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搜索文档
张文宏:科技创新不能止于论文,须落地消除全球健康不平等
第一财经· 2025-09-23 05:43
2025.09. 23 本文字数:2166,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小岩 封图 | 张文宏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 (来源:浦江创新论坛提供) "我们不能把科学工作停留在论文上面,而是要让它落地,走向全球的各个角落。不仅要越过高山大 海,更要跨越科技与交流的鸿沟,最终打破全球健康不平衡,消除健康不平等",国家传染病医学中 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文宏如是 说。 他是9月22日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未来健康: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开幕致辞中 作出上述呼吁的。在论坛上,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宣布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家以全球健康为使命的 新型研发转化机构。 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主要致力于推动面向中低收入国家需求的健康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阶 段。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龚文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阶段往往资金需求大、风险 高,因此当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越来越重视对产品转化的投入与支持。 他进一步表示,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不仅仅注重推动产品开发,更重要的是发挥资源整合作用,它致 力于对接国内的原始研发和生产能力,并整合国 ...
张文宏:科技创新不能止于论文,须落地消除全球健康不平等
第一财经· 2025-09-23 04:45
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 "我们不能把科学工作停留在论文上面,而是要让它落地,走向全球的各个角落。不仅要越过高山大 海,更要跨越科技与交流的鸿沟,最终打破全球健康不平衡,消除健康不平等",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文宏如是说。 他是9月22日在2025浦江创新论坛"未来健康:全球健康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开幕致辞中作 出上述呼吁的。在论坛上,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宣布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首家以全球健康为使命的新型 研发转化机构。 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主要致力于推动面向中低收入国家需求的健康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阶段。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龚文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阶段往往资金需求大、风险高,因此当 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越来越重视对产品转化的投入与支持。 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首期五年研发经费由上海市和盖茨基金会共同提供,其中盖茨基金会提供项目赠款 和技术支持,上海市提供相应经费和资源。 转化落地 张文宏表示,全球仍面临结核病与疟疾等传染病的巨大挑战,当前核心任务在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真正 走向应用。 中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 ...
一头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一头对接产业生态完善 “双轮驱动” 绵阳提速创新产业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8-28 07:36
核心观点 - 绵阳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态双轮驱动 聚焦机器人 磁性材料等特色产业新赛道 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和产业链协同发展 预计2025年机器人产业产值超30亿元 2027年特色产业新赛道总产值达650亿元 [1][5][8]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绵阳特色产业建圈强链需求 连接科研院所与高校 4个月内完成工业母机主轴项目专家团队组建与立项 计划一年内推出至少两款产品 [2] - 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投资公司规模达10亿元 与研究院联动投早投小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 资金链 人才链深度融合 [3] - 创新中心形成成果产生-孵化培育-熟化落地-发展壮大的全链条转化体系 加速科技成果产品化 [3] 机器人产业链布局 - 富临精工谐波关节需通过32道测试(峰值 扭矩 密度等)合格后方可应用 [4] - 中试快速成型服务中心缩短复杂零部件制作周期 满足机器人研发中试需求 [7] - 四川省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通过场景搭建和数据采集加速技术研发与验证 [7] -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实现语音指令交互 与产业链伙伴探索机器人交互体系 [7] 磁性材料产业突破 - 绵阳巨星永磁新型磁钢产品无需添加重稀土元素 在性能不变前提下成本降低15%-20% [1] - 磁性材料产业新增电机发展方向 单台人形机器人钕铁硼磁钢用量约3.5公斤 用于驱动电机与伺服电机 [7] - 搭建创新平台满足机器人关节研发对磁性材料需求 打通磁性材料与机器人产业链 [7] 产业协同与发展目标 - 绵阳构建"587"产业体系:5条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 8条产业链协同发展地 7条特色产业新赛道 [5] - 每条产业链明确重点任务清单和路线图 实现力量集中集聚 [6] - 预计2027年7条特色产业新赛道总产值达650亿元 5条主要承载地产业链总规模超2500亿元 推动全市规上工业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 [8]
2025年第二期“政协杭商荟”活动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8-04 03:10
