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我科学家取得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新进展
科技日报· 2025-09-28 01:29
科技日报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都芃)27日,记者从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团队获悉,其领衔研 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 支撑。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通 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 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 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 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 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潜力,被广泛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 是以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体系,展现出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瓦时每公斤) 的潜力。 然而,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 ...
刚刚,利好来袭!重大突破!
天天基金网· 2025-09-28 01:27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 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 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事关全固态锂电池,我国科学家有重大突破。 据最新消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 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另外,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杨培华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为发展安全、 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正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充电和安全痛点的关键。有券商机 构认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 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重大突破 9月27日,据科技日报,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 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 ...
青海:1-8月光伏产品出口1.2亿元,同比增长1.6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00:55
作为青海省重点光伏企业,今年前8个月,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分公司累计 出口光伏组件1827万元,产品远销欧盟、日韩等市场。"西宁海关在标准对接、质量提升、通关便利等 方面提供了全链条帮扶,极大增强了我们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该公司总经理高鹏说。 西宁海关9月26日下午发布消息称,今年前8个月,青海省新能源产品出口持续"领跑",合计出口值达 2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倍。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9.7亿元,增长9.7倍;光伏产品出口 1.2亿元,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较去年同期实现出口"破零"。 据了解,针对新能源产品出口"急、特、新"的特点,西宁海关实施锂离子蓄电池等重点商品专题监测与 风险预警,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开通锂离子蓄电池、光伏组件"绿色通道",创新实施"集中申报 +分证发运"模式,提升通关效率。 资讯编辑:陈群 021-26096771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
604Wh/kg!固态电池,我国科学家再获重要突破
DT新材料· 2025-09-27 16:05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开发出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提升锂电池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2][3] - 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8.96Ah富锂锰基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1MPa外压下能量密度达604Wh/kg,远超当前商业化电池水平[3] - 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静置6小时),未出现燃烧或爆炸,展现优异安全性[3] 电解液创新与产业化进展 - 天津大学团队首创高能金属锂电池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理念,打破传统电解液对主导溶剂化结构的依赖,实现能量密度与综合性能双提升[4] - 团队已建设高能金属锂电池中试生产线,成功应用于三款型号微型全电无人飞行器,使续航时间比现有电池提高2.8倍[4] -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从实验室研发进入商业化落地关键阶段,中国政策支持力度大,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2027年前后有望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4] 电池材料体系与应用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碳等,导电剂涵盖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钠电池负极以硬碳/软碳为主,氢燃料电池涉及气体扩散层(碳纸)和催化剂载体(活性炭)[8] - 液流电池使用碳毡电极(碳纤维),超级电容器依赖电容炭,电池热场需碳碳匣钵、石墨匣钵等碳基复合材料[8] - 设备端覆盖材料制备全链条,包括粉碎机、反应炉、石墨化炉、裁切设备、CVD炉等关键装置[9] 行业活动与生态建设 - 国际碳材料大会设置新能源碳材料(如多孔炭、硬碳、硅碳)与先进电池(动力、储能、eVTOL、机器人电池)专题论坛,并举办新品发布与供需对接活动[5] - 行业平台提供品牌传播、研究咨询、投资孵化等服务,通过企业专访、定制报告、项目尽调等方式推动技术转化与合作[10]
固态电池,我国科学家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13:41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 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 成功开发!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张强(左三)指导学生。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出优异 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 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 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 业化电池。 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 ...
