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N01

搜索文档
威马复产、哪吒重整,新造车竞速“复活赛”
北京商报· 2025-09-28 13:05
"命悬一线"的新造车们正加速自救,欲重回牌桌。合众新能源管理人近日发布的《关于重整投资人公开 招募结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显示,截至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截止日,已有一家意向重整投 资人按要求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缴纳报名保证金5000万元。 合众新能源管理人表示,由于仅一家意向重整投资人按要求完成报名工作,后续将不再进入重整投资人 遴选程序,但该意向重整投资人需向管理人提交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且切实可操作的书面重整投资方 案(包括但不限于重整范围、重整投资金额、债权清偿方案、后续经营方案等内容),方可被确认为最 终的重整投资人。 资料显示,2014年合众新能源成立;2018年,哪吒N01正式上市。随后,凭借哪吒V与哪吒U在中低端 市场冲量。但从2024年起,哪吒汽车危机全面爆发,今年6月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合众新能源 破产重整一案,并指定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担任合众新 能源联合管理人。今年8月,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发布《关于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以公开、公 平、公正的方式招募重整投资人。 在哪吒汽车意向重整投资人按要求完成报名工作前,威马汽车已进入复产阶段。今 ...
从B端之痛到流量陷阱,谁来“救赎”哪吒汽车?
36氪· 2025-08-15 12:21
公司发展历程 - 2017年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经历资金链断裂后被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控股,随后张勇出任总裁并于2018年推出哪吒汽车品牌,初期战略聚焦B端网约车市场,通过关联企业获得2万辆订单但存在"左手倒右手"嫌疑 [4][6] - 2018年末王文学突然撤资导致公司战略重建,遗留低端车型N01和远程管理总部等历史包袱,错失市场先机 [6] - 2019年江西宜春国资领投30亿元救急,随后2018-2022年间完成11轮融资,股东包括多地国资及宁德时代、360等机构,但股权分散(最大股东持股仅13.16%)导致重大决策效率低下 [7][8] 战略失误与运营问题 - 产品策略反复:2022年销量冠军车型哪吒V(占总量70%)遭遇竞品挤压后,仓促推出19.98-33.88万元的哪吒S轿跑和双门跑车哪吒GT冲击高端,两款车型年销量合计仅3.3万辆,严重偏离7万元起家的用户基盘 [12][15] - 产能布局失控:年销量峰值15万辆时已建成三地四厂合计30万辆产能,远超同期小米汽车(13.5万辆销量/单厂),其中宜春工厂按工业4.0标准投入50亿元,泰国工厂前期投入11亿元,导致资金链承压 [9][10][11] - 管理体系混乱:6款车型采用6家不兼容的智驾供应商方案,智能研究院自研体系与外部采购重叠,管理层频繁更换导致产品规划反复推翻 [16] 营销与流量尝试 - 2024年张勇集权改革后押注流量营销,借助股东周鸿祎制造"股东怒斥CEO"等事件获得热搜,哪吒L联名款72小时订单破万但因产能和轮胎供应不足导致退订潮 [17][19][20] - 流量策略使单车型营销费用下降300%至4000万元,但公司体系无法承接短期订单暴增,最终未能扭转颓势 [21] 财务与现状 - 累计融资228亿元后仍陷入债务危机,2024年末张勇卸任CEO,创始人方运舟重新掌舵并启动重整,招募投资人需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已有66家意向方 [21][22] - 招股书显示公司单车亏损超4万元,2024年销量12.7万辆仅达年度目标50%,较2022年冠军销量下滑明显 [1][12]
从B端之痛到流量陷阱 谁来“救赎”哪吒汽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9:08
