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从革命旧址到绿色智造 “红绿交融”谱写县域经济新篇章
央视网· 2025-08-23 03:48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煤山镇依托新四军苏浙军区18处革命旧址打造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年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 [1] - 仰峰村民通过开设民宿及餐饮等业态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万元 [1] 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 - 煤山镇通过生态修复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98%以上 实现绿色生态与红色资源融合 [2] - 长兴县构建以智能汽车为核心 新能源/智能装备/数字产业/生物医药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 长兴县形成以动力电池为核心 延伸至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装备的闭环产业链 [4] - 截至2024年底县域规上新能源企业达49家 完成产值210亿元 其中储能产业赋能效应显著 [4] - 当地企业生产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石墨双极板 产品应用于氢能源汽车及长续航无人机领域 [5]
零跑汽车“牵手”电池巨头,成立合资公司
DT新材料· 2025-08-22 16:04
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合资企业获批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8月15日无条件批准中创新航与零跑汽车新设合营企业案,两家公司将从供应商与客户关系转向更深层次的股权合作[2] - 零跑汽车2022年5月发售的首款中大型轿车C01的717长续航版本搭载容量超过90KWh的动力电池组,由中创新航提供[2] - 新能源行业纵向整合成为趋势,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和成本中心,促使车企与电池企业深化合作以保障供应和技术独特性,同时电池企业需稳定出货渠道并提升市场竞争力[2] 中创新航业务表现 - 中创新航成立于2015年,为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2] - 2025年1-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4.15GWh,位居中国第三[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中创新航位居全球第四[2] 零跑汽车财务与运营数据 -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12月24日,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净利润0.3亿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22.1亿元)[3] - 汽车毛利率达14.1%,同比增长13%,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3] - 上半年总交付量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3] - 预计第三季度销量17万至18万辆,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58万至65万辆,并挑战2026年100万辆目标[3] - 7月全系交付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年内累计销量271,793台,同比增长149%[3] 一汽计划入股零跑汽车 - 一汽计划初步要约收购10%左右零跑股份[4]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展览 - 大会于2025年12月9日至11日举行,涵盖开幕式、嘉宾致辞、剪彩仪式及多场专题论坛[6][10] - 专题论坛包括宏观视角行业分析、战略前沿航空航天、绿色转型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基石等[6] - 同期活动包括新品发布、科技成果展示、供需对接、应用产品展示及培育钻石看货会[6] - 展品范围聚焦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硅碳、电容炭等材料,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风电叶片、氢储运、回收领域[8]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导电散热、催化吸附等[8] - 生产设备涵盖高温炉、碳化炉、石墨化炉、化学气相沉积炉、切割机、铺丝设备等,分析仪器包括XRD、TEM、SEM、比表面积测试仪等[8] - 航空航天专题覆盖eVTOL、压力容器、制动系统、光伏热场、机器人、锂电/钠电、风电叶片等领域[9]
比亚迪、陕煤、隆基、宁德时代,盘点院士增选中的“明星资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3:45
科技领军企业创新成就 -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入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候选人 公司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 A股市值达1.25万亿元[3] - 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入选 公司凭借刀片电池和CTB技术创新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3] - 中国商飞C909总设计师陈勇与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邓景辉入选 代表大型飞机和直升机领域最新成就[3] - 麒麟软件首席科学家吴庆波入选 公司实现技术专利超500项 完成超600万软硬件生态适配[3] -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入选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公司研发累计投入220亿元 获2500多项专项 十余次刷新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4] 