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 - 1靶点

搜索文档
减肥市场下一个爆点明确了
钛媒体APP· 2025-09-26 03:54
一个曾被遗忘近20年的来靶点,正在成为搅动千亿减重市场的新爆点。 9月16日,诺和诺德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大会(EASD)上公布了Amylin类似物cagrilintide(卡格列 肽)的3期REDEFINE 1研究最新数据。结果显示:治疗68周后,cagrilintide单药治疗实现了11.8%的平 均体重减轻。 更引人瞩目的是,其与司美格鲁肽组成的复方制剂CagriSema,平均减重效果达20.4%,显著优于单药 治疗。与此同时,CagriSema组的胃肠道副作用明显低于司美格鲁肽,做到了控糖与安全性的兼顾。 诺和诺德的布局远不止于此。9月22日,诺和诺德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NNC0662-0419用于减 重的2期临床试验,该药物是GLP-1/GIP/Amylin三靶点激动剂(NN9662)。 同日,辉瑞宣布以49亿美元现金以及2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方式收购Metsera公司,此举动意在强化自 身的减重管线。消息一出,Metsera股价大幅飙升,一度暴涨超63%。 在此之前,罗氏、阿斯利康、礼来、艾伯维等多家国际药企已纷纷通过BD合作或重金收购等方式,加 速押注Amylin。 ...
减重市场下一个爆点明确了
36氪· 2025-09-25 13:04
一个曾被遗忘近20年的来靶点,正在成为搅动千亿减重市场的新爆点。 9月16日,诺和诺德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大会(EASD)上公布了Amylin类似物cagrilintide(卡格列 肽)的3期REDEFINE 1研究最新数据。结果显示:治疗68周后,cagrilintide单药治疗实现了11.8%的平 均体重减轻。 更引人瞩目的是,其与司美格鲁肽组成的复方制剂CagriSema,平均减重效果达20.4%,显著优于单药 治疗。与此同时,CagriSema组的胃肠道副作用明显低于司美格鲁肽,做到了控糖与安全性的兼顾。 诺和诺德的布局远不止于此。9月22日,诺和诺德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NNC0662-0419用于减 重的2期临床试验,该药物是GLP-1/GIP/Amylin三靶点激动剂(NN9662)。 同日,辉瑞宣布以49亿美元现金以及2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方式收购Metsera公司,此举动意在强化自 身的减重管线。消息一出,Metsera股价大幅飙升,一度暴涨超63%。 在此之前,罗氏、阿斯利康、礼来、艾伯维等多家国际药企已纷纷通过BD合作或重金收购等方式,加 速押注Amylin。 ...
凯莱英(002821):深度研究报告:小分子技术筑基,新兴业务渐入收获期
华创证券· 2025-09-16 09:3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目标价136.15元 当前价116.69元[2][3][10] 核心观点 - 小分子CDMO技术筑基 新兴业务进入收获期 双轮驱动成为一站式综合服务企业[2][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70/14.04/17.00亿元 同比+23.3%/+20.0%/+21.1%[3][10]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3.24/3.89/4.71元 对应PE 36/30/25倍[3][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804.66百万元 同比-25.8% 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至6629.24百万元(+14.2%)[3][1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949百万元 同比-58.2% 预计2025年增长至1170百万元(+23.3%)[3][16] - 2024年小分子业务收入4570.73百万元(占比78.74%) 新兴业务收入1226.37百万元(占比21.70%)[16] 小分子CDMO业务 - 依托连续性反应和生物酶催化核心技术构建竞争壁垒 临床中后期项目新技术应用率超33%[7][31][45] - 2024年小分子业务毛利率47.95%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6][45][48] - 2024年临床III期项目73个 涉及GLP-1、KRAS等热门靶点[49][53] - 通过英国Sandwich Site加速全球化布局 2024年欧洲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13%[15][54][56] 新兴业务布局 - 化学大分子CDMO:2024年收入4.60亿元(+13.3%)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2025年底将达44000L[59][73][74] - 制剂CDMO:2024年交付近200个项目 2025年新投产产能包括1亿支卡式瓶车间[92][95][96] - 生物大分子CDMO:2024年收入1.5亿元(+13.91%) ADC项目在手订单占比超60%[100][114] - 临床CRO:2023年新增项目达347个峰值 2024年获4项FDA IND默示许可[119][122][124] - 技术输出:2024年新承接超20个项目 客户总数约150家[125] - 合成生物技术:2024年收入同比+33.22% 80%以上来自境外客户[126] 产能与技术优势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 2025H1研发费用2.86亿元 占收入比8.96%[21][24] - 多肽技术平台涵盖SPPS、LPPS、NCL/CEPS及生物合成四大平台 支持3-6个月IND交付[71][72][73] - 寡核苷酸采用固相/液相-酶连接法 杂质占比<0.5% 较传统方法显著提升纯度[86][89] - 合成生物技术专利近160项 固定化酶连续反应技术产能提升最高1500倍[126][128]
速递|国产竞争者+1,太极集团司美格鲁肽获批临床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4 03:08
