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及燃料电池

搜索文档
恒生指数早盘跌0.18% 氢能板块大涨
智通财经· 2025-09-18 04:3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8%或47点至26860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04% 早盘成交额达2047亿港元[1] 氢能概念板块 -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进入放量冲刺期 亿华通盘中最高涨幅超84% 午盘收涨33%[1] - 重塑能源上涨17% 国富氢能上涨13% 京城机电股份上涨12%[1] 半导体芯片板块 - 国产算力芯片逐步替代英伟达 体现中国人工智能与西方半导体生态脱钩趋势[1] - 华虹半导体上涨10% 中芯国际上涨6.5% 上海复旦上涨2.45%[1] 智能驾驶概念板块 - L2级辅助驾驶将迎来强制国标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受益[1] - 黑芝麻智能上涨6% 地平线机器人上涨6.7% 速腾聚创上涨6.99% 佑驾创新上涨2.5%[1] 风电产业链 - 风电产业链反内卷成效显著 金风科技上升2% 龙源电力上涨超3%[1] 个股表现 - 蓝月亮集团上涨超6% 获调入港股通 品牌护城河持续深化[2] - 百奥赛图上涨超10% 科创板IPO即将上会 月初与默克达成抗体授权合作[2] - 香港宽频拉升逾54% 中国移动香港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达78.08%[2] - 首程控股上涨超8% 旗下北京首大兴业基金追加投资微分智飞[3] 有色金属板块 - 有色金属股跌幅居前 江西铜业股份下跌2% 洛阳钼业下跌1%[3] - 美联储鹰派降息25基点 9月降息预期较为充分[3]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18% 氢能板块大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4:08
氢能概念股表现 -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氢能概念股盘中拉升 亿华通一度涨超84% 午盘涨33% 重塑能源涨17% 京城机电股份涨12% 国富氢能涨13% [1] 国产算力芯片替代 - 国产算力芯片逐步替代英伟达 体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西方半导体生态逐渐走向脱钩 芯片股延续强势 华虹半导体涨10% 中芯国际涨6.5% 上海复旦涨2.45% [1] 智能驾驶概念股走高 - L2级辅助驾驶将迎来强制国标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黑芝麻智能涨6% 地平线机器人涨6.7% 速腾聚创涨6.99% 佑驾创新涨2.5% [1] 风电产业链表现 - 风电产业链反内卷成效显著 风电股多数活跃 金风科技升2% 龙源电力涨超3% [1] 蓝月亮集团调入港股通 - 蓝月亮集团涨超6% 近日获调入港股通 公司品牌护城河持续深化 [2] 百奥赛图科创板IPO进展 - 百奥赛图涨超10% 科创板IPO即将上会 公司月初与默克达成抗体授权合作 [3] 香港宽频股权变动 - 香港宽频拉升逾54% 股份要约截止 要约人中国移动香港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股达78.08% [4] 首程控股追加投资 - 首程控股涨超8% 旗下北京首大兴业基金追加投资微分智飞 [5] 有色金属股下跌 - 有色金属股跌幅居前 美联储鹰派降息25基点 江西铜业股份跌2% 洛阳钼业跌1% [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跌0.18% 跌47点 报26860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04% 港股早盘成交2047亿港元 [1]
氢能概念股盘中拉升 亿华通一度涨超84%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智通财经· 2025-09-18 03:06
氢能概念股表现 - 亿华通股价上涨51.13%至36港元 [1] - 重塑能源股价上涨27.96%至212.8港元 [1] - 京城机电股份股价上涨15.32%至5.58港元 [1] - 国富氢能股价上涨11.71%至62港元 [1] 行业催化事件 - 第十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于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1] - 北京、重庆、武汉等多地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 [1] 机构观点 - 长城证券认为氢能产业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 [1] - 国金证券指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1] - 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加速 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当前两条主线 [1]
港股异动 | 氢能概念股盘中拉升 亿华通(02402)一度涨超84%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3:00
氢能概念股表现 - 亿华通股价涨51.13%至36港元 [1] - 重塑能源股价涨27.96%至212.8港元 [1] - 京城机电股份股价涨15.32%至5.58港元 [1] - 国富氢能股价涨11.71%至62港元 [1] 行业催化事件 - 第十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于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1] - 北京、重庆、武汉等多地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 [1] 机构观点 - 长城证券认为氢能产业持续发展得益于持续颁布的利好政策 [1] - 国金证券指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结算时点 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1] - 燃料电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加速 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当前两条主线 [1]
机构: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0:45
第十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于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的结算时点,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燃料电 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将加速,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目前的两条主线,建议持续关注。 长城证券(002939)认为,鉴于我国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氢能产业持续发展。上游电解槽招标 项目持续稳定增多,制氢投资力度加大;中游加氢站建设有序推进,保障氢能供应;下游氢能应用实现 多领域创新,促进氢能交通推广。 ...
