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

搜索文档
瑞幸×崩铁: 买够周边要花近四百,预存十杯须15天喝完被吐槽
新京报· 2025-09-16 04:00
联动活动详情 - 瑞幸咖啡与《崩坏:星穹铁道》于9月15日及22日分两期推出联动活动 以游戏角色"遐蝶"和"白厄"为主题推出联名周边 包括色纸 徽章 亚克力立牌 mini纸袋 摇摇乐挂件和冷变杯等 [1] - 第一期活动需购买单杯 双杯或三杯套餐获取立牌 徽章 色纸 或购买6杯预存套餐获取全部周边 冷变杯需购买99.8元券包(含5杯饮品券)兑换 第二期活动需购买单杯 双杯或4杯预存套餐获取mini纸袋和摇摇乐挂件 [4] - 获取全部周边需购买20杯饮品 最低成本384.2元 其中预存套餐要求15天内喝完10杯 [4][5] 市场反应与争议 - 活动引发消费者争议 被批评为"捆绑消费"和"吃相难看" 尤其针对未成年人粉丝群体 有家长反映需代抢周边 [1][5] - 联动周边在购物平台已有预售 色纸 立牌 徽章价格5-6元 冷变杯价格12-15元 [11] - 活动首日部分门店冷变杯售罄 需预约补货 外卖平台显示部分联动套餐售罄 [12] 历史联动与用户基础 - 《崩坏:星穹铁道》月活玩家达5000万 其中18-24岁用户占比超60% 此前与古茗联动曾导致系统崩溃 单日超120万用户涌入 相关话题阅读量达2.3亿 [13][14] - 古茗联动期间出现大量饮品浪费及代喝现象 消费者为集周边一次性购买5杯饮品 [13] 公司财务与运营 - 瑞幸咖啡上半年门店总数增至26206家 较第一季度增长8.8% 含自营门店16968家及合作门店9238家 [15] - 第二季度销售及营销费用达5.925亿元(8260万美元) 同比增长37% 第一季度为4.964亿元(6840万美元) 同比增长52.4% 增长主因广告推广费用及第三方平台佣金增加 [15] - 2023年6月公司启动9.9元常态化活动 但2024年2月活动缩水至仅8款饮品参与 公司称此为正常经营调整 [16]
西贝、百果园输掉的这场舆论战,真的证明公关很重要
36氪· 2025-09-16 01:14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品行业公关危机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公关职能的认知偏差和管理缺陷 包括职能错位 向上管理失效 情绪管理缺失等多重系统性因素 [1][2][4][7] 公关职能认知现状 - 多数消费品企业不设立公关总监职位 业绩下滑时优先裁撤公关团队 [2] - 部分企业将公关职能异化为销售支持 要求公关团队承担电商卖货的KPI考核 [2] - 即使设立公关岗位 人员流动率极高 多数公关从业者难以长期留任 [2] 向上管理困境 - 公关人员需具备与强势老板沟通的技巧 但媒体背景出身者普遍缺乏相关心理能量和说服能力 [4] - 成功企业家因创业经历形成绝对自信 构成"成功者的诅咒" 导致难以接受不同意见 [5] - 外部媒体人为获取利益往往迎合老板 使其陷入信息茧房无法获取真实反馈 [4] 企业家情绪管理 - 高端品牌创始人通常口才出众且自我价值鲜明 但情绪化表达易引发舆情灾难 [7][8] - 公关需承担老板情绪管理器角色 但缺乏心理学专业能力难以处理情绪爆发 [9] - 商学院教育缺乏企业家心理课程 导致情绪管理能力系统性缺失 [11] 沟通能力管理 - 企业家常混淆表达欲与沟通能力 陷入情绪应激性表达 [13][14] - 真正沟通需要良好倾听能力 而非单方面滔滔不绝的表达 [15] - 产品与自尊心绑定的企业家易启动防御模式 无法接受产品批评 [15] - 群体沟通比个体沟通复杂得多 需了解群体心理并保持平视心态 [16] 内外部认知统一 - 品牌存在内部视角(自我认知)与外部视角(消费者认知)的割裂 [18][19][20] - 外部视角定义品牌真实形象 内部认知需与外部体验保持一致 [21][22][23] - 产品实际价值需大于消费者感知价值 否则必然导致公关翻车 [25][26] - 当产品缺乏绝对优势却定价高端时 会产生严重误判 [27] 危机管理理念 - 公关应从事前预防入手 而非事后救火 扮演保健医生而非急救医生角色 [28] - 需建立内部自检体系 在潜在危机爆发前进行预警和干预 [30] - 历史更认可治已病者(扁鹊)而非治未病者(扁鹊兄长) 反映社会认知偏差 [30] 企业家IP管理 - 企业家个人IP将个人言论与品牌风险高度绑定 一旦出事必然牵连品牌 [31] - 建议企业家撤回幕后 建立个人与品牌间的防火墙机制 [31] - 慎用高端定位和个人IP 避免反噬效应 [32] 品牌故事构建 - 品牌故事应聚焦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而非编造虚构故事 [33] - 企业应定位为社会企业 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33] - 参考胖东来模式 用经营成果为社会提供向善的解决方案 [33]
看见·活力河南丨甜蜜蜜,从河南到马来西亚
河南日报· 2025-09-15 23:37