公司发展历程 - 2017年合众新能源资金链断裂 被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通过知合出行出资控股 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变更为王文学 [3] - 2018年末王文学撤资离场 留下需要全盘重建战略的新造车企业 低端廉价创始车型 擅长ToB业务的总裁 以及远程遥控的公司总部 [4] - 2019年江西宜春政府产业基金领投30亿元 为哪吒汽车注入强心针 2018-2022年完成11轮融资 股东包括多地国资和知名资本 [6] - 2022年以12.7万辆问鼎国内新势力车企年度销量冠军 风头一度盖过蔚小理 [1] - 2024年销量定格在12.7万辆 仅为2023年年初目标的一半 随后出现销量滑坡 员工年终奖打7折 高管职务调整 [1] - 2024年末张勇卸任CEO 方运舟回到台前 公司十年累计烧光228亿元 [18] 股权结构与资本运作 - 股权结构高度分散 最大股东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仅为13.162% 另有数十位持股2%以下的小股东 [7] - 2021年计划登陆科创板因部分股东担心股权被稀释而搁浅 2022年赴港上市计划又因担心上市破发而搁置 [7] - 采用"资金短缺—地方投资—承诺建厂—再次资金短缺"的融资模式 国资股东合计持股占比接近50% [9] - 获得宜春国资30亿元投资后 反手投资50亿元在宜春新建全生态智慧工厂 [9] - 2023年在泰国投入50亿泰铢(约11亿元人民币)建设生产基地 泰国方面提供20亿泰铢担保金 [9] - 截至2025年8月 有66位意向投资人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报名参与重整 [18] 产能布局与资金压力 - 国内坐拥三地四厂 合计年产能超过30万辆 但历史最高年销量仅约15万辆 [8] - 威马汽车两个生产基地累计投入超过260亿元 相比之下哪吒汽车资金压力更为被动 [9] - 2023年销量持续下降背景下 一口气铺设三家海外生产基地 [9] 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成立初期围绕网约车、分时租赁等B端市场展开 2018年5月获得巴歌出行等出行公司累计两万辆订单 [4] - 2022年哪吒V起售价不到7万元 占据整体销量七成以上 但单车亏损超过4万元 [11] - 2022年7月推出哪吒S 定价19.98万至33.88万元 2023年销量仅2.4万辆 未达月销1万辆目标 [12] - 2023年4月推出哪吒GT双门四座纯电跑车 年销量仅9000辆 [12] - 2024年哪吒L上市后72小时内订单破万 35天内累计订单突破3万辆 其中95%为周鸿祎联名"红衣版" [17] 管理体系与决策机制 - 6款车型采用6家智驾辅助供应商方案 彼此无法兼容 提高采购和管理成本 [13] - 管理层频繁更换 每任领导都推翻前任产品计划 导致内耗严重 [13] - 2024年张勇兼任营销总经理 后将产品规划部转至麾下 进入超级集权时代 [14] 营销策略与流量运营 - 周鸿祎作为第二大股东曾投资29亿元 通过直播、拍卖迈巴赫等话题为哪吒汽车站台 [2] - 哪吒L营销费用缩减至约4000万元 相较哪吒S、哪吒GT单款车营销费用下降300% [17] - 因产能准备不足 "红衣版"车型米其林轮胎采购量不足导致大面积延期交付 用户退订率居高不下 [17]
深度 | 从B端之痛到流量陷阱 谁来“救赎”哪吒汽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8:5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由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最初由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通过知合出行控股 成为其出行产业链一环[3] - 2018年控股股东王文学撤资离场 导致公司战略需全盘重建 留下低端创始车型和擅长ToB业务的总裁[4] - 2019年获得江西宜春政府产业基金领投30亿元 开启多轮融资 股东包括多地国资及知名资本[5] - 2022年公司以12.7万辆年销量成为国内新势力销量冠军 但未达年初目标的一半[1] - 2024年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原负责人张磊因销量滑坡被调整职务[1] - 2024年末CEO张勇卸任 创始人方运舟回归 公司十年累计消耗资金228亿元[18] 股权与资本结构 - 公司股权结构高度分散 最大股东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仅13.162% 另有数十位持股低于2%的小股东[6] - 分散股权导致内部决策困难 