公司研发进展 - 太极集团全资子公司涪陵制药厂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临床试验 [2] - 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后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 以及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 [6] - 累计研发投入约4418.34万元人民币 采用酵母高效分泌表达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 [7][8] 产品特性与市场定位 - 司美格鲁肽为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食欲实现降糖减重 [5] - 产品直接对标原研企业诺和诺德 在质量与生产工艺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7] - 公司通过布局GLP-1靶点加速向现代生物医药领域转型 [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目前仅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获批上市 2021年获中国上市许可 [7]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4年全球收入达292.96亿美元 反映巨大市场需求 [7] - 太极集团成为国内该领域潜在新竞争者 打破原研垄断格局 [7] 药物作用机制 - GLP-1药物通过激活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 [17] - 机制包含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及中枢性食欲抑制 [17] - 临床作用涵盖降血糖、减肥等多重代谢调节功能 [17]
【私募调研记录】保银投资调研华东医药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10
公司调研概况 - 知名私募保银投资于8月21日调研华东医药 参与公司2025半年度业绩交流会 [1] 创新药研发进展 - ADC领域8个主要在研产品中多个进入临床阶段 包括HDM2005和HDM2012等 [1] - 自免领域自研及合作开发多个产品 包括HDM3018和HDM4002等 [1] - 内分泌领域围绕GLP-1靶点布局多个产品 部分已进入临床III期 [1] 业务表现与规划 - 创新药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今年上半年占比接近15% [1] - 计划在多个学术会议发布重要数据 [1] - 多款医美产品预计在未来两年内上市 [1] 投资机构背景 - 保银投资持有香港9号牌照 提供股票和大宗商品投资产品 [2] - 团队拥有26位专业人员 具备大中华地区及全球商品市场深刻理解 [2] - 投资策略注重基本面分析和价值投资 通过深入研究获取超额回报 [2]
创新药收入劲增59%,华东医药如何应对高增长“危”与“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3:5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5亿元,同比增长3.39%,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增长7.01%,扣非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同比增长8.40% [2] - 业绩呈现逐季提升态势,第二季度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营收36.96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12.04%,归母净利润7.37亿元,同比增长16.34% [3] - 创新产品业务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幅达59%,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2] 创新产品商业化 - CAR-T产品赛恺泽®已完成20余省市医疗机构认证,获111份有效订单,超百家保险及惠民保项目纳入报销 [4]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赛乐信已覆盖1200家医院,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获批,克罗恩病适应症申请已受理 [4] - PARP抑制剂派舒宁®进入商业销售阶段,覆盖600家医疗机构和200家DTP药房 [5] - 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在海南和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计划2025年Q4启动国内正式销售 [5] 研发管线布局 - ADC药物HDM2005研发进度全球第一梯队,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7] - HDM2012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MUC17 ADC,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7] - GLP-1领域布局包括口服片剂HDM1002(完成中国Ⅲ期入组)、双靶点HDM1005(预计2025年Q4进入Ⅲ期) [8]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6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0.3% [7] - GLP-1类产品预计成为全球最大药品品类,但高盛将市场预期从1300亿美元下调至950亿美元 [9][10] - 行业竞争加剧,跨国药企本土化布局加速,国内Biotech研发进度可能缩短先发窗口期 [3] CSO业务发展 - CSO业务驱动专业化服务需求增长,但面临合规风险挑战,行业将加速整合 [5][6]
华东医药:公司重点围绕GLP-1靶点进行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8-14 11:13
核心观点 - 公司在减重及糖尿病治疗领域围绕GLP-1靶点布局差异化产品管线 [2] 产品管线布局 - 重点围绕GLP-1靶点构筑口服片剂和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差异化产品管线 [2] - 已上市利拉鲁肽注射液 [2] - 在研产品包括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口服小分子激动剂HDM1002、复方口服制剂HDM1010、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长效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等多款产品 [2] 治疗领域 - 专注于减重及糖尿病治疗领域 [2]
