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商超

搜索文档
永辉超市的翻身仗,还得靠自己人去打
搜狐财经· 2025-09-22 00:37
核心管理层变动 - 聘任34岁王守诚为首席执行官 结束长达半年的CEO职位空缺 [1][3][4] - 王守诚为北京大学硕士 2017年以管培生身份加入永辉 历任多个岗位 2023年10月晋升副总裁 2024年5月增补为董事 [1][6] - 此前公司全球招募CEO 要求10年以上零售行业高管经验及硕士学历优先 [5] 战略转型与门店调改 - "胖东来模式"调改为公司改革重中之重 王守诚担任调改项目负责人及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1][7] - 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胖改城市 开业满3个月稳态调改门店已实现整体盈利 [8] - 计划2026年春节前将调改门店拓展至300家 目前胖改店已达100家 [10] - 上半年调改开业93家店 同期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 [18] 财务状况与融资计划 - 2021年以来连续4年严重亏损 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95亿元 [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73%至299.5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7.38% 亏损2.41亿元 [18] - 推进31.14亿元再融资 用于门店升级改造(计划总投入近40亿元 募集资金投入约24亿元)及物流仓储升级 [9][10][11] - 计划对216家门店进行胖东来模式调改升级 [11] 行业背景与公司历史 - 电商兴起与消费结构改变对传统超市行业形成巨大冲击 [10]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研显示75%调改超市门店销售额实现增长 [10] - 公司曾为行业龙头 2010年上市后加速扩张 2020年营收突破900亿元 [13][15][16] - 曾获牛奶国际、腾讯、京东等战略投资 [14]
永辉超市空缺半年的CEO职位,被“90后”北大硕士拿下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5:08
人事任命 - 聘任34岁王守诚为新任CEO 其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学位 2017年以管培生身份加入公司[2] - 王守诚历任CEO业务助理 集群运营合伙人 福建省区人力资源合伙人 上海省区总经理等重要岗位 去年10月升任副总裁[2] - 此次任命结束公司半年"无CEO"状态 前CEO李松峰因得票率较低于3月落选董事会[4] 战略改革进展 - "学习胖东来"战略调改为年度主线工作 3月成立以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 王守诚担任副组长[4] - 原计划全年调改200家门店 实际进展快于预期 截至9月19日已完成194家门店调改 占上半年存量门店总数552家的35%[4] - 近期调改速度加快 最近一个月开业速度超过"日均一家" 预计9月底完成200家目标[4] 财务状况 - 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 同比下降20.73%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由盈转亏[5] - 过去四年累计亏损超95亿元 资金紧张困境显著[7] - 7月底发布定向募资公告计划募资39.92亿元 9月将募资总额减少至31.14亿元 用于门店改造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7] 管理层背景 - 新任CEO王守诚尚未持有公司股份[4] - 公司曾公开招募CEO 要求候选人具备10年以上零售或连锁商超行业高层管理经验 上市公司高管经验者优先[4]
永辉超市的“胖改”,难逃资本的涸泽而渔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45
核心观点 - 胖东来在消费者心中以商品品质为核心标签 其自营商品和服务模式成为行业标杆[1] - 永辉超市通过"胖改"尝试复制胖东来模式 短期内带来股价大幅波动和客流增长 但长期面临模式复制困难 供应链差异和文化冲突等根本性挑战[3][4][5][6][7][8][10][12][13][14] 财务表现 - 永辉超市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7亿元 为近几年最高水平[4] - 自2021年开始净利润持续亏损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41亿元 五年累计亏损达97.42亿元[4] - 2024年5月8日因"胖东来帮扶"传闻股价单日涨停10% 从2.32元/股跳涨至2.73元/股 较4月最低点2.08元/股累计反弹超31%[5] - 