市场进入与本地化策略 - 蜜雪冰城在马来西亚市场采用高质平价定位 产品价格显著低于当地预期水平[1] - 实施深度本土化策略 包括推出符合当地口味的饮品和获得Halal清真认证[2] - 马来西亚团队本地化率超过95% 管理层明确表示要真正融入本地市场[2] 品牌建设与消费者互动 - 通过雪王IP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包括年度绘画大赛和饮品制作课堂增强品牌亲和力[3] - 品牌被当地消费者视为朋友般的存在 超越单纯饮品销售功能成为快乐传递者[3] - 保持全球统一品牌形象的同时 灵活融入本地元素建立情感连接[2] 运营规模与市场表现 - 门店网络已覆盖马来西亚多个州 在都市商圈和社区街头均可见排队购买现象[2] - 提供超过3000个本地就业岗位 涵盖门店服务、运营管理、物流配送等多领域[3] - 与本地装修商等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 中国企业的效率和创新获得认可[4] 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 - 为当地员工提供赴中国培训机会 促进跨文化企业管理能力提升[3] - 员工通过跨文化协作获得职业发展信心 典型案例显示从消费者转变为员工的成长路径[3] - 本地团队成员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显著提升 人力资源体系得到合作伙伴高度评价[3][4] 区域合作与集团扩张 - 受益于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 豫马经贸合作为品牌提供良好发展环境[4] - 蜜雪集团旗下幸运咖海外首店在马来西亚开业 显示集团层面的国际化扩张[4] - 与眷茶等河南品牌共同开拓马来西亚市场 形成区域品牌集群效应[4]
从好喝向喝好转型,现煮现卖的沪上阿姨推出“五色慢养瓶”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14:0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5日港股涨超8% 报收132港元 [1] 新产品战略 - 启动"五色慢养"计划并推出五色慢养瓶系列产品 [1] - 首款产品"五黄纤慢养瓶"已上市 [1] - 第二款产品"五黑焕发慢养瓶"融合黄精/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枸杞五种黑色食材 [1][5] - 新品采用武夷岩茶大红袍茶底与焙火工艺 [1] - 添加经典血糯米与厚芋泥提升口感层次 [1] - 后续将推出五红元气慢养瓶和五白美龄慢养瓶 [1] 品牌发展历程 - 2013年开设首家门店并坚持"现煮现卖"理念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数量达9436家 [3] - 始终秉持"用健康食材陪伴消费者"的初心 [3] 行业战略定位 - 将传统五谷养生智慧与现代茶饮结合 [3] - 推动茶饮从"解渴载体"升级为"健康生活伙伴" [3] - 提供"功能化+场景化"创新案例 [3] - 联合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举办三场公益健康讲座 [5] - 依托门店渠道优势将"慢养"理念融入日常消费场景 [5] - 推动行业从"好喝"向"喝好"转型升级 [5] 理念传达 - 传递更从容/温和/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 [3] - 强调"好的滋养 急不来"的产品哲学 [3] - 满足消费者对"长期滋养"而非"短暂解渴"的需求 [3]
饮品新风口!一大波茶饮老板杀入“糖水”,业绩飙升200%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15 08:33
茶饮行业集体转型糖水趋势 - 茶饮行业出现集体转型糖水现象 多个品牌通过"茶饮+糖水"模式实现业绩显著增长 [5][9][12] - 山东茶饮品牌测试"鲜果茶+糖水"模式后 门店业绩翻数倍达到日均1万+ [9] - 悸动烧仙草50家升级门店中90%实现业绩提升 部分门店增幅超200% 月营收达70-80万元 [12] 糖水业务运营数据表现 - 糖叙糖水铺在营门店160家 签约门店超300家 单店日均营收7000元 最高达2万元以上 [12] - 糖水门店回本周期比茶饮门店更短 堂食比例超过70% 实收远高于茶饮 [12][28] - 鲜芒多品牌日式刨冰销售占比达20% 单日最高销量200多份 [9] 糖水品类优势分析 - 糖水与茶饮客群高度重叠 主要面向15-40岁女性及亲子群体 [22][23] - 原料重合度超60% 共享桃胶 米麻薯 仙草 芋圆等小料及各类水果 乳制品 [23][25] - 糖水自带手作健康光环 真材实料一目了然 造型能力更强 更易提供情绪价值 [30][32][33] - 糖水门店多为60平以上大店 能提供更丰富社交场景 堂食比例超90% [28][34] 糖水市场发展现状 - 全国糖水门店数量超20万家 近一年新开门店超7万家 但尚未出现千店级品牌 [38] - 规模Top5品牌门店数约500家 包括鲜芋鲜 赵记传承等 [39] - 茶颜悦色旗下酥山糖水铺已覆盖400多家门店 成为引流爆品 [14] 糖水品类发展挑战 - 品类定义不清 分为广式 港式 台式 闽式四大类 缺乏统一消费认知和现象级爆品 [40][42][43] - 运营成本较高 大店模式需要较高装修投入和租金成本 需打磨街边店 校园店等多元模型 [45][46] - 存在南北饮食差异 北方地区缺乏消费习惯 冬季经营面临挑战 [48][49] - 在两广以外区域建立认知需要时间 需通过社交媒体加速市场教育 [52][53]
