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搜索文档
前7月印花税同比增长20.7% 机构:慢牛长牛行情趋势确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5:34
财政收支数据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 同比增长0.1% [2] - 其中税收收入110933亿元同比下降0.3% 非税收入24906亿元同比增长2% [2] - 7月单月全国财政收入20273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年内最高增幅 [2] - 1-7月印花税总额2559亿元 同比增长20.7% [2] - 证券交易印花税达93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2.5% [2] 商业航天政策 - 广东省发布2025-2028年商业航天支持政策 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3][4] - 对地面站网节点建设按投资总额10%给予资金支持 单个节点最高200万元 [3] - 单个企业年度累计支持资金最高1000万元 [3] - 卫星应用终端制造项目单个奖励额度不超过1500万元 [3] - 鼓励各行业采购国产卫星数据及产品 [4] 证券市场表现 - 8月19日三大指数微跌 沪指跌0.02% 深成指跌0.12% 创业板指跌0.17% [5] - 沪深两市成交额2.59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1758亿元 [5] - 成交额连续5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5] - 沪深300动态市盈率12.2倍 处于2010年以来69%历史分位数 [6] - A股总市值升至100万亿元 与GDP比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6] 板块与个股表现 - 白酒、华为海思、CPO、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 [6] - 保险、军工、证券、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 [6] - 舒泰神成为年内第二只"10倍股" 寒武纪股价突破千元 [6] - 农业银行与工业富联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6] 机构观点 - 前海开源基金指出牛市趋势确立 预计下半年行情超预期 [6] - 市场处于牛市初期 尚未出现泡沫化情形 [6] - 本轮行情被判断为慢牛长牛行情 非快牛疯牛 [6] - 中金公司认为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 [6]
16岁天才少年炒掉马斯克,空降华尔街巨头,9岁上大学,14岁进SpaceX
36氪· 2025-08-19 12:00
公司动态 - 16岁天才Kairan Quazi从SpaceX Starlink部门离职 加入Citadel Securities担任纽约办公室量化开发人员[1][4] - Citadel Securities在2024年营收近100亿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创下34亿美元营收记录[17] - 公司从OpenAI、Anthropic、xAI等顶级AI实验室手中成功招募到这位工程神童[15] 人才招聘 - Quazi曾拒绝顶级AI实验室、科技公司及其他量化公司的offer[5] - Citadel Securities高层领导直接与Quazi交流 珍视其非同寻常的背景 未因年龄或工作经验另眼看待[12] - 公司体现包容态度 这与Quazi之前因年龄被95家公司拒绝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11][27] 业务运营 - Citadel Securities是世界顶尖高速交易公司 利用最先进技术和算法每日处理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股票、期权、货币及其他资产[16] - Quazi的新职位负责全球交易基础设施 工作范围处于工程技术与量化问题解决的交叉领域[18] - 量化交易行业为研究员和数学家提供梦想环境 想法几乎可以立即得到反馈和响应[7] 企业文化 - Citadel Securities拥有雄心勃勃的精英文化和快速反馈循环 这与SpaceX的高绩效文化非常相似[4][10] - 公司文化让Quazi能在几天内看到可衡量影响 而非像研究环境需要等待数月甚至数年[9] - 金融行业对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而言是最负盛名的行业之一[14]
早盘必读丨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8-19 07:0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2] - 沪指创十年来新高 两市成交量大幅放量 [2] - 创业板和科创板成为近期最受关注方向 波动性更大 是牛市行情中最快获利途径 [2] 星地通信技术突破 -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双通道X频段4.2G速率星地通信地面技术实验 [3] - 在地面站天线1.1仰角下成功实现双通道X频段最高4200Mbps@128QAM超高速数据通信 [3] - 将目前主流星地微波通信传输速率提升一倍以上 [3] 微短剧产业发展 - 横店影视城前7个月接待超过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 超过2024年全年 [4] - 微短剧制作要求不断提升 横店出现导演 演员 群演供不应求局面 [4] - 微短剧产业生态快速扩容 全年龄段渗透开辟文娱新蓝海 [4] DRAM市场增长 - 2025年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至321.01亿美元 创历史季度新高 [5] - AI驱动以HBM3E和高容量DDR5为代表的高价值DRAM需求持续增长 [5] - 存储原厂EOL通知刺激传统DDR4/LPDDR4X价格与需求快速攀升 [5] 航天工程进展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完成系留点火试验 [6] - 这是继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后的重要突破 [6] - 标志着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6] 机器人产业发展 - 智元机器人宣布全系列产品将于8月18日上线智元和京东商城 [7][8] - 上线产品包括D1 远征A2 OmniHand 灵犀X2 精灵G1等多机型 [8] - 此举旨在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增强品牌覆盖广度 [8]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上半年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19 03:17
