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

搜索文档
新华鲜报|41国驻华使节探中国太空逐梦路:“航天故事打开世界了解中国新窗口!”
新华社· 2025-07-02 07:49
中国航天科技发展成果展示 - 公司展示了"句芒号"卫星升空,标志着中国碳汇监测进入遥感时代 [2] - 航天微电子技术为火箭和卫星提供可靠的"大脑"与"神经" [2] - 医疗救援直升机、无人机等技术提升了灾后应急响应与救援效能 [2] - 低空经济智能平台在城市空域交通、物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国际合作与外交反响 - 公司已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政府间航天合作协议 [6] - 牵头发起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多边合作项目 [6] - 与巴基斯坦签署选拔训练航天员合作协议 [6] - 和巴西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 [6] - 嫦娥七号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 [6] 技术展示与参观反馈 - 空间站核心舱等比例模型、神舟十七号返回舱实物等展示品引发使节浓厚兴趣 [4] - 建成空间站、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等成就获得国际认可 [4] - 阿根廷驻华大使称赞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引领作用和开放姿态 [4] 具体合作案例 - 帮助玻利维亚拥有自己的通信卫星,惠及当地民众 [6] - 中国援建的航天测控站培养了纳米比亚年轻人才 [6] - 纳米比亚国旗被中国航天员带入太空,两国保持密切合作 [6]
“夕发朝至”动卧连通京蓉,成都企业家:“时空折叠”打开产业合作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7-02 05:35
交通基建与区域经济融合 - 成都至北京"夕发朝至"动卧列车7月2日开行,全程11小时覆盖1800公里,每日两班夜间运行,次日清晨抵达北京丰台站 [1] - 该线路被企业家视为"创新要素输送带"与"商务成本时间账本",促进京津冀与成渝双城经济圈融合 [1] - 列车采用CRH1E-1061卧铺动车组,提供"睡眠旅程"模式优化商务出行体验 [3][9][13] 科技创新产业协作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创始人表示动卧解决频繁往返京蓉痛点:飞机耗时不可控,白班动车占用全天,新模式下每年可节省十余天有效工作时间 [4] - 京津冀聚集全国60%以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和标准组织,动卧实现"当天沟通、次日达"协作模式,加速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 [4][6] - 影目科技通过动卧高效对接北京高校资源,其AR眼镜技术实现40多种语言实时互译,并与北京联合研发下一代产品 [14][15][17] 医疗科技产业协同 - 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创始人称动卧为"区域融合加速器",临床专家沟通时间从2天压缩至1晚,溶解跨域协作壁垒 [10] - 该线路促进成渝技术创新与京津冀临床资源整合,AI远程手术临床试验得以高效推进 [10] - 动卧推动"零请假差旅"模式,实现两地人才周循环,吸引多元化人才加入医疗科技生态 [10][11] 高端制造与航天产业布局 - 星际荣耀在成都双流区建设火箭总装基地,年产20发双曲线三号火箭,填补成都产业链空白,计划2025年上半年封顶 [18] - 企业已形成"德阳-绵阳-成都"三地协同布局,带动卫星发射服务全产业链集聚 [18] - 董事长彭小波每月往返京蓉,动卧开通显著提升商务效率,助力2025成都全球招商项目落地 [18] 人才流动与创新生态 - 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超50%海外博士成员通过动卧实现京蓉研发中心与学术机构高效穿梭 [6] - 博恩思指出动卧是"人才引力倍增器",促进工程师、医生、科研者常态化跨区域协作 [10][11] - 影目科技高管强调动卧准点率与市中心站点优势,使技术顾问可清晨抵达后直接投入实验室工作 [15]
他种下的“苹果树”,如今已根深叶茂
科技日报· 2025-06-30 01:19
钱学森的战略决策与科技贡献 - 1955年钱学森力排发展航空的主流意见,主张优先研制导弹,认为导弹在攻防兼备方面更具战略优势且核心技术存在短期突破可能[1] - 钱学森基于国情深刻洞察,指出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难以攻克航空领域高端材料瓶颈,而国家最紧迫任务是解决"不挨打"难题[1] -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钱学森在奠基阶段展现出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 关键科技项目突破 - 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设计寿命20天但仅模拟5天,钱学森果断批准出厂最终卫星稳定运行28天远超预期[2] - "两弹结合"试验中钱学森亲赴现场用科学解释说服兰新铁路旁工厂工人完成疏散,体现科学家权威[3] - 钱学森作为核心领导者成功实现自主研制首代中近程导弹、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和首次"两弹结合"试验[3] 科学家精神传承 - 钱学森科学精神正指引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 - 钱学森种下的"苹果树"精神养分持续滋养科技工作者向更深邃宇宙进发[4]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办纪念活动强调要在钱学森精神指引下勇毅前行[3]
8点1氪|小米YU7售价25.35万起,3分钟大定破20万辆;北约秘书长喻称特朗普为“爸爸”引争议;宾利回应“联名槟榔礼盒”争议
36氪· 2025-06-27 00:05
