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火箭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星际荣耀完成7亿元新融资,加速火箭量产与IPO进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9-19 07:57
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的资本化进程正在加速。 9月19日,南都湾财社记者从民营火箭企业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际荣耀")处 获悉,公司已在近日完成D+轮融资的首批7亿元人民币资金交割。公开信息显示,本轮融资由成都先进 资本旗下的基金领投,多家具有成都国资背景的基金共同参与。 在公司正处于科创板上市辅导期的背景下,此轮融资备受市场关注。根据星际荣耀披露的信息,新注入 的资金将定向投入其核心运载火箭产品的研发与核心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 资金投向火箭量产与能力建设 与此前多轮融资相似,本轮资金的用途围绕提升公司的硬件产品和交付能力。 星际荣耀方面表示,资金将重点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公司主力型号"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 箭的后续研发与试验;二是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三是为火箭 配套的绵阳市涪城区发动机生产线的建设。 其中,落地成都双流区的火箭生产基地是此次资金投入的重点。 该项目此前披露的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定位为集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 的综合性基地。按照规划,该项目在达产后,将形成"双曲线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年产20发的生产能力。 生产 ...
低轨卫星星座高频发射 星际荣耀7亿D+轮融资交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3:42
9月18日,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际荣耀")宣布,近日已完成D+轮融资首批资 金7亿元人民币交割。 本轮融资由成都先进资本旗下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二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领投,成都空港创新创 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成都盈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共同跟投。 (原标题:低轨卫星星座高频发射 星际荣耀7亿D+轮融资交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 7亿资金已就位,民营火箭企业星际荣耀布局年产20发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基地。 星际荣耀为国内首家实现入轨的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公司,目前产品包括双曲线系列运载火箭产品型谱及 焦点系列液体火箭发动机,其中双曲线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实现多次成功发射入轨。 星际荣耀表示,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落地成都市双流区的火箭 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以及绵阳市涪城区发动机产线的建设。 (星际荣耀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效果图) 今年以来,国内低轨卫星星座发射计划高频进行。 目标发射超1.5万颗卫星的千帆星座(G60星座),今年已完成五批次组网发射,在轨卫星达90颗,计划 2025年底完成648颗区域覆盖,2027年实现全球 ...
星际荣耀成都可重复使用火箭生产基地将开工,完成 D+ 轮融资首批资金 7 亿元交割
搜狐财经· 2025-09-19 00:00
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落地成都市双流区的火箭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以及绵阳市涪城区发动机产线的建设。 感谢IT之家网友 的线索投递! 9 月 19 日消息,近日,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际荣耀")完成 D + 轮融资首批资金 7 亿元人民币交割,本轮融资由成都先进资 本旗下基金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二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领投,成都空港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成都盈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共 同跟投。 IT之家从官方介绍获悉,星际荣耀此次落地成都市双流区,将推进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集中大型液体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生 产、测试于一体,满产后将形成双曲线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年产 20 发的生产能力,极大提升公司核心产品的规模化量产能力,为把握国内低轨卫星星座的发 射机遇注入强劲动能,同时,结合双流区优越的产业政策、区位优势,填补成都在火箭总装智造领域的空白。 本轮融资将直接加速星际荣耀主力产品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制进程。目前公司正在稳步开展首飞前各项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所有产 品齐套交付并开始总装,全力冲刺首次"入轨 ...
星火空间打造国内首款电动泵循环液体火箭“进化一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7:13
区别于当前主流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或补燃循环发动机路线,电循环技术路径的系统复杂度相对更低、更 易实现高频次低成本发射。该方案尤其适合中小规模卫星组网、补网及科研载荷发射市场。 "电动泵循环的核心优势在于结构简化、比冲高、成本低。"星火空间创业团队表示,我们通过电动泵替 代传统涡轮泵,降低燃料消耗率的同时,也大幅压缩了制造成本。 星火空间打造国内首款电动泵循环液体火箭"进化一号"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日前从合肥星火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正在研制"进 化一号"电循环液体运载火箭,设计起飞推力90吨,研制成功后有望成为国内首款电动泵循环液体火 箭,主打低成本、高可靠、快速响应的小型卫星发射服务。 据介绍,电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电动泵循环技术,以煤油和液氧为推进剂。火箭一级采用9台10吨 级电循环发动机并联,总推力达90吨。该方案在保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显著提高运载效率,有望将发 射成本拉至更具竞争力的区间。目前,星火空间已与多家商业卫星公司及科研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未来 还将拓展至高超声速飞行试验、生物载荷科研发射等多元场景。 据悉,星火空间成立于2024年5 ...
