镜占比提升至40% 麦克奥迪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应对市场竞争 [20] 国际对比 - 赛默飞市值约10940亿元 远超国内42家企业总和6265 59亿元 差距达4674亿元 [7] - 迈瑞医疗需扩大四倍才能与赛默飞相当 反映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的显著差距 [7] 外部环境影响 - 美国对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质谱仪实施出口管制 叠加中美关税战 刺激国产替代需求爆发 [9] - 医疗反腐高压和集采政策持续影响生命科学仪器企业的盈利模式和估值 [16]
永新光学:聚焦细分市场竞争优势 深化“2+2”业务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06:47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4.4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14.25% [1] - 2025年公司将围绕发展战略规划,聚焦细分市场竞争优势,深化"2+2"业务布局(光学显微镜、条码机器视觉、激光雷达、医疗光学) [1] 激光雷达业务 - 公司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深耕近10年,已成为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全球头部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1] - 2024年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业务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1] 医疗光学业务 - 公司以国产替代为目标,致力于突破内窥镜、手术显微镜、高端病理诊断设备等国产化难题 [2] - 2024年内窥镜核心光学元部件业务快速增长,产品覆盖国内70%以上重要内窥镜系统厂家 [2] - 手术显微镜关键核心光学部组件产品取得技术突破,并开发多款应用于病理诊断的高端医疗设备 [2] 显微镜业务 -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显微镜在国内渗透率达5%,带动显微镜业务毛利上升 [2]
永新光学:2024年高端显微镜与激光雷达成新增长点,营收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5:5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92亿元 同比增长4 41% 创历史新高 [4]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09亿元 同比下降11 37% 扣非净利润1 85亿元 同比增长14 25%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 77% 净利润同比增长22 16%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 69% [4]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9429 62万元 分红比例达45 21% 为上市以来最高 [1] 业务发展 - 光学显微镜业务收入3 56亿元 同比下降13 92% 但高端显微镜销售占比提升至40% [1] - 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 成为新增长点 [1] - 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领域与Zebra Honeywell等全球龙头企业合作 推进复杂模组业务 [1] - 医疗光学领域内窥镜光学元组件收入快速增长 复杂组件实现批量出货 [1]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9850万元 同比增长7 34% 占主营业务收入11 33% [2] - 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多模态纳米分辨显微镜设备研发" 攻关亚2nm超分辨成像技术 [2] - 累计参与科技项目14项 其中国家级6项 省级1项 市级7项 [2] - 推出多款单价20万至300万元显微镜新品 [2] 战略规划 - 2025年聚焦"2+2"业务布局 打造科学仪器和核心光学部件国际领军企业 [3] - 仪器领域加速国产化高端替代 元件业务融入消费类理念创新 [3] - 加强销售 供应链 生产制造等主要运营流程信息化建设 提升运营效率 [3] - 与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研发-人才-转化-市场"闭环生态 [2][3] 行业地位 - 参与多项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行业话语权 [2] - 高端显微镜市场竞争力增强 激光雷达光学元组件成为新增长点 [1][2] - 医疗光学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