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显示

搜索文档
面板仍处承压周期 行业老三惠科IPO募资85亿元能否如愿
贝壳财经· 2025-07-02 07:27
公司上市计划 - 惠科股份IPO申请已获深交所受理,拟募资85亿元用于扩大生产和技术研发[1] - 公司曾在2023年首次IPO折戟,2024年业绩回升后重启上市计划[2] - 若成功上市将缓解资金压力,助力新技术开发和高端市场突破[7] 公司基本面 - 2024年营收达403.10亿元,归母净利润33.39亿元,较2022年扭亏为盈[2] - 半导体显示面板业务收入290亿元(2024年),智能显示终端业务收入102.63亿元[3]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96.72%增至2024年97.41%[3] 行业地位 - 全球三大液晶面板巨头之一,仅次于京东方与TCL科技[2] - 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三,显示器面板第四,智能手机面板第三[2] - 韩系、日系厂商退出LCD市场后,公司产品布局迅速并抢占市场份额[3] 生产基地布局 - 拥有4条G8.6高世代产线(重庆、滁州、绵阳、长沙)[4] - 6座智能显示终端生产基地(重庆、合肥、宜昌、广西、东莞、越南)[4] - 5个显示模组基地和4座配件工厂[4] 募资用途 - 25亿元用于长沙新型OLED研发升级项目[5][6] - 30亿元用于长沙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5][6] - 20亿元用于绵阳Mini-LED智能制造项目[5][6] - 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贷款[5][6] 行业动态 - 面板行业周期性明显,2023年行业下行导致公司首次IPO失败[2] - 近期全球电视品牌大幅下调面板采购量,TV面板价格承压下行[3] - 公司通过控产应对需求下降,但力度不足以完全抵消影响[3]
惠科股份、欣强电子、通则康威、冈田智能深交所IPO“已受理”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05:53
IPO申请概况 - 深交所披露惠科股份、欣强电子、通则康威、冈田智能4家公司IPO申请已受理,分别拟登陆主板或创业板 [1] - 惠科股份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欣强电子为民生证券,通则康威为中信建投,冈田智能为华泰联合 [2] - 4家公司均于2025年6月30日更新受理状态,注册地涉及广东和江苏 [2] 惠科股份业务分析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面板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制造,产品涵盖TV/IT面板及终端、智慧物联终端 [2] - 2024年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第四、第三名 [2] - 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第一,在超大尺寸显示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2] 欣强电子业务分析 - 专注于中高端印制电路板(PCB)研发生产,产品均价超2000元/平方米,以八层及以上高端PCB为主 [3] - 2024年全球内存条PCB市占率12.57%,SSD领域PCB市占率2.57% [3] - 在存储、通讯领域具有头部企业竞争力和品牌优势 [3] 通则康威业务分析 - 主营宽带连接终端设备设计研发,直接服务全球电信运营商及垂直行业客户 [3] - 2025年ABI Research全球5G FWA CPE供应商竞争力排名第七,为大陆地区除中兴、华为外唯一进入前十的企业 [3] 冈田智能业务分析 - 主营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研发生产,产品包括刀库、主轴、转台,应用于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 [4] - 客户覆盖纽威数控、海天精工、乔锋智能等境内外知名数控机床厂商 [4]
TCL科技: 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30 16:32
公司债券概况 - 截至报告期末存续债券共4期,总规模50亿元,包括24TCLK1(15亿元/2.64%/2026年到期)、24TCLK2(15亿元/2.69%/2029年到期)、24TCLK3(10亿元/2.29%/2029年到期)、24TCLK4(10亿元/2.46%/2029年到期)[1][2] - 所有债券均采用单利按年计息,到期一次还本,最后一期利息随本金兑付,交易场所为深交所[1][2] - 主承销商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头部券商,受托管理人为中信证券[1][2] 经营情况 - 2024年半导体显示业务收入1042.55亿元(占比63.25%),毛利率19.15%,同比提升5.33个百分点;新能源光伏业务收入300.76亿元(占比18.24%),毛利率-3.51%,同比下滑18.19个百分点[5] - 电视面板行业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大尺寸化,平均尺寸同比提升约1吋,供需关系趋于均衡;光伏行业因产能集中释放导致全行业亏损,第四季度价格企稳[5]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3年1.03降至2024年0.86,速动比率从0.75降至0.61,资产负债率从62.06%升至64.92%[7] 募集资金使用 - 四期债券募集资金50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用途为偿还有息负债(不含公司债券)及补充流动资金,与募集说明书约定一致[6][7] - 