春秋航空、蜜雪冰城、拼多多……为何越低价越赚钱?
36氪· 2025-09-15 04: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春秋航空营收103.04亿元同比增长4.35% 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下降14.11% 为国内唯一盈利航司[1] - 同期三大航均亏损:国航亏损18.06亿元 东航亏损14.31亿元 南航亏损15.33亿元 其中国航和南航连续3季度亏损 东航连续22季度亏损[1] - 截至9月10日春秋航空市值521.6亿元 远低于国航1349亿元 南航1100亿元和东航916.2亿元[2] 运营策略 - 采用单一机型战略:拥有92架A320和12架A321neo机型 通过降低座椅厚度使A320载客量增至186座 A321neo达240座 载客量比三大航高10%-15%[4][6] - 2025年一季度客座率达90.6% 显著高于国航78.5% 东航79.1% 南航80.3%[3] - 单位成本控制至0.303元/ASK 同比下降3.5% 销售和管理费用仅1.248亿元和1.485亿元 为行业最低水平[7][8] 盈利模式 - 取消免费餐食服务:三大航人均餐食成本26-30元 春秋航空通过餐食收费每航班节省约3400元成本[8] - 严格行李收费政策:30公斤行李托运费达450元 相当于机票价格的40% 2024年辅助业务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4.4% 占总营收5.2%[9][14][19] - 直销比例超90% 大幅降低分销成本 红眼航班占比35% 利用非黄金时段降低起降费用[8][23] 行业对比 - 2024年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滑超10% 春秋航空票价降幅仅5% 低于国航9% 东航11% 南航8%[3] - 采用窄体机战略:A320机型成本更低 调度更灵活 相比三大航宽体机在国内航线更具成本优势[4]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14000件投诉 主要涉及行李托运和退票手续费问题[16] 商业模式定位 - 低价策略契合消费降级趋势:国内价格敏感用户达6.8亿 春秋航空票价仅为同行50%[21][23] - 人机比35:1 运营效率超行业均值40% 维修成本降低30%[23] - 与蜜雪冰城、拼多多构成低价商业典范:分别通过供应链整合、产地直连和数字化改造实现成本控制[23][24]
【转|太平洋食饮-古茗深度】平价茶饮之王,供应链打造下沉市场领跑者
远峰电子· 2025-09-14 12:4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平价现制茶饮品牌 也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 成立于2010年 目前门店突破万家[3] - 公司发展历程分为三阶段:2010-2012年为创立与起步阶段 2013-2017年为扩张与升级阶段 2018年至今为发展与突破阶段[3]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现制果茶、奶茶和咖啡 产品主要集中在10-18元价格带[4][5] 财务业绩 - 2021-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8亿元、55.6亿元、76.8亿元、87.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26.1%[12] - 2021-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2亿元、3.7亿元、10.8亿元、14.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319%[12] - 2021-2024年公司GMV总额分别为105.93亿元、140.04亿元、192.14亿元、223.