上市动态 - 瑞为技术计划赴港IPO [1] - 科技公司VISMA选择在伦敦而非阿姆斯特丹进行IPO [1] - 合合信息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1] 产品发布与销售 - 小米YU7正式发布,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 [2] - 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 [2] - 小米首款AI眼镜发布,售价1999元起,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和开放式耳机功能 [14]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2025财年年报显示9名合伙人退出,最新合伙人名单共17人 [5]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完成C轮融资,投前估值超100亿元 [5] - 英伟达股价创新高,总市值达3.77万亿美元,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7] 融资与投资 - 宸境科技完成数千万美金战略投资,投资方包括歌尔股份和比亚迪 [15] - 美国预测市场平台Kalshi完成1.8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 [17] - 穿越者载人航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亚轨道载人飞船研制 [17] 技术与创新 - 谷歌发布离线机器人AI模型Gemini Robotics On-Device,具备视觉识别和语言理解能力 [13] - Meta挖走三名OpenAI研究人员加入超级智能团队 [14] - SpaceX以2.6万亿元估值登顶全球独角兽榜首,马斯克旗下三家公司进入前四 [9] 行业政策与市场 - 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7月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设备更新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 [7] - 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创2022年以来新低,年内累计跌幅达10.1% [10] 体育与娱乐 - 中国球员杨瀚森在NBA选秀大会首轮第16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 [6] - 梅西以2044万美元年薪成为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薪资最高球员 [9] - 成都网红涂鸦墙从熊猫花花变为Labubu引发争议,泡泡玛特称将维权 [8]
美媒:贝索斯要和马斯克抢美政府航天订单
环球时报· 2025-06-26 22:34
公司与政府关系 - 蓝色起源创始人贝索斯本月至少与特朗普会谈两次,首席执行官戴夫·林普也与白宫幕僚长会晤 [1] - 蓝色起源高管试图争取更多政府合同 [1] - 贝索斯邀请特朗普参加其在威尼斯的婚礼 [3] - 蓝色起源高管担忧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密切关系影响公司获取政府合同 [3] - 特朗普撤销对马斯克支持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提名,并暗示可能打击马斯克商业利益 [3] 行业竞争格局 - SpaceX与蓝色起源的航天竞赛已持续多年 [3] - SpaceX"猎鹰9号"火箭持续执行卫星发射及国际空间站人员运输任务,"星舰"火箭进行试飞 [3] - 蓝色起源推进"新谢泼德"火箭第13次载人飞行,研发"新格伦"火箭 [3] - SpaceX获得美国太空军司令部59亿美元合同,蓝色起源仅获得24亿美元订单 [3] - 蓝色起源需要证明其轨道火箭能可靠、定期发射以赢得政府订单 [3]
墨西哥或就星舰残骸落入境内提起诉讼
快讯· 2025-06-26 20:27
墨西哥政府对SpaceX星舰残骸事件的反应 -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政府正在调查SpaceX星舰火箭残骸坠落事件 [1] - 墨西哥政府考虑依据国际法对SpaceX提起诉讼 [1] - 事件发生在6月18日星舰试验火箭静态点火测试时发生的严重爆炸 [1] 事件影响 - 火箭部分残骸落入墨西哥东北部塔毛利帕斯州沿海地区 [1] - 残骸带来的污染物已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1] - 墨西哥媒体报道了该事件的环境影响 [1]
助力国之重器转化为“民之利器”!“科创北京”航天领域成果项目推介会举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5 12:46
航天科技成果转化 - "科创北京"航天领域成果项目推介会暨中关村"火花"活动航天专场在丰台云岗举办 推动航天尖端技术就地转化 赋能低空经济 高端制造 商业航天等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活动集中展示六大航天科技成果 包括气凝胶高性能隔热材料 无人机涡喷发动机 小型货运飞船搭载服务等 体现航天技术在民用及航空航天领域的转化潜力 [5]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 "科创北京"创新转化服务驿站落地丰台云岗 同步揭牌"技术经理人场景实践基地" 通过复合型人才培育机制推动航天技术市场化转化 [3] - 云岗街道将依托驿站建立常态化服务平台 联合中国航天科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打造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7] 产业集群培育 - 创新转化服务驿站致力于培育"航天+"特色产业集群 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 探索航天科技惠民生的云岗样板 [3] - 通过技术经理人机制将航天"国之重器"转化为"民之利器" 形成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的双向促进 [3][7]
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关于持股5%以上的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19:25
