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东方快车
icon
搜索文档
一票难求!它为什么能成新疆旅游列车“天花板”?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2:49
产品定位与配置 - 新东方快车旅游专列定位为高端移动星级酒店 全列卧铺布局 提供蓝钻双床车厢 银钻大床套房及金钻独立卫浴大床套房等多元房型[3] - 车厢设计融合新疆地域特色 实行一车一风景主题 每个房间以新疆知名景区命名并配备对应景点宣传海报[3] - 专列配备酒吧车 钢琴 卡拉OK设施 登车时举办欢迎宴会促进旅客社交互动[5] - 每趟专列平均接待70余名游客 根据需求灵活配置不同等级车厢 适配独自旅行 家庭度假及团体出行需求[5]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新疆铁路累计开行旅游专列361余列 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次 旅游高峰期常出现一票难求现象[6] - 2023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579列 同比增长31% 其中银发专列成为市场新热点[9] - 新东方快车50-70岁游客占比近七成 2025年计划开行百趟专列 银发客群预计占70%-80%[9][11] 线路规划与产品设计 - 专列开设4条文旅融合线路 南北疆环线为最热门产品 全程12-14天 覆盖天池 喀纳斯 赛里木湖等20余个景点[6] - 行程设计注重沉浸式体验 新增茶歇 旅拍服务 降低行程节奏以契合老年游客慢旅游需求[6] - 产品围绕四季主题开发春赏花 夏避暑 秋胡杨 冬冰雪线路 实现南北疆自然与人文景观全覆盖[11] 产业链协同与政策支持 - 国铁乌鲁木齐局与各地旅行社合作 签约沿线几十家酒店民宿 根据游客消费能力精选住宿资源[6]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银发旅游列车发展行动计划 目标2027年构建全国性线路多样 主题丰富的产品体系[9] - 专列实施适老化改造 配备医疗设备 专业护理人员 防滑地面 安全扶手及紧急呼叫按钮[9] 行业影响与发展模式 - 坐着火车游新疆成为新疆旅游核心名片 铁路+文旅融合模式串联天山南北风景与文旅资源[6][11] - 旅游专列成为拉动当地消费关键纽带 通过下车住宿安排带动沿线酒店 民宿及景点消费[6] - 丝绸之路旅游专列作为金色名片 推动铁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升级[11]
新华全媒+丨平均每天超1400万人次 铁路暑运有点“火”
新华社· 2025-08-01 11:06
行业客运量表现 - 暑运首月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41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日均发送旅客1421.3万人次 [1] -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279.4万人次 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8万人次 [3] 运力资源配置 - 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416列 同比增长9.3% [2] - 通过延长运行区间、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等方式提升运力 如长三角开行上海至菏泽东高铁列车 [2] - 累计开行旅游列车266列 包含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等特色专列 [3] 区域运营策略 - 华东地区通过新线能力提升路网通达性 山东三地级市首次实现高铁直达长三角 [2] - 华中地区采用高铁公交化开行模式适应"微度假"需求 [2] - 国铁南昌局推出7款旅游计次票 支持9天内灵活出行 [3] - 西北开行"天山号"等特色旅游列车 实行一铺到底的游览模式 [3] 跨境旅游发展 - 中老铁路跨境游受青睐 磨憨口岸7月前半月出入境旅客近1万人次 环比增长10.5% [3] - 出境旅客中旅游占比超六成 以学生游、家庭亲子游和银发游为主 [3] 服务优化措施 - 深圳北站等车站设立"迎春花"服务队 提供行程规划、团体票办理等40余人次服务 [4] - 武汉局实施候车区"清凉"模式 采用放置冰块、增设电扇等降温措施 [6] - 沈阳局研发桥墩变位监测报警系统保障汛期安全 [6] - 成都局联合电网公司开展输电线路联合巡查 [6]
助力老年游客乐享“诗和远方” 银发旅游列车开出新体验
人民日报· 2025-07-31 23:37
