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汽协:1-8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773.4万辆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6:04
行业集中度 - 2025年1-8月汽车销量前十企业合计销售1773.4万辆[1] - 前十企业销量占汽车销售总量比重达83.9%[1] 企业销量表现 - 广汽集团 东风公司 北汽集团销量同比下降[1] - 其他七家企业销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1]
岚图汽车完成股改更名 介绍方式登陆港股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9 05:04
公司上市准备 - 公司完成工商变更并更名为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类型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增加至36.8亿元[1] - 公司以介绍方式赴香港联交所上市 东风汽车集团持有73.82%股份 认缴出资额29.32亿元[3] 技术发展 - 公司发布岚海智混技术 推出全域800V系统、5C超充及大电量电池综合技术方案 提升充电效率和纯电续航表现[3] 产品布局 - 全新岚图知音和2026款岚图梦想家分别于8月28日和9月15日上市 形成纯电加混动双产品线[3] - 2026款岚图梦想家推出鲲鹏与乾崑智能系列 集成800V高压平台、5C超充、62.5度大电池、华为ADS 4.0、鸿蒙座舱5.0及智能后轮转向等配置[3] 市场表现 - 公司连续6个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 1-8月累计交付81768辆 同比增长92%[3] - 8月单月交付量达13505辆 同比增长119%[3]
年内最大港股车企IPO,即将启航
搜狐财经· 2025-09-19 04:32
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充分印证在财务数据之中。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奇瑞汽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双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 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1%。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依旧保持强劲 的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82.23亿元,净利润47.26亿元。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奇瑞汽车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的悄然变化。在新能源转型方面,以燃油车起家的奇瑞正在加速赶超,2024年其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超 过265%,达到58.36万辆;在出口方面,奇瑞汽车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领 先。 以Omoda、Jaecoo为代表的两大系列车型受到欧洲市场欢迎。Jaecoo7于2025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CATC国际技术专家委员会会议上,获得中国第 一张"中欧碳足迹数据互认"车型证书。2025年1至7月,奇瑞在欧洲市场销量接近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9倍。奇瑞新能源车型(PHEV、BEV)占奇瑞在欧 洲销量的比重超过32%。 202 ...
“中国车谷”里的年轻人:用工匠精神创新汽车引擎,助东风吹向全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4:24
武汉经开区经济与产业规模 - 2024年武汉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200亿元 [1] - 构建完整汽车产业链 拥有10家整车企业 14座整车工厂和千余家零部件企业 [1] 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 - 创新中心位于武汉经开区沌口核心区 2024年1月交付使用 [3] - 前厅由38根红色立柱支撑 原为管委会办公大楼 [3] 马赫E动力系统技术突破 - 系统包含行业首创双电机两挡电驱动总成 [3] - 十合一超高速电驱动系统转速高达34417转/分钟 技术达行业领先水平 [3] - 以马赫命名体现动力系统追求极速 极静 极省 极苛的驾乘体验 [3] 电磁兼容技术研发成果 - 研发电磁兼容传导性能仿真预测模型解决新能源汽车电磁干扰问题 [5] - 采用屏蔽 滤波 接地方法处理800伏高压下的电子器件干扰 [5] - 单轮测试成本降低40万元 累计节省研发经费近百万元 [5] 海外市场表现与认证 - 岚图汽车通过欧盟整车型式认证(EWVTA)等国际高标准检验 [8] - 2025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海外市场订单达3万辆 创历史最好成绩 [8] 创新体系与人才培养 - 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和揭榜挂帅制度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 [8] - 2023年联合5所高校培养48名工程硕博士 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和新材料 [10] - 与武汉理工大学累计培养100余名工程硕博士 共建现代产业学院 [10] 人工智能与智能化战略 - 2024年启动AI联合创新中心 2025年新增12家成员单位 [10] - 汇聚超过100位AI专家人才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 [10] - 发布行业最大125万组端到端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 [12] 智能化技术架构与应用 - 采用"一核双基双元"布局 太极大模型为核心 天元OS与电子电气架构为基座 [12] - AI产品定义精准度提升超50% 车辆云健康监测准确率超90% [12] - 天元智能座舱系统通过多模态数据实现精准预判用户需求 [14] 未来汽车形态战略规划 - 2024年9月系统阐述"汽车具身智能体"作为智能汽车终极方向 [14] - 2025年发布"126X"人工智能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AI for ALL"技术引擎 [14]