固态电池,我国科学家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13:37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1] - 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提升电池耐高压性能与界面稳定性[4] - 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8.96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水平[4] 固态电池应用挑战 - 固态电池面临"固-固"材料间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差难题[2] - 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2] 电池安全性能 - 满充状态电池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优异安全性能[4]
续航与安全不可兼得?固态电池两大界面难题被清华团队打破
观察者网· 2025-09-27 11:19
技术突破核心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实现能量密度达604 Wh kg⁻¹的高安全聚合物电池 [1][5][7] - 该技术突破固态电池两大界面难题 在避免高外压和结构复杂化前提下构建稳定高效固-固界面 [3][4][5] - 基于该电解质的电池顺利通过针刺与120°C高温安全测试 无燃烧或爆炸现象 [1][9] 技术原理与设计 - 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 通过引入强吸电子含氟基团提升耐高压性能至4.7 V [5][7] - 构建"–F∙∙∙Li⁺∙∙∙O–"锂键配位结构 诱导形成富氟界面层增强稳定性 [5][7] - 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 有效增强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5] 电化学性能表现 - 首圈库仑效率达91.8% 正极比容量为290.3 mAh g⁻¹ 在0.5 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2.1% [7] - 8.96 Ah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1 MPa外压下能量密度达到604 Wh kg⁻¹ [7] - 能量密度显著优于商业化磷酸铁锂电芯的150~190 Wh kg⁻¹和镍钴锰酸锂电芯的240~320 Wh kg⁻¹ [7] 行业应用前景 - 研究成果面向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对高能量、高安全动力系统的需求 [3] - 固态电池被广泛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重要发展方向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体系具突破600 Wh kg⁻¹潜力 [3] - 该研究为开发实用化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1][9]
硫化物掺碘、氧化物掺锂,固态电解质“升级”进行时
高工锂电· 2025-09-27 10:51
文章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技术路线转向对现有固态电解质的掺杂改性以提升综合性能 而非追求全新材料体系[1][2]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进展 - 碘掺杂成为硫化物电解质重要改性方向 显著改善锂金属负极适配性 促进锂沉积均匀性并抑制枝晶生长[3] - 碘作为固态氧化还原介质 加速固-固转化反应速率 提升电池倍率性能[3] - 当升科技已建成数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小试产线 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实现稳定制备 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4] - 掺碘硫化物离子电导率达10mS/cm 可在低于5Mpa压力下运行 满足应用端需求[5] 硫化物路线供应链风险 - 每GWh固态电池需消耗90吨碘 需求远超钙钛矿光伏组件(每GW约10吨)[6] - 全球碘矿资源由海外巨头垄断 国内厂商面临潜在供应链风险[6][7]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迭代 - 技术路线从LATP向LLZO演进 LLZO在离子电导率(个位数mS/cm级别) 电化学窗口(大于5V)和电化学稳定性方面优势突出[8][9] - 久吾高科LLZO产品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0mS/cm 显著高于LATP的0.5mS/cm[13] - QuantumScape采用LLZO技术路线 并通过掺杂Ga进一步提升离子电导率[14] 氧化物路线供应链格局 - LATP核心原料二氧化钛中国储量占全球29% 供应链稳定[10] - LLZO原料供应两极分化: 氧化镧等稀土材料中国产量占全球70% 但锆原料进口依赖度达90%以上[10][11] LLZO规模化制备挑战 - 高导电性立方相难以稳定获得 锂元素易挥发导致烧结无法完全致密化 影响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15][16] - 超快烧结技术(UFS)在1200℃下进行45秒热冲击 可获得理论致密度99%的纯相立方LLZO薄膜 极大减少锂挥发[17] - QuantumScape的Cobra工艺和无接触闪烧技术实现该思路[18] - 热压法(HP)和电弧等离子烧结(SPS)通过加热加压获得高致密度(大于95%)陶瓷片 但设备昂贵产能低 难以满足量产需求[18] 产业化工艺创新 - 极速加热致密化工艺避免物理接触 为连续化大规模生产提供可能性[19] - 太蓝采用电解质浆料直接湿法涂覆极片 比独立制膜层压工序更少 更具量产潜力[20] - 久吾高科通过低温固相-气氛烧结协同工艺 改善锂挥发问题 实现超过95%产品批次一致性[20]
80GWh!楚能新能源又一超级电池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9-27 10:48
倒计时40天 CINE2025固态电池展暨固态电池行业年会 主办单位: 起点固态电池、起点锂电、SSBA固态电池联盟 同期活动: 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 金钠科技/茹天科技/海四达/融捷能源/易事特钠电/泰和科技/隐功科技/科迈罗/国科炭美/晟钠新能/中钠能源/乔岳智能/津工能源/科达新能/时 代思康/富钠能源/极电特能/华普森/瑞扬新能源/亮见钠电/叁星飞荣/珠海纳甘新能源/皓升新能源/扬广科技/银川苏银产业园/兆钠新能源/精诚时代/儒特股份/希倍动 力/先导干燥/瓦时动力/博粤新材/苏州翼动新能/亿隆能源/钠创新能源/ 瑞森新材料/ 凯德利 /海裕百特 等 "楚能速度"再现!继连签供应链龙头企业后,楚能新能源在电池产能及产品端的布局也进入加速状态。 自 9 月 6 日与宜昌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以来,仅二十天时间,楚能宜昌二期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01 协办单位及固态年会总冠名: 茹天科技 宜昌80GWh电池项目开工!第四大基地即将启动 活动时间: 2025年11月6-8日 活动地点: 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2楼船厅及广州厅) 活动规模: 展 ...
固态第1️⃣展丨买固态看固态来CINE固态电池展,11月6-8日2000+上下游企业相聚广州!更专业更专注!
起点锂电· 2025-09-27 10:48
CINE2025固态电池展 CINE2025钠电展 一、展会组织架构 展会名称: CINE固态电池展 CINE钠电展 主办单位: 起点固态电池 起点钠电 起点锂电 起点研究 SSBA固态电池联盟 活动协办及论坛总冠名单位: 茹天科技 第一批展商及赞助商名单: 二、 同期固态论坛及金鼎奖颁奖活动 | | 2025 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 | | --- | --- | | | 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议程 | | 11月8日 | 具体议程 | | 08:00-09:00 | 签到入场 | | 09:00-09:30 | 主论坛开幕与全固态电池联盟成立发布会 | | 聚焦议题 | 全球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发布 | | | 全固态产业联盟成立发布会 | | | 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发布 | | 09:30-12:00 | 专场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专场 | | 聚焦议题 | 全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产业化进程及趋势分析 | | | 硫化物电池固-固界面失效机制与涂层技术 | |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 | |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挑战与解决方案 | | | 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