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服饰

搜索文档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1
国海证券· 2025-08-21 01:03
特步国际/服装家纺 - 2025H1总收入68.4亿元同比+7.1%,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21.5%,归母净利率13.4%同比+1.6pct [3][4] - 专业运动收入7.85亿元同比+32.5%,经营利润大幅提升236.8%至7900万,经营利润率提升6.1pct至10% [4] - 鞋履收入41.5亿元同比+6.3%,服装收入25.5亿元同比+9.5%,配饰收入1.3亿元同比-7.8% [4] - 毛利率45%同比-0.1pct,净现金增长94.3%至19.13亿元,存货周转天数94天同比持平 [5] - 截至2025H1拥有6360家特步成人店铺(70%为新形象店)及1564家少年店铺,索康尼中国店铺达155家 [6] 美图公司/软件开发 - 2025H1营收18.2亿元同比+12.3%,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71.3%,毛利率73.6%同比+8.7pct [8][9] - 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13.5亿元同比+45.2%,MAU达2.8亿同比+8.5%,付费渗透率5.5%对应1540万付费用户 [10] - AI智能助手RoboNeo于2025年7月推出,海外MAU达9800万同比+15%占总MAU35% [10] - 美业解决方案收入0.3亿元同比-89%,广告收入4.3亿元同比+5% [11] 波长光电/光学光电子 - 2025H1营收2.2亿元同比+17.8%,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50.6%,毛利率30.1%同比-5.7pct [12] - 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收入3477万元同比+99%,AR/VR光学产品收入803万元同比+470% [14] - 财务费用率同比+3.2pct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研发费用率5.8%同比-0.1pct [13] 东方财富/证券Ⅱ - 2025H1营收68.56亿元同比+38.65%,扣非归母净利润52.52亿元同比+35.38% [16] - 经纪业务收入38.47亿元同比+60.62%,融资融券收入14.31亿元同比+39.38% [17] - 天天基金非货保有量6752.66亿元,代销产品11143只全市场第一 [19][20] - 妙想AI应用于投研场景,2025年7月居民净存款减少1.11万亿元显示资金入市迹象 [21] 中科飞测/半导体 - 2025H1营收7亿元同比+51.4%,毛利率54.3%同比+8.1pct,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 [22] - 存货22.7亿元环比+11.5%,合同负债6.1亿元环比+1%,研发费用率40.6%同比-4pct [24] - 明场/暗场检测设备在头部客户验证中,暗场设备已获积极反馈 [25] 同程旅行/旅游及景区 - 2025Q2营收47亿元同比+10%,经调整净利润7.8亿元同比+18% [26] - 国际机票销量同比+30%,国际酒店加强热门目的地布局 [27] - 微信平台新付费用户69%来自非一线城市,12个月年付费用户2.52亿同比+10.2% [28] 利民股份/农化制品 - 2025H1营收24.52亿元同比+6.69%,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747% [30] - 代森锰锌均价2.4万元/吨同比+4%,百菌清均价2.8万元/吨同比+60% [32] - 代森锰锌国内市占率70%-80%,阿维菌素市占率25%-35%,目前满负荷生产 [35]
从鞋服品牌到名人肖像,ABG 如何通过品牌授权来赚钱?|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8-20 08:48
