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运营

搜索文档
于逆境中交出稳健中报答卷,中电光谷(00798)凸显优势持续引领园区产业变革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9:03
行业整体状况 - 产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汇聚创新资源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是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坚实支撑[1] - 2025年上半年园区产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阵痛期 受外部宏观环境与行业内部经营挑战的双重影响[1] - 行业正经历底层逻辑重塑 从政策套利转向市场生存 从地产思维迈向产业思维 从单一链条进化到生态协同 这是一场深刻的园区革命[1] - 2025年上半年一系列重要政策陆续出台 特别是《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正式落地 推动园区招商从拼政策向拼服务和拼生态转变 带动整个产业加速洗牌[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自2019年开启一体两翼战略转型 以园区运营为主体 园区开发为支撑 产业投资为引擎[3] - 战略转型本质是实现园区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推动从单一链条迈向生态协同 增强核心竞争力[4] - 战略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 形成以数字化为引领的全生命周期产业园区运营服务体系 在市场中展现较强竞争壁垒[4] - 公司坚定不移推进业务转型 以构建第二曲线为核心目标 将综合运营业务作为应对房地产市场长周期深度调整的根本之策[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71亿元 同比微增0.79% 期内净利润210.9万元 守住了盈利底线[1] - 除所得税前利润7223.9万元 同比增长104.37%[1] - 园区运营服务收入10.38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高达70.6% 已成为核心业务[4] - 园区开发服务收入4.31亿元 同比增长22.8% 成为推动总收入微增的主要推动力[7] 业务板块分析 - 园区运营服务中设计与建造业务收入3.72亿元 占总收入25.3%[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4.17亿元 同比增长10.8% 占总收入28.4% 在管面积3293.6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8.92%[6] - 物业租赁服务收入8020.2万元 增速达18.1% 团体餐饮与酒店服务收入7238.7万元 增速6.1%[6] - 能源服务收入4339.4万元 能源运营服务面积升至1235万平方米[6] - 产业园区空间销售收入3.15亿元 同比增长31.41% 销售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 运营指标 - OVU创客星作为华中区最大共享办公品牌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出租物业总面积达28.5万平方米[6] - 自持园区物业可出租面积95.8万平方米 已出租面积67.4万平方米 出租率70%[9] - 报告期内实现租金收入117.2百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4.4%[9] - 产业园区新开工面积合计4.13万平方米 新竣工面积合计13.20万平方米[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建面积合计58.23万平方米 储备优质产业园用地约532.0万平方米[9] 市场拓展与签约 - 上半年新增签约金额15.39亿元 同比增长8% 其中综合运营业务签约额同比大增31%[12] - 设计与建造服务新增签订南昌市新建区产业园OEPC项目合同 金额5.25亿人民币 同比大增117%[12] - 园区开发服务中办公类园区签约额同比增长13%[12] 未来发展部署 - 公司主动寻求对中国电子的战略协同价值 提出第五代产业园和第四代孵化器[13] - 将园区发展 孵化器建设与数据要素产业生态构建相结合 深挖产业协同价值[13] - 切实改善开发业务经营质量 以去库存 控风险 保现金流为目标 采取租售并举策略[13] - 新项目采用敏捷定制模式控制增量 深化圈层营销 加强跨区域协同招商[13] - 重构投资性物业经营管理体系 成立资产经营部作为统一经营管理机构[13] 产业投资布局 - 产业投资作为园区招商的重要抓手 是转型过程中的强力支撑点[9] - 中电中金和零度资本已组建多支产业投资基金 零度资本下设11支基金 助推数字城市 网络信息 智能制造 新材料4大领域发展[10] - 中电中金报告期内完成多个项目的融资及退出 实现良好的资金回笼和收益[10] 行业环境展望 - 进入下半年后国际贸易局势趋于缓和 市场预期货币及财政政策有望持续加码[11] - 美联储于9月开始新一轮降息 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年内或将累计降息75个基点[11] - 新基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方向有望从刺激政策中获益 低碳园区和高端产业园区作为新基建分支也有望迎来加速发展[11]
陕西:西安高新区高科产业园REITs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推荐
中国发展网· 2025-09-23 09:11
我国公募REITs工作自2020年启动,截至目前,全国已发行REITs项目73只,累计发行规模超1900亿 元,涵盖收费公路、产业园区、能源、消费、保障房、仓储物流、生态环保、水利设施、市政设施、数 据中心十大领域。陕西省公募REITs工作起步较早,陕西省发改委先后建立了省级部门工作协调机制、 开门办公会前期辅导机制和REITs项目储备库,目前已向国家正式报送京能国际光伏发电、高新高科产 业园、华旅华山景区和京东仓储物流第一次扩募等4只REITs项目,其中以榆林市榆阳区300MWp光伏电 站为底层资产的京能国际光伏发电REITs项目已于2023年发行上市,是我国光伏领域的第一单;华山景 区REITs项目目前进展顺利,有望成为我国文旅领域第一单。 据了解,陕西省发改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结合"四个走出去",扩充省级 REITs项目储备库,积极主动做好项目前期辅导,争取在更多领域实现新突破,形成投资—退出—再投 资的良性循环。(孟越) 西安高新区高科产业园项目位于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原始权益人为西安高科集团,底层资产涉及楼宇 共13栋,建筑面积合计32.5万平方米,评估净值13.6亿元,发 ...
