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端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营利双降,谁拖了“炼乳第一股”的后腿?
新浪财经· 2025-09-02 02:5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下降2.16%,归母净利润4134.25万元,同比下降12.76% [1]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9.29%,净利润同比下降5.98% [1] - 若不含贸易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 [4] 业务板块分析 - 浓缩乳制品营收2.68亿元同比增长3.80%,毛利率34.63%增长0.87个百分点 [6] - 乳品贸易业务营收4080.05万元同比下降48.79%,毛利率3.77%下降4.34个百分点 [4][6][7] - 椰品业务营收3681万元同比增长97%,但营业成本暴增174.85%,毛利率降至-4.93% [8] - 其他业务营收650.52万元同比增长92.38%,毛利率0.83%下降15.78个百分点 [6] 成本结构变化 - 椰品业务直接材料成本3191万元,较上年同期1093万元增长近2倍 [8] - 椰品产量4104吨同比增长60%,成本增速远超产量增速 [8] - 进口奶粉价格高于国产奶粉导致大包粉现货交易量下滑 [7] 战略举措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88%,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896.59万元 [12] - 在山东实施饮料及调味料系列产品优化提升改造项目,拓展果冻、果酱、豆花冻等新业务 [14] - 开发儿童奶酪、奶酪零食等C端产品,布局休闲零食和家庭餐桌渠道 [14] - 通过参股公司优鲜工坊铺设商超、便利店渠道,一季度营收增长超30% [18] 市场环境 - 餐饮链疲软影响炼乳产品增长 [7] - 奶酪业务受B端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8] - 原料成本上涨对椰品业务利润端形成压力 [8][10]
佳禾食品(605300):Q2利润侧承压,咖啡、植物基增长提速
招商证券· 2025-08-26 02:3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25Q2营收增速环比回暖至15.5%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4.1% 主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及C端渠道拓展费用增长 [1][6] - 咖啡业务收入同比增72.0% 植物基业务同比增65.4% 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粉末油脂业务同比降6.5% [6] - 25H1毛利率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至12.4% 净利率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至1.3% [6]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0万元/8300万元/1.02亿元 对应EPS为0.11元/0.18元/0.23元 [2][12]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10.4%) 归母净利润1243万元(同比-82.1%) [1] - 25Q2单季营业收入6.1亿元(同比+15.5%) 环比增速提升 [6] - 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6.7% 管理费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3.1% [6] - 预测25年营业收入25.32亿元(同比+10%) 26年28.14亿元(同比+11%) [2][12] 业务板块表现 - 粉末油脂25Q2收入2.6亿元(同比-6.5%) 降幅环比维稳 [6] - 咖啡业务25Q2收入1.2亿元(同比+72.0%) 主要受益于C端咖啡液及冻干咖啡布局 [6] - 植物基业务25Q2收入0.3亿元(同比+65.4%) 线上燕麦奶销售表现突出 [6] - 糖浆业务25Q2收入0.5亿元(同比-29.4%) 持续承压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4.22元 对应总市值65亿元 [3] - 25年预测PE为132.8倍 26年降至77.6倍 [12] - 每股净资产6.3元 当前PB为2.2倍 [3][12] - ROE(TTM)为0.9% 资产负债率17.7% [3]
佐力药业(300181) - 2025年8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4 12:33
核心产品业绩与市场表现 - 乌灵胶囊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在乡镇卫生院排名从第五名上升至第二名[2] - 百令系列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51%[5] - 中药配方颗粒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60%[6] 集采推进与市场扩张 - 乌灵胶囊尚有6个省份未进入集采(上海/浙江/山东/湖北等)[2] - 百令系列已在28个省份执行集采[5] - 通过集采实现以价换量策略扩大市场份额[2][5] 研发与创新布局 - 计划2025年研发出乌灵菌发酵液大健康产品不少于1款[4] - 与浙江大学共建智赋食药联合研发中心,利用AI技术开发食药同源大模型[4] - 凌意生物LY-N001帕金森症管线已完成临床前研究[9] 渠道建设与终端战略 - 乌灵胶囊已进入83个临床指南/专家共识[2] - OTC事业部通过增设驻店销售、头部连锁合作及O2O平台(美团)拓展渠道[7][8] - 推动108粒大包装规格的OTC市场深度开发[7] 投资与业务协同 - 通过投资凌意生物优先取得中国大陆地区经销权[9] - 聚焦神经系统领域BD机会,寻求协同标的[10] 业绩目标与激励 - 力争实现2025年乌灵胶囊净利润增长率30%的股权激励目标[3] - 股权激励计划已覆盖OTC事业部核心营销人员[8]
从B端之痛到流量陷阱,谁来“救赎”哪吒汽车?
