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T
icon
搜索文档
中兴通讯(000063):乘AI之风,算力、终端业务有望开启新一轮增长
华源证券· 2025-09-26 09:2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公司为全球第四大通信设备供应商,运营商网络业务基本盘稳固,算力与终端业务构成第二增长曲线,且自研底层核心技术 [5][8][63] 核心观点 - 公司深耕 ICT 行业 40 年,拥有端到端产品和解决方案,聚焦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三大业务,2023 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占率 11% 位列全球第四 [7][15] - 公司加速向"连接+算力"转型,2025 年上半年营收 715.53 亿元,同比增长 14.51%,政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109.9% 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7][16] - 自研芯片技术构筑核心竞争力,子公司中兴微电子具备复杂 SoC 芯片全流程设计能力,已推出"珠峰"CPU 和"定海"DPU 芯片,2024 年 CPU 中标中国移动集采项目金额 3.81 亿元 [7][55][57] 业务分项总结 运营商网络业务 -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350.64 亿元,毛利率 52.94%,是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16][28][32] - 积极布局 5G-A、万兆接入等技术,预计 2025-2027 年收入同比增长 1.00%/2.00%/2.00% [9][36] 政企业务 -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92.54 亿元,同比增长 109.93%,主要受算力需求驱动 [16][39] - 提供服务器及存储、交换机、数据中心配套等产品,AI 服务器营收占比 55% [26][43] - 预计 2025-2027 年收入同比增长 80.00%/45.00%/30.00% [9][61] 消费者业务 - 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72.35 亿元,同比增长 7.59%,推出全球首款内嵌 DeepSeek-R1 的 AI 手机努比亚 Z70 Ultra [16][47][52] - 贯彻"AI for All"战略,预计 2025-2027 年收入同比增长 5.00%/5.00%/5.00% [10][61] 财务数据 - 2025 年预计营业收入 1384.75 亿元,同比增长 14.16%,归母净利润 83.80 亿元 [6][8] - 当前股价对应 2025-2027 年 PE 分别为 26.14/24.52/21.11 倍,低于可比公司 2025 年 PE 均值 39.58 倍 [6][8][64] - 2025 年上半年毛利率:运营商网络 52.94%、政企业务 8.27%、消费者业务 17.78% [28]
美的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第一财经· 2025-09-20 12:43
战略合作框架 - 双方围绕企业管理 AIGC ICT基础建设 绿色低碳 云业务 产品研发及国际化领域展开合作 [1] - 共建星闪和开源鸿蒙生态 [1] - 成立专项工作组研究AI在智能家居 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1]
神州泰岳(300002):主业承压可控 AI+安全驱动多点开花
中航证券· 2025-09-12 02: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承压但可控 AI与安全业务驱动多点开花 [1] - 手游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 AI+云+ICT多线协同推进 [9] - 安全技术体系持续进化 创新业务拓展增长空间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85亿元 同比下降12.05% [1] - 归母净利润5.09亿元 同比下降19.26% [1] - 毛利率59.83% 同比下降2.4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8.78% 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营收13.61亿元 同比下降12.9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71亿元 同比下降19.40% [1] 业务分拆 - 手机游戏业务营收20.28亿元 同比下降16.41% [7] - 交通能源及其他行业营收4.81亿元 同比增长12.61% [7] - 运维管理业务营收1.76亿元 同比下降11.84% [7] - 费用率39.98% 同比上升0.98个百分点 [7] - 销售费用率14.56% 同比下降3.46个百分点 [7] - 管理费用率19.58% 同比上升3.22个百分点 [7] - 研发费用率6.60% 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 [7] 手游业务 - 壳木游戏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 [7] - 《Age of Origins》《War and Order》累计流水均超10亿美元 [9] - 推进"2+2+N"产品矩阵 新游已完成商业化测试 [7] - 通过自研AI模型与AIGC工具赋能美术与内容生产 [7] AI与云业务 - 推出"泰岳灯塔"大模型应用体系 [9] - 覆盖200+行业模板 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300余家企业 [9] - 作为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认证合作伙伴 [9] - 推出UltraTalk、UltraUI、ultra-tweaker等产品 [9] 安全业务 - 构建"安全航母舰队"架构 [9] - Ultra-IAM、Ultra-SOMC、Ultra-SDP等核心产品持续迭代 [9] - 安全大模型"泰岳泰斗"入选中国信通院AI+网络安全图谱 [9] 创新业务 - 物联网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7] - 泰岳天成服务新型电力系统数智运维 [9] - 奇点国际"智慧线""智慧墙"在城市管廊等场景落地 [9] - 泰岳小漫覆盖100+国家 向跨境物联延伸 [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60亿元 [9]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5.83亿元 [9]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8.39亿元 [9] - 2025年EPS 0.69元 2026年0.80元 2027年0.94元 [9]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7/14倍 [9] 估值指标 - 总市值26,163.41百万元 [3] - 市盈率(TTM)20.03倍 [3] - 市净率3.56倍 [3] - 每股净资产3.74元 [3] - 净资产收益率6.94% [3]