日本国际氢能源燃料电池展2025|FC EXPO
搜狐财经· 2025-08-15 08:08
展会概况 - 日本国际氢能源燃料电池展FCEXPO由日本励展公司主办 创办于2005年 每年举办三届 分别在不同城市举行[1] - 2025年秋季展会于9月17-19日在千叶幕张展览馆举行 冬季展会于11月19-21日在大阪INTEX展览馆举行 春季展会于2026年3月17-19日在东京BIGSIGHT展馆举行[1] - 上届展会规模达450家参展企业 吸引约27000名客商 展会面积达25000平方米[1] 参展企业构成 - 参展企业包括国际一线厂商丰田 本田 铃木 松下 东芝 液化空气和巴拉德等[3] - 参观买家来自燃料电池制造商 汽车制造商 电子制造商 热电联产系统供应商 建筑和工厂相关公司 能源相关公司及投资者等多个行业[3] 展区划分与技术展示 - 展区划分为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专区 氢气生产/储存/供应区和燃料电池制造/开发区三大区域[5] - 燃料电池系统专区展示下一代燃料电池系统 汽车燃料电池 住宅燃料电池和热电联产系统等产品[5] - 氢气生产储存供应区涵盖制氢设备 阀门 氢气运输储氢罐 压缩机 吸氢合金 加氢站及检测设备等技术[5] - 燃料电池制造展区集中展示电堆 电极 电解质 催化剂 分隔器 评估设备及制造工艺等核心技术[5] 行业交流与影响 - 展会通过技术研讨会 论坛和交流活动促进行业最新动态分享和经验交流[5] - 展会有助于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提升公众对氢能的认知 促进氢能技术商业化应用和跨国合作[6] - 展会作为行业内各方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场所 共同探讨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8]
7月氢车上牌数据:云韬氢能配套第一,TOP5集中度近九成
势银能链· 2025-08-15 03:03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1-7月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上牌2318辆,同比减少49 9% [3] - 2025年1-7月燃料电池累计装机量298 91MW,同比减少23 8% [3] - 2025年7月燃料电池装机量41 54MW,同比减少66 3%,环比减少41 7% [5] - 2025年7月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351辆,同比减少63 1%,环比减少41 4% [5] 企业配套情况 - 2025年7月燃料电池汽车配套企业包括云韬氢能、国氢科技、亿华通等10家企业 [7] - 云韬氢能配套数量104辆,占比近30%,位居第一 [7] - 国氢科技配套数量位列第二,亿华通位列第三 [7] - TOP5企业市场集中度高达88 3% [7] 行业活动与资源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8月27-28日在江苏无锡举行 [1] - 提供《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订阅服务 [13] - 势银提供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和咨询顾问服务 [13]
擎动科技发布新一代高性能风冷膜电极,四重突破引领价值跃升
势银能链· 2025-08-07 03:05
核心观点 - 擎动科技发布新一代风冷膜电极H300 在性能 环境适应性 成本和寿命四大维度实现关键突破 重新定义行业价值标准 [3] - 产品功率密度突破至0 7W cm² 环境适应性显著改善 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 使用寿命可达3000h以上 [3] - 通过国产材料替代和自研催化剂实现降本增效 每kW材料成本降低一半 [18][21] - 自主研发高耐久性催化剂 理论寿命超10000小时 风冷环境下保守评估寿命达3000小时 [22] - 产品技术突破将加速氢能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 推动氢能在更多场景商业化应用 [23][24] 性能提升 - 