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

搜索文档
2025年6月中国家用电器进出口数量分别为143万台和37095万台
产业信息网· 2025-08-29 01:13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 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家用电器进口数量为143万台,同比下降16.2%,进口金额为 1.48亿美元,同比下降24.2%,2025年6月中国家用电器出口数量为37095万台,同比下降7.8%,出口金 额为80.28亿美元,同比下降9%。 近一年中国家用电器出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近一年中国家用电器进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
不分红了,格力电器中报失速,二季度业绩下滑明显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23: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2] - 扣非净利润139.46亿元,同比微增0.59% [1][2] - 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2.11%,净利润同比下滑10.07%,与一季度13.78%和26.29%的增长形成反差 [2][3] 业务构成 - 消费电器业务收入762.79亿元,占比78.38%,同比下降5.09%,为主要拖累因素 [4][5]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业务收入95.91亿元,占比9.85%,同比增长17.13% [4][5] - 智能装备业务收入3.14亿元,占比0.32%,同比增长20.90% [4][5] - 其他主营业务收入13.10亿元,占比1.35%,同比增长16.56% [5] 行业对比 - 2025年上半年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行业销量分别同比增长8.3%、3.7%、8.8% [5] - 海尔智家上半年营业收入1565.17亿元,同比增长10.22%,净利润120.37亿元,同比增长15.59% [6][7] - 二季度家用空调线上市场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5] 市场竞争 - 7月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美的19.98%居首,格力16.41%次之,小米13.5%位列第三 [8] - 格力与小米就线上空调排名及产品架构对比产生公开争议 [7] 股东回报与市场表现 - 公司宣布2025年中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 年内股价涨幅不足7%,低于家用电器指数12.48%的涨幅 [8] - 截至8月28日市值为2647亿元,市盈率9.18 [8][9]
不分红了!格力电器中报失速,二季度业绩下滑明显!空调为何卖不动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23: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 同比下降2.46% [2] - 归属股东净利润144.12亿元 同比增长1.95% [2] - 扣非净利润139.46亿元 同比微增0.59% [2] - 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11% 净利润同比下降10.07% 与一季度双位数增长形成反差 [3][4] 分季度业绩对比 - 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78% 净利润增长26.29% [3] - 二季度营收559.8亿元 同比下滑12.11% [4] - 二季度归属净利润85.08亿元 同比下降10.07% [4] - 二季度扣非净利润82.29亿元 同比下降11.88% [4]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器收入762.79亿元 占比78.38% 同比下降5.09% 为主要拖累因素 [5][6] - 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收入95.91亿元 占比9.85% 同比增长17.13% [5][6] - 智能装备收入3.14亿元 占比0.32% 同比增长20.9% [5][6] - 其他主营业务收入13.10亿元 同比增长16.56% [6] 行业竞争环境 - 家用空调行业销量同比增长8.3% 冰箱增3.7% 洗衣机增8.8% [6] - 二季度线上空调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50% 中高端需求承压 [6] - 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美的19.98% 格力16.41% 小米13.5% 差距不足3个百分点 [9] - 海尔智家上半年营收1565亿元 同比增长10.22% 净利润120.3亿元 增15.59% [7][8] 公司重大决策与市场表现 - 中期不进行分红 去年同期实施"10股派10元"方案 [4] - 年内股价涨幅不足7% 低于家用电器指数12.48%的涨幅 [9] - 最新市值2647亿元 [9] - 与小米就线上空调排名产生公开争议 [8]
海尔智家(06690.HK):上半年净利润为120.33亿元 同比增加15.59%
格隆汇· 2025-08-28 22:5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64.9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0.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5.59%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17.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15.18% [1] - 基本每股收益1.30元人民币 [1]
海尔智家:控股子公司拟收购青岛海云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1:32
公司收购交易 - 公司控股子公司青岛海尔开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拟向青岛海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青岛海云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1]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电冰箱占比29.11% [1] - 洗衣机业务占比22.04% [1] - 空调器业务占比17.15% [1] - 厨卫电器业务占比14.38% [1] - 渠道综合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比11.33% [1] - 水家电业务占比5.51% [1] 公司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2440亿元 [1]
海尔智家:上半年净利润120.33亿元 拟每10股派2.69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1:0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64.94亿元 同比增长10.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33亿元 同比增长15.59% [1] - 基本每股收益1.3元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69元(含税) [1]
广东鑫多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8 06:15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广东鑫多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注册资本为50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与业务布局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家用电器制造 研发与销售业务 [1] - 业务涉及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批发与零售 [1] - 包含电子元器件制造 批发与零售业务 覆盖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 [1] - 开展机械设备研发与销售 专用设备制造及机械零部件销售 [1] - 经营五金产品制造 批发与零售 塑料制品制造与销售 [1] - 从事互联网销售业务(除需要许可的商品) [1] - 开展技术进出口与货物进出口业务 [1]
“AI+”迎政策春风,关注两条主线
华泰证券· 2025-08-28 05:22