公司概况与商业模式 - ABG成立于2010年 核心商业模式为收购知名品牌后进行品牌授权 通过向第三方授权品牌按销售额3%-5%的比例抽取费用 并设置最低保障收入条款确保稳定收益[4][5] - 公司旗下拥有超过50个知名消费品牌 包括锐步、Champion、Forever 21、Brooks Brothers等 同时掌握玛丽莲·梦露、猫王等名人肖像权 旗下品牌年销售额超过320亿美元[3][4] - 2020年ABG超过80%收入来自最低保障收入条款 该模式被标普评级认为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5] 品牌运营策略 - 采用区域与品类细分授权策略 例如Champion品牌在北美市场按产品类别拆分授权 在拉美、欧洲及大中华区选择不同合作方运营[6] - 拥有超过500人的专业团队 制定详细规则手册确保全球品牌一致性 控制销售渠道、产品外观及营销策略等关键环节[6] - 与西蒙地产深度合作 共同出资收购品牌 既获得资金支持又降低旗下品牌租金成本[6] 收购与风险控制 - 专注于收购历史悠久但陷入经营困境的全球知名品牌 例如以3.25亿美元收购疫情期间破产的Brooks Brothers[4] - 收购前预先联系合作伙伴进行品牌授权 降低收购风险 如收购Hunter雨靴品牌时同步公布北美、欧洲及中国授权合作方[7] - 旗下品牌授权给超过1800家合作伙伴 通过分散运营风险应对市场波动 可及时终止问题合作伙伴的授权协议[7] 运营挑战与问题 - 品牌重组过程被批评改变品牌原形象与文化 行业认为其模式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 导致品牌历史传承被稀释[8] - 合作伙伴为支付固定授权费用可能降低产品质量 消费者反映锐步、Brooks Brothers等品牌产品质量下降[8] - 截至2020年底总负债约18亿美元 需支付大量利息 且高度依赖合作伙伴经营 消费市场波动可能导致合作伙伴违约[9]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上调特步国际目标价至7.3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0 07:42
业绩表现 - 特步国际上半年业绩胜于预期 [1] - 核心特步品牌与索康尼品牌7月零售额增速按年加快 [1] - 公司预计全年整体销售额实现正增长 净利润增长10%以上 [1] - 索康尼品牌全年销售预计增长30%至40% [1] 财务预测与评级 - 招银国际上调特步2025财年净利润预测3% [1]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7.2港元上调至7.39港元 [1]
特步国际(1368.HK):主品牌经营稳健 索康尼OPM提升
格隆汇· 2025-08-20 03:41
业绩表现 - 1H25集团收入同比增长7 1%至68 4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 5%至9 1亿元 净利率同比提升1 6个百分点至13 4% [1] - 剔除K&P品牌亏损1 06亿元影响 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6 4% 中期派息每股18 0港仙 派息比率达50 0% [1] - 主品牌1H25收入同比增长4 5%至60 5亿元 索康尼品牌收入同比增长32 5%至7 9亿元 [1][2] 品牌运营 - 主品牌电商渠道实现双位数增长 线下渠道持续优化 成人品牌店铺达6360家 新形象店占比约70% [1] - 索康尼品牌流水增长30%以上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36 8%至0 8亿元 OPM提升6 1个百分点至10 0% [2] - 主品牌推出160X冠军跑鞋等新品推动跑步品类ASP上涨 但电商运营成本提升导致OPM下降0 6个百分点至20 0% [2] 财务指标 -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 1个百分点至45 0% 主品牌/专业运动品牌毛利率分别下降0 3/1 6个百分点 [2]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 6个百分点至31 0% 研发费用率上升0 3个百分点 [2] - 存货周转天数增加23天至91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2天至118天 净现金上升94 3%至19 13亿元 [2] 未来规划 - 2H25主品牌将启动DTC模式 计划2025/26年分别完成100-200/300家DTC门店回收 资本开支约4亿元 [3] - 索康尼计划2H25在高线城市加速新型门店布局 全年新开30-50家 并扩展服装和生活产品系列 [3] - 维持2025-27E归母净利润13 7/15 3/17 1亿元预期 对应EPS为0 49/0 55/0 61元 [3]
从阿迪达斯本土化实践看行业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20 03:33
