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外包
icon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922
国证国际· 2025-09-22 09:06
港股晨报 2025 年 9 月 22 日 国证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 研究部 周五港股延续分化格局,资源类板块成为市场主角,黄金、有色金属与煤炭股 涨幅居前。黄金股表现亮眼,受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刺激,国际金价 上行动能强劲,板块普遍收涨。有色金属相关个股同样受到追捧,成大市重要 推动力。此外,煤炭股延续强势,多只龙头大涨。市场普遍预期库存加速去化, 行业供需平衡,动力煤市场价格有望稳中有升,推动板块情绪回暖。汽车产业 链强势拉升,锂电、整车和零部件股全面走高。其中锂电龙头释出储能电芯已 规模化量产的积极消息,结合新能源行业长期需求支撑,推升资金对汽车与电 池概念的关注度。不过,医药板块普遍承压,医药外包、创新药与中医概念股 齐跌,龙头品种回调明显,成市场拖累。电力及新能源发电板块同样表现低迷, 受到行业基本面与预期压力影响而承压走弱。金融股亦缺乏亮点,券商、内银 与保险股全线走低,整体权重未能支撑大市。整体来看,周五港股呈现结构性 行情,黄金、煤炭及新能源汽车等资源与高景气赛道成为资金集中方向,而医 药、电力及大金融板块则成为主要调整区域,市场风格依旧快速切换。 宏观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中国 ...
康龙化成披露2员工实验室死亡原因康龙化成管理层被罚款
第一财经· 2025-09-21 10:36
事故调查结果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披露康龙化成实验室亡人事件调查报告 直接原因为2名操作员未按公司规程操作 进入柔性隔离器内部导致事故发生[1] - 间接原因为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存在缺陷[1] 人员追责情况 - 10名管理人员因违反安全生产法被处罚 罚款金额为上一年年收入20%至50% 包括主要负责人楼某强 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 分管安全生产副总裁王某辉[2] - 2名操作员郭某和井某学因死亡不再追究责任[2] 公司处罚建议 - 调查组建议对康龙化成公司处以30万元至100万元人民币罚款[3] 公司背景信息 - 康龙化成属于医药外包行业 同时在A股(300759 SZ)和港股(03759 HK)上市[1] - 事件发生于2023年6月3日 地点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泰河路6号[1]
知名医药外包公司实验室违章作业致两人窒息死亡,原因披露!管理层被罚
第一财经网· 2025-09-21 09:57
事故概述 - 康龙化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室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2名操作人员死亡 [1][2] - 事故直接原因为操作人员违反《柔性隔离器使用和清洁》规定进入氮气环境导致窒息 [2] - 事故间接原因为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管控机制落实不到位 [3] - 该事件被认定为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4] 公司影响 - 10名管理人员因违反安全生产法面临年收入20%-50%的罚款包括主要负责人楼某强和中国区生产副总裁张某良 [4] - 公司面临30万至100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罚款 [5] - 公司为A股医药外包收入第二大企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4.41亿元 [1][5] 业务背景 - 事故涉及一款处于IND审批阶段的一类创新药用于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1] - 产品为注射用原料药对氧气敏感需严格控制微生物和内毒素指标 [1] - 生产工艺包含22个步骤最后5步反应在事故发生的放大实验室进行 [1] 行业警示 - 事件引发行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要求加强人防、技防、物防三防措施 [5] - 调查组要求全面排查事故隐患做到即查即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美迪西遭1.59亿元索赔,鸿绪生物发声明:交付滞后,蒙受严重损失
新浪财经· 2025-09-19 07:02
诉讼纠纷核心事实 - 鸿绪生物起诉美迪西普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要求解除《技术服务合同》并索赔1.59亿元 其中损失赔偿1.5亿元[2][4][5] - 起诉理由为美迪西严重滞后提交中英文版安评研究报告 且报告未通过中国NMPA和美国FDA审查 导致鸿绪生物国内IND申报被退审 美国申请失败[4] - 美迪西表示不予认可鸿绪生物主张 将积极应诉并可能采取反诉等措施[6] 财务与经营状况 - 美迪西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5.4亿元 利润总额-0.21亿元 归母净利润-0.13亿元 归母扣非净利润-0.27亿元[6][7] - 公司总资产28.34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0.38% 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下降2.61%至20.84亿元[7]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9.11% 较上年同期减少0.12个百分点[7]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5.40亿元 占期末流动资产比例37.24%[8] 合同与业务细节 - 双方于2020年12月18日签署《技术服务合同》 合同金额557.6万元 鸿绪生物尚欠付55.76万元[5] - 