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工新材
icon
搜索文档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9.24”新政一周年:专精特新领涨,估值弹性兑现,生态跃迁开启
开源证券· 2025-09-28 12:14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2025 年 09 月 28 日 北交所"9.24" 新政一周年:专精特新领涨,估值弹性兑现,生态跃迁开启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 北交所研究团队 诸海滨(分析师) zhuhaib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7 北交所"924"一周年双指数高收益率,市场生态重塑,成长赛道领涨全局 2024 年 9 月 24 日,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旨 在通过"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市场信心、激活资本市场。"924"新政 一周年来看,北交所在本轮行情中表现亮眼,北证双指数涨幅优于其他主要指数, 2024 年 9 月 23 日-2025 年 9 月 24 日北证专精特新和北证 50 涨幅分别为 210.02% 和 163.26%。整体来看,"924"新政一周年行情主要可以分为四轮小行情。1) 第一轮行情:2024 年 9 月 23 日-2024 年 11 月 7 日,本轮行情北证双指数涨幅远 高于其他主要指数,北证专精特新和北证 50 涨幅分别 143.23%和 134.9%,本轮 行情中北交所整体位于估值低位,北交所流通市值较小与涨跌幅高弹 ...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开源证券北交所机构化浪潮引领生态重构,“920代码”切换赋能市场活力
开源证券· 2025-09-14 08:45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呈现机构化加速趋势,大市值公司涨幅显著高于小市值公司,机构偏好加强推动指数创新高 [2][10][12] - "920代码"切换将于2025年10月9日实施,有望提升板块认同感和市场活力,强化"专精特新"定位 [2][29][31] - 公募基金持仓规模和被动指数基金产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机构资金持续流入推动生态重构 [2][17][23] - 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反内卷及储能等方向被建议作为后市关注重点 [3][56]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北证50指数报1,600.88点,周跌幅1.07%,PE TTM为78.47X;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报2,750.02点,周跌幅0.88%,PE TTM为85.85X [3][43] - 北交所整体PE估值从56.20X下跌至54.76X,科创板PE从70.63X上涨至73.29X,创业板PE从43.49X上涨至44.35X [34][36] - 日均成交额320.66亿元,较上周下滑10.86%;日均换手率6.76%,下降0.97个百分点 [3][37][39] - 分行业PE TTM:信息技术109.68X、消费服务60.33X、化工新材50.59X、医药生物48.11X、高端装备45.18X [3][51][54] 机构化趋势与资金流向 - 2025H1公募基金持仓市值达223.83亿元,配置占比0.37%,较2024年末增长75.94%和0.15个百分点 [2][17][21] - 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达113.22亿元,产品数量60只,预计另有14只相关基金将于2025年入市 [2][23][27] - 大市值公司涨幅显著:100亿以上市值公司平均涨幅18.75%,50-100亿涨幅15.61%,30-50亿涨幅8.48% [2][12][14] - 公募增持前十大企业包括同力股份(增持3137.67万股)、纳科诺尔(增持1266.97万股)等 [19][20] 上市与审核动态 - 2024年初至2025年9月12日共36家企业上市,2025年上市13家,首日涨幅均值356.01% [59][62][69] - 三协电机首日涨幅785.62%,为同期最高;发行市盈率均值14.16X [59][62][64] - 本周2家企业注册(北矿检测、奥美森),2家企业过会(雅图高新、巍特环境),8家企业进入已问询阶段 [4][71][72] 代码切换与板块建设 - "920代码"切换将于2025年10月9日实施,统一代码号段提升辨识度,强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 [29][31][33] - 新代码号段有助于区分北交所与新三板属性,减少投资者混淆,增强板块独立身份认同 [30][31][33] 行业与投资方向 - 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为五大重点行业,细分领域半导体制造PE TTM达162.32X [51][54][55] -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反内卷及储能领域标的,重点布局稀缺性和新质生产力属性企业 [3][56][57]
