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

搜索文档
百胜中国发布第二季度业绩,经营利润3.04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智通财经· 2025-08-05 10:41
财务业绩 - 总收入28亿美元 同比增长4% [1] - 经营利润3.04亿美元 同比增加14% [1] - 净利润2.15亿美元 同比增加1% [1] - 每股普通股摊薄盈利0.25美元 [1] 门店规模 - 门店总数达16,978家 [1] - 肯德基门店总数达12,238家 [1] - 必胜客门店总数达3,864家 [1] 业务表现 - 实现同店销售额正增长 [1] - 经营利润率显著提升 [1] - 肯德基持续彰显业务韧性 [1] - 必胜客延续良好增长势头 [1] 产品策略 - 通过肯德基疯辣鸡腿堡和必胜客升级版手作薄底披萨等创新产品激发消费热情 [1] - IP联名玩具套餐带来情绪价值 助力达成2025年单日销售最高纪录 [1] - 必胜客通过新菜单拓宽价格带 成功触达新客群 [1] 业务拓展 - 肯悦咖啡扩展至1,300多家 充分利用肯德基店面资源和会员基础 [1] - 必胜客本季度同店交易量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通过会员计划和超级App巩固战略护城河 [1] 运营优化 - 持续优化门店体验并把握外卖平台增量客流 [1] - 强化端到端数字化能力 精简营运并提升顾客体验 [1] - 秉持提效和创新双轮驱动策略 提供超高性价比和优质体验 [1]
一个汉堡,卖出10亿美元身家
36氪· 2025-08-05 09:40
丹尼·迈耶(Danny Meyer)先前以经营纽约高端餐厅闯出名声,如今却靠着向大众售卖快餐赚得亿万身家。 图片来源:TODD WILLIAMSON/GETTY IMAGES FOR AIRBNB 原文标题:《Shake Shack创始人如今成为亿万富豪》 丹尼·迈耶曾因在曼哈顿打造出一系列高端餐厅而声名鹊起。 1985年,年仅27岁的他创立了第一家餐厅Union Square Cafe,随后又创立了Gramercy Tavern和Eleven Madison Park。尽管这些餐厅让他名声大噪,但真正 让他开启最赚钱事业的,是他2001年为公园筹款而开设的热狗摊——这个摊位最终孕育出Shake Shack,一个将汉堡与冷冻蛋奶冰淇淋玩出新花样的品 牌。 01 如今,Shake Shack已拥有585家门店,年营收达13亿美元,成为快餐行业的巨头,也让迈耶跻身餐饮业亿万富豪之列。 据《福布斯》估计,这位67岁来自圣路易斯的企业家身家至少达10亿美元,主要得益于Shake Shack股价飙升。由于强劲的财务表现和激进的扩张策略, 该连锁品牌的股价目前接近历史高点,过去一年涨幅达73%。 迈耶未回应《福布斯》对其 ...
日增2-3店!麦当劳中国8年狂奔,7100店背后的中国加速度
第一财经· 2025-08-05 08:20
公司扩张战略 - 麦当劳中国门店数量突破7100家,是8年前的三倍,每天保持2-3家新店开业速度,每年服务顾客超过13亿人次 [2] - 公司计划以每年1000家店的速度扩张,目标在2028年实现万店规模,2025年全球一半新开麦当劳餐厅将位于中国 [1][2] - 2024年底将进驻宁夏和青海,完成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全覆盖,目前门店已覆盖超过280个地级市 [2] 市场下沉策略 - 约50%麦当劳餐厅分布在三至五线城市,改变早期聚焦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模式 [4] - 针对不同市场层级采用差异化餐厅模式:工作场景门店强调效率配备智能取餐柜,社区和商圈门店保留儿童乐园及生日派对区 [4] - 发展式特许经营合作伙伴助力下沉市场扩张,通过对当地市场的熟悉度实现区域覆盖 [2] 供应链本土化 - 超过90%食材和原材料实现本地采购,过去5年与供应商共同投资超过120亿元打造"麦链"生态 [5] - 采用"三脚凳理念"供应链管理基石,形成品牌、供应商和员工相互支撑的稳定结构 [5] - 中国本土供应商生产的派、鸡肉等产品开始反向供应麦当劳全球系统 [5] 组织架构与决策 - 