卫星互联网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 采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 为长征系列第590次飞行任务 [2] 电子信息制造业 -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4.7和1.6个百分点 [2] - 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2] - 主要产品产量:智能手机5.63亿台(+0.5%)微型计算机设备1.66亿台(+5.6%)集成电路2395亿块(+8.7%) [2] - 行业营收8.04万亿元(+9.4%)利润总额3024亿元(+3.5%) [2] 半导体产业 - 英伟达启动自研HBM Base Die设计计划 采用3nm制程 预计2027年下半年小量试产 [3] 智能港口 - 天津港实现拖轮辅助作业全流程智能航行 涵盖自动离泊/靠泊、自主航行、自动避碰等功能 [4] 数据服务 - 提供2万+LP数据、10万+基金数据、1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据及产业图谱分析 [6]
第二个香港要来了?全球最大自贸港将落地,目标比香港更自由开放
搜狐财经· 2025-08-19 02:04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进展 - 距离2025年12月18日封关仅剩120天倒计时 海南正蜕变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政策 [1] 消费与商业红利 - 个人每年享受10万元免税额度 免税商品价格优势显著 例如瑞士名表比日内瓦专卖店便宜7% [3][7] - 77国免签政策刺激商业活动 餐饮等行业迎接国际商机 [3]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覆盖率从21%升至74% 涉及6600种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7] 产业与贸易发展 - 洋浦保税港区加工东南亚原料后销往内地 成本降低25% 构建"海南接单、全球生产、内地销售"模式 [3] - 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本比内陆省份低30% 两年间航天产业规模增长17倍 今年承接17颗卫星订单 [6] -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区提供低价高端医疗服务 例如欧盟新药治疗费用仅12万美元(美国需30万美元)吸引中东和东南亚客户 [6] 企业投资与税收政策 - 企业所得税率15%(香港16.5%) 实际税负低至14.3% 比新加坡低2.7个百分点 企业可节省数亿元成本 [7] - 个人所得税最高15% 引发全球资本迁移 新加坡星展银行提示亚洲总部需重新评估海南选项 [7] 基础设施建设与挑战 - 美兰机场现有82条国际航线(新加坡樟宜机场550条) 计划明年新增20条洲际航线包括悉尼、迪拜、巴黎直航 [5] - 全省数字人才缺口达11.2万人 本地高校年输送仅2800名毕业生 企业通过安家费、人才公寓、股权激励争夺人才 [5] - 1944公里海岸线部署电子围栏系统 智能监管平台平衡"一线放开与二线管住" [5] 环保与新兴产业 - 儋州拒绝百亿高耗能项目 转向光伏储能基地 高新项目引进完成率60% [8] - 数据中心集群攻克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技术 瞄准万亿级国际数据贸易市场 [8] 经济定位与预测 - 摩根士丹利认为海南将开辟旅游消费、航天科技、数字贸易新战场 与香港形成中国开放经济双引擎而非替代关系 [8] - 全岛面积3.5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2个香港) 封关运作将重绘亚太经济版图 [10]
为何经济放缓而市场强势
2025-08-18 15:10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宏观经济表现 - 7月实际GDP增速预计为4.8%,低于二季度的5.2%[1][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但内需低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滑至负值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落至3.7%[3] - 生产端受新增订单和出口交货值增速下行拖累,但高技术产业保持较高增速[1][4] 消费与就业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延续下行趋势,商品需求强于餐饮消费[1][5] - 家电家具、文化办公用品等两新需求明显退坡,服务消费动能逐步回升[1][5] - 就业市场受基本面波动影响,失业率边际上升[1][5] 房地产市场 - 销售面积和开发投资均明显下降,房企资金来源显著回落[1][6] - 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去库存取得进展,代售面积继续下降[1][6] - 整体企稳基础减弱,需关注后续地产质量优化政策[1][6] 投资需求 - 四大类投资需求均进入负增长区间,受价格疲软、极端天气、外部关税、投资收益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1][7] - 