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氟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巨化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 氟制冷剂业务成核心驱动力 产业链布局持续深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6: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 同比增长10.3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增长146.9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0.26亿元 同比增长155.23% [1] 氟制冷剂业务 - 氟制冷剂业务营业收入60.87亿元 同比增长55.09% [2] - 产品月均价达39372.45元/吨 同比增幅61.88% [2] - 获得HCFC-22生产配额3.89万吨 占全国26.10% [2] - HFCs生产配额29.78万吨 占全国同类品种份额39.33% [2] 产能建设与技术投入 -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 在建工程125项 [3] - 甘肃巨化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96.25亿元 [3] - 研发投入6.03亿元 同比增长11.69% [3] - 新增专利受理32件 获得专利授权25件 [3] 战略发展方向 - 深化第四代氟制冷剂(HFOs)产能建设与市场渗透 [4] - 依托甘肃项目拓展西部产业基地 [4] - 突破含氟聚合物、电子级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关键技术 [4]
巨化股份(600160):受益于制冷剂高景气度,公司业绩高增
湘财证券· 2025-08-28 05:39
投资评级 - 公司评级为增持(维持)[2]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增长强劲 受益于制冷剂高景气周期[4][5] - 2025年1-6月实现营收133.31亿元 同比增长10.36%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增长146.97%[5]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75.31亿元 同比增长13.93% 环比增长29.84% 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 同比增长138.82% 环比增长53.57%[5] - 制冷剂业务推动业绩高增 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均价39372.45元/吨(不含税) 同比大幅增长61.88%[6] - 公司推进多个项目 包括4kt/a TFE、10kt/a FEP扩建项目 环氧氯丙烷装置技改 有机醇优化提升改造项目建成投用 甘肃巨化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高纯PFA工业化验证项目获得试生产批复[8] - 公司是氟化工龙头企业 拥有完整氟化工产业链 制冷剂供给端受配额政策约束 终端需求稳中有增 制冷剂有望维持供需偏紧格局[10][15] - 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6亿元、60.38亿元、70.53亿元(前值为43.07亿元、52.96亿元、61.70亿元)[10][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4462.37百万元 同比增长18.43%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736.10百万元、31613.80百万元、34660.61百万元 同比增长17.47%、10.01%、9.64%[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959.53百万元 同比增长107.69%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5.50百万元、6037.75百万元、7052.64百万元 同比增长158.51%、19.19%、16.81%[12] - 2024年销售毛利率17.50% 预计2025-2027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0.59%、32.31%、33.80%[12] - 2024年ROE 11.01%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23.81%、23.75%、23.30%[12] - 2024年每股收益0.73元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88元、2.24元、2.61元[12] 行业分析 - 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s)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 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自2024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 厂库和渠道库存消化较为充分 下游需求旺盛 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改善[6] - HFCs作为功能性制剂 其"刚需消费品"属性与全球"特许经营"商业模式逐步形成 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毛利大幅上升[6] - 在家电以旧换新 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影响下 空调等终端需求有望稳中有增 制冷剂有望维持供需偏紧格局[10][15]
三美股份跌2.01%,成交额2.4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7.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57.96元/股 总市值353.83亿元 成交额2.42亿元 换手率0.6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7.5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69%和14.60%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78%和23.81%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52.81% 近5/20/60日分别上涨8.03%/20.98%/22.8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达1.79万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24.52% 人均流通股减少19.69%至34,162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486.64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27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达5.59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8亿元 同比增长38.58% [2] - 归母净利润9.9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59.22%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氟碳化学品和无机氟产品等氟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氟制冷剂占比85.55% 氟化氢9.77% 发泡剂3.46% 材料销售0.70% 副产品销售0.27% 其他0.25%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氟化工 概念板块包括PVDF概念、养老金概念、中盘股等 [1]