核心观点 - 国际品牌本土化是生存必需而非选择 公司通过人才孵化与文化融合策略实现业绩反弹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样本 [1] 本土化策略 - 深入产业链上游实施创意本土化与人才本土化 以上海创意中心发起的A.C.E项目为核心载体 [3] - 人才孵化通过实战-留存闭环运作 2024年首期选拔4名学生参与产品开发 2人正式入职 2025年升级后吸引数千申请 9人获入职offer [3] - 文化融合将中国元素融入产品功能与设计逻辑 如武侠风格击剑鞋结合运动精神与文化意象 [4] - 渠道布局优化 关闭一线及新一线表现不佳门店 发力三线及以下下沉市场 2024年批发渠道增长14% DTC渠道增长11% [6] - 产品本土化比例超80% 约半数中国市场产品来自本土设计 非YEEZY产品线2024年Q4营收同比增长26% [6] 业绩表现 - 2024年大中华区营收34.6亿欧元同比增长10.3% 第四季度营收7.94亿欧元同比增长16.1% [6] - 全球层面营收236.8亿欧元 预计2025年营业利润增至17-18亿欧元 [6] - 本土团队打造多款爆款产品 包括新中式服装、城市限定T恤等 巩固运动服饰市场份额 [6][12] 行业启示 - 人才本土化应从雇佣转向孵化 通过实战项目与高校合作降低试错成本 形成人才与品牌正向循环 [8][9] - 文化融合需超越符号堆砌 扎根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 实现精神共鸣而非表面化嫁接 [9][12] - 本土化是长期战略而非短期策略 需持续投入资源贯穿全链路行动 建立稳定市场认知 [12][13] - 本质是尊重本土人才与理解本土文化的长期行动 需摒弃国际品牌高高在上姿态或短视竞争思维 [7][15]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0
国信证券· 2025-08-20 02:14
宏观与策略 - 创业板指数年内上涨21.69%,对比历史牛市行情,2013-2015年表现为普涨高弹性(93%个股上涨),2018-2021年则呈现结构性特征(74%个股上涨)[8] - 上证综指收盘3727.28点(-0.01%),深证成指11821.62点(-0.11%),沪深300指数4223.37点(-0.37%),中小板综指13357.04点(+0.16%)[2] - 道琼斯指数33597.92点(0%),纳斯达克10961.46点(-0.48%),S&P500指数3801.78点(-0.44%)[4] 轻工制造行业 - 箱板瓦楞纸价格延续涨势,8月废纸现货价上涨34元/吨,箱板纸与瓦楞纸分别上涨50元/吨、60元/吨[9][11] - 7月美国家具零售额同比+5.1%,我国家具出口额同比+3.0%,库销比维持2020年以来中枢水平[10] - 文化纸与白卡纸价格承压,7月新增产能115万吨,联盛浆纸120万吨新项目投产加剧供给压力[9] 汽车行业 - 7月汽车产销259.1/259.3万辆,同比+13.3%/+14.7%,8月1-10日新能源乘用车上牌21.84万辆(+2.4%)[13] - 新款坦克500预售首日订单突破1.1万台,小鹏G7 Ultra将推送VLA智驾升级,禾赛获丰田激光雷达订单[15] - 汽车零部件板块周涨4.12%,电动车板块周涨5.41%,浮法玻璃价格同比-12.8%,铝锭价格同比+8.8%[14] 大众餐饮行业 - 2025年1-6月餐饮收入同比+4.3%,下沉市场与线上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健康锅气与性价比成消费关键词[16] - 小菜园预计25-27年净利润7.7/9.4/11.2亿元,绿茶集团预计同期净利润5.1/6.1/7.1亿元[19] - 锅圈供应链下沉布局,预计25-27年净利润4.3/5.3/6.3亿元,达势股份同店增速亮眼[19] 有色金属公司 - 铜陵有色米拉多铜矿6月单吨净利润约2.4万元,二期成本预计降至19600元/吨(较一期降30%),2025H1归母净利润14.4亿元(-33.9%)[21][23] - 山金国际2025H1矿产金销量4.12吨(-6.58%),克金成本150.96元/克,Osino项目预计2027年投产新增5吨年产能[24][25] - 龙佰集团钛白粉Q2均价14308元/吨(同比-12%),海绵钛Q2均价50962元/吨(环比+9%),新能源材料营收同比+27%[26][28] 消费与医药公司 - 爱美客2025H1营收12.99亿元(-21.59%),收购韩国REGEN公司补充再生医美产品线,肉毒产品处于注册阶段[34][35] - 洋河股份2025H1营收148亿元(-35.3%),海之蓝升级提价,电商渠道收入2.2亿元(-6.9%)[37][39] - 同程旅行Q2经调整净利润7.75亿元(+18%),年累计付费用户2.5亿(+10.2%),国际机票收入占比超6%[42][43] 其他行业公司 - 圣泉集团电子及电池材料营收8.46亿元(+32.43%),PPO树脂受益AI服务器需求激增,半年度净利润5.01亿元(+51.19%)[31][32] - 特步国际专业运动品牌收入7.9亿元(+32.5%),经营利润率提升6.1百分点至10%,主品牌推进DTC转型[45][46] - 海兴电力2025H1海外布局突破,营收19.24亿元(-15%),净利润3.96亿元(-26%)[51]