2024年5月30日至6月3日股价连续三日大涨20.42% 6月3日单日涨停突破3元/股 市值达262亿元[5] - 2024年12月16日股价达年度最高点7.87元/股 较年初最低点涨幅超250% 全年累计涨幅124.82%[5] - 2024年12月31日收盘报6.34元/股 较峰值回落19.4% 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跌至4.74元/股 较去年最高点跌幅近40%[6] 业务转型 - 永辉超市宣布借鉴胖东来商品结构及服务模式 对郑州信万广场店进行首家调改[5] - 调改门店商品结构与胖东来标准相似度达80% 通过引入网红大月饼 DL果汁等胖东来自有品牌吸引客流[7] - 郑州首店直接移植胖东来商品体系 导致90%以上商品未适配本地偏好 开业期新鲜感褪去后复购率骤降[7] - 上海门店通过海鲜品类扩容 增加避风塘皮皮虾等本地化风味小菜实现客流稳定[7] - 调改后门店客流量向熟食 生鲜 肉类等区域聚集 但出现价格偏高现象 丢失平价超市原有印象[6] 供应链对比 - 胖东来采用自营供应链+中央厨房垂直整合模式 自建烘焙工厂 生鲜加工中心和物流基地[8] - 胖东来商品从生产到上架周期压缩至12小时以内 毛利率控制在18%-20%合理区间[8] - 永辉调改门店虽增加烘焙 熟食区面积 但仍依赖第三方供应商 导致商品同质化严重且成本难以下降[8] - 上海金山万达店鲜活梭子蟹热销 但死蟹打折乏人问津 暴露出供应链新鲜度管控短板[8] 服务与人力资源 - 永辉复制胖东来暖心服务 提供切丝 切片 绞肉等加工服务 设置免费充电宝 智能血压计等设施[10] - 胖东来基层员工月薪超4500元 工作时长缩短至8小时 享有10天带薪年假 通过商学院提供系统化服务培训[10] - 永辉将上海区域员工薪资提升15%-20%并推行分红制度 但员工留存率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10] - 郑州首店开业三个月后因员工热情消退导致服务质量下滑 客流锐减至巅峰期三分之一[10] 企业文化与商业模式 - 胖东来90%商品采购 门店布局调整由一线员工决定 管理层仅负责战略把控[12] - 永辉沿用总部集权模式 调改门店商品结构 服务标准需层层审批 导致本地化响应滞后[12] - 胖东来采用商业地产变现模式 通过超市引流提升周边物业价值 门店位于自有物业[12] - 永辉采用轻资产扩张策略 门店以租赁为主 调改投入难以通过物业增值回收[12] 行业转型启示 - 零售行业转型需要长期坚持 山姆会员店用了20年构建供应链壁垒 Costco通过会员制沉淀用户忠诚度 胖东来用30年打磨服务细节[13] - 破局之道在于回归零售本质 用合适商品满足目标客群真实需求 用优质服务提升复购意愿 用高效运营降低供应链成本[14]
部分“胖永辉”已进盈利期 今年门店量有望达20家
北京商报· 2025-08-25 16:06
门店调改进展 - 永辉超市在北京的第12家胖改店将于8月26日开业 增加老北京小吃和现制卤水豆腐等特色商品 [1] - 全国调改店总数将近170家 燕郊上上城店8月28日焕新开业 大兴康庄天键广场店9月完成调改 [1] - 北京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均已进入盈利阶段 今年北京胖永辉门店数量将达约20家 [1] 经营表现与资金规划 - 调改完成后门店销售相比调改前明显好转 下半年继续推进门店调改和闭店工作 [1] - 公司推进定增事项计划募资不超过40亿元 用于门店改造及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 [1] - 由于调改转型带来短期阵痛 预计全年盈利承压 四季度后会明显好转 [1] 商品结构优化 - 商品汰换率提升至半数以上 超80%商品实现与胖东来对标 [2] - 自有品牌根据胖东来供应链经验升级 成为优质平价的破局点 [2] - 微胶囊香氛酵素洗衣液售价19.8元 升级除菌除螨和持久留香等功能 [2] 产品市场表现 - 伊利定制款鲜牛奶上线4天全国销量破百万件 [2] - 自有品牌商品受到消费者关注 [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国范围内爆改将提升企业在零售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影响力 [2] - 零售业终极竞争是资金耐力、商品深度和组织韧性的综合较量 [2] - 未来商超需在优质商品和服务基础上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 [2]
北京第12家“胖永辉”明日开业,经营满三个月的“调改店”已开始盈利
北京商报· 2025-08-25 14:17