建立本土化董事会,约半数董事为中国人且长期居住国内,提升市场洞察和决策效率 [6][7] - 管理团队向本土化董事会汇报而非芝加哥总部,实现更有效的观点交流和决策辩论 [7] 数字化变革 - 90%订单通过手机或自助点餐机完成,超过6000家餐厅配备智能取餐柜实现无接触取餐 [7] - 拥有超过450人的IT团队实现100%自研创新,支持数字化消费场景重塑 [7] 绿色可持续发展 - 拥有超过3800家LEED认证绿色餐厅,规模全球第一,95%新开餐厅为绿色餐厅 [8] - 在湖北孝感与四大供应商共建智慧产业园,应用光伏、节能节水等环保技术打造绿色供应链标杆 [10] - 2018年起以标准化方式建设绿色餐厅,首次在中国开发应用LEED批量认证 [8]
满足多元消费需求,餐饮企业寻找新突破口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36
麦当劳中国发展 - 麦当劳中国门店数量突破7100家 是8年前的三倍 年服务顾客超13亿人次 [2] - 公司采用"全球品牌+本地运营"的"金拱门模式" 餐厅已深入全国280余个地级市 [2] - 90%以上食材实现本地采购 本土供应商比重提升至近六成 [4] - 拥有超过3800家LEED认证绿色餐厅 规模全球领先 [4] - 预计到2028年将实现1万家餐厅的目标 全球新开餐厅约一半在中国 布局将持续下沉到三四线城市 [6] 麦当劳中国社会价值 - 长期助力"麦当劳叔叔之家"公益项目 为1700+户异地就医家庭免费提供超过7.7万个安睡夜晚 [4] - 全国20余名员工中50%为00后 8年来累计培训学员超7万 [4] 海底捞战略布局 - 全国首家臻选店落地北京 主打粤式火锅 食材以高品质海鲜、和牛为主 采用限量预订模式 [7] - 臻选店设置九个独立包间 十余个大厅餐位 配备茶室、调酒区 服务团队来自高端酒店和餐厅 [9] - 未来将逐步增加私厨上门业务 门店主要布局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 数量不会太多 [11] 火锅行业趋势 - 火锅价格呈两极化发展 中高价格带火锅店对追求品质消费者吸引力增强 [9] - 海底捞2024年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企业店等多种特色场景店 [11]
“金拱门”八周年:门店数量三倍成长,用本土化反哺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09:24
文章核心观点 - 麦当劳中国进入“金拱门时代”八年,通过“全球品牌+本地运营”模式实现本土化成功,从单纯餐饮品牌转型为融入社区和社会的生态型企业 [1] - 公司以“中国团队、中国速度、中国温度”为核心理念,证明全球品牌的生命力在于标准与本土需求的共生共长 [1] - 本土化创新成果开始反向赋能全球市场,公司从全球经验的“接收终端”转变为创新输出的“发射基站” [4] - 公司重新定义商业成功,在追求规模增长的同时更注重社会价值的创造,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 [5][6] 公司发展里程碑与规模 - 麦当劳中国每年服务的顾客人次超过13亿,APP累计下载量超过1.3亿 [2] - 公司日均新开2-3家店,领跑麦当劳全球市场 [2] - 餐厅数量突破7100家,是8年前的3倍,餐厅遍布全国超过280个城市 [2] - 公司已成为全球麦当劳门店数量第二多的市场,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全球新开餐厅约有一半在中国 [2] - 今年将进入青海和宁夏地区,餐厅网络将覆盖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 [2] - 公司提出向2028年一万家餐厅的目标前进 [5] 本土化运营模式 - “金拱门模式”以“全球品牌+本地运营”为核心,传承全球高标准的同时快速响应本土需求 [2] - 组织架构最大推动是本土化董事会,管理团队向本土化董事会汇报,董事会一半董事是中国人且长期居住在国内 [2] - 公司拥有超过450人的IT和数据团队,可以百分百实现自研创新 [6] - 在重要商圈采用“多拳头组合”模式布局,针对工作场景的餐厅聚焦效率,配备取餐柜等设施 [5] 供应链与食品安全 - 