银发旅游列车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 [2] - 2024年国铁集团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比2019年增长近50%,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 [5] - 国铁沈阳局自2023年5月开行首趟银发旅游列车至今累计开行超400列,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 [17] - "熊猫专列·什邡号"自2024年4月首发以来已开行30列,接待游客1.33万人次 [17] - 国铁乌鲁木齐局2024年上半年开行银发旅游列车30列,接待游客8800多人次 [17] 产品体系与服务创新 - 银发旅游列车分为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三类,价格区间覆盖3000-7000元 [6] - "熊猫专列"标准四人间下铺床位全包价5280元,高级四人间7000多元 [6] - "沈铁假日号"普惠型产品价格3000-5000元,14天行程包含软硬卧选择 [6] - 列车改造注重适老化:加宽爬梯踏面至9厘米、增设防滑扶手、每节车厢设紧急呼叫按钮 [7][8][9] - 服务升级包括:每节车厢设淋浴间、床头增加USB接口、车内配备高清液晶电视 [7][9] 市场需求与线路设计 - 通过旅行社报名旅客占比超60%,银发群体更依赖线下信息渠道 [5] - 国铁沈阳局根据季节特点设计线路:冬季往海南广西,春季往湖南江西 [4] - 线路设计采纳旅客建议,如川渝线路应需求增加重庆站点 [3] - 新疆旅游列车存在明显淡旺季差异,铁路部门联合景区推出淡季专属优惠 [6] - 黑龙江饶河县因旅客对赫哲族文化兴趣被纳入"熊猫专列"线路 [4] 配套服务与安全保障 - 随车医生提供常见病诊疗服务,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应对突发疾病 [14] - 餐食服务优化:减少油脂含量30%的羊肉抓饭、推出清蒸鲈鱼等健康菜品 [13] - "沈铁假日号"将盒饭升级为自助餐后每餐营业额增长400多元 [13] - 乘务团队专业化:培训调酒、茶艺、视频剪辑等技能,部分乘务员掌握川剧变脸 [11][12] - 车站配套无障碍通道,景区开辟绿色通道并协调接送大巴 [10]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焦作云台山、四川剑门关等景区对60岁以上游客免票 [17] - 焦作实施专列奖励政策,对达到规模的旅行社给予资金支持 [17] - 新疆喀什古城特色商品(艾德莱斯绸、英吉沙小刀)受银发旅客青睐 [15] - "熊猫专列"车身喷涂"蜜都饶河"字样,带动当地网络曝光度 [17] - 国铁乌鲁木齐局与沿线30多家酒店民宿签订合作协议保障住宿质量 [15]
银发旅游列车开出新体验(人民眼·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31 22:22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 [6] - 2024年全国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总数预计突破2000列,2024年实际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为历年最高,较2019年增长近50%,运送游客超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 [6][10] - 银发旅游列车分为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三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高性价比是舒适型和普惠型列车的显著优势 [11] 产品设计与线路规划 - 线路规划紧扣银发族需求,通过征集乘客意向目的地、结合季节特点和旅游资源制定开行计划,例如冬季安排前往海南、广西等温暖地区,春季则到湖南、江西等地赏春 [8][9] - 企业根据游客反馈灵活调整线路,例如国铁沈阳局因旅客强烈需求在川渝线路中增补重庆站点,尽管需协调大量调度工作 [8] - 银发群体信息获取主要依赖线下渠道,目前通过旅行社报名乘坐银发旅游列车的旅客占比超过60% [9] 适老化改造与安全保障 - 车体进行专项适老化改造,包括加宽爬梯踏面至9厘米、缩小爬梯间距、增设防滑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每节车厢设4个充电插座和1个USB接口 [12][13][14] - 普惠型列车同步推进改造,计划取消走廊门槛、降低卫生间门槛、增加防滑胶垫及USB接口,新车体预计2024年内投用 [14] - 随车医生提供常见病诊疗和慢性病防治服务,并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应对突发重大疾病 [19] 服务创新与体验优化 - 列车上开展丰富文化活动,如"新东方快车"举办歌舞表演,"熊猫专列"安排川剧变脸,"沈铁假日号"组织集体生日会 [17] - 乘务团队具备多项技能,包括舞蹈、调酒、视频剪辑等,国铁成都局成都客运段专设旅游车队及多功能学习室培训乘务员 [17][18] - 餐饮服务注重健康需求,例如"新东方快车"将羊肉抓饭油脂含量减少30%,馕饼改为蒸制,"沈铁假日号"将盒饭升级为自助餐后每餐营业额平均增长400多元 [18] 区域经济带动与产业协同 - 银发旅游列车为沿线文旅产业带来新机遇,例如焦作云台山、四川剑门关等景区对60岁以上游客免票,焦作另对组织专列的旅行社给予专项奖励 [22] - 列车与地方深度联动,国铁乌鲁木齐局与沿线30多家酒店民宿签约,确保旅客住宿体验;喀什古城依托特色商品和体验项目激发消费潜力 [21][22] - "熊猫专列·什邡号"自2024年4月首发后已开行30列,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国铁沈阳局自2023年5月起累计开行超400列,接待游客逾15万人次;国铁乌鲁木齐局2024年上半年开行30列,接待8800多人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