设立4周年培育274家公司,合格投资者逾900万户 北交所总市值超9000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9-03 16:5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74家 总市值9200多亿元[1] - 较2021年11月开市时81家增加193家 平均每年新增近50家[1] - 总市值较开市时增幅超过2倍[1] 市场表现与活跃度 - 今年日均成交约290亿元[1] - 北证50指数年内大涨逾五成 跑赢沪深300等主要指数[2] - 超过40只北交所个股年内涨幅翻倍[2] 投资者与机构参与 - 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1] - 39家公募旗下基金持仓59家北交所公司 合计持仓市值近百亿元[3] - 机构数量与重仓规模均创近3年新高[3] 企业结构与行业分布 - 高新技术企业约占九成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1] - 形成五大产业群:高端装备(41.6%) 信息技术 消费服务 化工新材 医药生物[1] - 上市企业市值主要集中在10亿元-30亿元 占比约三分之二[2] 企业研发投入 - 去年北交所企业合计投入研发费用85.94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4.56%[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的公司共178家 占比达65.2%[2] 制度建设与产品创新 - 设计4套上市标准 构建特色制度体系支持专精特新发展[2] - 今年A股67家新股上市中 北交所占12家 占比近两成[2] -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正式发布 选取50只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作为样本[3] 资金流入预期 - 预计下半年将迎来近百亿元机构资金[3] - 10只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基金将发行 8只北证主题公募将打开申购[3]
北交所设立四年,27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9200亿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2 10:23
市场规模与结构 -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74家 总市值9220亿元 [1] - 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9家占比54%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82% [6] - 形成高端装备(占比40%)、信息技术、消费服务、化工新材、生物医药五大产业群 [6]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上半年企业平均营业收入3.36亿元 同比增长6% [6] - 82%企业实现盈利 61%企业营收同比增长 50%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 [6] - 研发费用均值从2020年1851万元增长至2024年3148万元 累计增长70% [6] 上市融资与成长性 - 2022年新增上市企业83家 2024年以来新上市企业12家 [8] - 企业上市平均募资规模从2023年1.91亿元增长至2025年3.33亿元 [8] - 上市企业平均营收规模从2020年4.39亿元增长至2024年6.87亿元 累计增长57% [9] 市场交易与流动性 - 2024年日均成交额291.51亿元 较去年日均成交额增长近4倍 [11] - 北证50指数持续创新高 2024年新股首日涨幅均值达320% [11] - 累计披露33家次重要投资并购事件 [11] 投资者结构 - 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 [11] - 北交所主题基金40只 合计规模166.01亿元 [12] - 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加速进场 [11]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证50与专精特新指数齐创历史新高,北证50新中枢1450-1650点或将确立
开源证券· 2025-08-24 08:12
核心观点 - 北证50指数和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均创历史新高,北证50指数首次有效突破1500点,预计新中枢将确立在1450-1650点区间 [2][10][23] - 北交所企业具备高专精特新属性(国家级小巨人占比54.48%)、高β弹性、小市值特征,并受益于科技小盘风格延续及指数化投资工具丰富化 [2][12][17][23] - 流动性显著改善,日均成交额达425.99亿元(周增63.25%),日均换手率升至8.52%(+2.89pcts),估值分层明显,部分行业估值溢价突出 [3][27][35][37] 市场表现与估值分析 - 北证50指数报1600.27点(周涨8.40%),PE TTM 72.98X;专精特新指数报2785.76点(周涨8.86%),PE TTM 86.13X [3][28][32] - 整体PE从52.07X升至55.04X,分层显著:58.61%企业PE超45X(160家),28.57%企业PE超105X(78家),9.16%企业PE处于0-30X(25家) [3][35] - 行业估值分化:信息技术(114.23X)、消费服务(57.83X)、医药生物(50.16X)、高端装备(46.10X)、化工新材(48.11X) [37][40] 指数与风格特征 - 北交所高β属性显著:2025年北证50收益54.20%,专精特新指数收益65.49%,远超沪深300(11.26%)和科创50(26.18%) [17][19] - 专精特新企业占比54.48%,仅次于科创板(58.23%),高于创业板(32.13%)和主板(8.22%),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 [12][14] - 指数基金扩容:11支北证50指数基金预计2025年入市,发行份额最高为华泰柏瑞(2.69亿份)、前海开源(1.04亿份) [20][21][23] 新股发行与审核动态 - 2024年初至2025年8月22日,34家新上市企业首日涨幅均值254.24%,2025年11家新股首日涨幅均值330.67% [47][49][55] - 发行市盈率均值14.35X,宏远股份(首日涨358.02%)、能之光(首日涨344.38%)表现突出 [47][49][55] - 近期审核进展:世昌股份已注册,中诚咨询等3家提交注册,精创电气定于8月29日上会 [4][56][59] 投资策略聚焦 - 关注半年报业绩超预期、具备新质生产力稀缺性的标的,警惕高估值企业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3][43] - 重点行业: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医药生物,其中半导体制造(153.24X)、国防军工(182.44X)估值领先 [37][40][43] - 股票池推荐标的包括德源药业(PE 28.3X)、同力股份(PE 13.7X)、康乐卫士(成长性突出)等20家企业 [44]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聚氨酯行业景气回暖,关注北交所一诺威
开源证券· 2025-08-17 13:45
核心观点 - 聚氨酯行业景气度出现回暖迹象 主要受益于海外供给收缩和价格回升 建议关注北交所一诺威[1][9][10] - 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本周整体上涨1.65% 其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及非金属材料表现突出 涨幅均超5%[2][23][24] - 颖泰生物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改善 营收同比增长3.0%至29.66亿元 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1529万元[3][53] 行业分析 - 聚氨酯作为特种有机合成材料应用广泛 涵盖建筑、家电、汽车制造等众多领域[1][9] - TDI价格较2025年6月1日及年初均有上涨 主要因科思创德国装置遭遇不可抗力导致海外供应受限[1][10] - 受能源成本和环保政策影响 海外TDI产能持续收缩 部分大厂产能退出市场 行业供需格局优化[1][10] 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本周报收1476.33点 上涨2.40% 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2.37%)但弱于创业板指(+8.58%)[19][25] - 化工新材二级行业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上涨5.27% 非金属材料上涨5.26% 表现最为亮眼[2][23] - 个股方面戈碧迦周涨幅达48.22% 华密新材涨28.25% 利通科技涨21.59% 涨幅居前[2][26][29] 公司业绩 - 颖泰生物2025H1营收29.66亿元 同比增加8742万元 净利润1529万元 较上年同期的-7938万元改善9467万元[3][53] - 迪尔化工2025H1营收3.02亿元 同比下降26.59% 净利润2690万元 同比下降46.67%[3][53] - 科创新材2025H1营收5578.27万元 同比增长19.56% 净利润702.63万元 同比增长11.37%[53] 产品价格走势 - 近一周TDI价格下跌3.0% MDI价格下跌0.6%[8][31][32] - 天然橡胶价格上涨2.1% 丁苯橡胶上涨1.7% 涤纶长丝上涨1.5%[8][32][33][41] - 聚乙烯下跌0.3% 聚丙烯下跌1.2% ABS、PA66、PA6及草甘膦价格持平[8][33][40][41][4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北交所一诺威 该公司为专业聚氨酯原材料及EO、PO下游衍生物生产企业[1][15] - 公司产品包括聚氨酯弹性体类、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及聚氨酯组合聚醚等三大类[15]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开源证券氮化硅材料性能优异,下游应用广泛,关注北交所天马新材
开源证券· 2025-08-10 13:36
氮化硅材料分析 - 氮化硅(Si3N4)具有耐高温(1200℃下抗弯强度达350MPa以上)、耐酸碱腐蚀、自润滑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机械领域 [2][10] - 2021年中国氮化硅粉市场规模1.7亿元,预计2028年达3.7亿元,2022-2028年CAGR为10.40% [2][10] - 国内高品质氮化硅原料稀缺,陶瓷轴承用氮化硅粉体主要依赖日本宇部兴产、东芝等进口供应商 [2][16] - 氮化硅在机械工程(轴承/切削工具)、电子半导体(LED基板)、新能源(燃料电池)、医疗(人工关节)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13][14][16] 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表现 - 本周(2025/8/4-8/8)北证50指数报1441.72点,周涨幅+1.56%;化工新材行业整体上涨+2.82% [21][22][25] - 细分行业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表现最佳(+8.05%),其次为非金属新材料(+2.41%)、化学制品(+1.42%) [23][28] - 个股方面华密新材(+33.97%)、广信科技(+23.63%)、利通科技(+14.81%)涨幅居前 [26][29] 重点公司动态 - 华密新材2025H1营收2.03亿元(同比+6.49%),归母净利润1676.79万元(同比-18.57%),新增专利10项(含4项发明专利) [4][52] - 凯德石英多通道石英方管项目入选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名单 [4][52] - 天马新材专注高性能精细氧化铝粉体,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正拓展氮化硅等高端材料 [17] 化工品价格走势 - 能源类:布伦特原油周跌4.7%(美元/桶) [31] - 塑料橡胶类:MDI涨2.3%(元/吨)、TDI跌2.9%、聚乙烯跌0.3%、聚丙烯跌0.6%、ABS跌1.0% [31][37][42] - 化纤类:涤纶长丝跌1.5%、PA66跌1.9%、PA6持平 [45] - 其他:草甘膦涨0.4%、丁苯橡胶涨0.8%、天然橡胶持平 [36][39]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开源证券有机硅行业景气上行,关注北交所硅烷科技、华密新材等标的
开源证券· 2025-08-03 14:41
行业景气度与政策动态 - 有机硅行业景气度呈现上行趋势,受益于上游硅料供给收紧及工信部2025年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政策推动落后产能出清[3][10] - 工业节能监察涵盖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设备效率等强制性标准检查,政策执行将优化行业结构[3][10] - 有机硅兼具无机与有机材料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12] 重点公司分析 - **硅烷科技**:主营氢硅材料(工业氢/高纯氢、电子级硅烷气),产品应用于光伏、半导体、氢能源汽车等领域,2024年因产能扩张及需求放缓导致硅烷气价格下跌、毛利收窄[14][16] - **华密新材**:专注特种橡胶混炼胶及橡塑制品,高端有机硅产线试生产中,产品定位航空航天领域[17][20] 市场表现与价格走势 - 北证50指数周跌2.70%,化工新材行业整体下跌1.80%,细分领域全部下跌,其中电池材料(-3.37%)、专业技术服务业(-4.90%)跌幅居前[4][22][27] - 个股方面,戈碧迦(+12.44%)、惠同新材(+11.69%)涨幅领先,市值分别为32.2亿元、19.6亿元[28][31] - 化工品价格波动:MDI(+5.7%)、TDI(+8.8%)上涨,天然橡胶(-5.9%)、丁苯橡胶(-1.7%)下跌[35][36][41][42] 公司公告与动态 - **戈碧迦**:终止中性硼硅药用玻璃项目并注销四川子公司[55] - **利通科技**:拟购买46,980平方米租赁厂房以降低运营成本,年租金845.64万元[55] - **汉维科技**:印尼项目投产叠加募投产能释放,目标降低综合成本[55] 产业链与数据图表 - 有机硅产业链图示显示从原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13] - 硅烷科技与华密新材财务数据图表显示营收结构及盈利变化[16][21] - 布伦特原油周涨1.8%(美元/桶),涤纶长丝涨0.7%(元/吨),草甘膦涨1.1%(元/吨)[35][56]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反内卷”加速供给侧产能出清,化工行业景气有望修复
开源证券· 2025-07-27 11:15
报告核心观点 国家反内卷政策出台,化工行业作为内卷重灾区有望触底反弹,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上涨,部分个股表现良好,同时呈现出化工品价格有涨有跌、部分公司有相关公告等情况 [1][2][3] 根据目录总结 反内卷政策陆续出台,化工行业有望受益 - 2024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1][10] - 2025 年 7 月 18 日工信部总工程师表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将出台,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7 月 2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起草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 [1][10] - 化工行业是内卷“重灾区”,产品售价低于成本、行业长期亏损,在政策背景下有望触底反弹 [2][11]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上涨 1.71% - 本周(2025 年 7 月 21 日至 25 日)北证 50 报收 1458.98 点,周涨跌幅为 +2.85%,沪深 300 报收 4127.16 点,周涨跌幅为 +1.69%,创业板指报收 2340.06 点,周涨跌幅为 +2.76% [20] - 本周开源北交所五大行业全部上涨,化工新材行业周涨跌幅为 +1.71% [3][21] - 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二级行业全部上涨,专业技术服务业 +4.19%、纺织制造 +2.9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50%、化学制品 +1.65%、金属新材料 +1.52%、电池材料 +1.25%、非金属材料 +0.28% [3][22] -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个股为中裕科技 +16.79%、利通科技 +9.98%、惠同新材 +7.34%、科创新材 +5.86%、戈碧迦 +5.22%、迪尔化工 +4.99% [3][25] 