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输配电
icon
搜索文档
2025-2031年输配电行业市场运营格局专项调研分析及投资建议可行性预测报告-中金企信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9-26 01:59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 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 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2)同行业优势企业分析:目前,市场上同行业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比较情况如下: | 公司名称 | 三营业务 | 主要产品 | | --- | --- | --- | | 津荣天宇 | | 电气精密部品(低压配电精密部品、工业 | | | 专注精密金属部品和新能源储能产 | 自动化精密部品、中压配电及能源设备精 | | | 品全产业链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产 | 密部品)、汽车精密部品(减震部品、安 | | (300988.SZ) | 品销售,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 | 全部品、空调及座椅部品、轻量化部品)、 | | | 气、汽车和新能源 | 新能源(户用系列储能系统、风冷/液冷/ | | | | 集装箱工商业储能系统) ...
特锐德:德锐投资累计质押的股份数量约为1.44亿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9:57
股权质押情况 - 德锐投资持有公司股份约3.33亿股 占总股本31.58% [1] - 累计质押股份数量约1.44亿股 占其持股总数43.16% [1] - 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3.63% [1] 业务收入构成 - 2025年1-6月输配电行业收入占比70.57% [1] - 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收入占比29.43% [1] 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259亿元 [1]
国轩高科股价涨5.21%,中海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4.93万股浮盈赚取159.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8:57
股价表现 - 9月12日股价上涨5.21%至49.45元/股[1] - 单日成交额达44.38亿元[1] - 换手率为5.34%[1] - 总市值892.80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构成:动力电池系统72.37%、储能电池系统23.52%、其他(补充)2.84%、输配电产品1.27%[1] - 成立日期1995年1月23日[1] - 上市日期2006年10月18日[1] - 注册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566号[1] 机构持仓情况 - 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基金(398021)二季度持有64.93万股[2] - 持仓占基金净值比例2.73%[2] - 位列该基金第七大重仓股[2] - 9月12日单日浮盈约159.08万元[2] 持仓基金表现 - 基金最新规模7.73亿元[2] - 今年以来收益率33.71%[2] - 近一年收益率32.06%[2] - 成立以来收益率37.55%[2] - 基金经理姚晨曦任职时间10年152天[2] - 现任管理资产总规模16.66亿元[2]
国内特高压工程建设提速,“核心器件龙头”股价创两年新高
华夏时报· 2025-08-27 08:27
股价表现 - 赛晶科技股价创近两年新高 盘中达1.86港币[2] - 近三个月涨幅44% 近一年涨幅84%[2] - 跃居Wind港股电气设备板块市场表现第二名[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883亿元 同比增长35.5%[3] - 归母净利润9380万元 同比增长178%[3] - 全年销售收入目标20亿元[9] 特高压业务 - 输配电领域收入4.67亿元 同比增长30%[3] - 参与超30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4] - 柔性直流输电收入2.96亿元 同比增123%[5] - 交付巴西伊泰普水电站±600千伏 哈密-重庆±800千伏等特高压项目[3] 新能源与半导体业务 - 新能源发电与储能收入1.56亿元 同比增长108%[6] - 自研功率半导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两倍[7] - 推出第七代微沟槽技术IGBT芯片 最大电流达300A[7] - 与乘用车龙头及储能龙头企业签订批量供货协议[7] 行业前景 - 国家电网2025年总投资预计首超6500亿元[4] - "十四五"特高压项目建设预计持续至2028年[9] - 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 蒙西至京津冀等项目年底前启动招标[8] - 券商预测2025-2027年营收将达20-33亿元[9][10]
双杰电气上半年营收净利两位数增长 新能源首次跃居最大营收来源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3: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6亿元 同比增长41.95% [1] - 归母净利润达1.04亿元 同比增长20.11%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新能源业务快速扩张和输配电业务稳定增长 [1] - 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交付效率 [1] 业务板块收入结构 - 智能电气业务收入9.43亿元 同比增长10.7% [2] - 新能源智能装备及建设开发业务收入14.02亿元 同比增长77.2% [2] - 新能源收入占比首次超越输配电业务 成为公司主要发展驱动力 [2] 重大订单获取情况 - 南方电网2025年配网设备框架招标中标金额超2.7亿元 份额居行业前列 [2] - 国网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采购中标份额和项目数量均居行业前列 [2] - "宁电入湘"直流配套光伏项目中标金额达16.4亿元 [2] 新能源业务拓展 - 重点发展重卡充电业务 通过自持运营、合作共建、BOT等多种模式推进 [2] - 业务覆盖山东、陕西、山西、内蒙、湖北、河北等多地 [2] - 战略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新增55.2万吨高碳铬铁合金负荷 [3] - 拟建设40万千瓦风电装机 配套6万千瓦/24万千瓦时储能规模 [3] 海外市场扩张 - 公司及香港子公司投资吉尔吉斯斯坦100MW光伏发电项目 [3] - 项目位于电力负荷中心 获当地电网并网承诺支持 [3] - 投资有利于扩大新能源业务规模及区域范围 提升国际竞争力 [3]
进一步加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西安日报· 2025-08-11 05:27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思路 -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以产业链群为依托,以科教资源为支撑 [1] - 支持建设集模式创新、技术攻关、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中心 [1] - 促进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的适配对接,催生新技术、新产品,孵化科创型成长型企业,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1] - 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运行模式 [1] 重点产业领域布局 - 重点围绕大飞机、商用车、光伏、半导体及光子、能源(油气)、输配电、乘用车与智能网联、生物医药、新材料、低空经济和无人机、空天动力、人工智能、XR等产业方向布局建设 [2] 建设任务 - 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2] - 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 [2] - 建设共性平台,提供公共服务,开展产品试制和标准创制 [2] -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孵化高成长型科技企业 [2] - 深化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科技金融等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2] - 开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2] 组建方式 - 由市科技局会同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数据局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组建 [2] - 或由龙头企业会同相关创新主体申请建设,按产业领域命名为"西安市××产业创新中心" [2] 推进机制 - 组建由市级相关部门,相关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国有平台公司等组成的工作专班 [3] - 加强市区联动,各相关区县、开发区提供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持 [3] - 管理部门总结建设成效及经验做法,强化示范引领效应 [3]