过去5年与供应商一起投入超过120亿元打造供应链能力 [3] - 超过九成食材来自本土采购,8年来本土供应商数量占比提升至六成 [3] - 100%餐厅配备“数字食安”管理工具,落地国内首个餐饮业“一箱一码”智慧供应链,实现货品信息全链路可追溯 [2] - 利用先进技术将食品安全落实到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环节 [3] 产品创新与消费者洞察 - 创新机制由消费者驱动,去年粉丝大会“薯饼全天供应”提议仅一个多月后便在全国落地 [3] - 每天有2万多帖子关于麦当劳,公司通过社交媒体和消费者座谈深入理解需求 [3] - 产品创新视供应链复杂程度,可做到3-9个月的快速响应 [3] - 关注细分需求,如针对男性健身用户推出肉霸堡等微创新产品 [3] 反向赋能全球创新 - CUBE餐厅设计中融入的中式园林“移步换景”理念,已被纳入麦当劳全球门店模板 [4] - 中国供应商生产的派和鸡肉产品通过全球认证后供应至日韩、东南亚市场 [4] - “得来速”车道的数字化升级经验被推广到欧美市场 [4] - 麦辣系列、CUBE餐厅设计等成果反向输出全球 [2] 社会价值与社区参与 - 发布《金拱门八周年美好实践报告》,展示在食物、地球、社区与人才四大影响力领域的成果 [1][5] - 湖南长沙、北京、上海三地“麦当劳叔叔之家”为1700多户异地就医困难患儿家庭免费提供超过7.7万个安睡夜晚 [5] - 公司视餐厅为社区中温暖的去处,在追求流量和到家的时代重视线下空间价值 [5] 人才发展 - 金拱门20万员工中50%是00后 [6] - 汉堡大学培训体系不仅教授操作技能,更传授领导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6] - 中国团队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再到前线员工,拥有国际视野的同时充分理解中国市场 [6] 长期发展战略 - 面对行业竞争,公司坚持长期主义,避免可能影响长期可持续性的定价策略 [6] - 短期可灵活调整促销手段,但长期目标不动摇,保持消费者能负担得起的价格优势 [6] - 公司处于2-3、3-4的发展阶段,重点是在自身领域做出更多顾客需要的创新 [7] - 对中国市场保有长远信心,认为在困难中机会点仍然很多 [7]
进入“金拱门时代”第8年,麦当劳中国如何实现门店数量翻3倍?
新京报· 2025-08-04 02:40
市场扩张与下沉战略 - 麦当劳中国餐厅数量从2017年约2300家增至7100余家,增长3倍,覆盖全国280余个地级市[1][3] - 约50%餐厅分布在三至五线城市,未来三四线城市是布局核心,计划年均开店1000家,2028年达成万店目标[3] - 青海、宁夏门店今年开业后将实现全国省级行政区全覆盖[1][3] 本土化运营与供应链 - 90%食材实现本土采购,本土供应商占比提升至近60%,支撑年均超100个新品上市[3] - 董事会约半数成员为常住中国的本土人士,决策机制本土化推动每年开店从200家增至1000家[5] - 与11家供应商联合发布"麦链"倡议,2028年前完成再生农业计划,2027年建成浙江智慧产业园[4] 数字化与顾客体验 - 450人IT团队实现100%技术自研,90%订单通过手机或自助点餐机完成,App下载量突破1.3亿次[7] - 超6000家门店配备智能取餐柜,全国餐厅日均举办200场主题派对,"麦麦自习室"覆盖约120家[7] - 通过"粉丝大会"票选推动"薯饼全天供应"等举措,强化"聆听-互动-回应"模式[7][8] 产品创新与门店策略 - 基于每日超2万篇用户帖子数据分析,推出"肉霸堡""叠叠卷"等针对性新品[8] - 门店采用灵活组合模式:工作区侧重效率与智能取餐,社区店增加座位与儿童乐园等体验设计[8][9] 绿色增长与社会责任 - 拥有超3800家LEED认证绿色餐厅(全球第一),2025年新增门店仍以绿色为主流[9] - 纸制包装100%使用FSC认证原纸,推广"无吸管杯盖"及"重塑好物"回收计划[9] - "麦当劳叔叔之家"累计服务1700余户患儿家庭,8年累计为灾害捐款千万元[10] 人才培养体系 - 20万员工中50%为00后,"菁英管培生计划"提供最快18个月晋升通道[10] - "汉堡大学"8年培训学员超7万名,线上线下累计开设课程超2700门[10]
暴打麦肯基,西安人藏了20年的秘密是什么?