星火空间完成5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打造全球最大电循环液体火箭“进化一号”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09:13
星火空间成立于2024年5月份,专注于电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及运载火箭的研发与制造。其正在研发 的"进化一号"电循环液体运载火箭,火箭起飞推力90吨,是目前国内首款、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泵循环 液体火箭,主打低成本、高可靠、快速响应的小型卫星发射服务。 区别于当前主流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或补燃循环发动机路线,星火空间选择了系统复杂度相对更低、更易 实现高频次低成本发射的电循环技术路径。该方案尤其适合中小规模卫星组网、补网及科研载荷发射市 场。 本报讯(记者李春莲)近日,商业航天企业合肥星火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火空间")完成天使轮 融资,金额达5500万元。本轮融资由锦沙资本、合肥产投资本联合领投,合肥产投科创基金和合肥市天 使投资基金跟投。此前,星火空间已完成超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目前累计融资额近亿元。 锦沙资本总经理、管理合伙人刘尚表示:"锦沙资本长期看好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并持续投资布局,中 国的火箭市场已经有不少优秀公司实现重大突破,但我们依然看好面向小型星座发射和大型星座补网、 灵活定制化、中小型、低成本火箭的长期巨大机会,星火空间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技术路线清晰、团 队执行力强,期待其成为中国商业航天 ...
超5万平米!济南东部拟建大载重火箭总部及总装制造基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8-27 07:55
项目规划 - 济钢集团计划在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大载重火箭总部及总装制造基地项目 总建筑面积50854.42平方米 [1] - 项目包含三大主体建筑:火箭总装测试厂房(高度18.35米 计容面积59986.38平方米)、动力站(高度8.35米 计容面积1620.55平方米)、零部件制造厂房(高度15.35米 计容面积23888.45平方米) [2] 产业基础 - 济钢集团与深蓝航天合作建设的长清测试基地已建成三大测试台:101测试台(20吨推力)、103测试台(600吨推力)、102双工位测试台(130吨推力) [2] - 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已形成卫星制造、火箭研发、航空制造和信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2] 行业规模 - 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领域企业达148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 [2] - 2023年上半年产业实现营收133.79亿元 [2] 战略意义 - 该项目实现济南在火箭总装领域的突破 进一步提升航空航天产业布局 [1][2] - 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
四连炸后,马斯克的星舰终于翻身了,但火星还远着呢
36氪· 2025-08-27 04:26
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 - 星舰第十次试飞实现关键成功 完成所有预定测试项目 包括顺利点火进入预定轨迹 打开载荷舱门释放8颗模拟星链卫星 在轨点火试验 以及重返大气层后实现海面软着陆 [1][17][18][19] - 一级助推器B16在返回过程中尝试极高难度的双发动机减速着陆 精准对准海面虚拟目标点 完成整个减速过程后坠入海中 测试摸清了超重型助推器在极限状态下的性能边界 [17] - 二级飞船S37在重返大气层环节进行大胆实验 包括拆除部分隔热瓦 安装全新金属隔热瓦和带主动冷却功能的新型隔热瓦 采用更平滑的边缘隔热瓦 并安装正式可承载受力的二级捕获点 最终顶住数千度高温考验 [19] 星舰2025年试飞挫折记录 - 年初至6月经历四连败 1月17日S33未挺到二级关机 3月7日S34发射后几乎同一时间失败 5月28日S35挺到关机但再入过程中信号丢失 6月18日S36地面测试时突发爆炸 导致飞船报销和测试台瘫痪 [3][5][6][8][10][12] - 四连败是公司最糟糕的试射记录 问题涵盖结构应力 零件损坏 发动机故障 物理谐振和材料暗伤等 可靠性远不如今年已成功发射100次的猎鹰9号火箭 [12][32][34] 历次失败具体原因分析 - 第九次试飞失败因一级助推器再入攻角最高达17度 导致贮箱内隧道管破裂泄漏 甲烷和液氧异常混合爆炸 [20][21][23] - S35失败因燃料箱顶部扩散器结构损坏 导致高压气体泄漏到头锥 使飞船姿态失控旋转解体 [25][26] - 第八次试飞失败因二级飞船中央3台猛禽发动机中的一台发生硬件故障 导致推进剂意外混合和点燃 [29] - 第七次试飞失败因飞船尾部推进系统遇到异常强烈共振 远超地面模拟数据 导致推进剂管路和连接部位承受额外应力引发泄漏 [29] - S36地面爆炸因COPV高压罐在生产过程中留下微小损伤 在高压下瞬间破裂引爆整艘飞船 [29] 技术改进与迭代计划 - 第十次试飞中一级降低再入攻角 二级扩散器重新设计 能更高效输送增压气体并减少结构应力 新设计经更严格测试 在发射工况下无损工作预期使用寿命10倍以上 [23][27] - 三代星舰已从PPT走向生产线 包括新版栅格舵体积更大强度更高 数量从4个改为3个 作动机构全部改成内藏式 一级捕获点重新设计与栅格舵整合 [54][58][60][61] - 换装猛禽3代发动机 生产和测试在得克萨斯州完成 发动机数量调整 一级发动机排布变成裸奔状态 二级增加3台真空版猛禽发动机 推力大增以适应拉长设计 [60][63][65][67] - 后续迭代计划继续拉长箭体 完全重复使用情况下运力宣称将达200吨 新建二号发射台专为三代及未来型号服务 不兼容现有二代星舰 [67][69][71] 项目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星舰是公司倾尽全力打造的项目 目标实现轨道级运载火箭完全重复使用 最终将人类送上月球和火星 [3] - 项目首要任务是帮助NASA完成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 这是基本盘和获得NASA投资的关键 [36] - 火星计划选择阿卡迪亚平原作为着陆点 因具备浅层水冰 地势平坦 气候宜人和数据完善等优势 目标在2026年底或2028年窗口期发射无人星舰和擎天柱机器人上火星 [38][40][44][51][54] - 若成功实现入轨发射 完整回收和在轨加注三个关键节点 将提升火星计划可信度 并为新一代星链卫星发射部署奠定基础 [42][72]
星舰“十飞”两度推迟,马斯克再谈火星梦:想为地球生命上保险
36氪· 2025-08-26 09:17
星舰第十次试飞推迟 - 原定于北京时间8月26日进行的星舰第十次试飞在倒计时40秒时因天气原因紧急叫停 发射计划取消 火箭仍留在发射台上 [2] - 这是一周内第二次推迟 8月24日晚因地面系统故障临时取消发射 [2] - 今年星舰已进行三次试飞 均以飞船或助推器爆炸告终 [2] - 本次试飞原计划携带8颗模拟卫星升空 目标包括超重型助推器受控溅落 飞船入太空 发动机重启及卫星部署 这些目标在前三次试飞中均未实现 [2] 星舰项目战略愿景 - 项目根本目标是帮助人类成为多星球生存物种 将文明和意识扩展到地球之外 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保障生命和人类文明长远延续 以及为人类提供值得兴奋的奋斗目标 [3][4] - 关键转折点在于火星城市实现自给自足 这需要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包括能生产芯片及制造芯片工厂的能力 [4][5] - 估计需要运送至少100万吨物资至火星才能建立自给自足的火星文明 [5] - 星舰设计目标是大规模制造和快速迭代 最终达到每年生产成千上万艘 以支持火星城市建设 [3][4] 技术突破与工程挑战 - 选择特殊不锈钢合金作为主体结构材料 而非铝材 因不锈钢耐热性更好且不需要涂漆 [6] - 猛禽发动机被描述为目前地球上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 能量极其惊人 [6] - 完全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是重大工程挑战 目标是实现每次飞行后立即投入下一次任务 而非像航天飞机那样需数月检修 [7][9] - 计划用发射塔机械臂直接在空中接住返回的助推器和飞船 助推器返回后约五六分钟 只需三四十分钟加注燃料即可再次发射 理论上同一枚助推器可做到每小时飞行一次 [7][8] - 轨道加油技术是解锁火星任务的关键 计划明年开始试验 通过专用加油船在轨道上为货舱满载但燃料耗尽的飞船补加燃料 使其能飞往火星等深空目的地 [10][11] 地球点对点极速旅行应用 - 星舰能实现地球点对点极速旅行 理论上可在半小时内抵达全球任何地方 速度是音速的25倍 为民航飞机的30倍 [3][12] - 具体旅行时间示例:洛杉矶到悉尼不到半小时 洛杉矶到东京在半小时内 纽约到新加坡同样如此 [12]
俄企开发小卫星发射专用超轻火箭
环球网资讯· 2025-08-24 23:31
技术研发进展 - 开发超轻型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小卫星 采用复合材料低温燃料箱使火箭重量减轻15%—20% 当前火箭重量约为14吨 [1] - 运用人工智能辅助高精度计算机建模技术优化火箭结构 采用青铜-钢双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发动机部件 提高燃烧室温度并降低燃料消耗 [1] - 已开发上面级推进装置原型 涡轮发电机原型和上面级模型 正在制造第一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原型 [1] 产品性能特点 - 火箭能将航天器送入500公里 800公里及1500公里高度近地轨道 [2] - 与中型火箭相比发射成本更具竞争力 可灵活选择轨道参数并缩短发射订单执行时间 [1] - 团队正开发小卫星在轨维护技术 后续计划采用耐热合金3D打印部件 研发超强纤维新材料及环保火箭技术 [2] 行业竞争格局 - 项目正在参与战略倡议署监督委员会方案评选 [2] -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正独立开展可回收重复利用火箭研发项目 超轻火箭可能在发射成本或技术性能方面构成竞争 [3] - 不同火箭项目的竞争将推动技术进步并降低成本 为俄罗斯航天业开辟新的可能 [3] 市场前景评估 - 火箭对俄罗斯航空航天领域发展具有吸引力 拥有全类型运载火箭对国家至关重要 [3] - 发射成本可能高于"联盟"号火箭的附带发射 但对执行特定任务的业内公司极具吸引力 [3] - 专家认为研发设想良好 但需考虑投资回报率和实际需求 团队资源实现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2]
美股异动 | Firefly Aerospace(FLY.US)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涨超54%
智通财经网· 2025-08-07 17:02
公司上市表现 - Firefly Aerospace周四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股价大涨54%至69 63美元 IPO价格为45美元 [1] - 公司发行1930万股 募资规模达8 68亿美元 高于原计划 [1] - 市场认购需求旺盛 订单量达原计划发行量的10倍 [1] 公司里程碑事件 - 旗下"蓝幽灵"探测器于今年3月成为唯一成功稳定着陆的私营月球探测器 [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曾因资金问题濒临破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