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

搜索文档
哈药股份: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收购股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5 13:25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三精制药拟收购三名自然人所持有的三精千鹤42.82%股权,收购后三精千鹤将成为三精制药的全资子公司 [1] - 本次投资金额为2,344.6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三精制药自有资金,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0.438% [1] - 本次股权转让前,三精制药已持有三精千鹤57.18%股权,转让后将实现100%控股 [1] 交易标的财务情况 - 三精千鹤2024年总资产为10,423.93万元,净资产为796.67万元 [2]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502.89万元,净利润为39.07万元 [2] - 审计报告显示合并报表口径下小股东权益约为2,361.79万元,药品批文市场价值为1,886.10万元 [4] 交易定价依据 - 收购价格基于法院调解方案确定,参考专项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 [4] - 三精千鹤拥有15个在产药品品种,其中10个为中成药,3个为类独家品种,6个核心品种(如清开灵、逐瘀通脉胶囊)市场规模较大 [5] - 标的公司所属中成药行业符合国家政策扶持方向,可补充公司中药板块战略布局 [5] 交易对上市公司影响 - 收购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中药产业布局,强化品牌与渠道协同效应 [5] - 标的公司业务将与公司现有优势市场形成互补,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 [5] - 交易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有利于全体股东利益 [5] 交易执行安排 - 股权转让价款合计2,344.60万元需一次性支付 [5] - 交易对方需配合完成股权转让及工商变更手续,否则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 - 最终执行内容以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为准 [5]
科源制药(301281) - 301281科源制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2:58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6,371.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4.8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54% [4][5][6] - 全资子公司力诺制药2024年净利润2,791.52万元,2023年净利润为2,984.39万元,营业收入较同期增加1,048.21万元,同比增长7.00% [8] 业绩变动原因 - 受经济环境影响,销售数量增加但价格下降,毛利较同期21,149.17万元降幅2.94% [4][5][6] - 销售人员增加及制剂产品销售增长,市场推广费增加1,375.45万元,增幅21.69% [4][5][6] - 委托开发新产品研发增加,研发费用减少803.77万元,降幅18.33% [4][5][6] - 存货跌价增加使资产减值损失增加430.42万元,增幅127.45% [4][5][6] - 收到的收益相关及资产相关政府补助摊销等,其他收益增加1,155.25万元,增幅289.38% [4][5][6]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投入37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12%,投入方向主要是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 [3] - 2024年研发人员比2023年增长24.56%,因待研发项目多需增加人员推进工作 [6] 业务布局与战略 现有业务发展 - 化学原料药加大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主要品种销售,注重研发新竞争格局好、市场空间大的品种;化学药品制剂关注集采和续标机会,保持与CRO合作研发有集采机会的产品 [2] - 化学原料药采用直销为主、贸易商销售为辅模式,化学药品制剂采用配送商、传统经销、直销相结合模式,中间体按客户要求销售 [6] 收购宏济堂影响 - 整合优质中成药资产,打造医药大健康平台,主营业务延伸至中成药及健康产品等领域 [3] - 丰富产品布局,宏济堂有150个药品批件、7个独家品种、2个独家剂型,提升抗风险和市场竞争力 [3] - 发挥协同优势,宏济堂销售渠道强可提高公司销售能力,双方在多方面协同互补降低成本 [3] 未来战略规划 - 实施“一体两翼三支柱”战略,聚焦慢病领域,拓展细分市场,推进原料制剂和辅料制剂一体化 [7][15] - 以降糖类等领域为研发重点,拓展其他病症领域,开发高附加值化学原料药产品 [7][15] - 拓展CDMO业务,加强制剂生产,推动高端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发展 [7][15] 行业地位与优势 - 产品覆盖多重点疾病领域,原料药均通过国家GMP认证,核心产品通过多国官方药政认证,有规模经济优势 [4][5] - 核心产品有先进技术路线和成熟生产工艺,形成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稳定研发团队,构筑竞争壁垒 [4][5] - 是格列齐特等原料药重要供应商,与下游客户深度合作,在国家带量采购政策下巩固细分领域领先优势 [4][5] - 核心竞争优势包括管理团队、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原料药 + 制剂”一体化等八种 [10] 其他情况 - 目前没有美国客户,中美贸易战对业绩无直接影响 [10] - 行业整体竞争激烈,业绩有波动和短期压力,如九洲药业24年收入、利润均下降 [11] - 建立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科学的回报机制,制定分红方案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和现金流 [11][12] - 高度重视ESG,具体工作和成效可查阅《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 [12] - 预计2024 - 2026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从2,367亿美元增长到2,459亿美元,2021 - 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78% [13] - 拥有31个原料药备案登记号及43个化学药品制剂批准文号,32个药品列入国家医保目录,18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13][14] - 积极推进数智制造,新建项目采用信息化、智能化运维管理模式 [14] - 秉持“安全、环保、质量为生命线”原则开展员工培训,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结合 [14] - 正在新建注射剂智能制造项目,预期按计划投入使用 [15]
