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湊湊火锅
icon
搜索文档
呷哺呷哺集团亮相服贸会 积极推广台式餐饮文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2:25
公司参展与品牌推广 - 公司连续第七年参展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连续第三年作为指定餐饮服务商亮相[1] - 公司借助服贸会平台展示台式餐饮文化并提升服务与产品品质以增强消费者品牌认知[1] - 公司通过参展服贸会加强保障能力并进一步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1] 产品与运营模式创新 - 旗下湊湊品牌在全国首批46家门店推出"甄选单点+欢乐畅吃"双点模式并计划逐步推广更多门店[1] - 双点模式在传承品牌品质基础上提升质价比 在同等价格下食材品质超越行业水准[1] - 湊湊以"火锅+茶憩"独特模式定位中高端餐饮市场[1] - 今年以来公司推出"湊蹭锅底自由选"及品牌联名互动等创新活动吸引年轻及亲子客群[2] 供应链与食材优势 - 公司拥有16.1万亩天然有机羊基地专注培育锡盟特色黄金有机羊"熊猫羊"[2] - 有机羊除供应集团门店外面向外部餐饮企业供货[2] 市场拓展与海外表现 - 公司在持续拓展大陆市场同时稳步推进海外门店布局[2]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2] - 海外市场通过香港午市套餐 公交车广告营销及台湾歌手驻场等创新举措打造差异化体验[2] 发展战略与运营效率 - 公司坚持"重质不重量"发展策略通过供应链优化及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率[2] - 公司通过业务模式创新 年轻消费品牌联名及会员经济举措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2]
亏损收窄71%,呷哺呷哺暂时顶住了压力
虎嗅APP· 2025-08-29 00:0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8.9%但亏损大幅收窄71.6% 通过成本控制和门店优化实现运营效率提升 [6][7][11] - 公司通过合伙人机制和会员经济探索新增长模式 短期门店运营效率和用户黏性显著提升 [12][13][15] - 行业在消费降级与激烈竞争下艰难转型 餐饮企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益运营和深度组织变革 [7][16]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19.42亿元 同比下降18.9% 其中主力品牌呷哺呷哺销售额下降13.5% 湊湊销售额下降25.8% 调料业务收入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6] - 税前亏损7572万元同比减少71.6% 净亏损8083万元同比减少70.5% [6] - 原材料成本下降22.5% 员工成本下降18.1%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下降24.7%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64.1%至7300万元 [6]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 租赁费用减少24.7% [9] 门店运营 - 全球运营937家餐厅 中国大陆918家 港澳台及其他市场19家 上半年新开32家但关闭52家 净减少135家门店 [9] - 呷哺呷哺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从39.7%提升至42.6% 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从22.6%降至16.0% 湊湊品牌同样提高一二线城市集中度 [9] - 呷哺呷哺人均消费从59.6元降至53.7元降幅9.9% 翻座率从2.3倍提升至2.6倍增幅13.0% 同店销售下降15.6% [10] - 湊湊人均消费从137.8元提升至143.8元增幅4.3% 翻座率从1.6倍下滑至1.4倍降幅12.5% 同店销售下降14.0% [10]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长至4.27万元增幅20.9% 订单量增长超过55% 外卖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10] 新业务模式 - 合伙人计划已落地5家门店 餐厅利润率均在30%以上 单店月营业额超35万元 翻台率保持在3次以上 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最长10个月 [15] - 礼品卡业务售卡金额超1.6亿元 售卡数量超43万张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金额达449元 消费频次达到5.4次 [15] - 公司联合动漫IP哆啦A梦开展合作 湊湊品牌推出四款新口味锅底并与IP Mifty合作 [15]
亏损收窄71%,呷哺呷哺暂时顶住了压力