长期来看,中国仍有较好的投资空间与机会[7][8] - 人均资本存量较低,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需要大量投资支撑[8] 基建投资 - 近期明显回落,水利工程和交易仓储投资转负,电力类投资保持韧性[1][9] - 上一次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转负是在2021年10月,2022年初政策支持后显著上升[9] - 需观察未来是否有结构性政策出台[9] 制造业投资 - 面临外部关税压力、内部价格疲软、收益下滑以及反内卷等挑战[10] - 结构性亮点集中在产业升级板块,如两新板块、汽车、航空航天及通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10] 市场表现与长期逻辑 - 市场强势源于长期经济逻辑,包括科技创新突破、风险事件减弱和人民币资产重估机会[2][11] - 短期经济波动并非核心矛盾,资本市场突破关键点位的选择更重要[11] - 宏观叙事呈现三重因素演变:科技创新突破、风险事件减弱、美元信用体系重构[11] 后续关注点 - 资本市场结构性表现分化,如微盘股表现较好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12] - 海外风险扰动,美国9月降息概率较大,若10月通胀反弹可能影响国内市场[12] - 中国机会更多源于长期逻辑变化,而非短期数据波动[12] 产业升级与高技术产业 - 高技术产业增速持续领先,信息传输、软件和IT等高端服务业保持10%以上的生产增速[4] - 制造业结构景气度集中在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如船舶、航天、计算机、电子、工业机器人以及锂电、新能源车等领域[4]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三十九期:8月商业航天发射步入密集期,关注星图测控等北交所卫星产业链标的
华源证券· 2025-08-18 06:30
核心观点 - 8月商业航天发射进入密集期,重点关注北交所卫星产业链标的如星图测控等[1] - 2024年全球航天测运控系统市场规模达9.96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41.29亿美元,CAGR为23%[30] - 中国商业航天测控发展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达2.14亿美元,占全球21.47%[30] - 星图测控2024年营收2.88亿元(yoy+25.90%),归母净利润8497.44万元(yoy+35.68%)[2] - 富士达2024年营收7.63亿元,归母净利润5112.67万元[2] 航天产业与卫星测运控行业 - 2025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和08组卫星,验证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高密度发射能力[6][7] - 2024年全球研制发射航天器2867个,其中美国2277个,中国282个,通信卫星占比78.4%[18][19] - 全球代表性星座建设计划包括美国Starlink(11927+30000颗)、英国OneWeb(648+720+1280颗)等[24][25] - 航天测控是航天器天地通信关键链路,2024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约30.86%[31][32] - 星图测控覆盖航天任务全生命周期,2025Q1营收0.44亿元(yoy+34.49%),归母净利润1340.27万元(yoy+10.35%)[38][40]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交所科技成长股区间涨跌幅中值-0.26%,上涨公司65家(占比43%)[49] - 涨幅前五:海能技术(+42.20%)、曙光数创(+20.77%)、国源科技(+20.44%)[49][53] - 电子设备产业PE TTM中值+5.90%至63.2X,市值1462亿元[56][57] - 机械设备产业PE TTM中值降至63.8X,市值1209.7亿元[61][64] - 信息技术产业PE TTM中值升至109.4X,市值965.7亿元[66][69] 公司公告与动态 - 秉扬科技拟设立内蒙古袤宇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82][83] - 纳科诺尔在海南设立供应链子公司并获轧辊自动修复装置专利[81] - 鼎智科技向泰国子公司追加投资150万美元[82] - 基康技术、天润科技、龙竹科技等公司获得新发明专利[82][83]
中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AG600批产第二架机完成首次生产试飞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18 03:32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贯通 -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于8月17日贯通,采用开挖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 [2] - 该隧道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评为"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具有里程碑意义 [2] 北京新能源汽车智造升级 -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年产能超30万辆新能源汽车,平均76秒下线一辆新车 [2] - 2024年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级工厂将在密云投产,上半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6.2万辆,同比增长150% [2] 中国航天发射动态 - 8月17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技术试验 [2] AG600水陆两栖飞机进展 - AG600批产第二架机完成首次生产试飞,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出厂条件,将转场宜昌进行喷漆后交付客户 [2] 智能制造产业数据服务 - 提供包含2万+LP数据、10万+基金数据、1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行业数据库 [6] - 会员服务覆盖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产业图谱及报告 [4]