杭州"十五五"规划企业建言 - 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代表围绕杭州"十五五"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涵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金融支持 民间资本参与创投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人才引育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及共同富裕等领域 [1] 企业参与规划编制 - 企业家处于经济活动一线 对市场趋势和产业创新把握直接 被鼓励结合企业发展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 - 企业需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在各行业引领创新推动发展 将规划蓝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景 [2] 政府支持与企业服务 - 市委人才办 金融办 发改委 经信局 商务局 市场监管局 科技局 审管办等部门参与协商座谈 [1] - 市相关部门需研究吸纳企业家建议 在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市场培育 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营造更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 [2] 政协履职重点 - 市政协将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协商议政作为重点履职任务 组织多层面调研和协商准备工作 [2] - 市政协需紧扣中心大局深入调查研究 精心组织协商 为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智汇力 [2]
携手打造世界“共赢链”
经济日报· 2025-07-20 22:13
全球供应链博览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1] - 共有来自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较上一届提升3个百分点 其中美国参展企业数量增长15% [1] - 超过65%的参展商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还包括大批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 [1]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产供链的"稳定锚" 产业体系完备且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持续提供高品质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2] - 中国市场规模巨大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全球产供链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 - 链博会已从企业展示平台升级为促进产供链深度协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枢纽 [2] 博览会促进供应链协同 - 吸引了651家企业和机构携500余家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参展 [2] - 展区设置按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等主题划分 促进同"链"企业深度互动合作 [2] - 成立各链条展商联盟 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搭建资源共享与长效合作平台 [2]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转化 - 首次设置以知识产权转化为主线的创新链专区 邀请14家机构参展 [3] - 完整呈现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再到市场反馈的全链条转化过程 [3] - 帮助解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不能用""不好用""不会用"等问题 [3] 全球供应链研究与趋势分析 - 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及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 其中创新指数和韧性指数为第三届链博会首发 [3] - 汇聚产学研用各领域精英 为推动全球产供链开放合作建言献策 [3] - 为全球产供链的韧性与安全注入新动能 为世界经济复苏与繁荣开辟新路径 [3]
为产业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成都产投集团投资引领再发力
搜狐财经· 2025-06-18 08:40
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成果 - 成都产投集团签约"星算计划"全球总部及链主基金、航发成发发动机增资2个重大项目 [1] - 出资10亿元助力航发成发增资扩股,推动产品研发及核心能力建设,带动复合材料、精密制造等产业链升级 [1] - 累计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招引超60个,带动项目总投资约4000亿元 [1][6]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 招引海光信息、士兰微等链主企业和奕成科技、莱普科技等重要环节项目,配合招引比亚迪半导体项目 [2] - 参与国家大基金二期、国家制造业基金组建,争取重大项目返投成都超100亿元 [2] - 招引京东方(4.5代LCD、8.6代LCD、8.6代AMOLED)、深天马等链主企业,引入路维光电、神光光学等配套项目 [2] - 成都辰显光电点亮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量产线,正牵头制定全球首个Micro-LED阵列国际标准 [2][6] 装备制造业布局 - 陪伴中航无人机、航发成发、成飞民机等本土链主成长,助力国产大飞机C919发展 [3] - 培育国产轴流压缩机、先进大燃机等高端动力装备,加快燃气轮机产业化应用 [3] - 成都科能工业透平装备及燃机核心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启动建设,预计年产值50亿元以上,带动产业集群规模达100亿元以上 [3]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 - 支持通威金堂增产扩产,招引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引进璞泰来等正负极关键主材项目 [5] - 深化与四川石化、川西气田投资合作,联合东方电气设立氢能专项基金,投资东方氢能等龙头企业 [5] - 联合中核集团实施中国聚变项目,加速商业化进程 [5] - 招引上海犀重、盘毂动力等域外优质企业,实现新能源商用整车总部"零突破"和核心驱动电机"补短板" [5]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 - 投资引育沃飞长空"飞行汽车"、中航智"空中巴士"、腾盾"混江龙"两栖无人机等项目 [5] - 招引星际荣耀建设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 [5] - 国星宇航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入轨 [4][5] 产业园区与资本运作 - 围绕"3+22+N"产业园区,投资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0余家 [6] - 覆盖全市12条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和25个国家省级产业园区 [6] - 投资布局国内"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500余户,孵化24家本地企业成功上市 [6] - 推动永新医疗、嘉兆电子等近100家科技企业来蓉发展 [6] - 加快推进重产基金三期组建,支撑重大产业化项目和核心产业链项目招引 [6]
超50项前沿成果亮相!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收官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17
