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开业23载悄然闭店,老牌饭店如何找到转型新“坐标”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03:35
近日,济南舜和酒店泉城路店悄然关闭。它的离去并非孤例,一场席卷老牌高端餐饮的转型浪潮正扑面 而来。从"外摆"揽客到深耕细分市场,从追求"排场"到拥抱"体验",在市场的倒逼下,这些老牌饭店正重 新寻找着自己的坐标。 曾是行业创新代表 如今因"发展需要"闭店 9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济南泺源大街53号的山东舜和酒店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舜和集团")泉城路门 店,几位工人正把拆下的吊灯和板材往货车上装,门口的招牌也已经拆了下来。路过的市民行色匆匆, 偶尔有人停下来拍张照片。 从周边商户得知,舜和泉城路店已经关闭大概一个月了。舜和旗下其他门店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称,泉 城广场店确已停业,原因是"酒店发展需要"。 "好多年前刚开业的时候这里很火的,每天晚上来吃饭的车停都停不下。"一位路过的市民叹息道。 资料显示,舜和集团成立于2002年9月16日。那一年,其董事长任兴本就把这家酒店每一间客房都配备 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及全套办公用具,主打"商务文化主题酒店"概念。根据彼时媒体报道,舜和"制 造"出了山东第一间商务客房。 此后,舜和集团先后创立了"舜和巴西烤肉""舜和德国餐厅""舜和海鲜""舜和鼎秀"等多个知名餐饮品 牌。尤 ...
太二酸菜鱼全面“爆改”自救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09
公司战略转型 - 太二酸菜鱼推出5.0"鲜活模式"新店型 围绕产品、环境、服务进行系统性升级 计划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改造[1] - 新店型将菜品结构从酸菜鱼单核心拓展为"活鱼、鲜鸡、鲜美牛肉"三大主打 并增加热菜丰富度[1] - 门店设计从黑白漫画风格转变为原木川菜馆风格 增设食材展示区和明厨 座位从2-4人位调整为2-6人位 目标客群从年轻群体扩展至年轻家庭[3] 财务业绩表现 - 九毛九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 利润5871万元同比下降13.7%[6] - 太二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19.49亿元同比下降13.3% 占集团营收比重超七成[6] - 太二店铺层面经营利润率保持13.4% 较去年同期微降0.4个百分点 客单价从71元回升至73元[9] 门店运营数据 - 截至7月31日太二鲜活新店达64家 预计年底增至150家以上[1] - 集团门店总数从807家缩减至729家 净关店88家 其中太二净减少68家[6] - 太二翻台率从去年同期3.8次降至3.1次 怂火锅从2.0次降至1.7次 九毛九餐厅从2.8次降至2.5次[8] 新店型运营效果 - 调改后门店日均堂食营业额同比增幅比常规模式平均高出约15个百分点[3] - 新店型客单价提升4元 主要来自客流改善 但因活鱼现杀导致毛利率下降1%-2%[3] - 大型门店改造成本180-200万元 小型门店改造成本20-30万元 销售额每增加12%即可覆盖额外成本[4] 行业竞争环境 - 全国酸菜鱼门店总数25781家 近一年新开6459家但净增长-3164家[9] - 酸菜鱼预制菜市场规模2022年突破100亿元 今年有望达到204.7亿元[10] - 竞争对手如"鱼你在一起"增加冒烤鸭、砂锅菜等特色炒菜 "渝是乎"向川渝小炒定位倾斜[9] 业务多元化发展 - 九毛九货品销售收入从5496万提升至1.32亿元 同比大增140% 占总收入比重从1.8%提升至4.8%[10] - 公司通过山姆等渠道销售太二酸菜鱼预制菜 该板块成为集团唯一高速增长业务[10]
“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五年间累计亏损超13亿
新浪财经· 2025-08-04 09:48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9% [1] - 预计净亏损0.8-1.0亿元人民币 亏损同比收窄63.2%-70.5% 去年同期亏损2.74亿元 [1] - 2021至2024年累计亏损12亿元 加上2025年上半年预估亏损 五年累计亏损达13.26亿元 [1] 业务战略调整 - 2025年规划新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 重点布局北京、河北、上海、广州、深圳等区域 [1] - 目标翻座率至少3倍 计划在主题乐园、机场、火车站等高客流点位开设高利润餐厅 [1] - 旗下湊湊品牌采取谨慎开店策略 仅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进驻 [1] - 启动"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采用三方持股模式 已有21位核心岗位员工签约 5家合伙门店投入运营 [2] 业务多元化 - 以8900万元人民币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调味品公司40%股权 使该业务成为全资附属公司 [2] - 调味品业务旗下拥有四家子公司 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调料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1.22亿元增长5.7%至2024年1.29亿元 [2] - 火锅餐厅收入目前占集团总收入96.3% [2] 市场挑战 - 上半年收入下滑近两成 显示市场竞争持续激烈 [3] - 此前高端化转型和连续涨价策略未能推动业绩 反而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 [3] - 新兴火锅品牌不断涌现 消费者选择多样化 公司在产品特色、服务质量、门店环境等方面优势减弱 [3]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单日一度下跌3.85%至0.75港元 总市值约8.25亿港元 [3] - 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4.88% 近30个交易日虽有超13%涨幅但南向资金持股比例从23%降至13.41% [3]
现杀现做“笨功夫”成当下护城河
北京商报· 2025-05-28 14:46
公司旗下餐饮品牌 - 公司旗下包括肥福排档、行运海鲜食集、钟久夫肠粉王、鑫粤福顺德干蒸店等品牌 [1] 行运打边炉品牌转型决策 - 市场风向变化导致年轻消费者对"排队文化"热情消退,更关注性价比 [2] - 客群调研显示传统打边炉被认为"性价比不高",但消费者仍对花胶鸡、海鲜有需求 [2] - 转型保留经典菜品、降低消费门槛(人均从250元降至150元)、强化体验感,采用"海鲜自选+锅底DIY"模式 [2] - 主动预判市场趋势变化,避免依赖品牌红利吃老本 [2] 肥福排档保持热度的关键因素 - 坚持食材品质:鲜活海鲜展示、空运广东时令蔬菜(运输成本占菜品成本80%) [3] - 严格品控:新鲜度不达标时退回菜品(运费成本可能高达八成),食材成本占比40%-60%高于行业25%-40%标准 [3] - 现杀现做模式:50多位广东师傅保证粤菜原味,与预制菜形成差异化 [3] - 差异化定价:以较低价格提供高品质体验,提升细分赛道竞争力 [3] 重资产投入战略逻辑 - 大店模式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提供差异化体验,容错率高于小店 [4] - 多品牌分层定位:肥福(中高端粤菜)、鑫粤福(简餐)、钟久夫(肠粉)覆盖不同客群 [4] - 拒绝低价自杀式竞争,注重利润合理化构建健康盈利模型 [4] 餐饮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从规模效益转向综合实力比拼,小而美的高品质餐饮受青睐 [6] - 消费体验升级:海鲜池直观展示、传统文化表演(如舞狮)提供情绪价值 [6] - 转型需"精准适配"而非简单降价,流量红利退散后真正较量开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