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搜索文档
金融工具成农民稳收增收“新农具”
期货日报网· 2025-09-17 20:24
黑土地上,圆滚滚的大豆尽情享受着阳光最后的滋养。秋收将至,李富强正忙着检修拖拉机、联合收割 机等农具,以确保后续收割工作顺畅进行。作为黑龙江省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 富强承载着236户社员的信任与期望。 为了保障产量和价格稳定,他不仅努力提升种植技术、采购大型农机、建设烘干塔,还注意到了金融工 具在稳定农业收益方面的重要作用,连续三年参加了大商所推出的"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在涝灾和市 场价格波动中,成功规避了减产损失和销售风险,为合作社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对风险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2012年,乘着国家对组建千万元级大型农机合作社的政策东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李富强成功带动 236户村民组建起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黄澄澄的大豆塞满了当年236 户村民的粮仓,原本的质疑声被丰收的喜悦所取代。 具体来看,在2024年"银期保"项目中,工商银行在实际放款过程中,为贷款农户开通了绿色通道,并给 予了较为优惠的利率,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3.7万亩大豆参保,2位借款人共获得340万 元贷款;李富强负责的另一家合作社——北安市金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6.3万亩大 ...
错峰上市+绿色种植,潍坊临朐朱位村葡萄亩产效益超6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14:11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华建农业生态园位于临朐县东城街道朱位村 占地近30亩 主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 [1][5] - 采用绿色有机种植方式 包括无菌袋防虫防鸟防农药 使用啤酒牛奶加微生物发酵的有机液肥 [3] - 通过错峰上市策略 在农历八月十五前抢先采摘 实现高价销售 单价达10元/斤 较市场常见价格4-5元/斤高出近一倍 [1][3] 生产与财务数据 - 葡萄进入丰产期 预计亩产达6000斤 总产量约18万斤 总产值约100万元 [5] - 采摘期持续至十月中下旬 当前部分葡萄已达到采摘标准 [1][5] 销售渠道与市场认可 - 销售渠道包括周边游客上门采摘 远销内蒙古河南等地 并与商超批发市场合作 [5] - 正对接盒马胖东来中百等连锁商超 优质葡萄获市场认可 有客户连续两年专程采购 [5] 社会效益与产业拓展 - 产业带动近10名周边村民常年就业 月收入达3000多元 实现家门口就业 [7] - 借助朱位村"状元村"文化优势 联合学校开展农业研学活动 并通过有机认证和商超合作深化推进产业提质扩面 [7]
好“丰”景里科技含量足 智慧赋能让农户“粮袋子”更鼓“钱袋子”更实
央视网· 2025-09-17 09:57
央视网消息:秋风送爽,丰收忙。在新疆喀什地区,90多万亩春播玉米进入集中收获期。当地通过良种推广、科技赋能和政策扶持,实现玉 米提单产、增效益,让农户"粮袋子"更鼓、"钱袋子"更实。 这两天,在喀什疏附县辽园镇种粮大户闫豪的玉米地里,玉米秆上结满果实。农机手驾驶玉米收割机忙碌作业,玉米脱粒、装车一气呵成。得 益于条田平整、滴灌技术推广及机械化作业,玉米收割效率大幅提升,单产也显著提高。 2025年,疏附县积极引导农户科学选种、适时播种,推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玉米品种。种植过程中,农业部门全程提供技术保障,确保 种植户增产增收。同时,提前调配好农业机械,做好服务保障,确保颗粒归仓。 2025年,喀什地区种植春播玉米达92.95万亩,预计9月下旬全部收割完成。 3万亩红薯陆续收获 小红薯"链"出大产业 据了解,清丰县地处黄河故道,土壤和气候适宜红薯种植。近年来,当地推动打造"清丰红薯""清丰红薯粉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此外,还延伸出红薯醋、雪糕等多元产品,形成"田间"到"舌尖"的完整产业链。 57万亩山核桃进入采收季 在中国山核桃的主产区之一的浙江临安,57万亩山核桃进入采收季。当地通过提升采摘、 ...
(乡村行·看振兴)广东河源竹塘村:桃金娘成“致富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8:51
(乡村行·看振兴)广东河源竹塘村:桃金娘成"致富果" 中新网河源9月17日电 (张璐 甘建楼)走进广东河源紫金县凤安镇竹塘村,过膝高的桃金娘枝繁叶茂,团 团簇簇的绿叶里,一颗颗桃金娘果实,密密麻麻缀满枝头,村民们手提着篮子,正在采摘桃金娘果实。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村民正在挑选桃金娘。 肖斌 摄 近日,竹塘村种植的桃金娘迎来了丰收。桃金娘果实又称稔子或山稔。竹塘村群山环抱,河畔翠竹成 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让这里的山稔饱满个大,多汁味甜。"村民都参与了种植和采摘等工 作,提高了收入,还能照顾家庭。"竹塘村村民曾女士说。 据悉,竹塘村桃金娘种植基地过去一直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不高。去年,当地通过"禾坪说事"共商共 议,决定发展桃金娘产业并注册桃金娘强村公司,将竹塘村的200亩山地和300亩竹林地建成桃金娘生态 园发展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该基地采用"农业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目前一期已完成200亩种植,主要通过游客上 ...