36氪· 2025-08-15 12:21
公司发展历程 - 2017年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经历资金链断裂后被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控股,随后张勇出任总裁并于2018年推出哪吒汽车品牌,初期战略聚焦B端网约车市场,通过关联企业获得2万辆订单但存在"左手倒右手"嫌疑 [4][6] - 2018年末王文学突然撤资导致公司战略重建,遗留低端车型N01和远程管理总部等历史包袱,错失市场先机 [6] - 2019年江西宜春国资领投30亿元救急,随后2018-2022年间完成11轮融资,股东包括多地国资及宁德时代、360等机构,但股权分散(最大股东持股仅13.16%)导致重大决策效率低下 [7][8] 战略失误与运营问题 - 产品策略反复:2022年销量冠军车型哪吒V(占总量70%)遭遇竞品挤压后,仓促推出19.98-33.88万元的哪吒S轿跑和双门跑车哪吒GT冲击高端,两款车型年销量合计仅3.3万辆,严重偏离7万元起家的用户基盘 [12][15] - 产能布局失控:年销量峰值15万辆时已建成三地四厂合计30万辆产能,远超同期小米汽车(13.5万辆销量/单厂),其中宜春工厂按工业4.0标准投入50亿元,泰国工厂前期投入11亿元,导致资金链承压 [9][10][11] - 管理体系混乱:6款车型采用6家不兼容的智驾供应商方案,智能研究院自研体系与外部采购重叠,管理层频繁更换导致产品规划反复推翻 [16] 营销与流量尝试 - 2024年张勇集权改革后押注流量营销,借助股东周鸿祎制造"股东怒斥CEO"等事件获得热搜,哪吒L联名款72小时订单破万但因产能和轮胎供应不足导致退订潮 [17][19][20] - 流量策略使单车型营销费用下降300%至4000万元,但公司体系无法承接短期订单暴增,最终未能扭转颓势 [21] 财务与现状 - 累计融资228亿元后仍陷入债务危机,2024年末张勇卸任CEO,创始人方运舟重新掌舵并启动重整,招募投资人需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已有66家意向方 [21][22] - 招股书显示公司单车亏损超4万元,2024年销量12.7万辆仅达年度目标50%,较2022年冠军销量下滑明显 [1][12]
佐力药业瞄准“C端”市场
钛媒体APP· 2025-08-14 04:39
公司业绩表现 - 佐力药业三年累计收益率达154.14%,显著跑赢中药行业平均水平 [1] - 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2559万元飙升至2024年5.08亿元,增长近20倍 [1] - 乌灵胶囊2024年营收14.38亿元,占总营收55.79%,销量从2019年1456万盒增至4172万盒 [3] 核心产品优势 - 乌灵胶囊毛利率常年稳定在80%以上,集采后仍保持高位 [4] - 核心原料乌灵菌粉为国家一类新药,工艺获国家保密技术认证,形成独家生产壁垒 [3] - 通过新增54粒/盒大包装降低边际成本,预计2025年乌灵参粉年产能提升至900吨,支撑25亿元产值 [5] 产品结构变化 - 毛利率从2021年71.43%降至60.95%,主要因低毛利中药饮片业务快速增长 [7][12] - 百令系列产品受集采和华东医药竞争影响,毛利率显著下降,但计划通过全国集采推动销量增长 [9][11] - 中药饮片业务虽增长快但护城河浅,应收账款达5.92亿元(占营收20%)反映账期扩张风险 [12] 市场拓展战略 - 乌灵胶囊目前覆盖1700家公立医院(全国约10000家),集采中标有望持续放量 [13] - 将OTC零售提升至战略级,从医院主导(占营收80%)转向"一路向C",发力电商和连锁药房渠道 [13] - 百令系列目标打造为10亿元级单品,与华东医药专利纠纷预计不影响业绩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