虎嗅· 2025-08-28 17: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8.9% [2] - 税前亏损7572万元,同比收窄71.6%;净亏损8083万元,同比收窄70.5% [2] - 主力品牌呷哺呷哺利润从406万元增长至2973万元,调料业务收入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2] 成本控制措施 - 原材料成本下降22.5%,员工成本下降18.1%,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下降24.7% [2] -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64.1%至7300万元,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租赁费用减少24.7% [2][4] - 通过优化餐厅布局结构实现运营费用管控 [4] 门店战略调整 - 全球运营937家餐厅,较2024年6月净减少135家 [4] - 新开32家呷哺呷哺餐厅同时关闭52家门店 [4] - 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从39.7%提升至42.6%,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从22.6%降至16.0% [4] - 聚焦高潜力区域、出清低效门店的战略转变 [4] 品牌运营数据 - 呷哺呷哺人均消费从59.6元降至53.7元,翻座率从2.3倍提升至2.6倍 [5] - 湊湊人均消费从137.8元提升至143.8元,翻座率从1.6倍下滑至1.4倍 [5][6]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长至4.27万元,订单量增长超55% [6] - 北京上海部分新店翻台率达6.5-8.4倍 [6] 创新业务模式 - "凤还巢"合伙人计划已落地5家门店,餐厅利润率超30%,单店月营业额超35万元 [8] - 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最长10个月 [8] - 礼品卡业务售卡金额超1.6亿元,售卡数量超43万张 [8] -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金额449元,消费频次5.4次 [8] 品牌营销举措 - 呷哺呷哺联合动漫IP哆啦A梦开展战略合作 [9] - 湊湊品牌推出四款新口味锅底并与国际IP Mifty合作 [9]
呷哺呷哺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19.4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28 16:1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达19.4亿元,净亏损由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至0.8亿元 [1] - 呷哺呷哺品牌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406万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2973万元 [1] - 调味品业务收入达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1] 业务策略 - 公司秉持"重质不重量"发展策略,通过供应链优化、成本控制及业务模式创新提升运营效率 [1] - 湊湊品牌推出商务午餐和午市一人食产品,切入白领午餐需求场景 [1]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提升至4.27万元,同比增幅达20.9% [2] - 整体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5%,带动外卖毛收入增长22.4% [2] 会员与渠道运营 - 公司计划优化会员产品矩阵,创新礼品卡等会员权益,结合时令节点推出差异化权益 [3] - 深化与第三方平台战略合作,通过全渠道销售拓展消费场景 [3] - 强化私域流量运营,实现会员价值从餐饮消费向礼品社交场景延伸 [3] 国际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约5%增长 [2]
呷哺呷哺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9.4亿元 外卖业务成增长新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3:4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19.4亿元,净亏损从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至0.8亿元 [1] - 呷哺呷哺品牌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406万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2973万元 [2] - 调味品业务收入达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2]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租赁费用减少24.7% [2] - 通过供应链优化、精益化管理措施提升运营效率 [1][2] 业务创新与增长点 - 湊湊品牌推出商务午餐、午市一人食等新消费场景 [2]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至4.27万元,增幅20.9% [4] - 外卖整体订单量增长超55%,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4] - 礼品卡业务4-7月销售张数分别为8万、19万、17万、22万张,累计收入2.52亿元 [4] 会员经济与用户黏性 -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消费金额达449元,消费频次5.4次 [4] - 付费会员消费频次较普通会员1.2次提升4.4倍 [4] 门店扩张与合伙人计划 - 新开门店32家,其中一线城市占比43.7% [4] - "凤还巢"计划已落地5家合伙门店,餐厅利润率超30% [2] - 合伙门店单店月营业额超35万元,翻台率保持3次以上 [2] - 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最长10个月 [2] 国际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约5%增长 [5] 战略方向 - 秉持"重质不重量"发展策略,通过品牌联名、会员经济等多措并举提升运营效率 [1] - 未来将深化第三方平台合作,拓展全渠道销售及私域流量运营 [6]