记者去哪儿·首发时刻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 中国运动品牌再进一步
人民网· 2025-08-20 02:12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特步集团发布新一代冠军版跑鞋160X 7代 聚焦产品性能升级和科技实力进阶 [1]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致力于为中国跑者创造专属跑鞋并支持成绩突破 [1] - 推出全新缓震跑鞋"青云矩阵" 针对大众跑者 大体重跑者及跑步新手提供多样化选择 [2]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截至2025年累计科研投入超20亿元 获得专利超过1900件 [2] - 打造XTEP POWER科技矩阵 应用航天材料PI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于碳板技术 [2] - 将天问二号探测器太阳翼材料PI纤维与嫦娥六号旗帜材料玄武岩纤维融入跑鞋碳板设计 [2] 行业影响与市场定位 - 中国首发经济通过新产品 新业态 新模式推动供给创新与发展动能激活 [1] - 马拉松赛场见证中国品牌从"迎头追赶"转向"科技引领" 助力跑者提升成绩 [2] - 公司通过深度行业洞察区分专业跑者竞速需求与大众跑者稳定性舒适性需求 [2]
特步上半年狂赚9亿创新高,主品牌增长放缓后押注直营?
南方都市报· 2025-08-19 15: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7.1%至68.38亿元 经营溢利增长9.1%至13.05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1.5%至9.14亿元创历史新高[2][4] - 业绩超预期主因包括KPGlobal亏损不再并表 其他收入超预期及索康尼运营杠杆显著改善(运营利润率从4%升至10%)[4] 品牌战略调整 - 公司于2024年底完成出售KPGlobal集团(含K-Swiss和Palladium品牌) 目前仅保留特步主品牌、索康尼及迈乐三个品牌[4][5] - 多品牌战略较安踏等同行表现逊色 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实现业绩提升[4][6] 主品牌运营状况 - 主品牌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5%至60.53亿元 增速较2024年同期6.6%和2023年同期超10%持续放缓[2][8] - 鞋类收入占比超60%达41.54亿元 产品结构过度依赖跑鞋品类[2][11] 第二增长曲线发展 - 索康尼品牌收入同比增长32.5%至7.85亿元 但仅占集团总营收不足12%[2][7] - 该品牌经营溢利同比大幅增长236.8%至7860万元 盈利贡献占比仅6% 门店数量155家渠道覆盖有限[7] 战略转型举措 - 公司启动DTC直营战略 计划2025年开设100-200家门店 2026年拓展至300-400家 预计资本开支4亿元[13] - DTC模式短期将增加成本压力并可能影响利润率 但长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互动和品牌忠诚度[13][14][15] 行业竞争态势 - 过度依赖鞋类产品面临增长天花板 较安踏、李宁等通过服饰品类拓展收入空间的做法存在差距[13] - 跑步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主品牌在三大马拉松赛事破三跑者穿着率位列榜首 并推出新一代冠军跑鞋160X7.0PRO[13]
把高尔夫店开成生活方式入口,FILA怎么成了「菁英运动」标配?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19 12:52