园区发力股权投资拓收益,产业企业业绩分化布局IDC寻新机
搜狐财经· 2025-09-16 09:37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建设 - 国家数据局计划2025年部署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 优化全国数据产业布局 加速形成产业生态与规模优势 [2] - 国家数据局公布63个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 覆盖13座城市 22个行业 28家企业 探索数据流通机制 [2] - 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7项数据基础设施与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征求意见版 涵盖安全能力通用 数字合约技术 使用控制技术 技术能力评价方面 [2] 产业园区企业业绩表现 - 张江高科净利润同比上涨38.6% 投资收益3.26亿元同比增336.75% 构建"一体两翼"产业投资体系 [3][4] - 苏州高新净利润同比上涨23.2% 上海临港净利润同比上涨8.4% 中新集团净利润同比上涨5.3% [3] - 中新集团营收从15.11亿元增长至21.04亿元 土地开发业务收入上升推动整体增长 [3] - 电子城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产业园区销售及出租未达预期 [3] - 东湖高新财务费用大增144% 投资现金流大降119% 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减少 [3] 数据中心领域发展 - 润泽科技 万国数据等企业利润增长 万国数据总营收56.23亿元同比增12.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15.3% [2][4] - 数据中心企业营收同比增长平均增速达10.5% 万国数据股权投资对象DayOne将在芬兰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总投资额约12亿欧元 [4] - 普洛斯 京东产发等加码布局数据中心 京东产发拿地布局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项目二 三期 建筑面积达14万㎡ [2][5] - 南方万国数据中心REIT与南方润泽科技数据中心REIT上市首日均以30%涨幅达到交易限制 一级市场发行定价处于较高水平 [5] 创新业务模式与投资布局 - 上海临港集团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对符合要求的办公公寓免租 广州黄埔区推出15万平方米"0租金"产业空间 [4] - 市北高新拟投6000万参与上海德联博健创业投资基金 通过创新模式与股权投资拓展收益来源 [4] - 训练千亿参数的AI模型需调用大量服务器持续运算 数据中心作为支撑算力的基础设施已成为AI产业生态重要组成部分 [5]
“零租金”的风吹到多个大城市 一场新的竞赛悄然展开
第一财经· 2025-09-16 09:06
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喊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口号,国内写字楼和产业园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零租金"风暴。深圳、杭州、苏州、广州、上海的国资企业相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抛出"免租金入 驻"的橄榄枝。 这些城市各出奇招,除了免去办公空间的前期租金,还有几百万元的融资助力、解决员工居住问题等优 厚条件。 有业内人士认为,"零租金"并非真正免房租,其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认知的转变以及运营逻辑的 转变。 核心城市的"零租金"竞赛 今年3月,深圳市国资委的一个动作打破了商办和产业园区市场格局。 在一场发布会中,深圳市国资委宣布统筹调配了10万平方米市属国企产业园区资源,符合一定条件的小 微科创企业可以"零租金"入驻。 "梦想"能抵扣房租的时代到来了。 7月31日,广州市黄埔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共遴选了13个"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共计15万平方 米,8月中旬开始实施,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签约3年(含)以上可享受前两年免租,签约6年(含) 以上可享受前3年免租。 紧接着,今年8月21日,上海临港新片区面向青年创业者抛出"超级大礼包",临港集团发布"超级个体 288行动"方案,宣布以"办公免费租、公寓免费住"为核心, ...
