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穿戴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AR眼镜也能付钱了!Rokid 携手支付宝,上线全球首个“看一下支付”
搜狐财经· 2025-06-18 03:04
产品创新 - Rokid推出全球首款可支付智能眼镜Rokid Glasses,实现"看一下支付"功能,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和眼镜识别支付宝收钱码即可完成支付,全程无需操作手机[2] - 该产品针对用户忙碌或不便操作手机时的支付痛点,提供解放双手的便捷体验,典型场景包括早高峰买早餐、骑车出行等[2] - 支付信息直接显示在眼镜屏幕上,结合语音交互实现"说10元付10元"的精准控制[2] 技术合作 - 公司与支付宝深度合作,结合支付宝多维度风控系统保障交易安全,实现设备安全认证和"本人支付"验证[4] - 技术方案承诺"被盗即赔",通过立体化风控体系覆盖设备端和支付全流程[4] 战略布局 - 公司创始人称该产品将引领智能眼镜产业进入支付时代,成为行业新基准[5] - 蚂蚁集团高管确认将全面支持智能眼镜等新兴产业发展,未来合作拓展至停车缴费、生活缴费、打车点餐等便民场景[5] - 计划开发日程提醒等附加功能,延伸支付场景的服务链条[5] 市场表现 - 产品全球订单量已突破25万台,预计6月底启动交付[6]
离开锤子、字节后,吴德周抢先Meta推出AI运动眼镜丨涌现36人
36氪· 2025-06-18 01:0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选择垂直运动场景作为AI眼镜的核心发展方向,推出运动科技品牌BleeqUp,首款产品BleeqUp Ranger专为骑行、徒步等户外运动设计,将于6月底在海外发售[7][8] - 公司认为通用场景的AI眼镜在手机厂商的射程之内,创业公司难以竞争,因此聚焦垂直场景,目标是成为智能眼镜领域的"佳明GARMIN"[10][20] - 公司创始人吴德周认为未来智能眼镜将成为下一代最大的计算平台,公司布局两个品牌:AR眼镜品牌ARknovv和运动科技品牌BleeqUp[13] 产品特点与差异化 - BleeqUp Ranger针对骑行场景进行差异化设计:摄像头位于中间、配备实体按键、双倍数量扬声器、危险瞬间自动触发录像功能[8] - 产品定价在2000-3000元,定位为四合一产品:专业运动眼镜+运动相机+运动耳机+对讲功能,价格相当于同类产品的一半[29] - 产品未加入显示功能,基于市场调研发现骑行用户更注重安全性而非显示内容,避免分散注意力[38]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2025年被认为是AI眼镜元年,预计将有近百个品牌发布产品,形成"百镜大战",参与者包括消费电子厂商、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11] - 公司认为手机厂商在通用场景具备碾压级优势,因其能打通手机权限,而垂直场景是创业公司的机会[21][24] - AI眼镜行业预计未来1-2年将出现年销量超2000万的爆款,可能超越当前VR设备的全球销量[15] 技术研发方向 - 公司AI功能聚焦运动场景:智能剪辑、图像视频增强、语音控制设备,而非通用聊天功能[26][27] - 未来技术研发集中在三个方向:续航优化、AI视觉图像应用、端侧AI模型迭代,目标是打造用户的专属运动教练[40] - 影像能力是行业最大技术分水岭,公司承认无法与手机厂商比拼全栈能力,但追求在受限条件下做到极致[28] 市场规模与用户洞察 - 全球运动相机年销量约5000万台,在10亿运动人群中的渗透率不到5%,公司目标是用AI眼镜重新定义运动记录标准[36][37] - 公司参考佳明GARMIN的案例,认为垂直运动场景市场足够大,佳明市值已达400亿美元[35] - 产品设计基于大量用户调研,国内国外定性调研上千份,面对面访谈上百次,确保功能取舍符合目标用户需求[38][39]
供应链深度协同 加速商业化AI眼镜C端市场热度渐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7 16:10
