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钢铁巨龙驰骋天山南北——铁路运输提质增效助力新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22:21
铁路网络发展 - 新疆铁路运营里程超9500公里 覆盖全疆80%以上县级行政区 构建一轴三出疆两环两对外铁路网 [1][11] - 乌将铁路年货运量从2021年5648万吨跃升至2024年1.08亿吨 日均开行列车从10余列增至92列 运力提升91.2% [3] - 年度旅客发送量从2012年2162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5080万人次 货运发送量2024年完成2.37亿吨 较2020年增长36% [11] 疆煤外运体系 - 准东北站采用双站联动智慧装车系统 装车时间压缩至30分钟 每日发车20列 最大潜力达40列 [2][3] - 推广35吨敞顶箱运输提升车辆循环效率 煤炭实现全过程不落地清洁运输 [2][4] - 2024年疆煤外运量达9061万吨 较2020年增长3倍多 截至9月5日今年完成6330.92万吨 同比增长7.76% [4] 旅游专列运营 - 乌鲁木齐至喀什Z6516特快列车将行程从20多小时压缩至11小时30分 开通以来始终保持满员运行 [6] - 2022年和若铁路开通形成南疆完整铁路环线 喀什年度游客从2012年360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4198万人次 旅游收入从20亿元增长至358亿元增幅近18倍 [6][7] - 今年开行旅游列车超300列 其中进疆旅游列车240列同比增长90.5% 疆内旅游列车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 [8] 中欧班列运行 - 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双口岸前8个月通行中欧班列11722列 同比增长10.4% [10] - 智慧口岸系统实现铁路海关数据实时互通 出口班列最快20分钟办结手续 车辆周转效率提升超20% [10] - 阿拉山口口岸今年通行中欧班列超5000列 日均20列 线路辐射21个国家 货物品类拓展至200余种 [9][11] 能源枢纽建设 - 准东北站紧邻预测储量3900亿吨准东煤田 通过乌将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 成为重要能源枢纽 [3] - 铁路部门利用各中转点在用煤淡季提前规划存煤 保量发运 持续扩大煤炭保供客户范围 [4] - 新疆铁路强化东联西出西引东进运输大通道功能 成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战略保障的重要动脉 [12]
一票难求!它为什么能成新疆旅游列车“天花板”?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2:49
产品定位与配置 - 新东方快车旅游专列定位为高端移动星级酒店 全列卧铺布局 提供蓝钻双床车厢 银钻大床套房及金钻独立卫浴大床套房等多元房型[3] - 车厢设计融合新疆地域特色 实行一车一风景主题 每个房间以新疆知名景区命名并配备对应景点宣传海报[3] - 专列配备酒吧车 钢琴 卡拉OK设施 登车时举办欢迎宴会促进旅客社交互动[5] - 每趟专列平均接待70余名游客 根据需求灵活配置不同等级车厢 适配独自旅行 家庭度假及团体出行需求[5]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新疆铁路累计开行旅游专列361余列 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次 旅游高峰期常出现一票难求现象[6] - 2023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579列 同比增长31% 其中银发专列成为市场新热点[9] - 新东方快车50-70岁游客占比近七成 2025年计划开行百趟专列 银发客群预计占70%-80%[9][11] 线路规划与产品设计 - 专列开设4条文旅融合线路 南北疆环线为最热门产品 全程12-14天 覆盖天池 喀纳斯 赛里木湖等20余个景点[6] - 行程设计注重沉浸式体验 新增茶歇 旅拍服务 降低行程节奏以契合老年游客慢旅游需求[6] - 产品围绕四季主题开发春赏花 夏避暑 秋胡杨 冬冰雪线路 实现南北疆自然与人文景观全覆盖[11] 产业链协同与政策支持 - 国铁乌鲁木齐局与各地旅行社合作 签约沿线几十家酒店民宿 根据游客消费能力精选住宿资源[6]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银发旅游列车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2027年构建全国性线路多样 主题丰富的产品体系[9] - 专列实施适老化改造 配备医疗设备 专业护理人员 防滑地面 安全扶手及紧急呼叫按钮[9] 行业影响与发展模式 - 坐着火车游新疆成为新疆旅游核心名片 铁路+文旅融合模式串联天山南北风景与文旅资源[6][11] - 旅游专列成为拉动当地消费关键纽带 通过下车住宿安排带动沿线酒店 民宿及景点消费[6] - 丝绸之路旅游专列作为金色名片 推动铁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升级[11]
