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玻纤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复材:股东不超过约2095万股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约5656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12:2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上海信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南云熹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有公司股份约3.88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10.29% [1] - 计划减持时间区间为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 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实施 [1] - 拟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约5656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5% [1] 公司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全部来源于玻纤行业 占比100.0%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272亿元 以收盘价7.2元计算 [1]
中国巨石(600176):高端市场差异化突出 公司盈利持续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9-07 12:32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1.1亿元 同比增长17.7% 归母净利润16.9亿元 同比增长75.5% 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 同比增长170.7%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46.3亿元 同比增长6.3% 环比增长3.4% 归母净利润9.6亿元 同比增长56.6% 环比增长31.0% [1] - 半年度拟分红6.8亿元 分红率40% 业绩处于预告区间上限并略超预期 [1] 盈利能力 -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32.2% 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 二季度综合毛利率33.84% 同比提升11.27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3.31个百分点 [2] - 上半年净利率19.30% 同比提升6.54个百分点 二季度净利率21.49% 同比提升7.19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4.46个百分点 [2] - 测算上半年粗纱单吨净利约850元/吨 二季度提升至1000元/吨 电子布净利保持0.6元/米 粗纱单位净利逐步恢复至历史中枢水平 [2] 产销情况 - 上半年粗纱及制品销量158.22万吨 同比增长3.9% 电子布销量4.85亿米 同比增长5.9% [2] - 二季度粗纱及制品销量78.22万吨 同比下降6.0% 环比下降2.2% 电子布销量2.37亿米 同比下降12.9% 环比下降4.4% [2] - 淮安新能源并网发电量2.84亿千瓦时 [2] 行业与竞争 - 4-6月缠绕直接纱2400TEX均价逐月走低(3833元/吨→3714元/吨→3676元/吨)但公司均价逆势提升 [3] - 高端市场(风电产业 热塑市场)保持良好增长 公司卡位高端产品且占比相对较高 [3] - 九江基地20万吨产线提前分期投产 桐乡本部12万吨产线冷修改造后产能提升至20万吨 [3] 未来展望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5亿元 38.6亿元 44.2亿元 对应估值18倍 15倍 13倍 [4] - 持续巩固智能制造产线自动化 成本控制 规模效应 产品结构及质量竞争优势 [3][4]
中国巨石(600176):高端市场差异化突出,公司盈利持续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7 12: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表现优异 营收与利润均显著增长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 1亿元 同比增长17 7% 归母净利润16 9亿元 同比增长75 5% 扣非归母净利润17 0亿元 同比增长170 7% 半年度拟分红6 8亿元 分红率40% 业绩处于预告区间上限 略超预期 [6] - 产品价格中枢上升带动毛利率显著改善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32 2% 同比提升7 2个百分点 二季度综合毛利率33 84% 同比提升11 27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3 31个百分点 净利率19 30% 同比提升6 54个百分点 粗纱单吨净利约850元/吨 电子布净利约0 6元/米 Q2粗纱单吨净利提升至1000元/吨 [6] - 高端市场差异化优势突出 行业均价环比回落背景下公司吨净利逆势提升 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势 高端市场如风电产业 热塑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公司热塑 