市场热度与消费者反馈 - AI眼镜C端市场热度渐起,消费者踊跃"尝鲜",实体店设置智能眼镜专区吸引体验并促成直接购买 [1] - 主流AI眼镜售价集中在几百元至数千元区间,消费者对产品轻便性(如20多克重量)和翻译功能表示认可,期待功能进一步丰富 [1] - 门店通过以旧换新补贴等促销手段推动销售转化 [1] 产品功能与技术进展 - 当前主流AI眼镜功能较简单,以翻译、拍摄为主,企业计划通过市场反馈逐步完善产品性能和功能多样性 [2] - 雷鸟创新发布雷鸟X3Pro AI眼镜,集成200多个零部件,采用全彩MicroLED光波导技术,萤火光引擎体积仅绿豆大小但亮度达100万尼特 [2] - 光学显示技术(如MicroLED)是厂商创新重点,全彩显示方案为研发关键,同时需优化重量、电池续航、散热及算力等方向 [2] 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形成智能眼镜完整产业链,企业可实现从设计图到量产仅10多天的快速商业化能力 [3] - 深圳市政策提出2025-2026年推出AI终端标杆产品,浙江省将智能眼镜纳入以旧换新补贴,按售价15%给予最高2000元/件补助 [3] - 京东方华灿光电、蓝思科技、安凯微电子等A股公司积极布局AI眼镜赛道,涉及MicroLED技术、核心元器件、低功耗芯片等领域 [2][3] 行业发展趋势 - AI眼镜产业高速发展,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同步推进,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1][3] -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提升,技术集成能力增强,加速创新成果应用(如AIoT视觉芯片KM01W) [2][3] - 企业目标是将AI眼镜功能提升至智能手机级别,未来产品创新将围绕显示技术、轻量化及多功能化展开 [2][3]
Meta与Oakley联名智能眼镜将于本周五亮相,扎克伯格亲自转发
环球网· 2025-06-17 03:40
Meta与Oakley合作推出智能眼镜 -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亲自转发预告片段,Meta官方账号及Oakley全球社交媒体渠道同步推广[3] - 合作被视为Meta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重要布局,Oakley的专业光学技术与时尚设计或为产品注入差异化竞争力[3] - 外媒推测产品可能集成AR显示、实时运动数据追踪及语音交互功能,瞄准户外运动、健身爱好者细分市场[3]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智能眼镜作为轻量化入口,有望与Quest系列VR头显形成互补,加速构建"元宇宙"硬件矩阵[3] - 此前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Stories智能眼镜全球销量已突破百万台[4] - 此次合作暗示Meta将进一步拓展智能眼镜应用场景,强化运动健康领域生态布局[3] Oakley的技术与转型 - Oakley母公司Luxottica集团持续加码科技领域,曾与谷歌、英特尔合作探索智能眼镜技术[4] - Oakley将利用专业光学实验室资源优化显示效果与佩戴舒适度,应对户外复杂光线环境[4] - 此次合作被视为Oakley从传统运动装备向智能穿戴设备转型的关键一步[4] 产品发布与市场预期 - 产品具体参数与售价尚未公布,但已开放发布会直播预约通道[4] - 外媒关注产品功能细节,推测其可能超越雷朋合作款的日常拍摄与社交分享定位[3][4]
Meta联手Oakley推出智能眼镜 专为运动设计挑战运动相机
凤凰网· 2025-06-17 00:11
产品发布信息 - Meta与Oakley合作开发的智能眼镜产品将于6月20日正式发布 [1] - 预告视频通过@oakleymeta Instagram账户发布,Instagram官方账户和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均转发 [1] - Oakley品牌官方社交媒体渠道同步推广,证实合作真实性和重要性 [1] 产品设计特点 - 产品基于Oakley Sphaera眼镜框架设计,摄像头预计位于镜框中央,与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侧边摄像头设计不同 [1] - 预告视频结尾展示Oakley和Meta品牌标识并排出现,设计与Ray-Ban Meta智能眼镜品牌标识相似 [1] - Meta官方网上商店已出现宣传横幅,使用"下一代进化将于6月20日到来"的宣传语 [1] 市场定位与战略 - 新型智能眼镜主要面向骑行爱好者和其他运动群体,目标是与GoPro等运动相机品牌竞争 [2] - Meta通过与不同眼镜品牌合作(如Ray-Ban和Oakley)扩大智能眼镜产品线市场覆盖范围 [2] - Oakley与Ray-Ban同属EssilorLuxottica集团旗下,为Meta的多品牌战略提供便利条件 [2] 行业布局 - Oakley Meta智能眼镜的发布将进一步完善Meta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布局 [2]
智能眼镜掀起“上新”潮