MC2-01乳膏国内Ⅲ期临床试验获批 华东医药外用制剂领域再添猛将!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核心观点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开发的MC2-01乳膏用于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标志着创新药物迈向临床应用 进一步丰富公司自免皮肤制剂特色产品矩阵 [1][3] 产品引进与权益 - MC2-01乳膏是中美华东与MC2 Therapeutics Ltd于2023年8月通过合作协议引进的创新皮肤外用制剂 中美华东拥有该产品在大中华区的独家许可 包括临床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 [2] - MC2-01乳膏是一种卡泊三醇和倍他米松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用于局部治疗成人斑块状银屑病 包括头皮银屑病 采用MC2独有的PAD™药物递送系统 实现每日一次给药的水性乳膏剂型 提升患者使用便捷性和舒适度 [2] 银屑病市场规模与患者群体 - 中国银屑病治疗市场快速增长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32.5亿美元 2030年增至99.4亿美元 [2] - 斑块状银屑病是最常见亚型 占全球银屑病患者80%-90% 我国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人数预计2030年达616.8万 [3] - 斑块状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性疾病 导致皮肤细胞过度增殖 形成发炎、有鳞屑的斑块 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 患者对更安全有效的创新治疗方案存在迫切需求 [3] 产品全球认可与研发进展 - MC2-01乳膏已于2020年7月获FDA批准 2021年7月在欧洲获批 2024年11月在澳大利亚获批上市 是全球第一个且唯一每日一次的卡泊三醇和二丙酸倍他米松固定组合水性乳膏 [3] - 本次Ⅲ期临床试验获批是产品研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将提升公司在自身免疫领域和皮肤外用制剂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 自免领域产品布局 - 华东医药自免领域现有及在研产品适应症涵盖移植免疫、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复发性心包炎、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等 覆盖皮肤、风湿、心血管、呼吸、移植等疾病种类 是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种类覆盖较全面的医药公司之一 [4] - 公司在自免领域拥有在研生物药和小分子创新产品20余款 已搭建外用制剂研发平台 推进外用制剂、复杂制剂等研发创新 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已建成三条外用制剂生产线 在研和进入商业化的外用制剂产品达10项 [4] 银屑病治疗产品组合 - 公司在银屑病治疗领域形成单抗、口服及外用制剂的"黄金产品组合" 包括生物制剂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口服小分子药物环孢素软胶囊、ZORYVE®乳膏和泡沫剂以及复方外用制剂Wynzora®乳膏(即MC2乳膏) 实现全周期全人群覆盖 [5]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用于治疗成年斑块状银屑病的中国上市申请于2024年11月获批 为国内首款及公司自身免疫管线首个生物类似药 已积极开展各省市挂网入院工作并实现批量供货 [5] - 赛乐信®用于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及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上市的补充申请均已获批 用于克罗恩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和补充申请已于2025年2月获得受理 [6] 合作产品进展 - 公司与美国Arcutis合作的罗氟司特乳膏在中国6岁及以上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表现出积极疗效和良好安全性 达成研究主要终点 正积极准备递交该适应症的中国上市申请 [6] - 0.15%罗氟司特乳膏中国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随访 即将取得研究数据 [6] GLP-1矩阵战略延伸 - 公司自研创新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的分子专利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美国专利商标局双重授权 并布局合成工艺、制剂、适应症和其他种属用途知识产权保护 [6] - 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创新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片美国减重适应症IND获批 通过自主研发建立起涵盖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疾病的创新产品管线 展现全治疗领域协同发展战略布局 [6] 未来发展方向 - 华东医药以创新为引擎 加速推进多领域战略布局 向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药企迈进 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治疗方案 为中国医药创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7]
MC2-01乳膏国内Ⅲ期临床试验获批 华东医药外用制剂领域再添猛将
全景网· 2025-07-28 10:46
核心观点 -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开发的MC2-01乳膏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标志着该创新药物距离临床应用更近一步 [1] - MC2-01乳膏是公司与MC2 Therapeutics合作引进的创新皮肤外用制剂,拥有大中华区独家许可权益,采用PAD技术实现每日一次给药,提升患者便捷性 [2] - 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预计2025年达32.5亿美元,2030年增至99.4亿美元,斑块状银屑病占患者总数80%-90%,2030年我国患者人数将达616.8万 [2][3] - MC2-01乳膏已在FDA、欧洲和澳大利亚获批,是全球首个每日一次的卡泊三醇和倍他米松固定组合水性乳膏 [3] - 公司在自免领域拥有20余款在研产品,覆盖皮肤、风湿、心血管等疾病,已建成3条外用制剂生产线,在研和商业化外用制剂达10项 [4] - 公司形成银屑病治疗"黄金产品组合",包括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环孢素软胶囊、ZORYVE乳膏等,实现全周期全人群覆盖 [5]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国内上市申请获批,新增儿童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克罗恩病适应症申请已受理 [5] - 