曾因股东反对导致2021年科创板上市和2022年赴港上市计划搁浅[6] - 地方国资股东合计持股近50% 投资条件包括在当地建厂 导致产能布局过度分散[7] - 公司拥有三地四厂 合计年产能超30万辆 但历史最高年销量仅约15万辆[7] - 融资模式陷入"资金短缺—地方投资—承诺建厂—再次资金短缺"循环 例如在宜春投资50亿元建厂[8] 产品与市场战略 - 初期聚焦B端市场 2018年获出行公司累计2万辆订单 但多为关联交易[4] - 2022年推出起售价低于7万元的哪吒V 占整体销量七成以上 但单车亏损超4万元[10] - 2022年7月推出定价19.98万至33.88万元的哪吒S 全年销量仅2.4万辆 未达月销1万辆目标[11] - 2023年4月推出双门纯电跑车哪吒GT 年销量仅9000辆 错失中高端SUV市场机会[11][12] - 2024年借助周鸿祎营销推出哪吒L 72小时订单破万 35天累计订单超3万辆 但95%订单针对"红衣版" 因产能和供应链问题导致延期交付和退订[17] 管理层与运营问题 - 管理层频繁变动 导致产品计划常被推翻 内部存在6款车型采用6家智驾供应商方案 无法兼容且成本高[12] - 2024年CEO张勇兼任营销和产品规划 进入"超级集权时代" 但个人决策可能影响公司命运[13][14] - 周鸿祎作为股东参与营销 通过争议性话题获取流量 但品牌形象受损 哪吒L营销费用降至约4000万元 较此前车型下降300%[16][17] 当前状况与潜在价值 - 2024年公司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需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 已有66位意向方[18] - 尽管债务危机缠身 公司剩余价值仍被市场认为有吸引力[18]
哪吒汽车预招募重整意向投资人:停业时间较短,具有恢复生产优势
搜狐财经· 2025-07-18 03:31
公司重整预招募 - 合众新能源发布重整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 招募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至2025年9月8日 [3] - 重整管理人机构包括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等三家律所 受理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4] 公司运营现状 - 公司自2024年11月开始停产 截至公告时已停产8个月 产线设备运转正常 [4] - 公司保留400余名员工 包括管理团队与核心技术人员 具备继续生产经营条件 [4] 资产构成 - 固定资产包括350亩工业用地(位于浙江桐乡经开区) [4] - 机器设备涵盖生产线集成设备、生产模具、运输工具及实验设备等 [4] - 知识产权包括自主开发软件产品及"哪吒汽车"注册商标 [4] 生产基地布局 - 江西宜春生产基地年产能10万辆 采用工业4.0标准 2022年投产 [5] - 广西南宁生产基地年产能10万辆 公司持股85.29% 定位出口KD件基地 [5] - 另投资安徽桐城、凤台、凤阳三个零配件工厂 [5] - 海外资产包括泰国曼谷工厂(2024年投产)及印尼雅加达工厂 均为CKD模式 [5] 品牌与产品 - "哪吒"品牌2018年发布 首款车型为哪吒N01 [5] - 累计销量超46万辆 2022年销量突破15万台 [5] - 现有产品线覆盖哪吒V/AYA、X、L、S猎装、S轿跑、GT等车型 价格区间8万-20万 [5]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4年10月 注册资本28.37亿元 法人代表方运舟 [5] - 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等 [5] - 主要股东包括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等机构 [6]
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3:23