科博会上 GET同仁堂的养生“潮点”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3 09:13
公司产品策略 - 坚持"配方独特 选料上乘 工艺精湛 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 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变化 [2] - 筛选临床价值高 用户粘性好 市场需求长期看好的单品组成产品矩阵 [2] - 推出"御药300"系列 六味地黄丸系列 儿药系列 阿胶系列等核心产品线 [2] 传统中药业务 - "御药300年"传承系列包含24个中成药品种和10个滋补膏方品种 [6] - 京制牛黄解毒片 六味地黄丸等经典药品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 [8] - 通过历史名药经方展现中医药文化传承脉络 [6] 大健康创新业务 - 开发同仁堂个性化皮肤测试仪 采用5颗高清摄像头和结构光技术实现25秒全脸扫描 [10] - 旗下麦尔海生物推出本草化妆品系列 包括美白润肤面贴膜 防脱固发洗发露等产品 [12] - 本草之约香产品系列包含五大系列100余单品 涵盖燃香 冷香 精油香薰等类型 [16] 非药板块布局 - 发展阿胶食品 健康饮品 健康食品等大健康产品群 [12] - 食用阿胶采用三闷三晾传统工艺 枇杷果肉饮料含30%以上原浆 [12] - 开发御300手作制香礼盒 苏合悦馨冷香饰品等文创产品 [14] 技术融合创新 - 将AI智能科技与传统中医药有机结合 [8] - 制药工艺与制香"非遗"技艺相结合 开发具有安神 静心功效的香产品 [17] - 苏合悦馨系列基于经典苏合香丸配方改良而成 [16]
[路演]盘龙药业: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
全景网· 2025-05-13 00:06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盘龙药业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5月12日下午在全景网成功举办 公司董事长谢晓林等管理层出席并与投资者在线交流 [1] - 公司核心产品盘龙七片在2024年上半年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份额达8.05% 排名第一 [1] - 公司风湿骨病产品集群包括盘龙七片 盘龙七药酒 骨松宝片 痛风舒片等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1] 产品优势与行业地位 - 盘龙七片为独家专利中成药 医保甲类产品 入选七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 三个专家共识 三本国家级重点教材和一本临床路径释义 [1] - 报告期内盘龙七片荣获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上榜品牌 西湖奖最受药店喜欢的明星单品 品牌影响力匠心产品等奖项 [1] - 公司成为风湿骨伤领域的排头兵 产品极大地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治疗需求 [1]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盘龙七片产品循证研究 提升产品自身优势特性 调整终端市场竞争策略 [2] - 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 加快小儿咽扁颗粒 骨松宝片等未来过亿元潜力产品的市场发展培育 [2] - 实现多品增销和临床 零售双轮销售驱动新格局 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加强药源基地建设 [2] - 加快中成药(院内制剂)等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 [2]
桂林三金:5月9日进行路演,平安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2 08:41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219,399.20万元 同比增长1.03% [2] - 2024年度利润总额64,393.50万元 同比增长24.24% [2] - 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52,153.36万元 同比增长23.79% [2]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9,767.29万元 同比增长11.61% [2] 生物制药业务进展 - 生物制药为"一体两翼"战略组成部分 但面临研发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特点 [2] - 白帆生物受投融资环境影响出现产能闲置 商务拓展较2023年有较大增长但未达规模生产要求 [2] - 宝船生物多个管线处于新药研发阶段 仅有少量技术服务收入 研发支出金额较大 [2] - BC006单抗注射液项目即将完成I期临床试验 [3] - 对生物制药业务控制成本、优化人员结构 并聘请咨询公司专项治理 [3] - 积极寻求生物制药板块合作伙伴 [3] 基药目录情况 - 国家基药目录调整无企业申报阶段 公司未开展申报工作 [4] - 无法确定产品能否进入目录 国家暂未公布新版目录时间 [4] 库存与动销管理 - 库存周转效率提升 全渠道库存结构优化 [5] - 库存水平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 稳定维持1.5-2个月健康库存周期 [5] - 依托BI智能分析系统构建成品库存标准模型 创新推出多元化促销活动 [5] 产品线发展 - 二线、三线品种增长态势好于一线品种 [6] - 蛤蚧定喘胶囊2024年增速理想 2025年有望延续但随体量扩大将放缓 [6] - 眩晕宁系列2024年个位数增长 2025年力争两位数增长 [6] - 拉莫三嗪片2025年力争迈上亿元台阶 [6] - 舒咽清喷雾剂、复方感冒灵颗粒、三金颗粒等品种继续突破并保持较高增速 [6] 分红政策 - 上市以来持续实施现金分红政策 [7]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3.5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6亿元 [8] - 披露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规划 [8] 销售费用管理 - 销售费用投放呈现精准化、有侧重的趋势 [9] - 一线品种销售费用率较低 费用投放向二、三线品种倾斜 [9] - 培育阶段产品如三金颗粒、舒咽清喷雾剂给予较大支持 达到一定体量后调整费用 [9] - 全年销售费用率与销售收入匹配 不会出现很大变化 [9]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主营收入4.67亿元 同比下降3.32% [9]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上升4.8% [9] - 毛利率77.76% 负债率27.69% [9]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637.19万元 融券净流入4.91万元 [9]
