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

搜索文档
万宝盛华(02180)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6233.2万元 同比增加14.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2:48
财务表现 - 营收34.18亿元 同比增长15.93% [1] - 股东应占溢利6233.2万元 同比增长14.6% [1] - 每股基本盈利0.31元 [1]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6港元 [1] 报告周期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 [1]
万宝盛华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6233.2万元 同比增加14.6%
智通财经· 2025-08-27 12:45
财务表现 - 营收34.1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93% [1] - 股东应占溢利6233.2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6% [1] - 每股基本盈利0.31元人民币 [1]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6港元 [1]
北京人力上半年营收226.91亿元同比增3.77%,归母净利润8.13亿元同比增87.43%,毛利率下降0.31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91亿元,同比增长3.77% [1] - 归母净利润8.13亿元,同比增长87.43%;扣非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6.89% [1] - 基本每股收益1.4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3% [1] - 毛利率5.34%,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净利率4.51%,同比上升1.76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5.08%,同比上升0.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5个百分点;净利率2.26%,同比下降0.9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72个百分点 [1] 估值指标 - 市盈率(TTM)10.00倍,市净率(LF)1.65倍,市销率(TTM)0.27倍 [1] 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6.27亿元,同比减少5605.91万元;期间费用率2.76%,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9.54%,管理费用减少7.50%,研发费用减少37.32%,财务费用增长21.09% [2] 股东结构 - 股东总户数1.53万户,较一季度末增加1757户(增幅13.00%) [2] - 户均持股市值71.55万元,较一季度末89.90万元下降20.41%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服务,包括人事管理、薪酬福利、业务外包、招聘及灵活用工 [2] - 收入构成:业务外包服务83.77%,招聘及灵活用工10.08%,薪酬福利服务2.79%,人事管理服务2.30%,其他业务1.04% [2] 行业属性 - 申万行业分类:社会服务-专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 [2] - 概念板块包括社保重仓、国资改革、中盘、高派息、北京国资等 [2]
北京人力: 北京人力第十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0:29
公司监事会决议 - 第十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应到监事3名实到3名 会议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1] - 监事会主席王禄征主持会议 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监事会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 监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内容格式符合监管要求 真实准确完整反映2025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1] - 报告编制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未发现参与人员违反保密规定[1] 募集资金管理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 监事会认定专项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 符合证监会、交易所及公司制度规定[2] - 确认不存在募集资金存放、使用、管理及披露违规情形[2] 募投项目实施调整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增加实施主体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 监事会认为新增实施主体基于项目实施实际情况 未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2] - 决策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2]