2025年西安铁路局旅客发送量已突破一亿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8:45
客运量表现 - 2025年西安铁路局旅客发送量突破1亿人次达10024.8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春运、清明假期、"五一"假期等重点假期客运成效突出旅客发送大幅增长 [3] - 西安北站、汉中站等16个车站33次打破本站旅客发送量纪录 [3] 运输网络拓展 - 新增西安至郑州夜间动车组加开北京、上海、武汉等方向夜间动车组25对 [3] - 首开西安北至香港西九龙高铁截至8月底累计发送旅客超136万人次 [3] - 增开西安北至长沙高铁并首次直达武隆、张家界、常德等景区 [3] - 借助乌大、大西高铁全线贯通将动车组辐射范围扩大至张家口、乌兰察布 [3] - 新增西安北至日照高铁较既有线路节省44分钟至1.5小时 [3] - 将西安北至宝鸡南、彬州东列车分别延长至天水南、庆阳 [3] 服务优化措施 - 实行"一日一图"动态调度机制精准匹配客流变化 [3] - 西安站投用数字客流预警系统AI智能判图系统违禁品识别率超99% [4] - 单个安检口日均通行能力提升至5万人次腿部安检仪使单人次安检耗时缩短至8秒效率提升30% [4] - 宝鸡南站"客流热力预警系统"使大客流时段进站排队时长减少40% [4] - 全局服务重点旅客超4.7万人开行"点对点"专列 [5] - 宣汉至上海务工专列连续27年开行累计输送超160万人次 [5] - 全年累计开行银发旅游专列59列服务旅客超3.3万人次 [5]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优化"一日一图"调度机制通过12306渠道实时更新列车信息 [5] - 深化"铁路+文旅"融合打造"环秦岭""三秦四季·清凉铜川"等专列产品 [5] - 采用"多地收客、一线串联"模式将服务延伸至陕北、陕南等地 [5]
球迷专列、歌迷专列、旅游专列……铁路+文旅,激发新活力 9.43亿人次!铁路暑运发送旅客创新高(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10
暑运总体表现 - 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 同比增长4.7%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暑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超1500万人次 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 同比增长8% [3] 运输效率提升 - 京哈高铁京沈段及沪昆高铁杭长段实现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 京沈标杆列车开行56列 [3] - 京沈高铁G952次列车运行时间缩短15分钟并优化发车时段 [3] 定制化专列服务 - 长三角铁路开行35趟"苏超"球迷专列 累计运送球迷超3.15万人次 [4] - 国铁呼和浩特局开行5趟歌迷专列 票价按正常车票四折发售 [4] 跨境旅游增长 - 中越国际联运旅客列车运送5348人次 环比增长89% [5] - 东兴市站每月接待越南旅游团超25个 累计服务旅客3.4万人次 [5] 外籍旅客市场 - 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348.4万人次 同比增长23.9% [6] - 外籍旅客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 杭州 成都 苏州 西安 重庆 [8] - 重庆东站接待外籍旅客4500余人次 景德镇北站接待近2500人次 [8] 旅游列车运营 - 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579列 同比增长31% [9] - "大河之南号"旅游专列开行6趟 服务旅客1242人次 实现经营收入1676万元 [10] - 该专列老年旅客占比约56% 家庭集体出游比例超90% [10] 服务升级举措 - 旅游专列配备独立卫浴软卧及适老化改造 完成56处专项优化 [10] - 列车设置非遗工作坊 融合地方餐饮文化 实现"昼游夜行"运营模式 [10]