行业趋势 - 高端运动品牌正加速抢占核心商圈黄金铺位,高尔夫成为高净值人群青睐的Top3运动方式,用户参与周期长且忠诚度高[3] - 高尔夫运动在中国从传统商务属性转向生活方式与时尚风格,带动零售空间革新[7][8] - 中国泛运动市场快速增长,2025年高尔夫用品市场规模预计超40亿元,网球人口达2519万人(较2021年增长28 03%),网球服成交额同比增216%[21] 公司战略 - 公司通过设立FILA GOLF子品牌(2022年)及专门店(已开9家,9月底将达13家)深度布局高尔夫领域,店型持续升级[4][12] - 渠道创新包括都市商圈开店、抖音直播达人投放等,打破高尔夫精英感,推动小众运动大众化[16][18] - 子品牌矩阵成型(FILA、FILA FUSION、FILA KIDS、FILA GOLF),细分领域门店体验极致化[20][21] 产品与门店革新 - 新店型"Master Club大师岭域"融合高尔夫"场上"功能性与"场下"社交场景,提供PIN高端运动、PERFORMANCE专业运动、ICONIC经典运动全系列商品[8][12] - 门店服务升级为"高球生活服务中心",提供球鞋清洗、裤装裁剪及职业选手互动等会员权益[19] - 社群运营形成"月度普及+季度生活方式+年度专业"三级活动矩阵,强化用户粘性[19] 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销售额达266 3亿元,门店数2060家,过去两季度实现高单位数和中单位数增长[18][23] - 2024年618期间登顶天猫运动户外品类第一,高尔夫和网球系列增长亮眼[23] - 自主运营FILA GOLF女子菁英赛(132位运动员参赛)及青少年赛事(国内青少年球员近13万人),长期投入运动生态[30][31] 品牌历史与差异化 - 自1970年代起签约高尔夫传奇球员(如汤姆-沃森),1974年签约网球名将比约·博格,奠定高端运动基因[29] - 区别于竞品仅设产品线,公司通过独立子品牌+专门店模式深度绑定菁英运动,门店从"卖货场"转型"社交场"[12][16] - 与中国网球公开赛合作(2019年起)并连续四年举办FILA KIDS钻石杯赛事,同步推出青少年成长基金[31]
特步困局:弃亏损品牌换业绩增长,操控赛事丑闻、鞋底频繁开胶等争议侵蚀信任根基
金融界· 2025-08-19 10: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至68.38亿元 经营利润增长9.1%至13.05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1.47%至9.14亿元[1] - 若包含2024年11月剥离的盖世威及帕拉丁业务 营收实际同比下滑5.07%[1] - 2024年营收增速为6.55% 较2021-2023年22.53%/29.13%/10.94%的增速显著放缓[1] 行业竞争地位 - 2024年营收135.77亿元 不足安踏708.26亿元的五分之一 低于李宁286.76亿元的一半[2] - 2024年净利润12.38亿元 安踏169.89亿元为其13.7倍 李宁30.13亿元为其2.4倍[2] - 过去五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0.66% 低于安踏15.85%和李宁15.64%[4] 营运效率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132.40天 远高于安踏20天左右和李宁13-15天[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28亿元 显著低于安踏167.41亿元和李宁52.68亿元[5] - 2025年中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74亿元 同比下滑6.37%[5] 品牌战略 - 多品牌战略受挫 累计耗资超20亿元收购的盖世威及帕拉丁业务持续亏损 出售价1.51亿美元较收购价2.6亿美元折价42%[7] - 当前主品牌收入占比88.5% 索康尼及迈乐仅贡献11.5%[7] - 主品牌2025年上半年收入60.53亿元同比增长4.5% 毛利率下降0.3个百分点 线下店铺总数净减少42家[9][10] 产品结构 - 跑步品类为核心 2024年厦门马拉松和北京马拉松"破三"选手穿着率分别达43.8%和22.5%[6] - 品牌认知高度集中于跑鞋 时尚化延伸不足 缺乏服饰爆款产品[6] - 对比安踏通过FILA开拓时尚运动场景 李宁通过"中国李宁"立足潮流运动 特步仍过度依赖单一跑步品类[6] 品牌声誉 - 2024年北京半马因外籍选手护航事件被组委会解除合作关系[11] - 绍兴马拉松出现跑鞋开胶脱落事件 客服回应与宣传标语形成反差[11]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1688条投诉 主要涉及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质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