北京人力: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增加实施主体的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0:2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7月27日获得证监会批复核准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59,669.69万元[1] - 实际发行人民币普通股95,041,482股 募集资金净额为158,196.26万元[2] - 截至2023年4月25日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 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累计投入79,084.84万元 投资进度达49.99%[3] - 资金主要用于FESCO数字一体化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3] - 募集资金存放于专项账户 并签署三方监管协议[2] 新增实施主体安排 - 增加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北京外企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3] - 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成立于1992年 注册资本56,611.27万元 主营人力资源服务及配套业务[5] - 外企数科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成立于2022年12月 注册资本3,000万元 专注数字技术服务领域[6][7] 实施调整细节 - 新增实施主体不改变募集资金投资用途 投资规模及实施方式[8] - 外企数科将新设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并签订监管协议[7][8] - 调整旨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配合集团化数字建设需要[3] 决策程序履行 - 该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审议通过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8]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程序符合监管规则 对新增实施主体无异议[9]
FESCO即将亮相服贸会 以科技赋能全球人才生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09:37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之一 专注于人事管理 业务外包 薪酬福利 招聘及灵活用工 咨询与综合资源服务 [1] - 公司2023年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 拥有46年行业经验 [1] 服贸会参展规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13号馆S13T25展位参展 以"汇聚"为核心展示理念 [1] - 参展主题为"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 通过城市汇聚 科技汇聚 效能汇聚三大板块展示全球人才服务生态创新实践 [1] 城市汇聚板块 - 重点展示"易北京"平台 通过政策智能推送 政务一站办理 事业全周期陪伴及生态伙伴赋能四大维度提升北京人才服务便利性 [2] - 展示"京企直聘"平台 汇聚900余家北京市属国有企业 打通政府 企业 高校资源形成引才聚才合力 [2] - 创新举办"京企直聘·首都国企直播带岗专场活动" 联动多家市属国企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带岗互动体验 [2] 科技汇聚板块 - "数字伙伴联盟"聚焦招聘面试 业务办理 政策咨询等高频服务场景 提供多维度人机交互体验 [2] - AI招聘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实现从简历筛选 面试评估到岗位匹配的高效率运作 助力企业精准挖掘人才 [2] 效能汇聚板块 - 围绕城市人才发展 新质生产力转型 多元化用工模式三大方向发布研究报告 推动行业高质量全球化发展 [3] - 展示"一站式全球人力解决方案" 通过"一地签约 落地全球"服务模式覆盖欧洲 北美 亚太及中东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北京人力: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13亿元,同比增长87.43%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91亿元 同比增长3.77%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13亿元 同比增长87.43% [1]
内蒙古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超14万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6 23:54
就业目标与进展 - 内蒙古计划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以上 [1] - 截至7月底实际新增城镇就业14.64万人 [1] 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 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促进重点产业集群人才对接 [1] - 计划到2027年底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次 [1] - 目标使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提升至35%左右 [1] 就业服务模式创新 -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 [1] - 通过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实现高质量就业 [1] 企业支持政策 -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1] - 释放政策红利21.01亿元 [1]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5亿元 [1] - 发放金融助企稳岗扩岗专项贷款3.7亿元 [1] - 全区经营主体发展到295.12万户 [1]
Kelly Services (KELY.A)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26 14:37