种植业板块9月17日跌0.71%,海南橡胶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515.9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08:42
板块整体表现 - 种植业板块当日下跌0.71%,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37%)和深证成指(上涨1.1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10只个股上涨但涨幅有限(最高涨幅2.43%),10只个股下跌且跌幅较大(最高跌幅1.83%)[1][2] 领涨个股情况 - 众兴菌业(002772)涨幅居首,收盘价10.54元,上涨2.43%,成交43.77万手,成交额4.53亿元[1] - 苏垦农发(601952)收盘价9.66元,涨跌幅为0%,成交6.39万手,成交额6151.6万元[1] 领跌个股情况 - 海南橡胶(601118)跌幅最大,收盘价5.37元,下跌1.83%,成交29.02万手,成交额1.56亿元[2] - 新赛股份(600540)收盘价4.79元,下跌1.64%,成交13.57万手,成交额6503.52万元[2] - 康农种业(837403)收盘价26.12元,下跌1.62%,成交3.17万手,成交额8268.93万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种植业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7515.9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068.1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447.8万元[2] - 众兴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156.08万元,主力净占比9.18%,居板块首位[3] - 华绿生物(300970)主力净流入845.73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25.23%,为板块最高比例[3] - 海南橡胶虽然股价跌幅最大,但主力资金净流入546.77万元,主力净占比3.51%[3]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经济日报· 2025-09-17 00:44
粮食生产与安全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2] - 实施702个县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将试验田高产技术转化至大田生产[2]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2]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2] - 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且长势正常偏好[3] 农业科技与基础设施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4]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4] - 建成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 拥有12万多名科研人员[4]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包括优质高产水稻和机收籽粒玉米等品种[4] -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企业超1000家 占参与单位总数51%[4] - 强化灾害预警预报和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增幅18.8%)[6] - 人均肉类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 - 人均奶类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6]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7] - 藻类养殖技术世界前列 新型食品不断涌现[7] - 城乡居民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标准[7]
粮食产量创新高 农村发展有活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29
农业现代化进展 - 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达394.7公斤 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1]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1]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4]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4] 粮食生产与安全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人均占有量500公斤 [4] - 单产提升对粮食产量增长贡献率超80% [5] - 大豆产量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5]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5]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5] 农业结构与多样性 - 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5]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 [9]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 果菜茶肉蛋奶供给充足 [5]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自来水普及率94% [6] -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6] - 2199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1][6] -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 [1][6]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505亿元 [1][8] -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 [6] - 连续5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6]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面实施 [6] 农民收入与城乡差距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2.56:1降至2024年2.34:1 [9] - 农业提供近2亿人就业 农村常住人口近5亿 [9] 农村改革与土地管理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7省份推进 [6] - 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宅基地 禁止退休干部农村占地建房 [7] - 依法规范宅基地管理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6] 脱贫攻坚成果 - 累计识别帮扶600多万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 [8] - 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搬迁安置区 [8] - 脱贫户平均获得3-5项政策支持 [8]
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今年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实现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13
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2] - 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覆盖702个县 推动高产技术向大田转化 [2] - 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 [2] 农业基础设施与科技水平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良种覆盖率超96% [4] - 建成800多家农业科研院校 拥有12万科研人员 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企业参与单位占比51% 超1000家企业参与 [4] - 攻克作物产量品质调控新基因 育成优质高产水稻 节水抗病小麦 机收籽粒玉米 高油高产大豆等品种 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4]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2778万吨 增幅18.8% 人均肉类消费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奶类40.5公斤 [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居全球第一 [6] - 设施农业面积达4000万亩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食用菌年产量4200万吨占全球85% 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 [6] 农业生产韧性与结构优化 - 强化灾害预警和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长势正常偏好 [3] - 主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提升产品品质 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 稻渔综合种养和深远海养殖 构建"蓝色粮仓" [6] 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 城乡居民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摄入水平接近发达国家 [7]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五百公斤,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粮食产量创新高 农村发展有活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00
粮食生产成就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2]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 [2] - 2024年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3] 单产提升与技术应用 - 启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在702个县实施 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 [3] - 2023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 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 单产提升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80% [3] - 集成推广合理密植 精量播种 一喷多促 水肥一体化等增产技术模式 [3] 农产品质量与多样性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3] - 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 果菜茶 肉蛋奶和水产品供给充足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 [3][7] 政策支持体系 - 健全补贴 价格 保险"三位一体"政策体系 连续5年提高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 [4]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面实施 [4] -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505亿元 重点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搬迁安置区 [6]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自来水普及率达94%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4] - 2199个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 [4] -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 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 [4] 农村改革与权益保障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在7省份整省推进 其他省份开展整县整乡镇试点 [5] - 明确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和宅基地 严禁退休干部农村占地建房 [5] - 依法规范土地流转 允许通过出租 入股 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 [5] 农民收入与城乡差距 -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2.56:1降至2024年2.34:1 [7] - 农业提供近2亿人就业 农村常住人口近5亿 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7] - 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 公共服务便利度 人居环境舒适度持续提升 [7]
新华全媒+丨丰收在望 各地多举措抓好秋粮生产
新华社· 2025-09-16 14:45
秋粮生产情况 -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恒山玉米专业合作社共种植7万亩作物 其中玉米3万亩 大豆4万亩 秋收比往年提前约半个月[1]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夏玉米播种面积32.18万亩 目前已进入灌浆期[4] - 黑龙江省布设1万名村级植保员和3.2万台各类监测设备 实现对39种主要农作物和130多种病虫害的全覆盖实时在线监测[5] 农业管理措施 -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组建"1+1"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 为种植户量身定制管理方案 服务延伸至采收仓储全环节[2] - 桓台县统一购置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由专业化服务组织统一开展秋粮"一喷多促"作业 已完成全部作业任务[4] - 各地积极做好病虫害等灾害防范 通过智慧植保服务管理平台实时监测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5] 粮食收购体系 - 四川三台县台沃集团施行订单农业 为农户提供优良稻种和机械整地 工厂化集中育秧 无人机植保 机械化收割等托管服务[6] - 台沃集团设定比市场价更高的最低保护价进行定向收购 在全县覆盖农田面积14万亩 预计今年可收购3万吨稻谷[6] - 各地精心组织秋粮收购确保农民售粮顺畅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