“零租金”的风吹到多个大城市,一场新的竞赛悄然展开
第一财经· 2025-09-16 09:04
核心观点 - 多个核心城市推出"零租金"政策吸引科创企业入驻 体现地方政府从传统收租模式向产业生态构建和风险投资模式转变 [2][6][8] 政策覆盖范围 - 深圳国资委统筹10万平方米国企产业园区资源 提供最长2年免租优惠 [3] - 杭州钱塘智慧城提供2万平方米机器人产业园 免三年租金且单个企业最高可享1000平方米空间 [4] - 苏州高铁新城推出"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 调配10万平方米空间提供两年零租金支持 [4] - 广州黄埔区遴选13个"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共计15万平方米 提供2-3年免租期 [4] - 上海临港集团推出"超级个体288行动" 提供办公免费租和公寓免费住的双重优惠 [5] 行业定向要求 - 广州重点面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人工智能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7] - 苏州高铁新城需求集中在智能网联汽车 先进材料 数字金融 量子科技 低空经济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领域 [7] - 上海临港聚焦硬核科技 数据加工 跨境直播 跨境医疗 短剧基地 游戏创客 代码外包 小众赛事等8类创新业态 [8] 配套支持措施 - 苏州高铁新城提供最高300万元融资额度支持 [8] - 上海临港提供最高8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50万元无偿资助 50万元"流量券" 50万元"算力券" 50万元"运力券" 10万元"网络券"等资源 [8] - 广州黄埔区探索"租金+股权"模式 推行"补改投""租金作价入股"等创新机制 [9] 政策实施效果 - 杭州某仿生视觉技术公司20天内获得免租审批 每年节省租金16.4万元 [4] - 政策推动国资企业从"收租管理"转向"产业链攒局" 深度参与城市产业升级 [6][7] -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获取长期收益 包括未来税收要求或租金入股等潜在回报方式 [8][9]
德必集团:控股股东中微子询价转让226.7万股 金额约4078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4:23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上海中微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2,267,065股 占总股本1.50% [1] - 转让价格17.99元/股 交易金额4078.45万元 [1] - 权益变动后中微子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由39.93%降至38.43% [1]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6.02亿元 同比下滑4.56% [1] - 归母净利润797.53万元 同比下滑41.1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96.30万元 上年同期为1155.76万元 [1]
园区招商光卷“零租金”,恐留不住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9-11 15:16
近段时间,"零租金"产业园模式悄然兴起。 这种产业园区运营模式,核心在于园区运营方在一定期限内,对入驻企业免除场地租金这一传统成本支 出。 这一模式短期内或许能为企业和园区发展开辟一条捷径。不过,从长远视角是否真的有利于市场的健康 发展,值得商榷。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陈雯 01."以价换量"能否抵挡冲击 根据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产业园区建设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全国现有各类产业园区超过8万家,其中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近2600家,国家级开发区693家。园区经济在 推动产业集聚、吸引企业入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 然而,随着全国产业园区总存量进一步扩大,在运营方面,产业园区运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 与此同时,产业园区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同质化问题严重。许多园区在规划、产业定位、服务模式等 方面缺乏特色,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招商难"本就是产业园区的心病,过去一段时间的"退租潮"又给园区增加更大压力:有数据显示,目前 全国省级以上开发区平均空置率超过35%,部分远郊新建园区空置率甚至高达40%。 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副总 ...