中兴通讯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5%,收入18%投入研发
深圳商报· 2025-08-28 14:0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15.5亿元同比增长14.5%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 [2]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环比第一季度均实现增长 [2] - 国内市场营收506.2亿元同比增长17.5%占比70.7% 国际市场营收209.3亿元同比增长7.8%占比29.3% [2] 业务结构 - 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350.6亿元 政企业务营收192.5亿元 消费者业务营收172.4亿元 [2] - 以算力和终端产品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100% 占比超过35% [2] - 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同比增长超200% AI服务器营收占比55% [2] - 政企和消费者业务营收合计占比超过50% [2]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126.6亿元 占营收比例约18% [3] - 全球专利申请约9.4万件 累计全球授权专利超5万件 [3] - AI领域专利申请近5500件 其中近一半已获授权 [3] - 芯片领域专利申请约5700件 累计授权专利超3700件 [3] 战略发展 - 公司实施"All in AI AI for All"战略 加速AI与ICT融合创新 [2] - 巩固国内运营商基本盘 提升海外运营商市场占有率 [2] - 深化算力需求拓展 加快AI端侧产品升级 [2]
烽火通信: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上市公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8-21 11:1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全球唯一集光通信系统、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三大战略技术于一体的科研与产业实体,产品和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40亿人口[4] - 公司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参与建设光通信技术和网络全国重点实验室、光纤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累计制定全球行业标准近千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30余项[4] - 公司主要产品分为通信系统设备、光纤及线缆和网络数据产品三大类,包括光传输、光接入、服务器、光纤光缆、海洋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及信息安全等系列产品[5] 本次发行基本情况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数量86,546,026股,发行价格12.71元/股[1][10] - 募集资金总额1,099,999,990.46元,扣除发行费用6,902,091.46元后,募集资金净额1,093,097,899.00元[1][10] - 发行对象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科),以现金方式认购全部股份,构成关联交易[8] 发行定价与锁定期安排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第九届董事会第三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日,初始发行价格12.88元/股,后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调整为12.71元/股[9][10] - 发行对象所认购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锁定期届满后减持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1][11] 股权结构变化 - 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1,184,475,404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271,021,430股[21] - 发行后烽火科技持股比例由41.71%降至38.87%,中国信科直接持股6.81%,公司控股股东仍为烽火科技,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21][22] 财务影响分析 - 本次发行后基本每股收益由0.05元/股稀释至0.04元/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有所提升[21] - 公司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62.87%,流动比率1.29,速动比率0.81,显示一定的短期偿债能力[24][25]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具备光通信空天地海一体化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搭建跨国跨洋传输链路,星地通信方案助力商业卫星通信网络建设[4] - 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首位,在东南亚、南美、欧洲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4]
蚂蚁集团在杭州又成立硬件新公司
是说芯语· 2025-08-21 06:17