大会概况 - 活动以"成果展示+产业推介+资本对接"三位一体模式举办,汇聚科技工作者、投资机构、政府代表等多方力量[1] - 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征集24864个优质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1] - 本届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产业、数字经济五大前沿赛道[1] 项目亮点 - 吸引超80%市外项目参赛,超50项前沿成果集中亮相[1] - 北京锐德康科技的"激光质子刀"、埃逻科技的"多模态3D生成式AI模型"等标杆项目通过沉浸式路演展示[1] - 五大赛道标杆项目开展沉浸式路演,全方位展示前沿技术[4] 产业对接 - 设置项目产业对接会,定向邀请五大赛道优秀项目方与深创投、东方富海、高新投等投资机构一对一洽谈[6] - 深圳市各区产业引导基金参与对接,助力解决科技工作者融资难题[6] 未来规划 - 2025年工作方案以"面向基层,赋能落地"为目标,重点强化"市区协同机制"[8] - 市级科协统筹技术需求与项目资源,区级科协定制"一区一产业地图"[8] - 目标征集500个优质项目,市外占比≥70%[8] 组织架构 - 由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各区科协及相关部门协办[10] - 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承办,提供全过程全周期服务,推动成果高效转化[10]
以岭药业24年度关键财务指标持续改善 25Q1盈利逐步提升
全景网· 2025-04-30 00:53
公司战略与管理 - 公司坚持"规范、专业、健康、持续、跨越"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管理为保障,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建立全链条成本控制体系,积极推进阿米巴经营 [1] - 公司贯彻"品牌致胜、形成规模、实现目标、创造利润"价值文化,培育临床重大疾病领域优势品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创新药物研发及上市 [6] - 公司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互联网数字AI科技+实体运营模式,强化预算管理、运营管理,提升费效比、人效比,建立全链条成本控制体系 [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3亿元,同比下降36.88%,归母净利润-7.25亿元,同比下降153.57% [2]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达6.11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第四季度单季现金流2.88亿元,同比增长超26倍 [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规模下降11.76亿元,降幅达50%,总负债31.17亿元,同比下降43.75%,资产负债率下降近10个百分点至23.4%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3.58亿元,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25%,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23%至3.25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长2.34个百分点至53.82%,净利率为13.82%,同比增加1.85个百分点 [5]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达9.08亿元,占营收比重提升至13.94% [3] - 公司构建"临床需求-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闭环创新体系,创新中药增至17个,覆盖8大临床疾病系统 [3] -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芪防鼻通片新药获批生产,柴黄利胆胶囊和芪桂络痹通片新药注册申请获受理 [3] - 11个专利中药被新版医保目录收录,通络明目胶囊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品 [3] - 全资孙公司万洋衡水制药提交的"来曲唑"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4] 行业与政策 - 国家密集出台中医药扶持政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6] - 公司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中药,研发国家专利新药十余个,覆盖多个重大疾病领域 [6] - 公司主导产品均为独家产品,组方独特,在心脑血管口服中成药领域占有独特学术和市场地位 [6] 运营与现金流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达3.4亿元,超过当期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倍 [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2024年同期下降35天至55天 [5]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改善多项财务指标 [2]
创新链产业链“相望又相见”
科技日报· 2025-04-28 06:40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 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平台"小临"亮相,集成40台科研机器人与智能化学工作站,覆盖科研全流程[2] - 国内首台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实现高端电镜领域"零"突破[2] - 火箭整流罩为"谷神星一号"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提供全周期保护[2] - 全球首台大规模商用3D云阵相机、国内首个5G网联版无人机自动方舱、全国首个水泥建材行业AI大模型等产品集中展示[3] - 科大硅谷板块展品89%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首发首展占比28%[2][3] 重点产品与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全球首发"猛狮第三代飞行汽车",采用轻量化紧凑结构设计解决城市交通拥堵[4] - 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系列制品实现轻质高强、绿色环保等特性,应用广泛[5] - 参展单位总数378家,展品数1204件,国际领先占比18%[2] 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对接 - 科交会征集科技成果4280项,初步对接成功项目400项,对接金额突破1000亿元[6] - 清华大学飞行汽车项目在合肥注册新公司,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中心签约[4]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携50余件展品亮相,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安徽[4] - 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望在安徽投资[5]
科交会上看未来
人民网· 2025-04-27 00:21
科交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开幕 主题为"科技打头阵 创新赢未来" [1][4][6][8][13][15][17][19][21][23] - 吸引海内外2000+企业和近200所高校院所参展 总布展面积达20000平方米 [1][4][6][8][13][15][17][19][21][23] 展区设置 - 设立6大展示对接区:序厅 科技引领 产业创新 生态赋能 "双招双引"路演对接 新技术新产品体验 [1][4][6][8][13][15][17][19][21][23] - 专项活动包括10场对接会 涵盖项目路演和交易环节 [1][4][6][8][13][15][17][19][21][23] 展品亮点 - 前沿科技产品:VR设备 机器狗 弹钢琴机器人 飞行汽车 驾驶舱模拟器 [3][6][11][12][17] - 智能交互设备:多语种AI透明屏 元宇宙XR飞行影院 智能座舱 [19][21][23] - 创新交通工具:飞行器 飞行汽车等实物展示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