消费日报网· 2025-06-16 02:42
日前,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激增超 8 倍。有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或在于AI大模 型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推动智能眼镜市场爆发。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280万台,同比增长26%;其中, 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高达107%,跃居全球第一。同时,国产智能眼镜也迎来了一轮"上 新潮","智能眼镜卖爆了"等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在线上购物平台,智能眼镜品牌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智能提词和实时翻译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两大功 能。在国家对消费电子产品的补贴政策带动下,相关产品销量大涨。 线下眼镜店也迎来了一轮智能眼镜"上新潮"。以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眼镜店为例,店长称目前门店上架 了近10款智能眼镜,功能多样,从最简单的播放音频、拍照片或视频到更复杂的语音助手、导航、翻译 等,各种功能应有尽有,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体验购买。 消费者陈先生表示佩戴智能眼镜后不用戴耳机,且镜片上还有字幕;孙女士则称:"我会把它当电子产 品用,因为我本身没有很严重的近视,所以对我来说它的更多功能可能在于充当时尚配饰或者结合运动 相机使用。因为相机很重 ...
瑞欧威尔CEO李波:以头戴计算机产品重塑工业作业模式
上海证券报· 2025-06-13 18:57
公司概况 - 瑞欧威尔是一家专注于工业AR头戴计算机产品的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AR协作方案[1]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底,由拥有通用电气、3M等企业高管经验的李波创立,核心团队具备硬件和工业领域深厚背景[1][2] - 目前全球已发售3万台设备,客户包括宝马集团等世界五百强企业,覆盖汽车、石化、电力等十余个行业[2][4] 产品技术 - 核心产品为AR头戴计算机,整合语音交互、AR与AI决策,支持无网络环境操作,具备抗噪音、电磁干扰等工业级耐用性[4] - 产品经历两阶段迭代:2019-2022年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2023年起升级为AI前端数据采集终端,实现与大模型双向交互[4] - 采用开源底座+行业定制化开发模式,与施耐德电气合作案例显示能缩短检测时间35%、降低故障率28%[5] - 最新技术整合5G-A网络和DeepSeek大模型,实现"对话即服务"、数字孪生及故障透视诊断功能[5] 市场表现 - 2021年抓住数字化协作机遇实现销量陡坡式增长,目前与腾讯会议、微软Teams等平台建立合作[2][6] - 已获近百项AR专利和500余项国际专利,累计融资1.2亿元,投资方包括佳禾智能等机构[6] - 2024年入选XR行业年度荣誉榜,2021年进入汽车产业数字化服务商TOP50榜单[6] 发展战略 - 坚持"小而美"路线,在选定领域深耕而非全行业覆盖[5] - 计划开启新一轮融资,未来将深化与行业巨头合作,拓展更多AI应用场景[6][7] - 长期目标是通过硬件+AI算法重塑工业作业模式,解决工业数字化"最后一公里"问题[3][4]
被评分绑架的睡眠
虎嗅· 2025-06-13 06:51
智能睡眠监测设备行业 - 智能手环通过传感器监测身体活动、呼吸频率、心率变异性等数据,结合算法划分浅睡、深睡、清醒状态[13] - 睡眠评分机制将睡眠具象化为数字和图表,包括浅睡比例、深睡比例、快速眼动比例等参数[5] - 行业主流产品的深度睡眠参考值设定在20%-60%之间[13] 用户行为分析 - 用户初期使用智能手环主要出于好奇,后期逐渐依赖睡眠评分功能[4][11] - 部分用户出现"睡眠分数焦虑",将评分与情绪直接挂钩,低分导致负面情绪[3][6] - 用户典型行为包括:每日查看睡眠报告、社交平台分享高分记录、根据数据调整作息[6][12][26] 产品使用现状 - 设备续航时间达1-2周,支持持续监测[12] - 睡眠监测准确度存在争议,部分清醒状态可能未被记录[33] - 用户对品牌信任度高于技术原理理解度,形成"品牌力依赖"[38] 市场需求特征 - 用户寻求"可控感",将数据视为不确定生活中的确定性指标[24][37] - 存在将睡眠数据与工作压力、生活焦虑关联的认知倾向[22][34] - 部分用户形成"数据化生活"习惯,延伸至饮食记录等其他领域[38] 产品改进方向 - 需要平衡科学监测与心理影响,避免加剧用户焦虑[29][35] - 用户期待更个性化的睡眠评估标准,而非统一参考值[31][32] - 长期数据趋势分析功能比单次评分更具参考价值[33][35]