全国铁路迎来假日客流高峰 多项便民措施保障旅客出行
央视网· 2025-05-01 02:39
铁路客运量数据 - 5月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250万人次 较4月30日增加近420万人次[1] - 4月30日全国铁路实际发送旅客1831.6万人次 同比增长11.5%[1] - 哈尔滨铁路局预计整个假期运送旅客314万人次 同比增长2.3%[8] - 贵州铁路预计4月29日至5月6日发送旅客273.2万人次 同比增长5%[18] 运力调配措施 - 5月1日全国加开旅客列车1341列[1] - 国铁广州局在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等干线单日加开夜间高铁244列[6] - 哈尔滨铁路局加开北京、大连方向临客列车71.5对[10] - 国铁郑州局管内列车开行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3.8%[5] - 贵州铁路往铜仁方向日均增加630席运能 六盘水方向增加1000席 盘州方向增加900席 荔波方向增加1700席[20] 客流特征分析 - 客流呈现出行总量大、头尾高度集中、中间中短途客流增多特点[8] - 哈尔滨站4月29日发送6.86万人次 30日发送11万人次 5月1日预计发送12万人次[10] - 贵阳北站5月1日预计发送13万人次 为假期最高峰[18] - 主要客流构成包括旅游流、学生流、探亲流和商务流[3][18] 特色服务创新 - 多地推出"铁路+文旅"融合服务:郑州局加大旅游城市间公交化开行力度[5] - 山东开行"淄博烧烤节"主题旅游专列和"走进动车所"研学线路[5] - 四川推广"动车游九寨"等中短途旅游产品[5] - 哈尔滨开行"银发"旅游专列 单趟运送600多名游客[13] - 贵阳北站首次加开至深圳北夜间动车[20] 基础设施升级 - 哈尔滨站开放14个检票口和100多个检票闸机实现动态调控[10] - 贵阳北站检票闸机通过能力从每分钟10人提升至15人[20] - 贵阳北站设置312个免费充电口[20] - 哈尔滨站新增桌面插座并加强志愿者引导服务[16] 区域客流重点 - 上海局、武汉局、西安局、广州局有望创历史同期或历史最高纪录[3] - 贵阳北站省外热门方向包括贵广线往广州深圳、沪昆线往上海昆明以及成渝地区[18]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通过加开临时列车增加运力[6]
14.2亿人次、1341列……出行“热”、出游“暖” “流动的中国”迸发澎湃活力
央视网· 2025-05-01 02:13
铁路运输 - 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250万人次 较前一日增加近420万人次[1] - 5月1日加开旅客列车1341列 铁路部门通过加开临时列车及夜间高铁提升运力[1][5] - 国铁郑州局管内列车开行数同比增长23.8% 多地推出"铁路+文旅"融合服务[7] 公路及综合交通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4.2亿人次 同比增长4.5%[1] - 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1] 水路运输 - 全国水路旅客发送量约775万人次 日均155万人次 较2024年增长11.41%[9][12] - 广州珠江游计划开行超900航班班次 预计发送游客超15万人次[12] - 琼州海峡进出岛旅客预计达49万人次 车辆12万辆次[14][16] 航空及口岸 - 杭州口岸五一期间出入境客流预计9.76万人次 同比增长超30%[18] - 外籍旅客总量预计2.15万人次 同比增长51% 其中入境外国人1.65万人次[18] - 多地机场受雷雨大风天气影响 包括广州白云、深圳宝安、上海虹桥浦东等[19] 区域客流特点 - 客流呈现总量大、头尾集中、中短途增多特点 上海局/武汉局/西安局/广州局有望创历史纪录[3][9]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通过加开列车提升运力[5] 创新服务与安全措施 - 琼州海峡实施客滚船模块化检查制度 检查时间缩减30% 完成57艘客滚船全面检查[16] - 新能源游船成为广州珠江夜游主力 具备低噪音低气味特点[12] - 多地推出"夜游船"服务 如柳州预计夜游客流3.84万人次 宁波三江夜游预计超5000人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