五年亏超13亿!呷哺呷哺降价也救不了低迷翻座率
凤凰网财经· 2025-08-19 14:53
核心观点 - 呷哺呷哺2025年上半年营收19亿元,同比减少18.9%,净亏损0.8-1亿元,亏损虽收窄但未扭亏,2021年至今累计亏损超13亿元 [1] - 公司业绩下滑主因包括消费结构变化、高端化转型不及预期、品牌吸引力弱化及扩张策略失误 [1][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亿元,同比减少18.9%,净亏损0.8-1亿元 [1] - 2021年营收达峰值61.88亿元,但净利润亏损2.93亿元 [2] - 2024年全年亏损超4亿元,湊湊品牌亏损达3.53亿元 [3] - 主品牌呷哺呷哺收入从2021年34.97亿元缩减至2024年26.27亿元 [4] 品牌转型与策略 - 2016年尝试向中高端转型,推出湊湊品牌并提升主品牌客单价 [1] - 湊湊2021年收入23.53亿元,同比增长39%,但2022年收入下滑6.29%至22.05亿元,2023年短暂回暖至26.18亿元(增15.89%),2024年大幅下降26.55%至19.48亿元 [2][3] - 主品牌客单价从2021年62.5元降至2024年54.8元,但翻座率仅从2.3次/天微增至2.5次/天 [4] - 湊湊客单价从2021年140.6元降至2024年123.5元,翻座率仅1.6次/天,显著低于海底捞(4.1次/天)和巴奴火锅(3.2次/天) [5] 门店运营与扩张 - 2021-2024年关闭呷哺呷哺餐厅分别为229间、81间、99间、138间,除2023年净增32间外,其余年份净减少 [4] - 湊湊2022年新开44间(关闭3间),2023年新开48间(关闭15间),2024年新开13间(关闭73间),扩张远未达预期且首次负增长 [3][5] - 湊湊一线及二线城市收入2022年分别同比下滑17.79%和3.25%,2023年同店销售额降9.7%(一线降11.7%,二线降11.9%) [3] 市场与股价表现 - 消费降级及餐饮竞争加剧对中高端品牌形成冲击 [3][4] - 2021年至今股价跌幅超90%,2025年以来跌幅超20% [6]
五年亏超13亿!湊湊扩张埋雷,呷哺呷哺降价也救不了低迷翻座率
证券之星· 2025-08-19 07:24
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 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 同比减少约18.9% [1] - 预计净亏损0.8亿元至1亿元 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收窄但仍未扭亏 [1]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 [1] 营收表现与趋势 - 营收自2021年达到顶峰61.88亿元后震荡下行 [1][4] - 2024年湊湊餐厅收入同比下降26.55%至19.48亿元 [6] - 主品牌呷哺呷哺收入从2021年末34.97亿元缩减至2024年末26.27亿元 [7] 品牌转型与战略调整 - 2016年尝试从平价快餐转向中高端市场 推出子品牌"湊湊"并提升主品牌客单价 [1] - 湊湊品牌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39%至23.53亿元 成为增长主力 [4] - 2022年新开44间湊湊餐厅超过主品牌41间 但扩张策略后续带来亏损隐患 [4] 门店运营与结构调整 - 2021-2024年关闭呷哺呷哺餐厅分别为229间、81间、99间和138间 [7] - 除2023年净增长32间外 其余年份主品牌门店净减少220间、40间和73间 [7] - 湊湊餐厅2024年闭店73间 首次呈现负增长 新开店仅13间远低于计划26间 [8][9] 客单价与运营效率变化 - 主品牌人均消费从2021年62.5元下降至2024年54.8元 但翻座率仅从2.3次/天微增至2.5次/天 [7] - 湊湊人均消费从2021年140.6元下降至2024年123.5元 仍高于海底捞97.5元 [10] - 湊湊翻座率从2021年2.5下降至2024年1.6次/天 大幅低于海底捞4.1次/天 [4][10][11] 区域市场表现 - 2022年湊湊一线城市收入同比下滑17.79% 二线城市下滑3.25% [4] - 2023年湊湊一线城市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1.7% 二线城市下降11.9% [5] - 2024年湊湊一线城市门店占比35.6% 二线城市占比54.8% [9] 股价表现 - 2021年至今公司股价跌幅超九成 [11] - 今年以来股价跌幅超20% [11]
延续“一店一景”策略 呷哺集团旗下湊湊火锅再开新店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11:49
品牌扩张与门店策略 - 湊湊推出全新门店"锅韵" 采用像素风积木设计主题 面向年轻消费客群及亲子家庭 [1] - 湊湊实施"一店一景"差异化开店策略 通过独特设计主题提升顾客体验 如台湾首店以《兰亭集序》为灵感采用朱雀红主题 [1] - 湊湊新门店选址上海金山爱琴海购物公园 延续核心产品模式与运营体系 [1] 产品创新与营销活动 - 湊湊2025年上半年推出5款新有料锅底 当前已积累16款受欢迎锅底产品 [3] - 品牌开展多元IP合作:5月与米菲MIFFY进行三个月全维度联名 6月推出58-78元锅底自由选活动 [2] - 呷哺呷哺近期牵手哆啦A梦IP 在全国75家主题门店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有效拉动餐厅经营数据 [3] 财务表现与经营策略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9亿元 净利润亏损0.8-1亿元 亏损同比大幅收窄63.2%-70.5% [2] - 亏损收窄主要得益于提升运营效率 改善经营模式及重塑业务增长引擎等战略举措 [2] - 集团通过产品更新、联名合作和拓展新店等方式持续提升品牌活力 [2] 供应链与业务模式 - 湊湊以有料锅底作为差异化卖点 依托集团供应链优势持续进行口味创新 [3] - 品牌通过主题套餐、周边产品及主题门店打造沉浸式体验 [2]