科技强、物流畅、人流旺……中国经济向“新”而行、提“质”而上
央视网· 2025-08-18 03:23
航天与航空工业发展 - 中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 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1] -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 提升低轨通信网络能力 [2] -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批量生产第二架机完成首次生产试飞 达到安全可用状态并具备出厂条件 [3][5] 冷链物流行业数据 - 上半年食品冷链物流总需求量达1.92亿吨 同比增长4.35% [6] - 上半年食品冷链物流服务企业总收入2799.4亿元 同比增长3.84% [6] - 上半年冷藏车总销量29474辆 同比增长18.19% [9] - 新能源冷藏车销量10548辆 同比增长119.61% 受益于生鲜电商及连锁餐饮需求增长 [7][9] 交通基础设施运营 - 哈齐高铁开通十年累计安全运行8189万公里 运送旅客超1亿人次 [10] - 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五年累计验放旅客7564万人次 车辆895万辆次 年均增长率分别达55.6%和43.3% [11][13] - 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单日出入境旅客量达7000人次 创2023年复航以来新高 受暑期旅游及研学需求推动 [14]
面临全新的巨大考验 我国载人登月要过几道关?
人民日报· 2025-08-18 01:56
载人登月计划总体规划 -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 后续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设施并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6] - 载人登月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 飞船和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后航天员进入月面着陆器实施登月 [6][14] - 任务完成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 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6][14] 关键技术突破与试验进展 - 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主要验证月面下降着陆及月面起飞返回环月轨道的关键核心技术 [6][22] - 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顺利完成 飞船具备自主逃逸和救生能力 可承担逃逸系统抓总职能 [6][20] - 各系统研制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包括登月服"望宇"和载人月球车"探索"等装备正在开展研制试验 [6][24] 运载火箭系统发展 - 现役最大推力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8吨 距离载人登月所需的27吨级能力存在差距 [16] -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具备不小于2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 具有高可靠高安全智慧化特征 实行登月型和近地型两种构型设计 [18] - 火箭需确保极高入轨精度和发射窗口灵活性 两枚火箭需按设计时序先后发射并将载荷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18] 月球探测与返回技术 - 月面着陆器是航天员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数据中心 支持开展月面驻留和月面活动 [22] - 返回地球时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技术(太空打水漂) 通过两次进入大气层实现减速确保精准降落 [27][28] - 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初始再入速度更快 会产生更剧烈高温 对热防护系统提出更高要求 [26][27] 航天员选拔与任务执行 - 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共有10名最终入选 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分别来自香港和澳门地区) [6] - 登月任务执行时两名航天员进入月面着陆器实施登月 另一名航天员留守飞船在环月轨道接应 [21] - 航天员在月面可通过步行或乘坐载人月球车移动 开展采样和放置探测仪器等科学活动 [22] 探月工程背景与效益 - 中国探月工程初期规划为绕落回三期 四期目标包括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采样返回和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31][33] - 航天工程投入产出比为1:15 有效牵引技术进步并带动大量尖端工艺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崛起 [12] - 月球没有大气层且磁场微弱 是进行外太空科学观测的天然实验室和探索更远星球的中转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