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28.3%[12] - 公司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 2024年净利率为16.99% 较2023年提升2.7个百分点[14] 门店运营 - 2021-2024年公司国内门店数量分别为5694家、6669家、9001家、9914家 复合年增长率为20.2%[8] - 公司门店主要分布在二线及以下市场 2024年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分别为3%/17%/29%/27%/24% 二线及以下市场占比达80%[8] - 公司采用区域加密扩张策略 已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江苏、安徽8个省份达到关键规模(门店超500家) 这些省份贡献2023年GMV的87%[10] 产品策略 - 公司产品覆盖果茶饮品、奶茶饮品、咖啡饮品及其他 2024年前三季度果茶/奶茶/咖啡饮品销量占比分别为41%/47%/12%[6] - 公司具备快速产品迭代能力 2021/2022/2023/2024年前九个月分别推出94/82/130/85款新品[5] - 公司前三大单品GMV占比不足20% 显著低于依赖单一爆款的品牌 2023年季度复购率达53% 远超行业均值的30%[45][47] 行业分析 - 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2585亿元 占现制饮品市场规模50% 2018-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9.0%[22] - 按价格带划分 2023年平价现制茶饮店/大众现制茶饮/高价现制茶饮店市场规模分别为749亿元/1086亿元/280亿元 占比分别为35.4%/51.3%/13.2%[24] - 大众现制茶饮市场竞争激烈 2023年GMV前五大品牌为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 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7.7%/15.6%/9.7%/8.9%/8.0%[27] 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区域加密"策略 在单一省份门店突破500家后才向邻近省份扩张 形成规模效应[68] - 公司供应链垂直整合程度深 鲜果直采比例达85%(行业平均约60%) 2023年为门店供应的芒果价格较市场低约30%[61] - 公司运营22个仓库 75%的门店位于某一仓库的150公里范围内 向97%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 行业普遍为四日一配[62] 增长前景 - 公司预计2025年将新开2500家门店 净增约2000家门店 重点布局县域商业街及社区门店[75] - 在中性假设下 公司未来门店数量增长空间约199% 预计总门店数可达约2.90万家[81] - 公司正逐步开拓咖啡市场 当前约一半门店已上咖啡机设备 咖啡产品GMV占比约12% 预期中长期可达15-20%[49]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2%/18%/16%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20%/18%[8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0元、0.96元、1.13元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3倍、28倍、23倍[84] - 按照2026年业绩给予30倍估值 按照0.92:1的汇率 给予目标价31.30港元[84]
社会服务行业2025H1业绩综述:盈利能力改善,结构性机会涌现
长江证券· 2025-09-14 1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1] 核心观点 - 2025H1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 趋势稳中向好 行业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7.1% 但2025Q2同比+15%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6][19] - 人资和酒店板块2025H1扣非净利润同比+6.4%和+1.0% 2025Q2人资 酒店 免税 景区 餐饮同比+17.9% +8.4% +6.2% +0.2% 减亏 板块盈利能力改善 结构性机会涌现[2][6][19] - 行业整体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15.72% 但餐饮 出境游 教育行业2025Q2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回正 分别增加17.2% 4.2% 1.4%[2][6][19] 细分行业总结 茶饮行业 - 景气度持续 营收利润增速亮眼 受益于外卖大战补贴弹性及高温旺季 头部茶饮企业单店收入加速增长[7] - 蜜雪 古茗收入和业绩高增 主要由于开店提速和同店增长 霸王茶姬高速拓店带来收入高增 茶百道 沪上阿姨受益外卖大战拉动单量 经营底部反转 业绩同比大幅增长[40] - 2025H1霸王茶姬 古茗 蜜雪 茶百道 沪上阿姨净利率分别达19.4% 19.2% 18.3% 13.3% 