门店调改进展 - 永辉超市在京第12家"胖改店"将于8月26日开业 新增老北京小吃和现制卤水豆腐等特色商品 [1] - 全国调改店总数近170家 燕郊上上城店8月28日焕新开业 大兴康庄天键广场店9月完成调改 [3] - 北京地区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均已进入盈利阶段 今年北京"胖永辉"门店数量将达20家左右 [3] 经营与资金状况 - 公司推进定增事项计划募资不超过40亿元 用于门店改造及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 [3] - 调改店完成后门店销售相比调改前明显好转 下半年继续推进门店调改和闭店工作 [3] - 因调改转型带来短期阵痛预计全年盈利承压 四季度后明显好转 [3] 商品与供应链优化 - 自有品牌根据胖东来供应链经验升级 商品汰换率提升至半数以上 [4] - 超80%商品结构与胖东来实现对标 自有品牌与反向定制商品成为"优质平价"破局点 [4] - 微胶囊香氛酵素洗衣液售价19.8元 升级除菌除螨和持久留香等功能 伊利定制款鲜牛奶上线4天全国销量破百万件 [4] 行业竞争与发展 - 调改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 全国范围内"爆改"会提升企业竞争地位和影响力 [3] - 零售业终极竞争是资金耐力、商品深度和组织韧性的综合较量 [5] - 未来商超市场将多元化差异化 需在优质商品服务基础上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 [5]
北京第12家“胖永辉”明日开业 经营满三个月的“调改店”已开始盈利
北京商报· 2025-08-25 13:43
门店调改进展 - 永辉超市在京第12家胖改店将于8月26日开业 新增老北京小吃和现制卤水豆腐等特色商品 [1] - 全国调改店总数近170家 燕郊上上城店8月28日焕新开业 大兴康庄天键广场店9月完成调改 [1][4] - 北京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均已进入盈利阶段 今年北京胖永辉门店数量将达20家左右 [4] 经营表现与资金规划 - 调改后门店销售相比调改前明显好转 下半年继续推进门店调改和闭店工作 [5] - 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40亿元 用于门店改造及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 [4] - 因调改转型带来短期阵痛 预计全年盈利承压 四季度后明显好转 [5] 商品结构优化 - 商品汰换率提升至半数以上 超80%商品实现与胖东来对标 [5] - 自有品牌根据胖东来供应链经验升级 成为优质平价的破局点 [5] - 微胶囊香氛酵素洗衣液售价19.8元 升级除菌除螨和持久留香功能 [5] - 伊利定制款鲜牛奶上线4天全国销量破百万件 [5] 行业竞争战略 - 调改需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 全国爆改提升零售行业竞争地位和影响力 [5] - 零售业终极竞争是资金耐力、商品深度和组织韧性的综合较量 [6] - 未来商超需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 探索新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 [6] - 国内零售商超市场将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6]
京东收购香港佳宝:一场关于供应链的布局
市值风云· 2025-08-17 01:10
京东收购佳宝超市的战略意义 - 京东二季度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创近三年新高[3] - 京东正式宣布收购香港佳宝超市,拓展香港零售市场[3] - 收购时机与香港零售业面临大变局趋势相关,内地电商纷纷进入香港[3] 香港零售业市场格局 - 百佳和惠康两大连锁超市集团占据近7成市场份额,百佳市占率37.4%,惠康31.4%[5] - 华润万家市占率仅1.1%,永旺0.7%[5] - 香港零售业高度依赖内地进口,供应链存在垄断问题[6] 香港零售业痛点 - 高昂地租导致商超只能拼价格,服务和体验较差[6] - 供应链效率低下,商品流通成本高[6] - 数字化转型缓慢,2025年网上销售额占比仅为8.5%[14] 佳宝超市的竞争优势 - 在香港有90家分店、超千名员工[7] - 采用"直采"模式,约八成商品为源头直采[7] - 创始人林晓毅坚持薄利多销理念,自建物流降低成本[7] 京东的供应链优势 - 拥有"产地直采+源头直发+高效物流+全渠道销售"的供应链能力[10] - 已入驻数十款京东供应链商品到佳宝超市,如"阳光玫瑰"[10] - 计划年底引入近百款京东自有品牌商品[10] 京东与佳宝的协同效应 - 佳宝将成为京东电商业务的"智能前置仓"[16] - 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提供到店取货和送货上门服务[16] - 已在京东香港站开设佳宝食品自营旗舰店[16] 京东在香港的战略布局 - 去年9月宣布在香港投入15亿元[16] - 2025年3月京东快递港岛运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16] - 未来可能将香港供应链经验复制到其他国际市场[16]
收购佳宝进军香港零售,京东在港开启三天大促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57