公司概况 * Kelly Services Inc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代码KELYA 是一家拥有近80年历史的临时人力派遣公司 去年收入约43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3% 是美国第二大临时人力派遣公司[1][5][6] * 公司运营三个业务板块 企业人才管理(ETM) 科学、工程、技术(SET) 以及教育 整体毛利率约为20.5%[5][9][18] 核心业务板块与战略 * **企业人才管理(ETM)业务** 占投资组合约一半 毛利率约20%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约2.6% 其收入构成中约一半来自临时派遣 四分之一来自基于结果的业务 四分之一来自人才解决方案[9][10] * **科学、工程、技术(SET)业务** 包含五个垂直领域 工程、电信、生命科学、技术和政府 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更高 约三分之一业务是基于项目的SOW类型[13][14] * **教育业务** 公司在K-12代课教师派遣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拥有46%的市场份额 服务于超过8,700个学区 该业务规模已从2020年的数亿美元增长至目前10亿美元的运营率 主要由有机增长驱动[15][16][34] * 公司价值主张在于强大的品牌、专业化的高价值产品、更高效的市场进入模式以及专注于大型企业 主要市场在北美[7] * 公司认为在所有三个业务领域都有利润率扩张的机会[18] 财务表现与转型 * 公司进行了重大转型 在2020年至2024年间剥离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 并通过有机和无机方式替换了这些收入 使毛利率在此期间扩大了200个基点[23][25]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历史平均的1.5%-2%大幅提升至超过3% 这得益于投资组合调整和一项1.5亿美元的SG&A削减计划[26][27] * 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及全年利润率将实现适度扩张[27] 资本配置与并购 * 公司在过去几年部署了大量资本 主要用于收购 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 即去年夏天的Motion Recruitment Partners 一家价值约5亿美元的IT人力派遣服务提供商[8][24] * 公司支付每股0.30美元的股息 并在2022年和2023年进行了6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 目前还有4000万美元的回购授权[29] * 公司是资产轻型模式 资本支出不显著 每年约1500万至2000万美元 主要用于IT资产和软件开发[30] * 截至6月30日 债务已降至7400万美元 但预计到年底会有所增加 近期大部分超额现金流都用于债务偿还[28][29]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宣布首席执行官变更 Peter Quigley将于下周退休 由Chris Layton接任新CEO Chris Layton拥有在Manpower近二十年的经验 并在ProLink领导了超高速增长阶段[22][36][37] 运营与整合 * 公司正在积极整合收购的资产 特别是将SET业务整合到MRP的现代化技术栈上 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将整个Kelly的技术架构都利用该技术栈 以驱动持续的效率和规模[32][33] 市场动态与风险 * **政府业务** 政府业务占公司业务的5%-6% 近期政府针对承包商的行动对公司造成了约2个百分点的同比增长阻力 但情况在第二季度末已趋于稳定[40][42] * **人工智能(AI)影响** AI的影响在IT领域最为显著 公司已经看到对低端程序员和帮助台等职位的需求减少 但教育、轻工业、电信、工程和生命科学等以人为基础的工作受影响较小[43][44][46] * **经济与行业周期** 整个人力派遣行业近年来一直面临压力 行业收入在2023年出现两位数下降 去年中等个位数下降 今年仍呈下降趋势 临时工渗透率处于衰退性低点[48][49] * 尽管行业环境挑战 Kelly在去年实现了0.5%的有机增长(剔除几个特定大客户和政府的离散影响后) 表现优于市场[49] * 公司看到行业正在企稳 SET业务的下降速度在减缓(Q4下降约5% Q1下降约4% Q2下降约3%) 但复苏的轨迹和速度仍不确定[53][54][5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的销售成本主要是派遣人力的直接劳工成本 销售和客户团队等成本计入SG&A[9] * 教育业务的市场渗透率仅约三分之一 随着更多学校接受外包概念 市场机会还在扩大[21] * 公司业务合同通常为一年期 可续签 许多情况下取消合同没有罚金 客户需求可以迅速变化[64][65] * 教育业务采用成本加成模式 公司按设定的费率收取服务加成 不承担业务风险[61][62] * 利率下调的潜在影响尚不确定 其积极影响取决于是否能改变公司的投资行为[59][60]
人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吗?
搜狐财经· 2025-08-26 08:01
人力资源部在人效管理中的角色演变 - 57%的企业将人力资源部作为人效管理主责部门 较2022年的45.2%显著提升[1] - 人力资源部在实施人效管理时普遍存在操作困难 主要体现为指标下派引发业务部门抵触[1] 信息掌握程度对人效管理的制约 - 有效人效管理需深度理解战略信息 包括增长引擎业务定位和核心营收目标[4] - 需全面掌握业务运行信息 涵盖流程环节配置与人力投入对应关系[4] - 跨部门数据获取存在系统性障碍 战略与运营部门数据协同难度显著[5] 权力配置对人效管理的影响 - 人力资源预算实际由财务部门与老板主导 人力资源部仅有有限调整权限[7] - 人力资源预算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业务部门可通过体外循环规避管控[7] - 人效考核在绩效体系中权重不足 通常仅占平衡记分卡财务维度部分比例[9] 人力资源部门意愿与组织环境 - 职能部门中具备事业心态人员占比不足20% 多数人员倾向选择低投入工作模式[10] - 创新尝试易遭遇组织内部阻力 包括资源协调困难与团队配合缺失[11] - 人力资源部价值创造认可度仅43% 与人效管理责任分配存在认知错位[12] 人效管理责任体系重构方案 - 战略层级管理应由老板直接负责 因人力资源配置直接影响财效与财务指标[16] - 建议建立跨部门人效管理委员会 整合战略运营与人力资源部门协同[16] - 人力资源弱势企业可改由战略运营部门主导 基于信息与权力优势实现管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