化工品价格走势 - 近一周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 1.2%(美元/桶)、MDI 价格下跌 0.3%(元/吨) [29] - 近一周 TDI 价格上涨 2.6%(元/吨)、天然橡胶价格上涨 3.4%(元/吨) [32] - 近一周丁苯橡胶上涨 2.1%(元/吨)、聚乙烯价格上涨 0.6%(元/吨) [37] - 近一周聚丙烯价格持平(元/吨)、ABS 价格下跌 0.7%(元/吨) [45] - 近一周 PA66 价格持平(元/吨)、PA6 价格下跌 0.5%(元/吨) [47] - 近一周涤纶长丝价格上涨 2.3%(元/吨)、草甘膦价格上涨 1.2%(元/吨) [49] 公司公告:科强股份募投项目延期至 2026 年 9 月 - 硅烷科技国有股东无偿划转股份,首山碳材将成第一大股东,目前正完善材料待过户 [54] - 科强股份高性能阻燃棚布及密封材料生产项目延期至 2026 年 9 月,以确保效益、控制风险 [54] - 民士达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2.37 亿元,同比增长 27.91%,归母净利润 6303 万元,同比增长 42.28%,因多行业发展带动需求 [4][54] - 瑞华技术子公司完成海外首批设备交付,为开拓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54]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氨纶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改善,关注北交所美邦科技
开源证券· 2025-07-20 14:44
报告核心观点 氨纶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改善,外资企业产能退出使国产氨纶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本周上涨,关注北交所美邦科技 [1][2][11] 各目录要点总结 氨纶行业再现大产能退出事件,供给过剩局面有望改善 - 韩国泰光集团自2025年7月14日起暂停泰光化纤(常熟)有限公司部分氨纶生产线运营并重新评估战略,此前晓星氨纶(嘉兴)有限公司也有多条产线关停计划 [1][10][11] - 晓星氨纶因核心原料PTMG依赖进口,2025年国际油价高位震荡致原料成本同比上涨23%,而中国本土企业PTMG国产化率突破80%,成本仅为进口产品60% [11] - 2024年中国运动品牌采购国产氨纶比例首破75%,外资品牌细分市场份额压缩至不足12%,国际巨头收缩氨纶战线,国产氨纶市场份额将提升 [2][11] - 氨纶行业从景气高点步入周期底部,价格磨底,多数企业亏损,外资产能退出有望缓解供给过剩压力,改善行业盈利 [12][14] - 美邦科技主营四氢呋喃,年产3万吨/年四氢呋喃项目投产后将扩大市占率,成国内产能最大的LBDO提纯法生产四氢呋喃企业 [2][14][15]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上涨0.10% - 本周(2025年7月14日至18日)北证50报收1418.61点,周涨跌幅-0.16%,沪深300报收4058.55点,周涨跌幅+1.09%,创业板指报收2277.15点,周涨跌幅+3.17% [17] - 本周开源北交所五大行业涨跌分化,化工新材行业周涨跌幅+0.10%,排名第三 [19] - 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二级行业表现分化,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材料、化学制品上涨,金属新材料、专业技术服务业、电池材料、纺织制造下跌 [3][20] -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个股为广信科技、凯大催化、一诺威、富恒新材、奔朗新材、三维股份 [3][23] 化工品价格走势 - 近一周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1.5%(美元/桶),MDI价格上涨1.8%(元/吨),TDI价格上涨23%(元/吨),天然橡胶价格上涨2.8%(元/吨),丁苯橡胶上涨0.9%(元/吨) [9][27][29] - 近一周聚乙烯价格下跌0.6%(元/吨),聚丙烯价格下跌0.6%(元/吨),ABS价格下跌0.2%(元/吨),PA66价格下跌1.3%(元/吨),PA6价格下跌3.1%(元/吨),涤纶长丝价格下跌1.9%(元/吨),草甘膦价格上涨3.2%(元/吨) [9][35][40] 公司公告:三维股份将于2025年7月22日起对证券简称进行变更 - 三维股份为清晰反映主营业务、贴合业务发展实际情况、增加投资者理解和判断、保护投资者,自2025年7月22日起将证券简称由“三维股份”变更为“三维装备”,证券代码不变 [4][50][51] - 汉维科技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降87.86%,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费用增加、税收优惠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将加强与供应商合作、拓展海外市场等应对 [51] - 奔朗新材股东庞少机拟在公告披露30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30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1.65% [51] - 宁新新材已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5000万元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使用期限未超12个月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