行业投资评级 - 可选消费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 家用电器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AI+"正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消费尤其是智能硬件企业积极参与抢抓机遇[1]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提出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 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等阶段性目标[2] - 政策出台将推动相关产业加速发展 自上而下推动国内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激发行业应用需求[2] - 梳理两条投资主线:"AI+"硬件和"AI+"基础设施[1] "AI+"硬件投资主线 - 看好AI眼镜 扫地机 全景相机 NAS以及3C配件五个领域[3] - 产品需求明确 痛点清晰 有助于AI技术对现有产品的赋能改造[3] - AI+安防可借助多模态感知设备提升自主决策 交互能力 带来全新消费体验[3] - 情绪消费领域关注AI+玩具落地[3] - 推荐萤石网络 绿联科技 TCL电子 石头科技 科沃斯 公牛集团[1][3] - 建议关注安克创新 影石创新[1][3] - 重点推荐孩子王 建议关注名创优品[3] "AI+"基础设施投资主线 - 全民AI需求增长反向拉动算力基础设施投资[4] - 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较2024年增长43%[4] - 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2024年的两倍[4] - 推荐兆驰股份 关注亿田智能[1][4] - 兆驰股份通过垂直能力整合 生产的光模块产品已成功向多家行业头部供货[4] - 亿田智能拟投资55亿元多方共建十万卡智算集群[4] 重点公司财务数据与评级 - 绿联科技:目标价80.50元 市值28,645百万元 2025E EPS 1.61元 2025E PE 42.83倍[7][8] - 萤石网络:目标价42.04元 市值27,570百万元 2025E EPS 0.73元 2025E PE 48.23倍[7][8] - 孩子王:目标价19.00元 市值16,309百万元 2025E EPS 0.32元 2025E PE 40.42倍[7][8] - TCL电子:目标价11.70港元 市值25,663百万元 2025E EPS 0.90港元 2025E PE 11.36倍[7][8] - 兆驰股份:目标价6.30元 市值25,260百万元 2025E EPS 0.35元 2025E PE 16.15倍[7][8] - 石头科技:目标价229.80元 市值54,019百万元 2025E EPS 7.66元 2025E PE 27.23倍[7][8] - 科沃斯:目标价105.28元 市值55,440百万元 2025E EPS 3.29元 2025E PE 29.29倍[7][8] - 公牛集团:目标价87.50元 市值88,711百万元 2025E EPS 3.50元 2025E PE 14.03倍[7][8] 重点公司业务进展 - 绿联科技2024/25Q1收入分别同比+28.5%/+42.0% NAS新品销售表现靓丽 驱动产品份额快速提升[9] - 萤石网络25H1实现营收28.27亿元(yoy+9.45%) 归母净利3.02亿元(yoy+7.38%)[10] - 孩子王25H1营业收入49.1亿元(同比+8.6%)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79.4%)[12] - TCL电子25H1收入547.77亿港元(同比+20.4%) 归母净利润10.9亿港元(同比+67.8%)[13] - 兆驰股份25H1营业总收入84.83亿元(同比-10.89%) 归母净利6.61亿元(同比-27.37%)[15] - 石头科技25H1收入79.03亿元(同比+79.0%) 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39.5%)[15] - 科沃斯25H1营收86.76亿元(yoy+24.4%) 归母净利润9.79亿元(yoy+60.8%)[15] - 公牛集团24全年营收168.31亿元(同比+7.24%) 归母净利润42.72亿元(同比+10.39%)[15]
新宝股份公布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 拟10派1.5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3:03
2025半年度分配方案 - 公司拟实施10派1.5元(含税)分红方案,派现金额合计1.21亿元,占净利润比例为22.26% [2] - 本次分红为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第13次派现,股息率为1.00% [2] - 派现金额在申万家用电器行业9家公布方案的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得邦照明(2.997亿元)[4][5] 历史分红表现 - 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10派4.5元(含税),派现3.62亿元,股息率3.01%,为历史最高派现额 [2] - 2020年度股息率最高达3.54%(10派3.5元),2019年度股息率达3.08%(10派4元)[2] - 近五年(2021-2025H1)派现比例稳定在22%-40%区间,2023-2024年度连续保持每10股派现4元以上 [2] 2025半年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8.02亿元,同比增长1.03% [2] - 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22.79%,盈利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2] - 基本每股收益0.671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5% [2] 行业分红对比 - 家用电器行业派现占净利润比例最高为得邦照明(209.89%),最低为万和电气(3.91%)[5] - 行业股息率最高为得邦照明(5.31%),最低为澳柯玛(0.14%),公司股息率1.00%处于行业中游 [5] - 行业派现金额跨度较大,从澳柯玛798.01万元到得邦照明2.997亿元 [5] 资金面动态 - 8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95.48万元 [3] - 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828.79万元 [3] - 融资余额1.57亿元,近5日增加131.99万元,增幅0.85% [4]
2025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政策、发展历程、产业链、产量、经营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主要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行业将进入“领跑”的关键窗口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8 01:29
行业定义及分类 - 家用电器是以电能或其他能源为驱动,用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各类电器设备,分为大型家用电器(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和小型家用电器(如厨房小电、环境家居小电)[1][2] - 大家电体积较大、价格较高且安装固定,主要用于家庭基础生活需求;小家电涵盖厨房烹饪、水料类、环境家居类和个人护理类,其中厨房小电和环境小电占比较高[2]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家电行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和消费国,2024年主要产品产量显著增长:家用电冰箱产量10395.7万台(同比增长8.3%),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26598.4万台(同比增长9.7%),家用洗衣机产量11736.5万台(同比增长8.8%)[1][6] - 行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19086.76亿元(较2023年增加664.1亿元),利润总额1993.55亿元(较2023年增加428.55亿元)[1][6] - 家用空调和冰箱是最大的细分市场,2024年占比分别为23%和16%[6]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铁、塑料、铜铝等原材料,新型材料如可降解塑料和纳米材料使用量增长;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核心零部件(压缩机、电机、芯片)决定产品性能和品质[7] - 下游销售渠道以线上(如京东、天猫)和线下(商超、品牌专卖店、家电连锁)为主,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提升,线下向场景化、体验式转型[7]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高度集中,第一梯队企业CR1约25%-40%,CR3约60%-80%,营收超千亿的企业包括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海信(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长虹(四川长虹和长虹美菱)、TCL系(TCL电子和TCL智家)[10]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围绕“提升生活品质”核心持续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未来几年将从“跟跑”进入“并跑”甚至“领跑”的关键窗口期[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