金石资源(603505):短期承压 稳步推进重点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26亿元 同比增长54.24% [1] - 归母净利润1.26亿元 同比下降24.74% [1] - 毛利率19.52% 同比减少7.01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收8.67亿元 同比增长29.22% 环比增长0.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59亿元 同比减少44.63% 环比减少11.35% [1] 业务板块分析 - 无水氟化氢(AHF)销量9.58万吨 同比增加4.68万吨 [2] - AHF业务营收9.07亿元 同比增长114.96% [2] - AHF毛利率11.57% 较去年同期0.39%显著提升 [2] - 萤石精矿产量18.59万吨 同比略增0.28万吨 [2] - 自产萤石精矿销量15.44万吨 同比减少0.49万吨 [2] 项目进展 - 包头"选化一体"项目生产萤石粉39万吨 [3] - 金鄂博氟化工生产无水氟化氢10.3万吨 [3] - 蒙古国项目处理原矿20万吨 生产萤石块矿近4万吨 [3] - 蒙古国选矿厂建设安装进度达85% 计划10月底试车 [3] - 翔振矿业技改项目预计2025年底完成 将提升盈利能力 [3] 资源储备优势 - 保有萤石资源储量约2700万吨矿石量 对应矿物量约1300万吨 [4] - 拥有国内单一萤石矿山采矿权8个 探矿权2个 [4] - 国内采矿证规模112万吨/年 在产矿山8座 选矿厂7家 [4] - 年开采规模10万吨以上的大型萤石矿达6座 [4] - 包头项目配套年产30万吨无水氟化氢/氟化铝柔性化项目 [4] 投资收益与亏损 - 包钢金石实现投资收益5502.72万元 [2] - 翔振矿业因技改致利润减少近2000万元 [2] - 蒙古国项目归母净利润亏损1704万元 其中汇兑损失644万元 [2] - 锂业板块(金石新材料和江西金岭)归母净利润亏损2754万元 [2]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湖南金石智造签订装药车销售合同金额超1000万元 [3] - 三项乳化炸药技术通过工信部鉴定 达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 [3] - 高原地区装药设备获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巨化股份跌2.01%,成交额8.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3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35.12元/股 总市值948.15亿元 成交额8.85亿元 换手率0.92%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0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95%和18.62%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1.76%和36.52% [1] - 年内累计涨幅47.01%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2.17%、31.19%和33.38% [2] 公司基本面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基础化工原料、食品包装材料及氟化工全产业链 制冷剂占比38.42% 石化材料16.51% 基础化工产品12.3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31亿元 同比增长10.36%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45.84%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59.7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47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15万户 较上期减少2.96% 人均流通股52,443股 较上期增加3.05%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2,528.23万股至8,492.05万股 稳居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兴全合润混合A增持275.14万股至5,047.39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26.46万股至2,416.63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新进持股1,715.60万股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氟化工 [2] - 概念板块涵盖浙江国资、PVDF概念、芯片概念、液冷概念及半导体等 [2]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稀土永磁、能源金属、液冷服务器等板块跌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1:44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沪指跌0.1% 创业板指跌0.58% [1] - 稀土永磁 能源金属 液冷服务器 保险等板块跌幅居前 [1] 机构后市观点 - 银河证券认为A股中期趋势继续看好 但市场波动或将增加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 军工 有色等轮动补涨方向 [1] - 招商证券指出市场处于牛市阶段二 资金驱动 赛道为王 建议关注创新药 CXO 国产算力 机器人 国产AI Agent等赛道 [2] - 东方证券预计市场短期休整但不会大波段调整 3700-3750点区域有强支撑 宽幅震荡后回归慢牛 看好非银板块及AI算力 航天军工 AI应用等科技成长板块 [3] 行业表现与预测 - 非银 农林牧渔 有色 钢铁 电子 机械等行业上半年累计增速中位数相对较高 [2] - 跨境电商 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LED 锂电专用设备 医疗研发外包 氟化工 游戏 影视动漫制作 风电零部件等三级行业的2025年一致盈利预测获上修 [2]
液冷材料龙头,大涨147%
DT新材料· 2025-08-27 16: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6.97% [2]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核心产品氟制冷剂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及主要产品产销量稳定增长 [2] 制冷剂行业地位 - 制冷剂是空调、冰箱、冷链的基础材料,也是数据中心液冷和动力电池冷却等新兴热管理场景的关键工质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制冷剂核心生产基地,公司被视为行业风向标和全球氟制冷剂供应链重要一环 [3] 冷却液产品布局 - 公司形成完整冷却液产品矩阵,包括JHT高沸点型、JHLO低粘度型和JX浸没式系列 [4] - JX系列浸没式冷却液已进入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科技企业数据中心供应链 [4] - 产品突破体现国产高端冷却液加速替代趋势 [4]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JX系列全氟聚醚基冷却液由控股子公司浙江创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 [5] - 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高端冷却液材料空白 [5] - 为公司在新兴热管理材料领域自主可控注入新动能 [5] 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 制冷剂产品正逐步进入数据中心液冷和动力电池等新兴热管理领域 [5] - 公司加快低GWP冷媒布局,未来可能在行业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5]
