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Icelandic Salmon - Invitation to presentation for the second quarter 2025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8-19 15:45
Bíldudalur, 19 August 2025 See https://www.arnarlax.is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Group.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CEO Bjørn Hembre Tel: +354 620 1936 Email: bjorn@arnarlax.is Interim CFO Edvin Aspli Tel: +354 835 7800 Email: edvinaspli@arnarlax.is Icelandic Salmon is dual-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market, both at the Euronext Growth in Oslo and NASDAQ First North in Reykjavík. The Group is the 100% owner of Arnarlax ehf, a farming company in Iceland with head office in Bíldudalur. The ...
齐鲁大地绘就高颜值新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8-18 21:10
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 - 山东省以年均3.9%的能耗增长支撑年均6%的经济增长 [1] - 万元GDP能耗下降18.5% [1] - 通过节能诊断和改造助力企业年降碳量约800万吨 [3] 工业绿色转型 - 冰轮环保公司二氧化碳捕集率超97% 生产纯度99.9%以上的工业级和食品级二氧化碳 [2] - 项目投产两年生产26万吨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 相当于消化等量废气 [2] - 冠县实施中水回用系统 将处理后的工业废水重新用于生产环节 [2] 环保技术升级 - 宁阳县推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专班排查18个低效污染治理设施并完成17家企业改造 [3] - 2024年"两高"行业能效标杆产能比例突破35% 超"十四五"目标5个百分点 [3] - 万华工业园通过管道将二氧化碳废气输送至冰轮公司进行资源化利用 [2] 盐碱地治理创新 - 利津县中重度盐碱地玉米亩产达1000斤 接近中高产水平 [4] - 河口区采用暗管排碱技术 使外排水含盐量从15‰提升至30‰ [5] - 沾化区培育耐高盐对虾新品种 开发30多万亩盐碱滩养殖基地 [5] 生态价值转化 - 五莲县核算县乡村三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92.96亿元 推出"生态活力贷"金融产品 [6] - 红泥崖村菌菇项目年产值达3600万元 解决300多人就业 [6] - 东阿县发展特色种植业 年收入达2000余万元 "三品"认证达183个 [7] 绿色金融支持 - 农行山东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3216.6亿元 较2021年7月末增加超2800亿元 [7] - 山东省完成8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7] - 通过生态修复将80万亩盐碱地开垦为耕地 大部分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5]
微山湖大闸蟹登陆龙贵商超,齐鲁农超贯通"湖蟹直达"新链路
齐鲁晚报网· 2025-08-18 14:11
8月16日下午,"齐鲁农超—清水蟹礼"微山湖大闸蟹入驻济宁龙贵商超启动仪式举行。国家地理标志产 品微山湖大闸蟹正式通过省级平台"齐鲁农超"进驻济宁,依托"今天在湖里,明天在嘴里"的极速物流, 让微山湖大闸蟹直达市民餐桌。 此次入驻济宁的微山湖大闸蟹,为微山湖韩庄湾基地直供,具有壳薄肉嫩、膏软黄鲜的时令特色。消费 者可通过扫码溯源,直观地了解精品蟹的相关信息。目前,微山湖大闸蟹年产量达1.8万吨,养殖面积 20万亩。先后斩获中国国际现代渔业博览会金奖、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首届上海蟹博会金奖等国 家级荣誉,2023年荣登央视乡村振兴主题灯光秀。此次通过"齐鲁农超+商超终端"新模式,将进一步打 通优质农产品上行通道,助推"好品山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 即日起,市民可至龙贵商超金宇路 店专柜选购鲜活蟹品并享限时优惠。 微山湖作为北方最大淡水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孕育出膏肥黄满的优质大闸蟹。本次依托"齐鲁农 超"平台与龙贵商超合作,是推动'五统一'工程(统一苗种、养殖、收购、销售、品牌)的重要实践。 龙贵商超将严格执行源头直供、冷链日配、双地标认证的品质保障机制,让市民在家门口享用到正宗的 精品微山湖大闸蟹。 ...