专项账户运作规范,未发现资金挪用或违规使用情况,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6][7] 信用状况 - 中诚信国际维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A,四期债券信用等级均为AAA[9] - 2024年EBITDA利息倍数为5.78,较2023年6.36有所下降,但偿债能力保持正常[7][8] 信息披露 - 报告期内披露2项重大事项: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5月)、聘任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6月)[3][8] - 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2024年半年报等定期报告,信息披露义务履行正常[8]
【IPO一线】惠科股份深证主板IPO获受理 募资85亿元投建OLED/Mini-LED等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6-30 14:18
公司概况 - 深交所正式受理惠科股份主板IPO申请 [1]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显示面板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涵盖TV面板、IT面板、TV终端、IT终端及智慧物联终端,应用于消费电子、商用显示、汽车电子等多个场景 [1] 市场地位 - 2024年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第四、第三 [1] - 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排名全球第一,在超大尺寸显示面板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1] 技术优势 - 公司是中国大陆最早建成G8.6高世代产线并投产的企业,也是全球拥有G8.6高世代产线数量最多的企业 [2] - 依托四条G8.6高世代线,实现电视、显示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显示面板的大规模量产 [2] - 在国内率先完成G8.6高世代线Oxide背板技术突破,已实现Oxide LCD显示器面板、笔记本电脑面板的量产销售 [2] - 有序推进OLED技术研发及试生产,深化MiniLED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已实现MiniLED显示终端产品量产 [2] - 前瞻性预研MicroLED技术,完善新型半导体显示领域多技术路线布局 [2] 智能显示终端业务 - 拥有重庆金扬、合肥金扬、广西智显等多座显示终端生产基地 [3] - 产品包括电视、显示器、电子纸、一体机、广告机、智能会议机等 [3] - 深化IT及智慧物联显示终端布局,为智慧教育、智慧办公、智慧交通等场景提供产品及服务 [3] 客户与合作 - 与三星、LG、小米、海信、TCL、联想、惠普等全球知名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403.1亿元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4.28亿元、25.66亿元、33.39亿元 [3] IPO募资计划 - 拟募资85亿元,投建于长沙新型OLED研发升级项目、长沙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绵阳Mini-LED智能制造项目等 [3]
TCL科技推8亿元员工持股计划 设立业绩增长考核目标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12:57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最高不超过8亿元,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股票,以近期股价测算可购买上限约为1.85亿股,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0.98% [1] - 本期持股计划参加对象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优秀核心骨干员工,总人数不超过3600人,其中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6人,合计认购不超过7085万份,占总份额的8.86%,其他参加对象认购占比91.14% [1] - 公司董事长、CEO李东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6.75%股份 [1] 业绩考核目标 - 本期员工持股计划设立较高业绩增长目标:2025年归母净利润较2024年增长率及2024年较2023年增长率平均不低于30%,或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30% [2]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4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38%,需在今年完成主要增长目标 [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经营现金流121亿元同比增长83% [2] 半导体显示业务表现 - 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环比增长30% [3] - 全球电视零售市场保持平稳,国补政策加速大尺寸化进程,全球电视平均尺寸同比提升1.5吋以上,面板需求面积增长推动产能利用率提升和电视面板价格上涨 [3] - 公司已完成LGD广州产线收购并于二季度开始并表,预计对显示业务全年业绩带来额外增益,同时积极推进2条11代线少数股权收购方案 [3] - 长期来看受益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宏观政策和大尺寸化、人工智能等产业趋势,公司有信心保持显示业务营收和利润较快增长 [3]