小米汽车召回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开启辅助驾驶时,或对极端特殊场景处置不足
新浪科技· 2025-09-19 02:07
召回事件概述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对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实施召回 涉及生产日期为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的车辆 总计116,887辆 [1] 召回车型分布 - 召回编号S2025M0149I涉及XMA7000MBEVR2和XMA7000MBEVR5车型 共计98,462辆 [2] - 召回编号S2025M0150I涉及BJ7000MBEVR2车型 共计18,425辆 [3] 技术缺陷详情 - 受影响车辆的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特殊场景下存在识别、预警或处置不足问题 若驾驶员未及时干预可能增加碰撞风险 [3] 解决方案 - 公司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车辆免费升级软件 以消除安全隐患 [3]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重庆辖区2025年投资者 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活动基本信息 - 公司参加重庆辖区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活动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15:00-17:00 采用网络互动形式召开 [1] -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平台参与互动交流 [1]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将出席活动 就公司治理 经营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与投资者沟通 [1] 活动组织背景 - 活动由重庆证监局指导 重庆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1] - 旨在提升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促进公司治理完善 推动高质量发展 [1]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9-18 21:59
展望未来,我国民间投资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投资结构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转型,更多民间资本 将涌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随着各项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民间投资将在 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部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也给民间投资带来压力,但我国经济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将为民间投资不断提供广阔空间。民营企业的独特 优势也在市场考验中不断凸显,敏锐的市场嗅觉、灵活的应变机制和强大的创新活力,使其能够快速适 应市场变化,把握新发展机遇。民营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在积极布局绿色产业、人工智 能、具身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 展望未来,我国民间投资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投资结构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领域转型,更多民间资本 将涌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模式将更加多元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模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投资主体将更趋协同化,大型 民营企业引领创新,中小微企业专注细分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投资生态。这些趋势将共同推动民间投 资实现量质齐升。 ...
财政部“点名”处罚原年报审计机构 艾为电气IPO之路遇麻烦
搜狐财经· 2025-09-18 16:47
财务数据问题 - 公司2022年财务报表存在多项虚减和虚增 货币资金虚减1375.96万元(89%) 应收账款虚减2024.7万元(25%) 存货虚减3626.77万元(55%) 应付账款虚减4749.76万元(66%) 其他应付款虚减760.99万元(83%) 应付股利虚减3800万元(100%) 未分配利润虚增3336.32万元(111%) 盈余公积虚减604.1万元(100%) 研发费用虚增586.13万元(33%) [2] - 会计师事务所巨源立德所未实施必要审计程序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存在明显矛盾或重大不一致 编造事由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2.15亿元、3.41亿元、4.4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5737万元、8641.71万元、1.06亿元 [3] - 主营产品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收入占比超99%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亿元、3.37亿元、4.4亿元 [3] - 产品单价持续下滑 2022-2024年单价分别为255.48元/套、246.33元/套、208.74元/套 2023年降3.58% 2024年降15.26% 