传统产业技术突破与转型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总工程师尚建选候选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旗下陕煤股份拥有煤炭储量179.31亿吨 可开采储量102.46亿吨 可开采年限70年以上[5]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张建国入选 集团计划2028年前拥有6至7家上市公司 目前已有平煤股份等4家上市平台[5] - 延长石油首席科学家王香增候选 成果支撑油田千万吨以上连续18年增产稳产和万亿方储量延安致密气田发现[6] - 中国宝武首席科学家李国保候选 集团资产规模上万亿元 旗下宝钢股份粗钢产量全球第二 汽车板和硅钢产量全球第一[6] - 金发科技首席科学家黄险波入选 公司主营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 覆盖改性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等多个类别[6] - 中车株洲所董事冯江华入选 主导从"中华之星"到"复兴号"的牵引技术迭代 获詹天佑奖和茅以升科学技术奖[6] 资本市场反馈与行业影响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市值双双突破万亿元 陕煤股份等企业市值超千亿[7] - 院士候选人名单反映中国产学研深度融合趋势 助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1][7]
战略领航,欣旺达动力CFO陈希入选2025《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未来榜)
财富FORTUNE· 2025-08-22 13:03
公司高管荣誉与背景 - 公司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陈希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未来榜 彰显个人影响力及公司财经管理现代化进程 [1] - 陈希拥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与硕士学位 并深造于巴黎高等商学院及新加坡国立大学 具备经济管理、技术创新与国际商务综合背景 [4] - 曾任职高盛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 主导参与中广核电力36亿美元IPO、中石化炼化工程18亿美元IPO、金风科技71亿港元IPO等重大资本项目 [4] - 后续主导荔枝及每日优鲜赴美上市 成为音频与生鲜电商领域"上市第一股" [4] - 具备微观团队协作与宏观战略视角 为企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 [5] 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 - 推动财务部门从核算职能向战略发展转型 全面负责财务管理、投融资及资本运作 [6] - 主导完成累计超百亿元A轮与B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363亿元 为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提供资金支持 [6] - 倡导"全能型财务"理念 促使财务团队与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紧密协作 [7] - 推动ESG理念融入财务管理与战略 主导3亿欧元等值双币种绿色银团贷款 获2023年《财资》最佳境外绿色贷款奖 [9] 公司业务与全球布局 - 公司为全球领先综合性新能源科技企业 中国四家"全球动力电池一级制造商"之一 [8] - 全球部署十一大生产制造基地 覆盖广东惠州、江苏南京及海外泰国、匈牙利、摩洛哥等地 形成全球化生产网络 [8] - 近五年研发投入约130亿元 研发人员近万人 技术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8] - 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市场份额均位列全球TOP10 [8] - 积极践行ESG战略 支持国家"双碳"目标 [9] 企业文化与理念 - 推动女性领导力发展 为女性员工提供职业发展平台 [7] - 公司核心理念为"用心做好每一块电池" 强调资源与员工付出的价值最大化 [12]
9家深企上榜!战新产业表现亮眼
深圳商报· 2025-08-22 12:45
深圳企业上榜情况 - 9家深圳企业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 包括华为 腾讯 比亚迪 大疆 大族激光 顺丰 神州信息 欣旺达 华大集团 [1] - 深圳成为上榜企业最多的城市之一 [1] - 5家企业蝉联上榜 包括华为 腾讯 比亚迪 神州信息 欣旺达 [2] - 4家企业首次入选 包括大疆 大族激光 顺丰 华大集团 [2] 行业分布特点 - 上榜企业涵盖通讯 数字科技 新能源汽车 智能装备制造 数智物流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2] - 中国科技力量从消费互联网向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等新领域加速延展 [1] - 人工智能企业崛起 大模型公司DeepSeek首次入选 [1] - 机器人赛道新增宇树科技 云深处 珞石机器人等企业 [1] 深圳产业优势 - 深圳形成以高技术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2] - 南山区2025年上半年GDP达4980.06亿元 第三产业(含数字经济)贡献超八成 [2] -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59.0% 工业机器人增长38.0% 3D打印设备增长35.8%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深圳产业升级新支柱 [2] 技术发展趋势 - 大模型领域聚焦金融 医疗等垂直领域的模型优化 [1] - 机器人领域优化关节灵活性与续航能力 进入高危 高强度作业场景 [1] - 新能源领域研发更高效 清洁的能源 [1] - 科技与人类深度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 [1]