专家访谈汇总:“AI三小龙”中标项目,排不进中国前50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30 12:09
Shippeo领导层任命与市场定位 - 全球领先的实时多模式运输可视化(RTTV)公司Shippeo任命Brandon Oliveri-O'Connor为首席营收官(CRO),Ben Douglass为首席营销官(CMO)[1] - 新领导层曾在Procore帮助平台年经常性收入(ARR)从5,000万美元增长至10亿美元[1] - 新团队将推动Shippeo在欧洲、英国和中东市场的增长,并提升其运输可视化平台的技术能力[1] - Shippeo平台已与22.8万家承运商及1,100个运输管理系统(TMS)集成,每年跟踪超过9,000万次货运,覆盖150个国家[1] TCL科技收购华星半导体股权 - TCL科技拟以115.6亿元人民币收购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增强对两条G11代生产线的控制力[2] - 这两条生产线占全球仅有的5条G10.5/11代生产线中的两条,掌握全球35%的大尺寸面板供应能力[2] - 收购将提升TCL科技在面板供应稳定性及"面板+终端"协同效应[2] - 2023年TCL科技净利润增长得益于半导体显示行业供需改善及新能源光伏业务增长[2] 无人配送车价格暴跌与市场前景 - 无人配送车价格从百万元降至1.68万-1.98万元,降幅达98%[3] - 技术进步及激光雷达、电池成本下降是价格跳水主因[3] - 九识智能E6车型月成本约2,130元,可替代4名员工,月省1.8万元人工成本[3] - 城区配送单票成本从0.17元/票降至0.1元/票,降幅超40%[3] - 路权问题仍是主要障碍,仅少数地区有明确法规[3] AI大模型市场竞争格局 - 大模型六小虎中仅智谱、百川智能、阶跃星辰上榜《中国AI大模型厂商50强》,智谱中标31个项目[4] - 科大讯飞2024年中标154个大模型项目,聚焦央国企、政务、教育和医疗行业[4] - AI 1.0厂商(如商汤、云从)凭借工程化能力仍在大模型时代取得进展[4] - 定制开发服务利润率较低(每人天1,000-1,500元),但总中标金额高于应用产品厂商[4]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2024年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中小企业超6,000万家[5] - 越疆科技发布CR 30H协作机器人,突破30kg负载与300°/秒速度瓶颈[5] - 凌度智能推出商用幕墙清洗机器人,采用负压技术并节水[5] - 寿世太和医药研发智能戒指"灵犀约指",融合中医健康监测与AI分析[5] - 广东联通"老师傅"工业大模型平台助力中小企业零代码生成运营看板[5]
京东方A(000725) - 015-2025年6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7 15:40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行业厂商践行“按需生产”,灵活调整产线稼动率 [2] - 一季度终端需求旺盛,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二季度采购需求降温,6月部分尺寸产品价格小幅下降 [2] - LCD IT方面,MNT、NB面板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2] 项目进展 - 5月20日,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提前4个月开始工艺设备搬入,向产线运营阶段转换 [3] 业务收入结构 - 2024年,显示器件业务收入中,TV类、IT类、LCD手机及其他类产品和OLED类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26%、34%、13%、27% [4] 折旧情况 - 2024年公司折旧约380亿,部分高世代线和OLED产线已折旧到期或完成转固,2024年折旧较2023年有所增加 [5] - 折旧预计今年达峰值,公司将优化产品产线定位,提升运营效率 [5] 资本开支 - 未来资本支出围绕战略规划,聚焦半导体显示业务,在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四个高潜航道布局 [6][7] - 具体方向包括新项目、已建项目尾款和现有产线维护等 [7] 股东回报规划 - 2025 - 2027年,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5%,回购股份注销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有条件考虑中期利润分配 [8] - 5月底完成价值近10亿元库存股,6月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新一期回购注销A股方案稳步推进 [8]