合同约定美迪西需在8个月内完成四个试验项目并提供中英文版试验报告[4] - 鸿绪生物索赔金额为合同金额的约27倍[5] 行业背景与公司地位 - 美迪西为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 曾被认定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3] - 中国制药公司中约15%-20%无研发和注册能力 委托CRO公司成为专业分工的必然选择[3] - 公司2019年上市 业绩巅峰在2022年 2023年和2024年持续两年亏损[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最大股东陈金章持股12.15% 与CHUN-LIN CHEN为一致行动人及堂兄弟关系[8] - 前十名股东中多数为兄弟、叔侄或姻亲关系 形成家族控制格局[8] - CHUN-LIN CHEN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 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131.5万元[8][9]
凯莱英(002821):深度研究报告:小分子技术筑基,新兴业务渐入收获期
华创证券· 2025-09-16 09:3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目标价136.15元 当前价116.69元[2][3][10] 核心观点 - 小分子CDMO技术筑基 新兴业务进入收获期 双轮驱动成为一站式综合服务企业[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70/14.04/17.00亿元 同比+23.3%/+20.0%/+21.1%[3][10]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3.24/3.89/4.71元 对应PE 36/30/25倍[3][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804.66百万元 同比-25.8% 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至6629.24百万元(+14.2%)[3][1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949百万元 同比-58.2% 预计2025年增长至1170百万元(+23.3%)[3][16] - 2024年小分子业务收入4570.73百万元(占比78.74%) 新兴业务收入1226.37百万元(占比21.70%)[16] 小分子CDMO业务 - 依托连续性反应和生物酶催化核心技术构建竞争壁垒 临床中后期项目新技术应用率超33%[7][31][45] - 2024年小分子业务毛利率47.95%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6][45][48] - 2024年临床III期项目73个 涉及GLP-1、KRAS等热门靶点[49][53] - 通过英国Sandwich Site加速全球化布局 2024年欧洲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13%[15][54][56] 新兴业务布局 - 化学大分子CDMO:2024年收入4.60亿元(+13.3%)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2025年底将达44000L[59][73][74] - 制剂CDMO:2024年交付近200个项目 2025年新投产产能包括1亿支卡式瓶车间[92][95][96] - 生物大分子CDMO:2024年收入1.5亿元(+13.91%) ADC项目在手订单占比超60%[100][114] - 临床CRO:2023年新增项目达347个峰值 2024年获4项FDA IND默示许可[119][122][124] - 技术输出:2024年新承接超20个项目 客户总数约150家[125] - 合成生物技术:2024年收入同比+33.22% 80%以上来自境外客户[126] 产能与技术优势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 2025H1研发费用2.86亿元 占收入比8.96%[21][24] - 多肽技术平台涵盖SPPS、LPPS、NCL/CEPS及生物合成四大平台 支持3-6个月IND交付[71][72][73] - 寡核苷酸采用固相/液相-酶连接法 杂质占比<0.5% 较传统方法显著提升纯度[86][89] - 合成生物技术专利近160项 固定化酶连续反应技术产能提升最高1500倍[126][128]
港股医药外包概念股集体上攻昭衍新药涨超8%
新浪财经· 2025-09-15 04:36
港股医药外包概念股表现 - 康龙化成股价上涨超过9% [1] - 昭衍新药股价上涨超过8% [1] - 药明生物和凯莱英股价均上涨超过4% [1] - 泰格医药股价上涨超过2% [1] 中国药监局政策调整 - 国家药监局于9月12日发布新规 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实行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1] - 新规适用范围包括中药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1类产品 需满足三条标准之一 [1] - 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立即实施 [1] 美国政策环境影响 -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行政草案再度引发市场担忧 [1] - 自2023年底以来该法案共计经历10次调整 [1] - 代表性CXO公司股价对法案进展的反应呈现逐步变化趋势 [1]
凯莱英股价涨5.27%,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8.71万股浮盈赚取228.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3:32