明阳电气多项产品与技术获权威机构认证,助推行业整体技术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7-23 03:19
技术突破与产品认证 - 公司自主研发的72.5kV漂浮式单点系泊系统用高压导电滑环通过权威机构认证,取得完整型式试验报告,打破行业同类设备40.5kV电压等级限制 [1][2][4] - 公司252kV真空开断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获行业权威型式试验报告,成为业内通过第三方完整型式试验的同电压等级环境友好型GIS产品 [1][2] - 公司成功研制110kV海上风电机舱上置油浸式变压器并获权威试验报告,为全球海上新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深远海风电技术革新 - 72.5kV高压导电滑环技术采用气体绝缘介质替代传统空气绝缘,显著缩减设备体积并提升防腐性能,适配深海强腐蚀、高盐雾环境 [6] - 该技术在旋转状态下可稳定传输电力,解决电缆扭转磨损难题,确保72.5kV电压等级下电力稳定传输,推动风电设备向更高电压等级发展 [6][7] - 技术突破为全球漂浮式风电规模化开发提供关键支持,推动行业从近海向深远海、固定式向漂浮式发展 [4][6][7]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坚持前瞻性布局,以"两海"(海上风电、海外市场)、"电网"战略持续发力,推进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市场转变 [8] - 在数据中心领域,公司预制化低能耗电力模块获互联网头部企业系列订单,成为算力行业绿色引擎 [8] - 在电网领域,公司积极开拓智能电网市场,推动高电压大容量产品和GIS新产品研发,提升综合竞争力 [8] 财务表现与未来展望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3.06亿元,同比增长2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5.01% [9] - 扣非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23.07%,经营业绩稳步上升 [9] - 公司将持续技术创新,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输配电装备及系统服务提供商 [9]
双杰电气: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03%-39.23%
快讯· 2025-07-18 09:20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16.03%-39.23% [1] 业务发展 - 持续深化区域市场布局,获取优质新能源订单,推动新能源业务健康发展 [1] - 积极把握全球市场发展契机,通过国内外协同发展实现智能电网业绩突破 [1] - 在国内市场巩固输配电行业优势地位,核心业务板块保持稳定增长 [1] - 加快海外拓展步伐,部分海外市场实现新增长 [1] 运营管理 - 实施以效益为导向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 [1] - 精细化运营带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1]
又一乐清人的企业,要上市了!
搜狐财经· 2025-06-29 06:43
上市计划 - 固力发拟在北交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4,333,335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后公众股东持股比例不低于25% [1] - 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可额外发行不超过6,650,000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15%) [1] -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 行业背景 - 公司所在地柳市是"中国电器之都",拥有1.78万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731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28家,上市企业6家 [1] - 柳市连续两年工业总产值超千亿,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11,全省第1 [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日,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固力发电气有限公司,拥有温州柳市和安徽合肥两大生产基地 [6] - 公司是专业从事输配电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 [6] - 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 [6]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 [6] 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郑巨州、郑巨谦、郑哲三兄弟,分别直接持有28.95%、28.95%和28.96%股权 [6] - 三人通过间接持股合计持有公司86.98%股权,并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 [6]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为8346.91万元 [7] - 公司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为11065.52万元 [7]
中电鑫龙(002298) - 2025年6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0 10:26
分组1:公司发展战略 - 围绕“做强做大智慧用能、做稳做强智慧城市、全力推动新能源业务发展”三大业务发展战略 [2] - 在智慧用能领域,创新营销、科研和管理,推进数字化等转型,把握“设备更新”战略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2] - 在智慧新能源领域,依托自身优势提供多种新能源解决方案,提升监控与运维水平,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3] - 在智慧城市领域,发挥核心优势,加快市场及客户结构转型,加强回款和研发,推进业务稳健发展 [3] 分组2:“五抓工程” 抓战略和产品 - 加强产品创新,以行业活动为触角了解发展方向,打造“产品新军” [4] - 多维度借鉴优势降低成本,加大产品研发,按战略规划打造“产品工厂” [5] 抓市场和品牌 - 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意识,发挥团队作战,加大区域和客户转型 [5] - 强化“全员销售意识”,精准营销,通过“三转”“三借”“三抢”抓订单、抢市场 [5] - 合理配置资源,按“五个一批”将资源转换成效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5] 抓人才和企业文化 - 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战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人才新梯队 [6] -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人才工厂” [6]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可持续发展内核动力 [6] 抓管理和创新 - 完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合法合规经营,提升治理水平 [7] - 完善内控管理,加强开源节流和精细化管理,盘活资产 [8] - 推进科技创新,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打造“创新工厂” [8] 抓资本和市值 - 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两手抓,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市值 [9] - 依法合规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9] - 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好市值管理,向资本市场推介公司 [9] 分组3:交流环节要点 改善亏损措施 - 与广西联通签署终止协议,推进云南联通项目回款 [10] - 调整北京中电兴发经营战略,加快业务转型,抓回款和精细化管理 [11] - 智慧用能业务业绩稳健,把握新能源机遇推动业务发展 [11] 存储技术情况 - 使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智能分层存储管理系统等软件技术进行智能分层存储管理,提高存储密度,降低能耗和数据风险 [11] “出海”打算 - 设立国际业务部,整合资源,按“小前端、大平台”思维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