虎嗅· 2025-08-04 01:04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从凉皮小摊起家,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转型为多元化快餐品牌[1] - 业务范围覆盖凉皮、汉堡、冰淇淋等核心快餐品类,并延伸至足浴、中医养生等非传统餐饮领域[1] - 通过15元定价策略打造爆款产品"安格斯牛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 产品策略 - 主打"堡张力"概念,推出脸一样大的汉堡产品强化视觉冲击力[1] - 将西安地域特色与西式快餐结合,开发"地道老西安"风味的安格斯牛肉汉堡[1] - 产品定价集中在15元区间,定位"穷饱饭之神"的高性价比路线[1] 市场表现 - 成为西安旅游打卡地标,吸引游客专程排队消费[1] - 被类比为"国产商业克苏鲁",显示其在区域市场的颠覆性影响力[1] - 发展模式被称作"实体快餐拼好司",反映其快速扩张和资源整合能力[1] 品牌定位 - 打破品类边界,形成"凉皮+汉堡+冰淇淋"的复合型快餐品牌形象[1] - 通过非餐饮业务(足浴/中医)增强用户粘性和停留时长[1] - 以地方特色餐饮为基础,逐步构建跨区域、跨品类的"魏家帝国"[1]
百胜中国8月1日斥资320万美元回购6.89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8-04 00:43
百胜中国回购公告 -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斥资631.3万港元回购1.72万股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364.8-369.6港元 [1] - 同日公司斥资320万美元回购6.89万股 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46.10-46.77美元 [1]
麦当劳中国门店总数突破7100家 “全球品牌+本地运营”模式加速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3 12:38
市场扩张与门店增长 - 中国已成为麦当劳全球餐厅数量增长最快的市场 八年来餐厅数量增长3倍 总数突破7100家 [1] - 当前年均新增约1000家门店 计划2028年达成万店目标 每天新增2到3家门店 [1] - 2023年底前将完成宁夏 青海两省区市场进驻 实现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全覆盖 [1] - 门店扩张策略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持续下沉 同时加快社区门店和24小时营业餐厅布局 [1] 本土化运营与数字化转型 - 采用"全球品牌+本地运营"模式 既保留麦当劳全球供应链和食品安全标准 又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快速响应 [2][3] - 90%订单通过手机或电子自助点餐机完成 超6000家餐厅配备智能取餐柜 实现"自主化 无接触"服务模式 [1] - CUBE餐厅设计风格起源于中国市场 已推广至麦当劳全球网络 [3] - 培育本土供应商体系 过去五年与供应商共同投入超120亿元构建麦链生态 部分产品已具备供应全球能力 [3] 品牌战略与竞争优势 - 线下餐厅便利性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价值 加速开店契合消费者对实体场景的需求 [1] - 通过优化餐厅模式 调整产品策略与促销方案精准匹配不同区域消费者需求 [1] - 本土运营经验反哺全球体系 展示出双向赋能效应 [3]
马斯克进军餐饮业?不好好卖车,马斯克卖汉堡干嘛?
搜狐财经· 2025-08-03 00:12
特斯拉进军餐饮业 - 特斯拉首家"餐厅+影院+超级充电站"组合式娱乐中心在洛杉矶好莱坞开业,占地两层,配备80个V4超级充电位与两块13.7米高的LED电影屏幕 [3] - 餐厅设计采用"复古未来主义"风格,灵感来自20世纪50年代汽车影院,提供汉堡、薯条、鸡翅等美式快餐,由主厨埃里克·格林斯潘掌厨 [3] - 消费者可选择在车内、室内或屋顶用餐,工作人员穿溜冰鞋送餐,特斯拉车主可通过车载系统订餐并同步观影 [3] 商业战略分析 - 借鉴奔驰2016年北京三里屯体验店模式,通过餐饮场景增强品牌忠诚度与客户黏性 [6] - 餐厅作为科技展示窗口,可穿插展示Optimus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强化品牌科技形象 [9] - 餐饮服务被纳入特斯拉新能源生态系统,与充电设施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用户体验 [10] 长期战略意义 - 若模式成功,可能在全球超级充电站推广餐厅网络,扩大品牌影响力并吸引潜在客户 [12] - 用户消费数据可反哺自动驾驶算法优化和娱乐系统内容推荐,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2] - 通过差异化服务构建竞争壁垒,将品牌从汽车制造商升级为生活方式服务商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