公司战略布局 - 京东集团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并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 委任佳宝创始人林晓毅担任负责人 [2] - 收购标志着京东正式进军香港实体零售领域 通过整合佳宝逾90家线下门店网络提升商品丰富度和价格竞争力 [2] - 京东依托供应链优势推动佳宝完善全渠道业务拓展 加速香港本地零售市场布局 [2] 市场推广活动 - 京东佳宝超市将于8月16日至18日开启全场8折大促活动 涵盖首批数十款京东供应链商品 [2] - 未来将持续通过京东供应链为香港市民提供"又好又便宜"的购物体验 [2] 标的公司概况 - 佳宝是香港知名连锁商超 自1991年成立以来以"价廉物美"为宗旨 [2] - 目前在香港拥有逾90家门店 员工总数超1000名 主营急冻家禽肉类 海产 粮油杂货及新鲜蔬果等商品 [2] 区域战略深化 - 此次收购促进京东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鲜供应链布局 [2] - 京东去年9月已投入人民币15亿元加码香港市场 用于商品价格补贴 物流补贴及服务优化 [3] - 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快递港岛运营中心投入运营 提升香港购物及配送体验 [3] 服务体系建设 - 京东今年3月面向全港推出"买贵就赔"服务 覆盖自营全品类商品 [3] - 提供自营家电"30天包退 180天有坏换新"及"一件包邮"等优质服务 [3] - 面向香港本地商家推行零佣金 免年费招商政策 降低入驻门槛和运营成本 [3]
拓展线下 京东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北京商报· 2025-08-15 06:11
京东收购佳宝食品超级市场 - 京东已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正式进军香港实体零售领域 [1] - 双方将深化合作 依托京东供应链优势推动佳宝完善全渠道业务拓展 同时促进京东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鲜供应链布局 [1] - 京东集团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 委任佳宝创始人林晓毅担任负责人 [1] - 佳宝成立于1991年 目前在香港拥有逾90家门店 员工超1000名 主营急冻家禽肉类 海产 粮油杂货及新鲜蔬果等商品 [1] 京东香港市场布局 - 2023年9月京东宣布加码香港市场 初期投入15亿元用于商品价格补贴 物流补贴及服务优化 [1] - 2024年3月京东面向全港推出"买贵就赔"服务 覆盖自营全品类 并提供自营家电"30天包退 180天有坏换新"及"一件包邮"服务 [1] - 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快递港岛运营中心将投入运营 提升香港消费者购物及配送体验 [1] 电商巨头香港市场竞争 - 2023年9月阿里宣布淘宝投入10亿元将香港变成包邮区 10月起香港消费者购物满99元可享包邮至自提点或自提柜服务 [2] - 淘宝将香港自提点及自提柜数量增至800个 [2] - 2024年4月拼多多在香港推出"一件包邮"政策 降低物流成本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 [2] - 2024年8月拼多多与顺丰香港合作 由顺丰提供本地集运物流服务 平台维持"一件包邮"政策 [2]
盒马继续狂奔:今年再开100家门店,用强商品力赢得消费市场
财经网· 2025-08-09 13:01
扩张计划 - 公司计划财年内新开近100家盒马鲜生门店 新增覆盖城市超过50个 届时门店总数将超过500家 [1] - 上一财年已新开近70家门店 新增27个覆盖城市 [1] - 公司关闭了10家X会员店 占门店总数不到2% 属于探索型业务调整 [1][2] 业务聚焦 - 公司战略聚焦盒马鲜生和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 [2] - 2025财年GMV超750亿元 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盈利 [2] - 88VIP与盒马会员体系打通后 会员数翻倍增长 [3] 供应链与商品力 - 公司拥有8个供应链中心 300+直采基地 8个物流中转仓 形成全国性供应链网络 [4] - HPP果汁自有品牌占比达90% 该系列连续三年保持翻倍增长 [4][5] - 姜黄生姜柠檬汁上线不足月即成为复购率最高冷藏饮品 [4][5] 行业地位 - 公司以750亿GMV位列2024中国连锁百强超市第三 [4] - 过去四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5.5% 内需贡献率达86.4% 公司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2] - 公司创下零售行业最快开店速度 10年进入连锁商超前三甲 [4] 创新方向 - 推出HPP shot系列功能性饮品 采用鲜果冷压工艺 全程冷链生产 [5] - 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路品控体系 实现产业链联动 [5] - 新零售转向"心"零售 强调服务侧用户体验升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