风电 短切原丝等高端品占比高且具备充分竞争力 [6] - 玻纤行业周期复苏信号加强 公司产能建设与改造进展顺利 巨石九江制造基地年产20万吨生产线提前完成分期投产 桐乡本部年产12万吨生产线冷修改造后产能提升至20万吨 智能制造产线自动化 成本 规模及产品质量竞争优势持续巩固 [6]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1 09亿元 同比增长17 7% 归母净利润16 87亿元 同比增长75 5% [5][6] - 盈利预测显示持续增长态势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81 78亿元 195 17亿元 211 44亿元 同比增长14 6% 7 4% 8 3%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 49亿元 38 56亿元 44 23亿元 同比增长37 0% 15 1% 14 7% [5] - 盈利能力指标改善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9 8% 31 7% 34 1% ROE分别为10 0% 10 7% 11 2% 市盈率分别为18倍 15倍 13倍 [5] 经营数据 - 上半年粗纱及制品销量158 22万吨 同比增长3 9% 电子布销量4 85亿米 同比增长5 9% 淮安新能源并网发电量2 84亿千瓦时 [6] - Q2粗纱及制品销量78 22万吨 同比下降6 0% 环比下降2 2% 电子布销量2 37亿米 同比下降12 9% 环比下降4 4% [6]
AI新材料+出海,基本面迎头向上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2 02:27
行业持仓表现 - 传统建筑建材板块承压 A材料 出海和转型表现突出 [2] 水泥行业 - 涨价和降本措施修复利润 [1][2] - 出海表现靓丽 [1][2] - 供给侧查超产继续推进 [1][2] 消费建材行业 - 行业景气度仍处于底部 但第二季度龙头企业出现拐点 [2] - 资产负债表修复是慢变量 各企业节奏不同 [2] - 降本控费是主旋律 行业从粗放式向高效率过渡 [2] 玻纤行业 - AI高景气催化特种玻纤需求 [1][2] - 传统玻纤毛利率环比继续改善 [1][2] 玻璃行业 - 行业处于磨底之年 继续观测供给端变化 [2] 投资机会 - 看好AIPCB上游新材料的空间 龙头企业技术壁垒高 产品迭代升级快 有望保持先发优势 [2] - 继续看好一带一路出海 关注非洲瓷砖龙头 水泥龙头和玻纤龙头 [2] - 关注内需大环境下 依托内生竞争力逐步走出增长趋势的涂料龙头 [2] - 反内卷带动水泥 光伏玻璃 锂电隔膜等多行业盈利趋势改善 [2]
中国巨石(600176):粗纱、电子布量利同比改善 海外工厂盈利好转
新浪财经· 2025-08-28 00:26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收同比增长17.7%至9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至17亿元 [1] - 2Q25营收同比增长6.3%至4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至9.6亿元 [1] - 粗纱吨净利修复至约900元(1H24为300-400元) [2] 产能与销量 - 九江产线新增20万吨产能 桐乡产线冷修后产能扩充至20万吨 [2] - 1H25粗纱销量158万吨 同比增长4% [2] - 电子布销量4.85亿米(1H24为4.5亿米) [2] 产品结构与盈利改善 - 风电纱提价及高端产品(热塑等)带动吨净利提升 [1][2] - 7628电子布含税均价达4.23元/米 环比小幅提升 [2] - 淮安风电配套项目实现盈利5466万元 [3] 海外业务表现 - 埃及工厂营收9.7亿元 净利润2亿元 净利率20% [2] - 美国工厂营收4.3亿元 净利润1821万元 净利率4.2% [2] - 出口+海外基地销量占比达34% 覆盖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2][4] 运营效率优化 -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9% [3] - 库存周转天减少6天至117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减少4天至43天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亿元(1H24为2亿元) 资本开支压降至3.3亿元 [3] 资本回报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7元 分红比例40% [3] 行业展望 - 2025年粗纱净新增产能超50万吨 行业供需维持平衡 [4] - 公司通过高端产品与海外基地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4]
长海股份(300196):盈利韧性强的玻纤一体化小龙头
新浪财经· 2025-08-22 06:37
核心观点 - 公司是玻纤行业少有一体化企业 完备产业链加持下盈利韧性更强 2025半年报业绩验证该逻辑 [1][2] - 2025H1归母净利润1.7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42.30%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52.52% [2] - 玻纤纱产能持续扩张 从2021年17万吨增至2024年47万吨 未来有望继续快速扩张 [3] - 树脂业务保持稳健 2025H1收入3.2亿元 毛利率从2022年15%左右升至2025H1的21.48%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控制较好 2016-2023年均低于30% 2024年起虽抬升但控制在35%左右 [3]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42.30%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4.39亿元/5.29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7元/股/1.07元/股/1.29元/股 [2]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52.52% [2] 业务结构 - 玻璃纤维及制品2025H1收入占比76.78% [2] - 配套树脂2025H1收入占比21.78% [2] - 公司拥有从玻纤、玻纤制品到复合材料完整产业链 [2] - 树脂业务2020年至今每年收入均超过6亿元 [3] 产能扩张 - 2021年公司仅有3条产线合计17万吨产能 [3] - 2021年9月新点火10万吨产线 2021年发布4条15万吨产线建设规划 [3] - 第一条15万吨产线2024年点火 常州天马3万吨改8万吨2024年投产 [3] - 总产能已扩大至47万吨 未来随着冷修技改及60万吨基地投产将继续快速扩张 [3] 估值目标 - 给予公司2025年22倍PE 目标价21.34元/股 [2] - 给予公司2025年1.8倍PB估值 目标价21.58元/股 [2] - 审慎选取目标价21.34元/股 [2]
西南证券:重视供给端积极变化 重点关注玻纤行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3:04
需求端 - 房地产成交价格企稳回升 2025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14个 较5月增加1个 较2024年6月增加10个 [2] - 房屋成交面积降幅收窄 宽松宏观政策兑现推动需求端企稳回升 [2] - 玻纤行业需求持续向好 热塑类产品提价10%-15% 风电类产品提价15%-20% 提价成效显著 [1] 供给端 - 水泥行业通过自律错峰生产、产能置换、碳排放收紧等措施推动供需再平衡 支撑价格稳健上行 [3] - 2025年水泥熟料成本最大组成部分煤炭价格保持低位 成本进一步降低 [3] - 玻纤行业存在结构性过剩 但风电纱、电子纱、热固产品需求较好 低介电电子布供给紧张 [4] 行业盈利前景 - 水泥混凝土行业盈利水平稳健 2025年有望持续修复 [3] - 玻纤行业整体价格水平上行 支撑盈利水平修复 [4] - 消费建材领域品牌力与渠道力突出的企业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5] 市场结构变化 - 房地产进入存量市场 截至2023年中国城镇住宅存量335.5亿平方米 城镇住房套数3.74亿套 [1] - 存量房翻新改造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1] - 消费建材下游主要客户由B端转向C端 [1][5] - 基建景气度延续 城市更新需求增加 [3]
中材科技20250630
2025-07-01 00:4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中材科技、泰山玻纤、泰波公司、日东纺、台波、中材林州、红河科技、巨石 - 行业:特种玻纤布行业、玻纤行业、风电叶片行业、锂电池隔膜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特种玻纤布业务 - **发展情况**:依托泰山玻纤经营,产品质量和技术能力良好,受益于英伟达B系列GPU出货量增加,分为低介电和低膨胀两个分支,低介电用于英伟达GPU和亚马逊、谷歌ASIC产品,低膨胀用于IC载板散热[2][5] - **市场需求与供给**:一代布全行业月均需求量大几百万米,供应商多,价格稳定;二代布月均需求量百万米以内,未来需求有望大增;二代布技术壁垒高,少数厂商小批量供货,三代(Q步)处于送样阶段,中材已通过台系大客户认证[6][7] - **价格及产能规划**:一代布价格稳定,二代布售价约为一代布三倍,Q步售价更高;中材新增产能中高端占比超50%,竞争优势在于技术能力和综合供应实力[2][8] - **新进入者影响**:技术存在竞争壁垒,新进入者对供给端和价格端冲击有限[9] - **生产挑战与盈利预期**:泰波公司二代布良率稳定性待提升;预计2026年新增产能大部分为二代低膨胀和Q布;2025年特种部盈利约3亿元,2026年有望达9 - 10亿元[10][11] 传统主业 - **玻纤行业**:处于周期底部略微上升位置,年初高端产品提价,需求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龙头企业高端产品占比高,一季度吨净利显著修复;国内厂商具备全球供应能力,海外对手面临成本压力;预计今年传统主业盈利约9亿元[11] - **风电叶片业务**:今年出货量及价格同比改善,明年装机量可能下滑,价格有压力;中材合并中复联重后市占率接近30%,谨慎预测今年净利润约4亿,明年约3亿[12] - **锂电池隔膜业务**:行业整体贝塔下降,湿法基膜价格有压力;公司通过提升产能和销量分摊成本,获政府补贴支持,整体盈亏平衡[13] 其他新材料业务 - 包括CNG气瓶、压力气瓶、储氢气瓶及其他膜类材料等,业务相对稳定,每年净利润贡献约1 - 2亿元[14] 公司整体情况 - **盈利预期**:2025年预计总盈利14 - 15亿元;2026年传统业务总体持平,玻纤同比增长,叶片小幅下降,新业务(特种玻纤布)预计盈利9 - 10亿元[15][16] - **市值预估**:目前市值至少400亿元,上限可达420亿元,传统主业给予12 - 15倍市盈率,新业务给予20倍市盈率[17] - **股价潜在超预期点**:包括ASIC资本开支上调及业绩兑现、ASIC对二代波纤布技术路线选择及方案公布、Rubin方案确定对二代部和q部综合供应能力的利好等[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上半年中材科技特种玻纤布业务盈利不断上修,市场提前交易下游资本开支超预期以及英伟达马九方案的提出等因素对公司股价形成强催化[3] - 中材科技在风电叶片业务合并中复联重后持股比例达58%左右,将更多发展海风大叶型,成本管控优势明显[12] - 对中材科技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尤其期待其特种玻纤布后续盈利放量及行业催化因素[20]