同仁堂(600085):2025Q1业绩表现稳健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5-11 02: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76亿元,同比增长0.16% [1] - 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1.10%,扣非归母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1.66%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33亿元,同比增加10.84亿元,主要因优化原料采购节奏和库存结构改善 [2] 经营策略与成效 - 公司采取提质增效措施,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展现经营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2] - 深化营销改革,实施大品种与精品战略,重点推动牛黄清心丸等产品动销 [3] -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双十一期间五子衍宗丸登顶天猫男科销售,乌鸡白凤丸跻身京东妇科前列 [3] - 医疗业务组建专业团队,通过学术活动拓展等级医院及社区机构渠道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82亿元、218.71亿元、235.29亿元,同比增速8.52%、8.37%、7.58%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8亿元、20.07亿元、22.88亿元,同比增速13.87%、15.48%、14.00% [4] - 对应EPS分别为1.27元、1.46元、1.67元 [4]
老牌中药陕企落寞,业绩亏损与“易主”生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09:35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6.54%至5.6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242.6%至8962.55万元,连续三年亏损[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72%至1.2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723.93万元[1][8] - 扣非净利润自2017年上市后持续负增长,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6702.24万元,较2023年亏损3265.76万元进一步扩大[2][4][8] 业务板块 - 医药制造业务收入下滑19.65%至2.78亿元,医药流通业务收入下滑16.37%至2.66亿元,两大核心板块同步下滑[5] - 核心产品包括消银颗粒、复方双花片等上市超10年的成熟品种,缺乏重磅新药,2024年无新产品获批[15] - 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竞争力不足,中成药集采同品类产品平均降价58%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15] 成本费用 - 2024年期间费用增至2.37亿元,期间费用率攀升至42.20%,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32%至1.4亿元[7] - 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费达9647万元,占比68.75%,但高投入未带来回报,两大核心业务营收均下滑[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76%至5598万元,财务费用激增77.03%至3238万元[8] 经营压力 - 产能扩张导致固定资产折旧费从2023年3177.5万元增加至2024年5455.4万元,产能利用率不足[11] - 子公司科莱维药业2020-2023年合计亏损5815.88万元,2024年因股权回购纠纷确认投资损失[13][14] - 控股子公司陕西友帮2024年亏损5251.3万元,主因固定资产折旧及融资贷款利息费用较大[14]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康惠控股向悦合智创转让22%股份,总价款5.43亿元,实控人变更为李红明、王雪芳夫妇[17] - 悦合智创实控人旗下亿安天下为算力服务公司,2024年营收4.47亿元,净利润3812万元[18][20] - 交易双方否认借壳计划,称暂无资产注入安排,公司仍延续原有管理层及中成药主业[21]
以岭药业(002603):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拐点已现,创新引领下一征程
华创证券· 2025-05-05 04: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岭药业2024年业绩下滑但2025年Q1出现拐点,核心品类企稳恢复,创新中药推动长期增长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5.1亿元(-36.9% yoy)、归母净利润-7.2亿元(-153.6% yoy)、扣非净利润-7.9亿元(-162.7% yoy);2025年Q1营业总收入23.6亿元(-6.5% yoy)、归母净利润3.3亿元(+7.3% yoy)、扣非净利润3.3亿元(+11.2% yoy) [2]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0.31亿、100.54亿、111.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7%、11.3%、1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8亿、14.41亿、16.