公司破产审查与欠税问题 -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 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 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1]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 注册资本约28.37亿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开发等 [1] - 公司新增三则欠税公告 欠税总金额215万余元 涉及城镇土地使用税1311299.27元 印花税140759.64元 房产税700000.89元 [3][5][6] 丰田收购传闻与技术故障 - 市场传闻丰田汽车考虑收购哪吒汽车 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未收到相关消息 [2] - 5月哪吒汽车App出现断网问题 公司称系系统故障已修复 否认流量欠费导致 [4][7] - 此前4月也曾出现App断网导致蓝牙钥匙失效等问题 1月官网因服务器配置升级出现技术故障 [8][9] 销量与财务状况 - 2023年销量12.75万辆同比下降16% 2024年降至6.45万辆 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仅110辆 [12] - 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 2021年-29.91亿元 2022年-54.08亿元 2023年-43.54亿元 [13][14] - 2020-2022年凭借哪吒V和哪吒U Pro实现销量增长 2022年以15.2万辆成为新势力销冠 [11] 经销商维权与高管动态 - 2024年4月全国20余家经销商集体前往桐乡工厂维权 要求返还车款恢复售后服务 [15] - 原CEO张勇回应离职传闻 称仍担任公司顾问 正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 [15]
App再“掉链子”,官方称与流量欠费无关,哪吒汽车“缝缝补补”
北京商报· 2025-05-06 09:17
公司运营问题 - "五一"假期期间哪吒汽车App突发故障、官网无法访问,引发车主集体吐槽,初步判断为系统故障而非流量欠费,目前已修复 [1][6] - 今年1月官网出现异常提示"系统维护中",4月多位车主反映App断网导致蓝牙钥匙失效、车机系统无法联网等问题 [6] - 客服热线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售后端面临维修难题,第三方投诉平台出现不少因厂家无法提供零部件的投诉 [6][8] 资金压力与经营困境 - 2021-2023年公司营收亏损由48.4亿元扩大至68.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2023年末账面资金28.37亿元较2022年末67.57亿元大幅减少 [8] - 2023年末借款余额57.6亿元较2022年底小幅增长,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 [8][9] - E轮融资中领投方承诺的30亿元尚未到账,公司正通过开拓东南亚市场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9] 市场表现与经销商问题 - 2022年以15.2万辆年销成绩超越"蔚小理"成为新势力销冠,但2023年前三季度仅交付8.6万辆,完成全年目标28.63% [8] - 2023年9月交付1.01万辆同比下滑23.41%环比下滑8.06%,全国300多家经销商中约20家代表参与维权要求返还拖欠返利和补贴 [7][8] - 计划7月在泰国启动本地化生产,与泰国金融机构达成100亿泰铢(约21.5亿元人民币)授信,以哪吒X等低价车型开拓东南亚市场 [9]
经销商“上门”要钱,哪吒汽车还能撑多久
北京商报· 2025-04-14 10:51
经历供应商"堵门"风波后,哪吒汽车再遇经销商上门"要钱"。4月14日,网上流出多段哪吒汽车经销商 维权,要求哪吒汽车将打款但未发车所拖欠的返利和补贴一次性返还。据悉,全国300多家哪吒经销商 中的约20家代表参与此次维权。从去年起,关于哪吒汽车的负面传闻不断,尽管哪吒汽车多次辟谣,但 停产、资金缺口等已让其游走车市边缘。 事实上,哪吒汽车的"寒气"早已传至终端市场。此前,哪吒汽车对线下门店进行调整,多地哪吒汽车店 面关闭进行"服务调整"。一位哪吒汽车经销商表示,目前门店销售的均为库存车,已无法预订新车。同 时,哪吒汽车在售后层面也出现问题。多位哪吒车主反映"修理车型没有零配件"。北京商报记者在第三 方投诉平台看到,今年以来出现不少哪吒车主的投诉,投诉理由多为厂家无法提供零部件。一位汽车售 后领域从业人员表示,运营正常的车企与门店通常都会储存常用配件,如易损件和保养所需材料,有些 不常用配件需要订购,但通常订购时间在一周左右。 此外,转任哪吒汽车顾问的原CEO张勇,被曝已身在英国。对此,4月14日,张勇更新微信朋友圈 称:"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 收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