CCL 与电子玻纤布的联动
2025-05-19 15: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玻纤布、覆铜板 - 公司:中材科技、强生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覆铜板行业 - 核心观点:当前景气度比预期好,业绩超预期,订单能见度至6月底,国内龙头企业满产满销 [1][2][6] - 论据:推动力来自算力、家电、汽车、能源以及消费类需求产品,基础品表现不错且算力需求增加 [2] 电子玻纤布在高速通信领域 - 核心观点:主要用于AI相关应用,Low - K玻纤布用于马6及以上等级,具体使用取决于客户产品设计和性能要求 [1][3] - 论据:AI服务器和高带宽交换机推动需求,传统服务器马6级别较少用罗杰斯K布料,AI相关应用更常用Low - K玻纤布 [3] B200芯片及以上等级对电子玻纤布需求 - 核心观点:需求复杂,马8材料用量显著增加,但Low - K二代波布仅在特定场景应用 [1][5] - 论据:B200级别之前多用马7和马6级别CCO材料及Low - K一代波布,B200级别及以上马8材料使用量大幅上升,仅NVLink Sweet Spot板子和Arista 800G交换机等特定场景用Low - K二代波布 [5] 电子玻纤布市场需求分类及未来展望 - 核心观点:主流需求集中在Low - K一代产品,二代用于细分市场,供应紧张,下半年情况不明朗 [1][6] - 论据:PCB与CCL报废导致供应紧张,下游基础品加上算力加持使覆铜板行业景气度高 [6] CACCO等级升级与电子玻纤布使用关系 - 核心观点:非直接关联,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分析 [1][7] - 论据:高速通信为主的AI服务器可能多用Low - K波布,GPU周边服务不同 [7] 强生公司订单影响 - 核心观点:为相关行业提供稳定需求,国内厂商在国产替代方面有优势 [1][8] - 论据:订单持续性好,算力提升打开上游Low - K材料应用空间,国内厂商可通过量产提升品质且交期有优势 [8] 中材科技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在Low - K材料领域进展显著,有新产品储备,业绩预期乐观,未来将稳步发展 [4][9][11][12] - 论据:泰博子公司单月发货量从100万米增至近200万米,预计二季度可达1500万米,单月利润有望达千万级别;储备石英纤维布和低膨胀玻纤布等;2025年特种玻纤材料单季度利润贡献从3000万提升至5000万,全年业绩指引更新至18亿元左右;2026年预计实现约3.8 - 4亿元利润贡献 [4][9][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材科技一季度巨石子公司电子部满产满销,二季度维持该趋势,今年在电子基材领域同比修复预期明显,CACCO和PCB需求景气度高,有望显著增长 [13][14] - 测算电子玻纤布实际出货量时需考虑组装良率问题导致的PCB与CCL报废现象 [6]
再升科技(603601):经营势能稳健 增长动力多源
新浪财经· 2025-05-10 0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8亿元,同比下滑10.9%,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138.0%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亿元,同比下滑4.6%,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3.7% [1] - 2024年销售净利率同比增加4.3个百分点至7.1%,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2] - 2024年减值计提同比减少0.35亿元 [2] 分产品表现 - 2024年干净空气材料营收5.4亿元,同比下滑2.2% [1] - 高效节能材料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19.1% [1] - 无尘空调营收1.3亿元,同比下滑70.2%,但按同比口径计算增长39.7% [1] 分区域表现 - 2024年国内营收9.5亿元,同比下滑14.5% [1] - 国外营收4.9亿元,同比下滑5.6%,毛利率同比增加5.6个百分点至35.7% [1] - 国外毛利占比为54.3% [1] 成本与费用 - 2024年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3.0% [2]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6.2% [2]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0.8% [2] -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至6.0% [2] - 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 - 公司战略聚焦无尘空调,深耕干净空气材料、高效节能材料、无尘空调三大品类 [3] - 公司在玻纤行业拥有"高效空气过滤纸"、"玻璃微纤维"两项制造业单项冠军 [3] - 在核电站用无硅无铝水过滤材料、核级高效空气滤纸、耐高温液压油过滤纸等领域实现国产突破 [3] - 推动超细玻璃纤维、PTFE膜材料等核心技术迭代 [3] - 无尘空调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公司持续发力品牌培育和渠道建设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10元、0.14元、0.17元 [3] - 对应PE分别为34倍、24倍、20倍 [3] - 给予公司2026年3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20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