“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业绩继续承压 或面临退市风险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09:57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0.8亿元至1.0亿元 四年累计亏损将突破13亿元 [1] - 2024年公司收入47.55亿元 同比下跌19.65% 净亏损4.01亿元 其中关店及减值损失达2.62亿元 [1] - 2021年至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 四年累计亏损11.83亿元 [1] - 旗下品牌湊湊2024年收入19.48亿元 同比下跌26.55% 经营亏损1.82亿元 净亏损3.53亿元 同比大幅上涨260.20% [2][3] 经营策略 - 2022年以来实施降价措施 2024年进行十年来最大力度降价 人均消费从62.2元降至54.8元 下滑12% [2] - 湊湊推出小份菜 客单价从2022年150元降至2023年142.3元 2024年进一步降至123.5元 [2][3] - 2024年新开呷哺呷哺门店65家 关闭门店138家 加上湊湊等其他门店 全年累计闭店219家 [3] - 2025年规划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 翻座率目标至少3倍 重点布局北京、河北、上海等区域及高客流点位 [4] - 推出"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已有5家合伙门店运营 计划每年新增50-100家合伙门店 [4] 运营指标 - 呷哺呷哺餐厅2024年翻台率2.5次/天 较2023年同期2.6次/天下降 [2] - 湊湊餐厅2024年翻台率1.6次/天 较2023年同期2.0次/天下降 同店销售额下跌32.0% [3] - 客单价对比:海底捞2024年客单价下降1.6元至99.1元 怂火锅从113元降至103元 湊湊123.5元仍高于竞争对手 [3] 市场环境 - 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6175亿元 预计2025年达6500亿元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5] - 公司面临高端化转型缓慢 核心客群流失 品牌认知混乱等挑战 [1] - 股价长期低于1港元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从42%降至19% [1]
“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五年间累计亏损超13亿
新浪财经· 2025-08-04 09:48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9% [1] - 预计净亏损0.8-1.0亿元人民币 亏损同比收窄63.2%-70.5% 去年同期亏损2.74亿元 [1] - 2021至2024年累计亏损12亿元 加上2025年上半年预估亏损 五年累计亏损达13.26亿元 [1] 业务战略调整 - 2025年规划新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 重点布局北京、河北、上海、广州、深圳等区域 [1] - 目标翻座率至少3倍 计划在主题乐园、机场、火车站等高客流点位开设高利润餐厅 [1] - 旗下湊湊品牌采取谨慎开店策略 仅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进驻 [1] - 启动"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采用三方持股模式 已有21位核心岗位员工签约 5家合伙门店投入运营 [2] 业务多元化 - 以8900万元人民币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调味品公司40%股权 使该业务成为全资附属公司 [2] - 调味品业务旗下拥有四家子公司 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调料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1.22亿元增长5.7%至2024年1.29亿元 [2] - 火锅餐厅收入目前占集团总收入96.3% [2] 市场挑战 - 上半年收入下滑近两成 显示市场竞争持续激烈 [3] - 此前高端化转型和连续涨价策略未能推动业绩 反而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 [3] - 新兴火锅品牌不断涌现 消费者选择多样化 公司在产品特色、服务质量、门店环境等方面优势减弱 [3]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单日一度下跌3.85%至0.75港元 总市值约8.25亿港元 [3] - 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4.88% 近30个交易日虽有超13%涨幅但南向资金持股比例从23%降至13.4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