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0.9%、16.4%、14.0% [4] 各品类业务情况 - 呼吸品类:2024年收入约8亿元、同比下降76%,预计2025年Q1同比、环比明显修复,25年有望恢复至20 - 25亿元;2024年主动调节发货优化库存,25年发货有望显著修复,连花清咳有望拓展入院及增补基药目录 [8] - 心脑品类:2024年收入38.8亿元、同比下滑17.7%,预计2025年有望双位数增长;2024年营销升级致收入下滑,25年销售聚焦及学术证据充实推动增长,且毛利率有望修复 [8] 研发情况 - 1.1类中药创新药芪防鼻通片2025年1月获批上市,柴黄利胆胶囊和芪桂络痹通片申报上市,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处于III期临床,多款产品进入II期临床 [8] 经营质量情况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净额6.1亿元(同比+293.0%),2025年Q1为3.4亿元(+191% yoy)且高于净利润 [8]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规模12.3亿,较年初下降11.8亿元,下降幅度接近50%,2025年Q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5天,较去年同期下降35天 [8] - 2025年Q1毛利率53.8%(+2.3pct),净利率同比提升1.8pct至13.8% [8] 投资建议 - 调整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4、14.4亿元(前值为10.8、13.0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16.4亿元,同比增速为+270.9%/16.4%/14.0% [8] - 采取PE估值法,给予2025年目标PE 25x、对应目标价18.5元,维持“推荐”评级 [8]
昆药集团(600422):25Q1业绩承压 关注并购融合释放增长驱动力
新浪财经· 2025-05-02 06:31
业绩表现 - 25Q1实现营收16.08亿元(YoY-16.53%),归母净利润0.9亿元(YoY-31.06%),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YoY-36.16%)[1] 业绩分析 - 一季度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因加速与华润三九融合过程中渠道端销售模式重塑及零售药店终端整合等因素[2] - 后续业绩有望逐季度环比回升,因渠道协同效率、终端覆盖率及品牌产品渗透率提升,叠加中成药集采新标落地执行机遇[2] 品牌与渠道建设 - 围绕"昆中药1381"品牌战略,聚焦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等大单品,通过全域媒体矩阵+精准场景营销强化品牌定位[2] - 推进"四力建设"商道改革,赋能终端覆盖与动销突破[2] - 在慢病管理领域丰富"777"品牌内涵,焕新777血塞通软胶囊包装,提升零售渠道覆盖[2] 学术合作与研发 - 昆药集团与华润圣火参研项目获奖,为打造中药大品种及实现老龄健康目标奠定学术基础[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9.69亿元(YoY+6.75%)、100.76亿元(YoY+12.34%)、113.26亿元(YoY+12.4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7亿元(YoY+10.63%)、8.65亿元(YoY+20.68%)、10.43亿元(YoY+20.54%)[3] - 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倍(2025)、13倍(2026)、11倍(2027)[3]
济川药业(600566):业绩阶段性调整,现金分红比例亮眼
国投证券· 2025-05-01 11: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 29.30 元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济川药业 2024 年及 2025Q1 业绩阶段性调整,2024 年营收 80.17 亿元同比降 16.96%,归母净利润 25.32 亿元同比降 10.32%;2025Q1 营收 15.25 亿元同比降 36.51%,归母净利润 4.40 亿元同比降 47.91% [1] - 2024 年净利率提高得益于销售费用控制,清热解毒、儿科、消化类收入下降,毛利率 79.25%同比降 2.27pct,净利率 31.64%同比增 2.36pct,销售费用率 36.85%同比减 4.65pct [2] - 现金分红比例提升,拟每股派 2.09 元,预计派现 19.22 亿元,占 2024 年归母净利润 75.93%,同比提高 33.5pct,年度股息率达 7.95%,现金储备和现金流充裕 [3] - 坚持创新驱动,2024 年多个药品获注册证书、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获批,多个项目完成注册申报,研发管线有进展,达成 4 项产品引进或合作协议 [4][8]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 6.2%、7.4%、6.8%,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 11.1%、10.5%、10.0% [8] 财务数据总结 利润表 - 2023 - 2027 年预计主营收入分别为 96.55 亿、80.17 亿、75.18 亿、80.76 亿、86.27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8.23 亿、25.32 亿、22.50 亿、24.87 亿、27.35 亿元 [9] - 2023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7.3%、 - 17.0%、 - 6.2%、7.4%、6.8%,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30.0%、 - 10.3%、 - 11.1%、10.5%、10.0% [10]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 年预计资产总额分别为 181.44 亿、184.59 亿、200.93 亿、209.01 亿、222.64 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 47.75 亿、37.33 亿、38.84 亿、36.92 亿、39.56 亿元 [10] - 2023 - 2027 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26.3%、20.2%、19.3%、17.7%、17.8% [10]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 年预计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分别为 34.64 亿、21.76 亿、27.12 亿、21.52 亿、31.85 亿元 [10] 其他指标 - 2023 - 2027 年预计 PE 分别为 8.6、9.6、10.8、9.7、8.9 倍,PB 分别为 1.8、1.6、1.5、1.4、1.3 倍 [9][10] - 2023 - 2027 年预计股息收益率分别为 4.9%、7.9%、5.6%、6.2%、6.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