深莞携手打造科学联盟,从这座世界级科学片区可见哪些未来?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06:49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构建"科研攻关—技术转化—产业升级"全链条创新生态 [1] - 联盟标志"We-Science"寓意吸引全球人才共建科技创新策源地,"We"取自东莞巍峨山拼音首字母 [1] 科学城布局与设施 - 深圳光明科学城(99平方公里)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90.5平方公里)形成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科学片区 [7] - 三大科学轴布局: - **数学科学轴**:部署"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支撑人工智能算力需求 [2] - **物质科学轴**:深圳布局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材料基因组设施,松山湖拥有中国散裂中子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 [4] - **生命科学轴**:包括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及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4] 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 - 光明与松山湖科学城合作建设材料基因组中子谱仪,2024年启用后已服务30多家单位 [6] - 深圳市华星光电与广东思谷智能联合研发印刷OLED/QLED柔性显示产业化技术 [7] - 两地汇聚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形成"环巍峨山"科研圈,推动"双城联动、全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7] 交通互联规划 - 规划"双城15分钟"交通圈,2035年深莞高峰期出行量预计达10万-11万人次/小时(较现状翻倍) [10] - 陆路通道:新建13公里主干道(含南光高速北延、光侨路北延),通行能力9000车次/小时,车程缩至10分钟 [10] - 轨道网络:深圳6号线支线对接东莞1号线、13号线北延段对接东莞5号线,设计运力3.5万人次/小时,2024年底通车 [10][11]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芯视佳·完成6亿元Pre-A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6-18 07:39
公司融资情况 - 芯视佳完成6亿元Pre-A轮融资 由创东方及桉树资本领投 镇江国控 乾成资本等机构跟投 [1] 公司基本情况 - 芯视佳成立于2020年9月 专注于硅基OLED微显示技术研发 [2] - 公司产品包括高分辨率 高对比度 超轻薄 低功耗 高可靠性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和柔性AMOLED先进显示模组 [2] - 产品应用于VR/AR 电子取景器 特种应用 车载和移动便携智能设备等领域 [2] - 公司现有员工130余名 研发技术人才占比超过70% [2] - 累计申请百余项专利 已获授权二十余项 [2] 融资用途 -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硅基OLED微显示技术研发创新 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3] - 资金将用于拓展市场渠道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投资方观点 - 创东方看好芯视佳在硅基OLED微显示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3] - 投资方认为公司产品在VR/AR等新兴领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3] 行业发展趋势 - VR/AR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 带动硅基OLED微显示技术需求增长 [3] - 政府出台支持政策 推动半导体显示技术创新与发展 [3] - 芯视佳被视为行业佼佼者 融资体现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 [3]
千亿巨头,宣布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6-17 14:29
收购计划 - 京东方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挂牌底价为48.49亿元 [1][2] - 彩虹光电成立于2015年,主营业务包括TFT-LCD面板和模组、液晶显示器等研发生产销售 [5] - 本次收购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巩固竞争优势和提升行业影响力 [5] 公司业务 - 京东方是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业务架构为"1+4+N+生态链" [6] - 公司未来资本开支将围绕半导体显示业务,并在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四个领域布局 [6]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 [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净利润19.37亿元,同比增长301.20% [7]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4亿元,同比增长64.06% [7] - 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增长126.56% [7] 行业动态 - 半导体显示行业已从高速增长期步入成熟期,行业供给格局改善 [6] - 公司表示对行业整合持开放态度,将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参与整合机会 [6] - 截至6月17日收盘,京东方A股价3.92元/股,总市值1456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