11.2% 除霸王茶姬略下滑外 其余品牌较2024年底明显提升[45] 餐饮行业 - 行业回暖 上市公司表现分化 2025年1-5月社零餐饮收入总额增速回暖 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总额增速恢复略弱于整体 6月受禁酒令影响增速转负[7] - 上市公司层面各公司表现分化 具备性价比 品牌势能较高 开店加速的餐企表现相对较好[7] - 政府延续发放餐饮消费券促进餐饮行业复苏回暖 以上海为例2024年第一轮餐饮消费券资金撬动比为1:4.8[62] 教育行业 - 优质标的业绩稳增 K12教培准入门槛高企 牌照发放量有限 拥有合规资质 品牌影响力 优质课程内容以及扩张能力的行业头部机构收入业绩加速成长[8] - 关注AI+教育应用落地 AI技术对现有教育企业赋能有望提升企业创收能力 增厚利润空间[8] - 学大教育2025H1营收19.16亿元 同比+18.27%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42.18% 专职教师超过5200人 较2024年期末增加30%[90] 人资行业 - 需求结构性修复 2025年以来就业市场需求环比持续改善 结构性修复明显 制造 家电 其他金融等行业及销售 技术等岗位招聘需求环比改善[8] - AI技术赋能 降低对人工依赖度 提升信息搜寻和匹配效率 开创新商业模式[8] - 科锐国际2025H1实现营收70.75亿元 同比+27.67% 灵活用工业务高增 中国大陆业务增长显著 持续投入AI技术研发[22] 景区行业 - 旅游人次增长 政策红利落地 2025年上半年旅游人次保持增长趋势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锚定性价比路线[8] - 前期旅游产业战略地位提升的政策红利于2025年落地[8] - 黄山旅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 同比+12.7% 受门票减免政策收紧影响 景区业务增长显著[22] 酒店行业 - 经营数据承压 2025年上半年酒店行业延续承压趋势 酒店集团国内整体RevPAR同比增速未跑赢行业[9] - 酒店集团降本增效 通过降本增效叠加海外市场复苏 三大酒店集团在业绩方面有亮点表现[9] - 首旅酒店2025H1实现收入36.61亿元 同比-1.93% 特许酒店规模增长抵消RevPAR下滑影响 持续聚焦轻资产发展战略[22] 免税行业 -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口岸门店向好 2025年以来低基数下离岛免税客单价企稳回升 销售额降幅收窄 趋势向好[9] - 展望后市 免税业在产品多元化 拓展新渠道助力下有望重回增长[9] - 中国中免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81.51亿元 同比-9.96% 市场整体需求略显疲软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客单价逐步回暖[22] 财务表现 营收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 以价换量趋势带动整体营收在2023 2024年高基数下稳步增长[20] - 人资 出境游 教育 餐饮 景区同比分别增加10.7% 8.6% 3.4% 3.3% 0.5% 免税同比-10.1% 2025Q2环比降幅收窄6pct 酒店同比-2.7%[20] 盈利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7.1% 2025Q2同比+15%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4] - 2025H1人资 酒店板块扣非净利润同比+6.4% 1.0% 出境游 餐饮 免税 教育 景区板块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7.5% 43.5% 16.2% 15.3% 11.5%[24] - 2025H1行业整体毛利率同比-1.5pct至23.3% 免税板块同比+0.3pct 出境游 人资 教育 餐饮 酒店 景区毛利率分别同比-0.7 -0.7 -0.8 -1.7 -2.3 -3.5pct[25] 现金流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15.72% 现金流增速弱于营收增长趋势[31] - 餐饮行业同比+28.89% 人资 免税 酒店 教育 出境游 景区同比分别下降107.63% 40.30% 22.42% 13.72% 8.76% 2.39%[31] - 2025H1行业整体现金流占营收比重同比-1.5pct 餐饮与人资实现营收占比正增长[31]
现在的奶茶名,像皇帝赐的封号...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9-14 08:32