因汽车行业惯例性年降及新能源汽车价格竞争压力传导 [4] 募资与分红情况 - IPO募集资金投向四个项目 包括智能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7000万元 [5]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现金分红 总额5888万元 其中2022年分红3800万元 2023年分红990万元 2024年拟分红1098万元(IPO受理前2天通过) [5] 股权结构与代持纠纷 - 实际控制人梁向辉曾任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创办公司 [5] - 历史存在股权代持情形 韩光曾代梁向辉持有95%股权 曹伟华曾代持15%股权 未签订书面代持协议 [6] - 因韩光拒绝接受中介机构访谈 梁向辉已提起诉讼和仲裁请求确认代持关系 案件已受理未开庭 [7] - 2017年梁向辉与李某等人签署股份代持协议约定代持32.5%股份 后李某等人未履行出资义务 提供97.5万元借款予梁向辉 2021-2022年已陆续归还 [7]
套现8.8亿后,剩1266股不卖了!拓普集团实控人提前终止减持
凤凰网财经· 2025-09-18 12:44
实控人减持计划提前终止 - 公司实控人邬建树及其子邬好年提前20天终止减持计划 原定减持时间区间为2025年7月8日至10月7日 [2] - 邬建树累计减持299.83万股 减持价格区间62.81-73.03元/股 套现约2.15亿元 仅剩920股未完成减持 [3] - 邬好年累计减持49.53万股 减持价格区间62.49-63.83元/股 套现约3111.86万元 仅剩346股未完成减持 [4] - 此次是公司上市十年来实控人首次减持 历史增持金额超3亿元 [7] 一致行动人减持及接班人布局 - 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宁波筑悦投资和宁波派舍置业在8月29日至9月10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合计减持1343万股 占总股本0.77% 套现约8.84亿元 [11] - 邬好年为00后香港居民 2023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 2024年税前薪酬46.37万元 已担任多家子公司法人包括宁波高悦新能源 宁波拓普驱动和宁波灵御触觉 [12] - 宁波拓普驱动注册资本2亿元 成立于2025年1月16日 经营范围包含伺服控制机构制造和销售 [13] - 2025年8月新成立宁波灵御机器人部件公司 仍由邬好年担任法人代表 [13] 财务表现及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35亿元 同比增长5.83% 净利润14.57亿元 同比下降13.84% 出现增收不增利 [14][15] - 机器人业务贡献极低 2024年电驱系统收入1342万元 占总营收不足0.1%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766万元 毛利率下降21.76个百分点至30.56% [16] - 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汽车零部件 2024年减震器收入44.02亿元 内饰功能件收入84.34亿元 底盘系统收入82.03亿元 [17]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及项目延期 - 拟变更4亿元募集资金用途 将原用于轻量化底盘项目的3亿元和安徽寿县项目的1亿元转向宁波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生产空气悬架供给单元和智能门驱系统 [19] - 将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长14个月至2026年12月 [21] - 变更理由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原项目未取消 将继续以募集资金结合自有资金投入 [21]
德国的世界第一,正在批量阵亡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10:20
文章核心观点 - 德国在隐形冠军企业数量上全球领先,拥有近3000家中的近一半,而中国不到100家 [11] -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近期面临大规模破产危机,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领域 [6][42] - 中国汽车产业链崛起导致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市场份额被挤压 [52][53] 隐形冠军企业定义与特征 - 指在细分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不被大众熟知的中小型企业 [7] - 具有三个标准:细分领域世界前三或大陆第一、年营业额不超过50亿欧元、不为外界熟知 [10] - 通常根植于中小城镇、家族传承经营、员工离职率低、业务极度细分 [9] - 全球隐形冠军数量近3000家,德国占近一半,中国不足100家 [11]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案例 - 旺众(Wanzl)占据全球手推车市场超过50%份额,全球每两辆手推车就有一辆来自该公司 [15] - 柯尔伯(Körber)高速卷烟机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产品遍布150多家卷烟厂,最高产能达每分钟1.2万支香烟 [17][18] - 福莱希(Flexi)在可伸缩狗绳领域全球领先,产品行销90多个国家,员工仅300余人 [37][41] 德国制造业结构特点 - 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9%以上,贡献55%的GDP,吸纳70%就业和80%培训岗位 [30] - 采用金字塔结构:中小企业作地基、巨头作塔尖 [29] - 专注于缝隙市场建立技术壁垒,以长期主义心态经营而非追求上市 [31][33] 德国隐形冠军危机原因 - 能源价格飙升:俄乌冲突导致能源成本大幅上涨 [49] - 劳动力短缺:面临近200万个职位空缺,预计2035年缺口达700万个 [49] - 中国汽车产业链崛起:中国供应商产品质量提升且价格更具竞争力 [52][53] - 产能转移困难:根植本土的中小企业难以像跨国巨头那样转移产能 [56] 行业影响与对比 - 汽车制造业隐形冠军出现倒闭潮,包括奔驰车标供应商Gerhardi等知名企业 [42][47] - 德国500强企业数量(29家)远少于中国(133家),但隐形冠军数量遥遥领先 [3] - 美国去工业化导致制造业外迁,而德国坚持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