航空电动化风起,动力电池厂商正力新能做起“空中生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8-22 11:1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于2023年规划"海陆空"全场景电动化战略 覆盖新能源汽车 航空器及船舶领域[2][11] - 航空电动化被视为实现"陆海空"零碳企业目标的关键环节 通过航空电池切入固定翼飞机及eVTOL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1][12] - 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5GWh 市场占比1.8%位列全国第九 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98-2.43亿元实现同比扭亏[8]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航空电池具备"三高一快"特征:高安全(失效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 高能量密度(圆柱形态超320Wh/kg) 高功率(20%电量时支持12C放电) 快充(15分钟充至80%)[6][7] - 第二代航空电池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 适配固定翼 复合翼 多旋翼等不同构型电动飞机[7] - 通过DO311产品认证及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成为行业首家完成适航取证企业[5][6] 合作伙伴与市场应用 - 为零重力飞机工业RX1E电动固定翼飞机独家供应电池系统 该机型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 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且已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1][3] - 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合作供应RX4E飞机(中国首款四座电动飞机)电池系统 该研究院已研制10余款新能源通用飞机 累计飞行2.7万小时[4][5] - 客户群体包括大众 丰田 通用等跨国企业 一汽 上汽 广汽等国内车企 以及零跑等新势力企业[9] 行业背景与机遇 - 低空经济带来万亿级市场规模 电动航空器在农林牧渔 物流 文旅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加速[2][3]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需超300Wh/kg(车用电池普遍低于250Wh/kg) 2030年目标提升至500Wh/kg[7] - 航空领域对电池性能敏感度高而成本相对不敏感 为动力电池厂商提供避免"内卷"的新增长点[10][12] 研发与生产体系 - 形成以常熟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体系 集中式模式提升公司效率[9] - 2021年后新建产线具备更高生产效率 避免同行升级产线的高额投入[10] - 前身新中源丰田已供应300万台混动汽车电池 公司管理层具备福耀玻璃等汽车零部件行业背景[9]
航空电动化风起,动力电池厂商正力新能做起“空中生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8-22 10:59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量产交付获得适航认证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 成为行业首家实现航空电池量产交付的企业 抢占低空经济电动化风口 [2][3][8] - 公司航空电池具备"三高一快"技术特征 能量密度超320Wh/kg 支持12C高倍率放电 15分钟充80%电量 安全标准达ppb级 [9][10] - 公司实施"海陆空"全场景电动化战略 以航空电池为突破口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避免车规级电池行业"内卷" [3][13][15] 技术突破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超320Wh/kg 远超车用电池250Wh/kg水平 支持20%低电量时12C放电 车用电池峰值仅5C [9] - 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迭代第二代产品 适配固定翼/旋翼/eVTOL等多构型飞机 安全失效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 [10] - 通过DO311产品认证和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成为行业首家完成双认证企业 [8] 合作伙伴与市场应用 - 为零重力飞机工业RX1E电动固定翼飞机独家供应电池 该机型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 100%国产化 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 [5][6] - 与辽宁通航研究院合作供应RX4E飞机电池 该研究院已研制10余款新能源飞机 累计飞行2.7万小时 [6] - 低空经济催生万亿级市场 电动航空预计为电池行业带来百亿新增市场空间 [3][15] 公司背景与战略 - 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9.85GWh 市占率1.8%位列全国第九 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98亿-2.43亿元实现扭亏 [12] - 股东方常熟新中源投资曾与丰田合资 累计供应300万台混动汽车电池 客户包括大众/丰田/通用及一汽/上汽/广汽等 [12][13] - 采用常熟集中式研发制造运营体系 新产线生产效率更高 避免同行产线升级投入 [1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航空领域对电池性能敏感度高而成本相对不敏感 有利于打造差异化优势 [13] - 航空电池技术反哺车规级电池 形成技术协同效应 [15] - 响应国家低空经济政策导向 将航空脱碳纳入ESG战略 助力2030年碳达峰目标 [15]
超30GWh!楚能获东风柳汽定点
起点锂电· 2025-08-22 10:08
楚能新能源业务进展 - 公司与东风柳汽签署五年30GWh动力电池供应协议 涵盖乘用车和商用重卡产品 并建立联合研发机制聚焦高能量密度/轻量化/梯次利用/商用CTP等技术开发[3][4] - 2024年11月公司已与东风/一汽/北汽/上汽/广汽/长安/零跑等车企建立乘用车合作 预计2025年月装车量达5万台[5] - 公司7月以0.52GWh装车量位列国内磷酸铁锂电池榜第11位 连续10个月稳居榜单前列 目前近30款搭载其电池的车型进入工信部目录[6] 动力电池合作深化 - 自主研发电池已配套东风风神E70/SKY EV01/L7/eπ 007等多款车型 其中eπ 007为中高端电动轿车 173Ah电池于2024年6月25日在宜昌工厂下线[4] - 商用车装机排名提升 船舶领域合作超100艘 同时布局物流车/工厂机械等领域[6] - 通过与东风等车企深度合作 公司正全力冲击动力电池行业TOP10阵营[7] 储能业务全球拓展 - 公司采用"储能+动力"双战略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跃居第一梯队 成为全球储能领域最具竞争力企业之一[8] - 