罗氟司特乳膏在中国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表现积极疗效,正准备递交上市申请,特应性皮炎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随访 [6] - 公司在GLP-1领域取得进展,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获中美专利授权,口服小分子HDM1002片美国减重适应症IND获批 [6] 行业与市场 - 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预计2025年达32.5亿美元,2030年增至9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 - 斑块状银屑病占全球银屑病患者80%-90%,2030年我国患者人数将达616.8万,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3] -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性疾病,可合并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创新治疗方案需求迫切 [2][3] 产品与技术 - MC2-01乳膏是卡泊三醇和倍他米松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采用PAD技术实现每日一次给药的水性乳膏剂型 [2] - 该产品已在FDA、欧洲和澳大利亚获批,是全球首个每日一次的固定组合水性乳膏 [3] - 公司银屑病治疗组合包括生物制剂、口服小分子和外用制剂,覆盖全周期全人群 [5] - 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赛乐信国内首款获批,新增儿童适应症,克罗恩病适应症申请受理 [5] - 罗氟司特乳膏在中国患者中表现积极疗效,特应性皮炎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完成随访 [6] 研发与管线 - 公司自免领域在研产品20余款,覆盖皮肤、风湿、心血管等疾病,外用制剂研发平台稳步推进 [4] - 已建成3条外用制剂生产线,在研和商业化外用制剂达10项 [4] - GLP-1领域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获中美专利授权,口服小分子HDM1002片美国减重适应症IND获批 [6] 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深化皮肤制剂特色矩阵布局,同时拓展GLP-1等代谢疾病领域 [6] - 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构建覆盖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疾病的创新管线 [6] - 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药企,为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疗方案 [7]
因年报造假收超七千万元罚单,诺泰生物股票被ST
贝壳财经· 2025-07-22 09:22
信披违规与处罚 - 公司因2021年年报虚构收入和公开发行可转债文件编造虚假内容被中国证监会处罚,总罚款金额7620万元,其中公司主体被罚4740万元,6名责任人分别被处以150万至1300万元不等的罚款 [1] - 2021年12月公司向浙江华贝转让药品技术确认3000万元收入,但浙江华贝缺乏支付能力和实际应用条件,且技术转让款最终源自公司对浙江华贝的增资款项,该业务不具备真实商业意义 [2] - 上述行为导致2021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虚增3000万元,利润总额虚增2595.16万元,虚增利润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3] - 公司2023年12月发行4.34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募集说明书》中披露了存在虚假内容的2021年度财务数据 [4] - 公司股票自7月22日起复牌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诺泰"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医药外包服务商,聚焦多肽药物特别是GLP-1靶点,产品包括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替尔泊肽等,在研项目达85项 [6]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侧链化学修饰多肽、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大生产能力的企业,司美格鲁肽等长链修饰多肽药物单批次产量超过10公斤 [6] - 多肽原料药主要客户包括Krka、Cipla、Apotex、Chemo、Teva、Dr.Reddy、健友股份等制药公司,2024年达成国内多个重磅GLP-1创新药原料药及制剂战略合作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净利润1.63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27亿元,同比增长442.77% [7]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6.25亿元,同比增长57.21%,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148.19%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58.96%,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30.10% [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到3.3亿元,同比增加32.06%-45.27% [7] 行业竞争与产能状况 - 多肽CDMO行业可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市场竞争加剧 [8]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本土企业已披露的GLP-1类多肽API规划产能约为33-40吨,其中公司产能11.6吨,药明康德10-15吨,若计入未公开产能总量可能接近50吨 [8] - 诺泰生物、药明康德、凯莱英等头部企业加速扩产,诺和诺德、礼来也在自建产能 [8]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2024年上半年涨幅一度达70%以上,但2024年10月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后当月股价跌幅接近30% [9] - 截至7月22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报39.28元/股,下跌4.1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