奶茶产品命名趋势分析 - 奶茶产品命名呈现越来越复杂和古风的趋势 例如桃花酿 琉璃月 云栖竹径 暮雪寒梅等名称引发热议[6] - 新中式茶饮品牌如霸王茶姬和茶颜悦色率先采用文艺风格命名 如伯牙绝弦 白雾红尘 桂馥兰香 生亦如夏花等[8] - 命名风格从早期简单的珍珠奶茶名称演变为越来越长且各具特色的名称 甚至出现芝芝莓莓芒芒桃桃茶等超长名称[10][12] 茶饮市场竞争态势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3547亿元 同比增长6.4% 预计2028年将突破4000亿元[16] - 茶饮品牌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 原料趋同导致产品差异化困难 品牌通过创新命名来制造新鲜感和差异化[16][18] - 果茶 轻乳茶和奶茶三类新品占比居前三 夏季应季水果产品尤其受欢迎[19] 产品命名策略的驱动因素 - 命名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 在原料同质化背景下成为最直接的区分标志 如古茗的云朵盐水鸭通过咸奶茶定位制造新鲜感[18] - 独特命名扮演情绪密码角色 为消费者提供高情绪价值 古风命名吸引国风文化客群 激发拍照打卡和社交分享[21] - 联名营销成为重要策略 2024年上半年新茶饮赛道出现72起IP联名 通过联名新品实现短期销量增长[23] 命名策略的潜在问题 - 复杂命名增加消费者认知成本 如烟雨乌龙 月照梨花等雅致但不够直接的名称导致点单困难 可能造成客户流失[27] - 名称与实际产品可能产生落差 如青岚玉露实际为普通绿茶加奶盖 容易造成体验感下降和品牌口碑受损[27] - 过度追求命名独特性可能遮蔽健康风险 品牌需要兼顾口味和品质等基础需求 避免过度包装和不良竞争[28]
3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罗永浩开直播回应西贝预制菜争议;古茗4.9元咖啡再掀价格战 | 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9-13 14:07
融资动态 - 追觅汽车完成首轮融资 新工厂选址毗邻特斯拉德国工厂 面积预计为特斯拉柏林工厂的1.2倍 从官宣造车到完成融资仅用15天 [4] - 神奇创想完成6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课程研发、教学平台升级及全国市场拓展 专注为5-16岁少儿提供编程与AI机器人教育服务 [5] - 萌友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1轮融资 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领投 峰瑞资本跟投 公司专注AI情感陪伴机器萌宠 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并拥有40多项技术专利 [6][7] 企业战略与运营 - 茶百道在广东和四川部分门店试点现磨咖啡产品 定价6.9元起 试点门店平均杯量提升约10% [10] - 追觅科技旗下多个业务计划从明年年底起在全球各交易所批量IPO 各业务公司有单独IPO计划 [13] - 泡泡玛特成立供应链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供应链管理服务及服装批发零售等 [19] - 巴奴火锅在浙江成立餐饮管理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经营范围含餐饮管理及会议展览服务 [20] 市场表现与争议 - 西贝陷预制菜争议 罗永浩质疑其使用预制菜并呼吁消费者知情权 西贝回应称100%不是预制菜并公布13道菜品制作流程 随后在全国370家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并开放后厨 [8][9] - 泡泡玛特股价从历史高点339.8港元下跌至275.6港元 整体回撤幅度达20% 市值蒸发逾850亿港元 热门产品LABUBU隐藏款二手价格从近万元回落至700-800元 [14][16] - SHEIN回应英国涉嫌避税报道 称指控严重失实并强调全球运营遵守法律法规 将启动法律程序应对造谣抹黑 [17] - Ulike公开反腐成果 2025年度查处9起案件 12名涉嫌刑事犯罪人员被移送公安机关 覆盖研发及供应链等多个业务领域 [11][12] 行业趋势与数据 - 古茗咖啡推出4.9元起促销活动 包含4款咖啡产品 另设每周9.9元常规促销 上半年上新16款咖啡饮品 目前店内咖啡产品约占总数四分之一 [18]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74美元/盎司 创历史新高 本月累计上涨约5% 今年以来涨幅接近40% [21] - 中国短剧出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应用突破300款 全球累计下载量超4.7亿次 今年Q1应用内购收入近7亿美元 为2024年同期的近4倍 市场规模短期有望达百亿美元 [22] - 上海暑期入境旅客达390.1万人次 同比增长14.6% 创历史纪录 离境退税商品金额超6亿元 同比增长93%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