股价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上涨5.27%至117.99元/股 成交额达12.47亿元 换手率3.43% 总市值425.46亿元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CMO医药外包服务 收入构成中小分子CDMO解决方案占比76.19% 新兴服务占比23.71% 其他业务占比0.10% [1] 基金持仓情况 - 嘉实医疗保健股票基金持有38.71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14%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28.78万元 最新规模8.25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41.32%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郝淼任职6年244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36.52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率183.83% [2]
凯莱英股价涨5.27%,中海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2.43万股浮盈赚取132.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3:32
股价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上涨5.27%至117.99元/股,成交额达12.45亿元,换手率为3.43%,总市值425.46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CMO医药外包服务,小分子CDMO解决方案占比76.19%,新兴服务占比23.71%,其他业务占比0.10% [1] 基金持仓动态 - 中海医药混合A(000878)二季度增持7.39万股至22.43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6.25%位列第六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32.58万元,今年以来收益率29.89%,近一年收益率41.89%,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35.66% [2] 基金管理人信息 - 基金经理姚炜累计任职6年281天,管理资产总规模4.5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回报65.93%,最差回报-38.1% [2]
凯莱英股价跌5.86%,华宝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664.67万股浮亏损失4320.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7
股价表现 - 9月11日凯莱英股价下跌5.86%至104.50元/股 成交额2.82亿元 换手率0.86% 总市值376.8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7日 2016年11月18日上市 总部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1] - 主营业务为CMO医药外包服务 收入构成:小分子CDMO解决方案76.19% 新兴服务23.71% 其他0.10% [1]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宝中证医疗ETF二季度减持109.21万股 当前持有664.67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93%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4320.35万元 [2] 基金产品信息 - 华宝中证医疗ETF成立于2019年5月20日 最新规模261.47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19.93% 近一年收益43.62% 成立以来收益17.52% [2] - 基金经理胡洁任职12年334天 管理规模843.4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181.61% 最差回报-98.01% [2]
对外授权交易火了,带来的不只是创新药企收入有了,这一领域公司正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9-06 08:41
药明生物在创新药对外授权中的市场地位 - 药明生物参与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项目中约70%的CDMO合作份额 [2] - 超90%的项目在交易完成后仍继续与药明生物合作 [2] - 60%的项目买家为全球大型跨国药企 [2] 创新药出海对药明生物业务的积极影响 - 项目出海后订单金额可能从千万元级人民币提升至千万美元级(例如1000万元人民币→1000-2000万美元) [3] - 海外药企收购中国项目后加大与药明生物合作 使原仅面向中国的项目扩展至全球市场 [3] - 新增项目转移机会:买方为药明生物现有客户时 会将收购项目转入公司合作体系 [3]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达660亿美元 [5] -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 [5] - 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态度转变:从"戴有色眼镜"转为主动来华"淘金" [7] 药明生物的核心竞争优势 - 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质量被认定为创新药出海成败关键 [5] - 具备覆盖细胞株构建、病毒清除、分析表征及GMP生产的全链条能力 [5] - 通过客户尽调环节可比市场提前2-3个月掌握药物出海动向 [6]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方向 - 创新药出海需要系统能力支撑 包括CMC、资源、战略和生产一体化 [7] - 药企通过授权获得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 反哺行业持续发展 [7] - 医药外包行业通过加速实验室到商业化进程创造市场机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