城记 | 走进“零租金”园区:“免房租”是“表”,“优化创新生态”是“里”
新华财经· 2025-09-10 08:16
新华财经上海9月10日电 (谷青竹) 今年以来,产业园区"零租金"现象在全国多个超大城市相继涌现, 从3月深圳提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到7月杭州"润苗计划"给予科技型初创企业最长可达5年的零租金 创业空间,这一以"空间让利"为核心的实践,正成为地方政府探索招商模式转型的最新集体路径。 在这股浪潮中,上海临港集团推出的"超级个体288行动"(以下简称"288")及其首发核心载体"零界魔 方"项目尤具差异化探索价值——不仅创新叠加"办公免租"与"住宿免租"双重支持,全链条减免创业起 步者的生存成本;更突破性地将支持触角延伸至创新链条最前端的"微小单元",为超大城市培育新质生 产力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实践样本。 培育"-1到0"阶段的超早期创新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告诉新华财经,产业园区推出"零租金"优惠并非新鲜 事,本轮"零租金"现象集中涌现,其背后有着清晰的现实逻辑:一方面是疫情后传统产业增长动能趋 缓,产业发展对创新培育的需求更为迫切;另一方面是《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 引(试行)》等政策相继出台,对地方招商引资以往依赖的土地优惠、税收返还、财政补贴"三板斧"作 ...
全国产业园区“零租金”运动升级
36氪· 2025-09-08 02:56
深入分析各地政策,我们发现零租金并非简单的"免单",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产业筛选与培育机制,具有三大鲜明共性: (1)国资主导是标配。所有执行"0租金"的园区运营主体100%为国资或区属国企、政府平台公司。例如广州黄埔的科学城集团、深圳的深投控等国资平 台,不仅提供免费空间,旗下更有规模庞大的创投基金群。这些企业大多不要求单项目盈利,而是考虑整体综合收益,具备成本分摊能力。这解释了为何 民营园区很难参与这场"免租大战",民营开发的产业园由于逐利属性和资金成本约束,少有主动提出全面免租,更多是配合政府对特定项目点对点洽谈优 惠。 从深圳到上海,从成都到杭州,一场轰轰烈烈的"免租大战"正在全国产业园区上演。当上海在今年第二季度抛出"3年零租金+2年减半"的重磅政策时,标 志着这场始于南方的政策创新已演变为全国性的产业竞争新范式。 然而,零租金真的是企业眼中的"免费午餐"吗?当我们深入分析这股浪潮背后的数据与案例,会发现一个更复杂的真相:免费的空间背后,往往藏着更高 的隐性成本与更深层的园区博弈。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这场运动的现实背景:上海园区空置率已连续12个季度上行,今年第二季度达29.2%;深圳南山、成都 ...
董事长专访 | 东湖高新刘洋:推动园区运营从“房东”向“股东”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03 00:12
行业转型趋势 - 产业园区行业正从提供基础型服务的1.0版本过渡到发展型服务的2.0版本 需从空间载体提供者转向产业生态构建者 [1][3] - 国内部分城市产业园区空置率超过30% 传统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新兴产业对载体专业化和服务生态化提出更高要求 [4] - 园区运营需通过股权、基金方式与企业形成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提供产业链上下游及金融、人力、法务等配套服务 [6]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 同比增长31.66% 主要因园区运营板块销售收入增加 [3] -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18万元 [3] - 园区运营板块近三年净利润平均保持近30%的增速 上半年运营园区出租率超70% [4] 战略转型举措 - 形成"一体两翼 适度多元 创新引领 国际布局"新战略 以园区为功能平台发展环保科技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并培育生物医药等方向 [5] - 调整组织架构 组建创新研究院和战略投资部 通过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加速战新产业集聚 [9] - 拥有47个产业园区 其中12个以生物医药为主题 聚集近500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 形成生物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集聚优势 [5] 环保科技业务布局 - 上半年环保科技业务实现营收8.94亿元 [7] - 国内规划建设200多个零碳园区 但仅十分之一能实现全周期碳管理和市场化运营 [7][8] - 自研绿色低碳智控系统和双碳智慧管理平台 在海口打造零碳园区中枢系统 通过绿电交易和智慧平台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 [8] - 积极培育碳咨询、碳规划、碳资产管理等前后端技术能力 谋划通过收并购延伸环保科技业务边界 [8] 创新发展目标 - 力争两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和利润比重显著提升 五年内在高科技领域并购成效明显 [10] - 拥有7只产业基金 正探索成立产业并购基金 以"基金培育和股权并购"双轮驱动发展 [9] - 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打造创新要素集中、高端产业集聚的科技型上市公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