AI眼镜:大厂与小厂的生存之道
36氪· 2025-06-12 10:51
AI眼镜市场概况 - 全球AI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26%,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07%跃居全球第一 [1] - 京东平台显示AI眼镜价格已下探至2000元以下,雷鸟创新两款产品占据销量榜前三中的两席 [1]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280万台,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 [9][10] 创业公司竞争策略 - 国内创业公司采取细分市场切入策略,聚焦AI拍摄/实时翻译/智能提词等垂直功能 [5] - 通过高频迭代(如雷鸟创新)和跨界合作(老凤祥×豆包大模型、周鸿祎×Rokid)实现差异化 [5] - 采用"游击队"式轻资产运营,但面临大厂降维打击和资金技术人才的多重挑战 [6] 科技巨头布局路径 - 小米通过AI眼镜实现智能家居生态整合,联想V1产品以38克重量实现多功能一体化 [7]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新眼镜,坚持技术成熟度优先的长期战略 [3][8] - 高通等芯片厂商提供底层算力支持,巨头通过投资并购完善生态链 [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路线呈现双轨并行:创业公司主攻创新功能,巨头侧重生态整合 [3][7] - 未来可能出现传统眼镜厂商与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产品 [10] - AI眼镜功能将从信息显示向智能交互演进,可能成为"数字第三只眼" [10]
华为WATCH 5发布:首款搭载NPU的鸿蒙AI智能手表,2699元起
凤凰网· 2025-06-11 08:51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华为正式发布WATCH 5系列鸿蒙AI智能手表,42毫米版本起售价2699元,46毫米版本起售价2799元 [1] - 新品首次在手表产品中集成NPU处理单元,带来全新AI交互体验 [1] 核心技术创新 - 首发X-TAP智感窗技术,结合多合一超感知模组,支持指尖健康检测功能 [1] - 实现指尖实时血氧秒级连续检测,该技术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尚属首次 [1] - 支持免气囊高血压风险研究,提供24小时高血压风险评估服务 [1] - 一键微体检功能全面升级,可检测17项身体状况数据 [1] - 内置压感传感器支持10级压感精准感知,已有合作伙伴基于此技术开发压感游戏应用 [1] 产品设计 - 采用极简流线型一体化设计理念,配备球面蓝宝石玻璃 [1] - 46毫米版本提供航天级钛合金材质选项 [1] - 42毫米版本采用904L不锈钢材质,同时推出316L不锈钢材质版本 [1] 软件生态建设 - 搭载HarmonyOS 5.1系统,基于软端云协同的鸿蒙AI技术架构,内置AI大模型 [2] - 首款搭载NPU处理单元的华为穿戴设备,支持端侧AI手势算法和智慧肌肉活动分析功能 [2] - 支持双指敲击展开实况窗,实现手势操控接挂电话、隔空刷视频等智能交互 [2] 生态互联 - 支持鸿蒙互联功能,可实现对车机、手机、耳机、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 [2] - 成为首款星闪车钥匙手表,支持寻车、车窗控制、车锁控制、后备箱开启、空调控制等腕上控车功能 [2] 连接性能 - 采用eSIM设计,支持5GA网络速度,蜂窝信号强度相比前代产品提升25% [2] - 支持独立导航和支付宝熄屏支付等实用功能 [2] 续航表现 - 首发高硅叠片异形电池技术,空间利用率提升26%,能量密度提升37% [2] - 46毫米版本全能模式续航约4.5天,省电模式续航11天 [2] - 42毫米版本全能模式续航3天,省电模式续航7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