股东权益变动 - 控股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84 27%降至83 99%,变动幅度为0 28个百分点 [1][2] - 权益变动方式为可交换债券换股导致的被动减持,未违反承诺且不触发要约收购义务 [1][2] 变动主体细节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直接持股数量由3,156,449,883股减少,具体减少数量未披露 [1] - 一致行动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持股数量保持20,163 1262万股不变,占比4 77% [2] 可交换债券背景 - 权益变动源于2024年8月发行的科技创新可交换公司债券(第一期)进入换股期 [1] - 换股操作时间区间为2025年3月28日至2025年6月23日 [2] 公司控制权影响 - 本次变动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2] - 公司将持续跟踪可交换债券换股情况并履行信披义务 [2]
科技周报|以旧换新下半年中央补贴1380亿元,京东进军酒旅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22 04:4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下半年中央资金1380亿元将在7月和10月分两批下达,地方配套资金100多亿元,合计约1500亿元 [1] - 家电以旧换新支持资金占比约23%,约300亿元,预计可支持政策实施到年底 [1] - 相关部门将优化补贴发放方式并加强监管,严防套补骗补 [1]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 - 京东旅行发布公开信宣布进军酒旅行业,计划通过供应链服务优化酒店运营成本 [2] - 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优惠 [2] - 计划将工业品供应链经验复制至酒旅行业,采用直采模式 [2] 电商平台表现 - 天猫618剔除退款后GMV同比增长10%,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首次将剔除退款后GMV作为大促指标披露,反映玩法从满减凑单改为立减 [3] 鸿蒙系统发展 - 搭载HarmonyOS 5的华为终端产品超过40款,3万多鸿蒙应用和元服务在开发 [4] - 鸿蒙开发者数量超过800万,生态建设进入从1到N阶段 [4] 面板行业整合 - 京东方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可能整合咸阳彩虹光电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产能 [5] - 交易不涉及经营权变更,但未来可能参与经营 [5] 商业航天进展 - SpaceX星舰在静态点火测试中爆炸,公司称无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 [7] - 这是星舰第10次试飞失败,SpaceX保持试错迭代的开发风格 [7] AI发展趋势 - 荣耀CEO认为AI竞争焦点正从模型能力转向落地能力,需解决场景、性能、信任闭环 [8] - 手机厂商将AI智能体视为重要变现工具,但面临算力和隐私挑战 [8] 游戏行业动态 - 网易公布3A游戏《归唐》,定位PC/主机平台买断制游戏,预告片播放量突破1300万 [9] - 3A游戏虽回报率不高,但对提升厂商全球品牌影响力有重要作用 [9] 机器人应用 - 松下与宇树科技合作发布人形导购机器人"松松",家电零售进入"人机共生"阶段 [10] - 追觅、美的等企业也在探索人形导购机器人应用 [10] 农业数智化 - 丰农控股集成DeepSeek与阿里千问大模型,发布多款农业数智化产品 [11] - AI农业面临数据质量、环境复杂等挑战,仍处早期发展阶段 [11] 卫生巾市场 - 东方甄选自营卫生巾首日销售额预计超1000万元,产品孵化历时两年 [13] - 卫生巾质量受关注,三只松鼠、明星黄子韬等纷纷进入该赛道 [13] 工业AI应用 - 佛山三乔发布Arc Genius弧灵大模型,可自动生成焊接工艺参数 [14] - 林肯电气、松下焊接等企业也在推进焊接智能化 [14]
顺灏股份领投1.1亿!北京轨道辰光开辟太空数据中心新赛道
格隆汇· 2025-06-22 04:32
融资情况 - 北京轨道辰光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4亿元融资,由上海顺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投1.1亿元,联想创投旗下联想中小企业基金投资2000万元,团队跟投1000万元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推进地球晨昏轨道算力卫星部署及太空数据中心建设 [1] 业务模式 -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地球晨昏轨道算力卫星部署,利用空间太阳能和宇宙极寒背景辐射实现高效散热,为星载计算设备提供理想运行条件 [1] - 提供"天数天算"和"地数天算"两种服务模式:"天数天算"实现太空数据实时处理,"地数天算"将地面数据上传至太空处理以缓解地面数据中心压力 [2] - "天数天算"可使气象卫星实时分析云图数据,将台风预测提前时间从12小时延长至24小时,遥感数据更新频率从周级提升至小时级 [4] 技术优势 - 太空数据中心支持AI模型7×24小时不间断训练,模型迭代周期缩短30%以上,跨国AI协作数据传输延迟降低至50ms以内 [4] - 在自动驾驶领域,模型优化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1小时 [4] 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EFLOPS(同比+74.1%),市场规模190亿美元(同比+86.9%),预计2025年规模增至1037.3EFLOPS,市场规模259亿美元 [3] - 预计2030年全球商业航天天基算力服务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2035年在轨数据中心市场达390.9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长率67.4%) [5] 战略意义 - 项目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在航天领域的实践路径,对重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2] - 推动商业航天产业从"卫星制造"向"太空服务"转型,助力中国在太空资源开发与全球航天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5][6] 合作进展 - 联想创投已推动轨道辰光与联想集团在星载服务器领域的合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