蚂蚁灵波科技成立与工商信息 - 蚂蚁灵波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朱兴,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登记状态为存续,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1][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销售等,并涵盖技术服务、餐饮管理、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等一般项目及餐饮服务等许可项目[1][2] - 该公司由蚂蚁集团旗下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登记机关为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2] 蚂蚁集团ICT子公司布局 - 深圳数位大数据科技成立于2022年3月,由蚂蚁集团关联公司100%控股,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服务于金融科技场景中的安全芯片需求[3] - 数字马力(西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由蚂蚁集团间接全资持股,注册资本1000万元,专注于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承担西北地区数字化项目落地[4] - 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由蚂蚁智能(杭州)科技100%控股,注册资本1亿元,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AI基础软件开发,布局智能终端设备[5] 战略投资与技术合作 - 蚂蚁集团通过子公司上海云玡参与无锡沐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B轮和A3轮融资,沐创专注于可重构可编程系统芯片,产品已应用于金融科技可信云安全平台,实现性能替代国外芯片并降本80%以上[7] - 蚂蚁集团子公司上海云玡于2024年4月入股墨芯人工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后者专注于云端和边端AI芯片研发,服务于大模型训练和边缘计算场景[8] - 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与复旦微电合作开发"碰一下"专属支付终端芯片,兼容主流智能手机,首批订单超千万颗,拓展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9] - 蚂蚁集团联合泰凌微电子等厂商基于IIFAA技术规范研发金融级安全芯片,截至2023年搭载该芯片车辆已超150万台,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10] ICT技术载体与生态构建 - 蚂蚁数科(AntChain)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布局隐私计算、物联网、云原生等ICT领域,其可信上链模组集成芯片级硬件可信根,累计上链设备超700万台,并拓展海外市场[11] - OceanBase作为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服务于金融、政务、运营商等行业的2000多家客户,支撑超大规模交易场景,计划拓展至海外市场[12] - 数字蚂力聚焦AI to B市场,为企业提供智能客服、营销、运营等服务,底层技术依赖蚂蚁集团芯片设计和ICT基础设施积累[13] - 蚂蚁链与协鑫能科成立合资公司"蚂蚁鑫能",利用区块链+IoT技术打造AI驱动的新能源生态,涉及芯片级数据采集与加密传输[14]
讯方技术终止北交所IPO 原拟募资2.5亿华创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07 09:07
上市审核终止 - 北京证券交易所终止对讯方技术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审核 [1] - 讯方技术于2023年9月21日提交申请文件 2025年4月23日主动撤回申请 [2] - 撤回依据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第五十五条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ICT领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包括运营商网络技术服务 企业网络技术服务 [2] - 教育业务板块涉及高校ICT实训室建设 专业共建 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2] - 覆盖通信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ICT技术领域 [2] 股权结构与募资计划 - 控股股东戴毅持股32 70% 担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程宗玉(11 08%) 讯方投资(10 31%) 刘国锋(7 67%) 股权结构分散 [3] - 原计划募资2 5亿元 用于区域服务网络升级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3] 中介机构信息 - 保荐机构为华创证券 签字保荐代表人为王兆琛 卢长城 [4]
一季度泰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3%泰州企业坐享“家门口就是国际港”
新华日报· 2025-06-03 23:24
硫酸铵出口与港口吞吐量 - 江苏江农新材料有限公司1-4月发货硫酸铵20万吨 全年目标90万吨 同比增长10% 产品主要出口南美洲 大洋洲 东南亚等地 [1] - 泰州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2亿吨 居全省第2 全国第11位 一季度吞吐量1.05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11.1万标箱 同比增长4.3% [1] - 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一季度航线箱量同比增长30.89% 日韩航线加密至每周一班 预计商品箱业务全年贡献吞吐量1.5万标箱 [1] 危险货物作业与航线拓展 - 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获批9类危险货物作业许可 包括锂电池 氢氧化钴 干冰 可定片等 为药品进口企业提供物流保障 [1] - 公司通过加密日韩航线频次和开发新客户提升运营效率 其中商品箱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 [1] 集装箱码头运营突破 - 姜堰优力博集装箱码头3月作业量首次突破5000标箱 达5253标箱 创历史新高 其中国内陆集装箱码头项目(ICT)贡献41.63%箱量 [2] - ICT项目有效提升物流效率 使泰州企业享受"家门口就是国际港"的便利 [2] 海外工程建设进展 - 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承建塞尔维亚国家足球场项目 钢结构总用量1.26万吨 首批发运构件1340吨 采用海运方式运输 [2] - 项目采用"设计+制造+安装"一体化模式 加工周期仅一个月 运用BIM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流程协同 [2] 港口发展战略 - 泰州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重点发展大健康 海工装备 高技术船舶等地标产业 布局新材料 新能源 新智造等新兴产业 [3] - 交通运输部门将实施集装箱船舶免收过闸费和优先过闸政策 计划提升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占比 服务两个百亿级项目 [3]
华为完整产品体系
是说芯语· 2025-05-27 12:26
华为业务领域概况 - 公司最新定义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4] - ICT基础设施包括通信基础设备和算力基础设施[4] - 客户覆盖所有行业包括B端和G端[5] - 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耳机、音箱及智能汽车等[5] 华为业务分类 - 业务分为六大类:芯片与器件、ICT基础设施、云计算、数字能源、终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6][7] - ICT基础设施2024年占公司总营收的42.9%[8] ICT基础设施(通信) - 通信业务分为无线网络和固定网络[8] - 无线网络包括5G基站(AAU5639等)、微站(LampSite)及核心网设备[10][12][14] - 微波产品线包括RTN900系列分体式微波和RTN980L长距离微波[16] - 固定网络以光通信为主包括OSN系列和OptiXstar系列光传送产品[19][23] ICT基础设施(IT) - IT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和存储两大类别[32] - 计算分为通用计算(鲲鹏ARM架构CPU)和智能计算(昇腾NPU AI芯片)[34] - 服务器产品包括TaiShan系列和Atlas300等[36][40] - 存储产品包括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和FusionCube超融合设备[44][45] 云计算业务 - 基于ICT基础设施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云服务[46] - 包括云数据库(GaussDB、TaurusDB)、AI开发平台(ModelArts)、大数据服务等[48][49] 数字能源业务 - 产品包括站点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光伏及充电网络基础设施[51][52][54] - 近期推出兆瓦超充产品[55] 终端业务 - 产品包括Mate/P/Nova系列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57][59] - 终端产品逐步迁移至鸿蒙操作系统[59]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 合作模式分为智选模式(鸿蒙智行)和HI模式[62][64] - 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五大智能系统[64] 芯片与器件业务 - 海思半导体提供麒麟SoC、巴龙通信芯片、天罡基站芯片等核心芯片[67] - 覆盖手机、基站、汽车电子、光通信等多个领域[67]
电子行业:中国ICT支出稳定增长,全球AIPC渗透加速
平安证券· 2025-03-02 10: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处于复苏阶段,消费电子回暖推动新一轮上升周期,看好晶圆厂扩产及A1产业链两条主线 [2][28] - 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鼎龙股份;关注A1+半导体投资机会,推荐海光信息、盛科通信、恒玄科技、胜宏科技 [2][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要闻及简评 - 预计2028年中国ICT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7517.6亿美元,2024年中国企业级ICT市场规模约2693.6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1.7%,自2024年起有望以每年1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28年达4150亿美元 [2][5] - 2024年全球AI PC占PC总出货量比例达17%,苹果以54%的市场份额居首,联想和惠普各占12%;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达1540万台,环比18%,占总货量23% [2][10] -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DRAM产业收入达286亿美元,环比增加9.9%,三星以39.3%的市占率居首,SK海力士和美光分别占36.6%和22.4%,前三大厂商营收持续季度连续增长 [2][15] 一周行情回顾 指数涨跌幅 - 本周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周涨幅为 -7.2%,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周涨幅为 -2.18% [18] - 本周半导体行业指数周涨幅为 -3.62%,跑输沪深300指数1.4个百分点;2024年年初以来上涨37.6%,跑赢沪深300指数24.2个百分点,在申万二级行业中表现相对稳定 [2][21] 上市公司涨跌幅 - 截至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半导体行业整体P/E(TTM,剔除负值)为84.2倍,161只A股成分股中,34只股价上涨,1只持平,126只下跌 [24] 附:重点公司预测与评级 - 海光信息、鼎龙股份、兆易创新、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安集科技、北方华创、拓荆科技、龙迅股份均被推荐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