采用"介孔催化剂+自增湿催化层"设计 解决传统膜电极在风冷场景下性能衰减问题 [5] - 在1 0A cm²下性能达0 683V 较竞品高29mV [7] - 阴极闭式电堆测试中 1 0A cm²下保持0 695V高性能 [9] - 功率密度突破至0 7W cm² 行业天花板 [3] 环境适应性 - 优化催化层保水结构 打破传统产品因温度波动导致的性能不稳定 [10] - 在65℃高温下性能达0 622V 始终高于竞品13~23mV [13] - 闭式电堆测试中功率输出波动幅度小于5% 宽温度范围内保持超0 685W cm²高功率输出 [16] 成本控制 - 国产质子膜和碳纸替代进口材料 每kW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 [18] - 自研高性能合金催化剂实现低Pt载量 每kW材料成本可降低一半 [21] - 全国产材料体系性能与全进口一致 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21] 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高耐久性催化剂 载体高石墨化处理 粒径均一 耐久性大幅提升 [22] - 累计申请专利142项 其中109项已授权 含1项PCT发明专利 [22] - 精准把握风冷场景在两轮车 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22] 行业影响 - 加速氢能关键部件自主可控进程 减少对进口材料依赖 [23] - 推动氢能从示范应用向全域渗透 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 [24] - 实现从通用型向场景定制型的技术跨越 [22]
DT产研丨全国1.5兆瓦花落谁家?一文了解上半年固体氧化物电池SOC市场情况
DT新材料· 2025-08-04 16:04
氢能产业链发展现状 - 燃料电池车示范期结束,行业进入政策指引与技术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车用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正向突破90-100摄氏度宽温域发展 [4] - 2025年上半年燃料电池车产销量分别为1364辆和1373辆,同比均下降50% [4] - SOC(SOFC/SOEC)市场爆发式增长,上半年设备招标量超30个,总功率达兆瓦级,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4] SOC招标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增32个SOC招标项目,同比增长167%,预计全年招标量将大幅增长 [6] - 总装机功率达1.5MW,同比暴增282%,最大单项目中广核研究院项目功率达1.1MW [8] - 电力、船舶等下游应用企业及关联方成为招标主力,显示SOC产业化进入新阶段 [9] SOC产品类型与技术路径 - SOFC占比60%,SOEC占比34%,RSOC占比6%,SOEC增长显著,与SOFC形成"双足鼎立"格局 [11] - 甲醇、氨作为燃料的项目增多,如氢邦科技中标相关项目,产业协同效应显现 [13] - 船用、氢电耦合应用示范增加,如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船用SOFC系统项目 [15] 中标企业表现 - 13家企业中标,西安稀有院中标数量第一,质子动力与翌晶能源装机量并列第一 [17][18][20] - 企业出海趋势明显,翌晶能源上半年3个海外项目单功率超百千瓦级 [17] - 中船718所布局SOEC领域,旗下派瑞氢能已覆盖碱性、PEM和AEM技术路线 [23]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 - 论坛聚焦绿色甲醇产业链,涵盖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生物质气化制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主题 [27][28] - 设置国际对接专场,推动绿色甲醇项目出海与国际合作 [32] - 科技成果展示环节包括海报与科研团队成果,促进技术转移转化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