日本欧盟吵翻,殃及中国,就为了一条鱼?中国80%养殖户要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30
欧盟提案对鳗鲡贸易的影响 - 欧盟计划在2025年6月华盛顿公约缔约国大会上提案将所有18种鳗鲡列入附录二 这将严格限制其国际贸易 [2] - 日本作为全球最大鳗鲡消费国 每年消耗全球70%的鳗鲡 且主要依赖进口 提案通过将导致进口量大幅压缩和价格暴涨 [2]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鳗鲡养殖国 养殖量占全球80% 提案将严重冲击养殖和出口企业 [2] 鳗鲡资源现状与养殖困境 - 鳗鲡养殖无法实现全人工商业化 依赖野外捕捞幼苗 过度捕捞和生存环境恶化导致野生种群急剧减少 [4] - 欧洲鳗鲡野生种群在20年内萎缩90% 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亚洲日本鳗苗2018年因洋流变化捕捞量大幅下降 [5] - 欧盟提出提案的直接原因是鳗苗走私屡禁不止 现有产业模式严重威胁欧洲鳗鲡保护 [5] 人工繁育技术挑战 - 科学家已确定日本鳗鲡繁殖地点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 并通过激素注射实现人工授精和幼苗孵化 [7] - 人工繁育面临柳叶体鳗苗食性特殊(以海雪为食)和变态发育阶段难题 导致死亡率高、成本高 [7] - 当前人工繁育产量远不能满足养殖需求 距离商业化应用仍有很大距离 [7] 各国立场与产业博弈 - 欧盟侧重于保护极度濒危的本土鳗鲡种群 日本更关注维持国内市场需求 双方存在保护与利用的博弈 [9][10] - 中国此前为履行公约取消欧洲鳗鲡出口退税 导致大批依赖欧洲鳗苗的养殖企业破产 [11] - 若18种鳗鲡全部列入附录二 中国养殖和出口规模将急剧萎缩 严重影响养殖户生计 [11] 中国产业风险与技术差距 - 中国鳗鲡人工繁育研究进展缓慢 在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方面已落后于日本 [11] - 若日本率先实现人工繁育商业化 中国养殖户可能面临售价被压低、利润被育苗企业瓜分的局面 [13] - 产业需加强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以减少对野生资源依赖 同时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平衡保护与利益 [13]
开渔!“世界美食之都”向海转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05:37
行业概况 - 潮州获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拥有17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 饶平县为全国渔业百强县 海域面积达533平方公里 相当于75000个足球场 [3] - 2024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20.47万吨 产值约58.97亿元 [4] 养殖与加工 - 海域为广东省最适合海水育苗的海湾之一 全国最适合生蚝和海鮸养殖的海域之一 [3] - 汫洲镇为全国重要生蚝集散地 "汫洲大蚝"是蚝仔烙主要原材料 [3] - 企业生产冻牡蛎、冻虾仁等精加工产品 主要销往东南亚市场 [3] - 罗非鱼产品主要销往非洲肯尼亚等国家 在当地属于高端海鲜 [3] 种苗培育 - 推进总投资8000万元的省级花鲈良种场建设 填补广东省花鲈育苗空白 [4] - 建立花鲈种质资源库和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4] - 2023至2024年累计培育花鲈鱼苗约8000万尾 [4] 产业模式 - 采用"公司+基地+养殖专业户+提供固定/临时岗位"模式 带动农业合作户超4000户 [5] - 沿海镇尝试"海洋牧场+电商"试点 构建"养殖基地+电商合作社+物流冷链"全链条体系 [5] - 通过直播带货方式 销售价格提高且销量大幅增长 单场直播可卖出几百斤鱼 [5] 供应链优化 - 生蚝每天凌晨送达 经冲洗、人工开壳等粗加工后通过冷链发往世界各地 [3] - 实现从海洋牧场直达消费者餐桌的供应链模式 [5] - 结束三个半月伏季休渔期后 百余艘渔船列队出航 数日内新鲜南海海鲜可达广东餐桌 [2]
高邮大虾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新华日报· 2025-08-17 21:53
高邮大虾产业发展现状 - 高邮市为全国罗氏沼虾主产区,养殖面积近9万亩,占全国1/5、全省3/5 [1] - 总产量超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 [1] - 带动近7万人就业,人均收入超5万元,亩均纯效益稳定在3300元以上 [1] 行业技术创新与成果 - 2025年高邮大虾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集中展示产业成果,全国水产专家及从业者参与 [1] - 高邮自1992年引进罗氏沼虾,历经30余年发展成为全国标杆 [1] -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煜成肯定高邮在养殖标准化、产业链协同、品牌培育方面的成效 [1] 未来发展方向 -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将加强与高邮合作,重点支持良种培育、技术推广 [1] - "生态赋能产业"实践为全国淡水虾类转型提供经验 [1]
走遍四海还是威海 威海聚力“海洋种业振兴”
新华网· 2025-08-17 02:07
威海海洋种业产业地位 - 威海市水产苗种年产量突破650亿单位 年产值超30亿元 居全省首位和全国前列 [2] - 威海供应全国90%绿鳍马面鲀鱼苗 70%多宝鱼种苗 90%鲆鲽鱼卵 70%大菱鲆种苗和膨腹海马苗种 [2][6] - 建成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30处(含6处国家级) 81家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10] 种质资源创新成果 - 突破绿鳍马面鲀人工孵化技术 单批育苗量达1320万尾(国内首次破千万尾) 成活率从10%提升至70% [3][6] - 实现白海参规模化繁育 种质资源占全国90%以上 年培育5000万头苗种和10亿粒受精卵 [8] - 培育15个国审新品种包括"寻山1号"皱纹盘鲍、"圣航1号"牙鲆等 实现南方石斑鱼等"南鱼北繁" [6] 产业支持体系 - 实施98个水产种业项目 财政补助3.8亿元 带动社会投入14亿元 新建110万平方米标准化种业车间 [3] - 共建4个海洋种业高端创新平台 引进20余个遗传育种专家团队 [6] - 全国率先制订海洋种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配套政策资金支持、基地建设、政产学研推合作和创新培育四大举措 [3] 深远海养殖技术突破 - 全球首艘8万吨级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承载550万尾绿鳍马面鲀鱼苗开展深远海养殖 [6][9] - 全国首座封闭式舱养平台"渔机1号"开展虹鳟鱼/大黄鱼/石斑鱼等深远海养殖试验 [9] - 首创"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 推广14万亩 亩产经济效益提高26%以上 [10] 市场拓展与产能目标 - 白海参进入港澳及国际市场 海马养殖量占全国70%并供应澳门市场 [8] - 2023-2024年良种覆盖率超70% "南鱼北繁"罗非鱼成活率达98%以上 [8] - 2024年水产种业产量目标突破700亿单位 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10]
南农晨读丨开渔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00:06
南海开渔节 - 2025年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于8月16日正午12点启动,标志着为期3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5] - 开渔节期间举办"三天两晚开渔游"活动,吸引千艘渔船参与,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 [4][5][6] - 广东沿海地区如阳江、湛江、茂名、汕尾等地同步举行开渔庆典,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9][10] 渔业经济活动 - 茂名博贺港"开渔第一拍"中,一条95公斤A+级蓝鳍金枪鱼以26.8万元高价成交 [11][12][13] - 湛江遂溪县江洪渔港同期开海,通过"媒体+"赋能开渔周活动,推动鲜味经济 [16][17][18][19] 水产养殖与技术创新 - 顺德交付首批30台智能养殖设备,通过标准化流程(种质、鱼苗、养殖、吊水瘦身)提升草鱼品质,重构高质量水产生态链 [27][28][29][30][31][32] - 湛江推出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由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承保,标的物经济价值达950万元,保障珍稀种质资源 [34][35][36][37][38][39] 区域经贸合作 -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在新疆喀交会达成10亿元意向合作,通过"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活动拓展中亚南亚市场 [22][23][24][25]
沙漠海鲜、沙漠水稻?塔克拉玛干的新产业颠覆你想象
央视网· 2025-08-16 23:17
沙漠治理与产业发展 - 新疆和田建成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锁边护林带 巩固沙漠治理成果[1] - 2024年上半年新疆财政投入20 14亿元用于沙漠锁边工程[1] - 沙漠治理带动"绿富同兴"产业发展模式 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格局[1][11] 沙漠水产养殖 - 和田地区通过"降盐脱碱"技术将水质pH值从9 5-11调整至7 5-8 5 实现沙漠海鲜养殖[3] - 2024年和田水产品产量达1 2万吨 产值3 8亿元[3] - 重度盐碱地改造后创造就业岗位 员工月均工资超3600元[3] 沙漠农业创新 - 稻香村通过改土治水攻坚 水稻亩产提升至600公斤[5] - 沙漠玉米种植采用喷灌技术 较漫灌节水30%-50% 每100亩节省成本千元[7] - 策勒县形成"种植+养殖"产业链 村民人均收入超2万元[9] 多元化种植体系 - 和田地区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多元种植 墨玉县棉花达3 4万亩[9] - 皮山县/民丰县建成10万亩中药材基地 于田县培育10万株沙漠玫瑰[9] - 新疆沙区特色作物总面积达184 5万亩 沙产业年产值43 7亿元[11]
以水兴业描绘发展新图景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47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坎乡库勒特克其村建成36个特色水产养殖池塘 养殖面积达360亩[2] - 投放南美白对虾苗1000万尾 罗氏沼虾苗200万尾 螃蟹苗20吨 预计年收入超300万元[2] - 养殖基地为19位村民提供务工机会 通过技术培训将水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收入[2] 生态旅游开发成效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通过彩稻稻田画打造热门景点 去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3] - 赛里木湖景区投入生态保护资金7.23亿元 实施45项环境整治工程[5] - 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标准 部分水域透明度达16米 年均净入湖水量0.16亿立方米[5] 水利工程建设进展 - 大石峡水利枢纽最大坝高247米 创造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世界纪录[8] - 工程总库容11.7亿立方米 2026年完工后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8] - 配套电站装机容量75万千瓦 预计年发电量18.93亿千瓦时[8] 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 赛里木湖实施抛石固岸工程35公里 缓解湖岸冲刷问题[5] - 湖区现有浮游植物65种 浮游动物19种 底栖动物7种[6] - 生态旅游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带动就业与增收的"金山银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