第四代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单颗容量达1510.4Wh 于2024年6月量产 具备高可靠/长循环/高适配特点[8] - 2025年连续入围中国电建/中核汇能/中车青岛四方所等国内集采项目 与英国/保加利亚客户签订GWh级协议 服务网络覆盖15个国家地区[8]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2025年与华创新材/瑞德丰/常州锂源/天赐材料等头部供应商达成数百亿金额合作 覆盖结构件/磷酸铁锂正极/铜箔/电解液等领域[9] - 公司设定2025年出货量超60GWh目标 今年以来国内外签约/中标订单量已超60GWh[8] - 宜昌四工厂投产支持产能扩张 下半年储能与动力产品交付预计推动出货量爆发增长[4][9]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 GWH级出货真元年" 规模600+人[2][3] - 金钠科技为总冠名单位 天能钠电为协办单位 演讲赞助商包括维科技术/众钠能源/易事特钠电等20余家企业[3]
机械ETF(516960)收涨超过1.4%,行业技术迭代引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8:27
光伏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组件供货商总出货量达247.9GW,同比增长10% [1] - 国内市场占比58%,海外市场占比42% [1] - TOPCon组件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占比超94% [1] - 行业处于低谷反转期,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竞争提升长期竞争力 [1] 动力电池领域 - 2025年1-6月全球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 [1]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市占率达55.7%,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1] - 蜂巢能源装机量同比大增208%,增速领先 [1] 电力设备板块 - 国家电网2025年第五十三批采购中电能表需求同比增12% [1] - 采集终端需求同比增80.8%,显示电网投资持续加码 [1] 机械ETF产品特性 - 跟踪细分机械指数(000812),从沪深市场选取工业自动化、工程机械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1] - 指数成分股具备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重点配置具有成长潜力的行业领先企业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细分机械设备产业主题ETF联接A(012516)及C份额(012517) [2]
航空电动化风起,正力新能抢做“空中生意”
经济观察网· 2025-08-22 04:5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于2023年提出"海陆空"战略,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航空器及船舶的动力电池应用场景 [4] - 航空电动化被视为公司实现"陆海空"零碳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切入电动固定翼飞机和eVTOL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5] - 公司通过航空电池业务规避车规级电池行业的内卷竞争,重点提升技术、品质和品牌价值 [17]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航空动力电池具备"三高一快"特征:高安全(失效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高能量密度(超320Wh/kg)、高功率(20%电量时支持12C放电)、快充(15分钟充至80%) [9][10] - 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的第二代航空电池于2025年推出,可适配固定翼、旋翼及倾转旋翼等多类航空器 [10] - 产品通过DO311认证及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行业首家同时取得体系与产品双认证的企业 [9] 合作伙伴与市场应用 - 为零重力飞机工业的RX1E电动固定翼飞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独家供应电池,该机型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且累计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 [5][6] - 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合作,为其RX4E飞机(中国首款四座电动飞机)提供电池系统,该研究院已研制10余款新能源飞机且累计飞行2.7万小时 [6] - 通过战略合作为固定翼、旋翼飞机及eVTOL等航空器提供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低空经济催生万亿级市场规模,电动航空器在农林牧渔、物流、文旅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加速落地 [5]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需超300Wh/kg(车用电池普遍低于250Wh/kg),且功率要求达12C(车用电池峰值约5C),技术门槛显著高于车规级电池 [10] - 目前全球可实现电池驱动飞机量产的企业极少,中国创业公司正推动100%国产化电动飞机发展 [5]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5GWh,市占率1.8%位列全国第九,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98亿-2.4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1] - 前身为2013年与丰田合资成立的新中源丰田,已供应300万台混动汽车电池,后通过收购塔菲尔电池正式进入动力电池制造领域 [11] - 核心团队具备汽车零部件行业背景(福耀玻璃),客户涵盖大众、丰田、通用、一汽、上汽、广汽及零跑等车企 [13][14] 产能与运营优势 - 采用以常熟为中心的集中式研发制造运营体系,区别于同行分布式布局,提升运营效率 [14] - 2021年新建产线具备更高生产效率,避免老旧产线升级改造的高额投入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