配额制优化制冷剂产业生态 巨化股份上半年净利增146.97%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1:1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增长10.36%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1] - 利润总额达26.07亿元,同比增长48.27% [1] - 主要产品价格上升贡献增利21.97亿元,其中氟制冷剂产品增利21.29亿元 [3] 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 - 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s)处于快速淘汰期,2030年需削减至基线的2.5%以内 [1] - 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自2024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2029年开始逐步削减基线 [1] - 2025年HCFC-22生产配额3.89万吨,占全国总配额26.10%,内用配额占比31.28%居国内首位 [3] - HFCs生产配额29.78万吨,占全国同类品种份额39.33% [3] 产品价格与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制冷剂均价达3.94万元/吨,同比上涨61.88% [1] - 行业库存消化充分,下游需求旺盛,竞争秩序持续改善 [1] - HFCs具备"刚需消费品"属性,价格呈现持续恢复性上涨态势 [1] - 公司通过加强下游合作提升市场动态感知能力和配额资源配置效率 [3] 产能布局与技术投入 - 公司是全球唯一拥有第一至四代含氟制冷剂系列产品的生产企业 [3] - 同时具备新型含氟冷媒、碳氢制冷剂(3.5万吨/年产能)及混配制冷剂生产能力 [3]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6.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 [4] - 4kt/aTFE、10kt/aFEP扩建项目等多项工程建成投用,甘肃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 [4] 行业发展趋势 - 基线配额与产能比值差异导致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分化 [4] - 未来配额进一步削减可能推动行业通过配额交易实现整合 [4] - 配额交易机制有望提升行业集中度和运行效率 [4] - 特许经营商业模式逐步形成,推动行业价值重估 [1]
巨化股份涨2.08%,成交额6.8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33.4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7 02: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8%至36.34元/股,成交额6.83亿元,换手率0.70%,总市值981.0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33.47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32%和19.32%,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22%和27.5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2.1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6.36%、35.60%和36.7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8.00亿元,同比增长6.05% [2] - 归母净利润8.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0.64%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30万户,较上期增加15.71%,人均流通股50891股,较上期减少13.5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963.82万股(第二大股东),较上期减少804.50万股 [3] - 兴全合润混合A增持393.32万股至4772.24万股(第三大股东) [3] -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增持487.18万股至2398.92万股(第四大股东) [3] - 兴全合宜混合A增持313.30万股至2314.83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减持34.98万股至2190.16万股(第八大股东)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制冷剂38.42%、石化材料16.51%、其他(补充)15.12%、基础化工产品及其它12.37%、含氟聚合物材料7.53%、氟化工原料4.75%、食品包装材料3.80%、含氟精细化学品1.23%、检维修及工程管理0.2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制品-氟化工,概念板块涵盖PVDF概念、浙江国资、液冷概念、芯片概念、半导体等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9.7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6.47亿元 [3]
这家锂电企业IPO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8-27 01:35
公司IPO终止与财务表现 - 福建德尔科技沪市主板IPO于8月22日终止 由公司和保荐机构申万宏源证券主动撤回申请[1] - 2022-2024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7亿元 符合主板新规2.5亿元门槛[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8618万元 未达主板隐性1亿元净利润门槛[1] - 净利润从2022年2.21亿元骤降至2023年1.19亿元 跌幅近50%[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仅为2022年巅峰时期的60%[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氟化工基础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特种气体和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1] - 新能源电池材料核心产品为六氟磷酸锂 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 - 客户包括天赐材料、杉杉股份、新宙邦等头部电池材料企业[1]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占比连续下降 从2022年39.73%降至2024年12.28%[3] 产品价格与成本变动 - 六氟磷酸锂销售单价从2022年27.73万元/吨降至2024年4.64万元/吨[3] - 原材料氟化锂采购单价从2022年68.96万元/吨降至2024年13.14万元/吨[3] - 销售单价降幅高于原材料采购单价降幅[3] - 六氟磷酸锂毛利率从2022年44.84%降至2024年7.95%[3] 行业周期与市场格局 - 六氟磷酸锂价格2022年2月达59万元/吨峰值 2024年11月跌至5.4万元/吨历史低位[2] - 截至2025年8月24日价格约5.44万元/吨 处于产能过剩周期[2] - 行业头部供应商开工率较高 中小企业因成本劣势被淘汰[3] - 公司认为新能源材料周期为5-6年 目前处于底部盘整阶段[4] 产能建设与募投调整 - 六氟磷酸锂当前年产能5475吨 在建年产能10000吨[4] - IPO募资规模从30亿元缩水35%至19.45亿元[4] - 募投项目从7项削减至3项 新能源材料项目全部剔除[4] - 保留项目包括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含氟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