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地位

搜索文档
力挺同行!欧洲央行公开警告特朗普:别动美联储
金十数据· 2025-09-02 08:26
央行独立性影响 - 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将推高中长期利率并提高借贷成本 [1] - 央行独立性降低风险溢价并为家庭企业政府放宽融资条件 [1] - 政治干预可能导致美联储容忍更高通胀侵蚀投资者信任 [1] 全球金融体系冲击 - 美联储失去独立性将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破坏并影响欧洲央行 [1] - 美国可能输出更高通胀因各国难以抵御全球通胀发展 [2] - 美元全球地位短期难被替代尽管存在信任危机 [2] 经济政策连锁反应 - 政治动机降息将削弱政策确定性影响数万亿美元美国资产投资者 [1] - 长期借贷成本上升可能抵消美联储降低融资负担的努力 [1] - 美国货币政策非独立化将扰乱全球经济平衡因美国为最大经济体 [2]
天风证券: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削弱 有何潜在影响?附三位主要候选人近期观点
新浪财经· 2025-08-24 01:42
核心观点 - 特朗普考虑提名新任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担忧 若提名具有MAGA色彩及私交密切的人选可能导致滞胀风险上升 财政担忧加剧 美元地位削弱及资本外逃 并对美国股债汇市场造成抛售压力 [1] 候选人背景与立场 - 主要候选人包括沃勒(现任美联储理事) 哈塞特(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沃什(前美联储理事) [1] - 其他候选人涵盖四类背景:现任美联储官员(鲍曼/杰斐逊/洛根) 金融机构人士(贝莱德里德尔/杰富瑞泽尔沃斯) 前美联储官员(林赛/布拉德) 前政府经济学家(萨默林) [1] - 近期被提名为美联储理事的米兰可能成为黑马 倡导对等关税 利率立场偏鸽派 主张通过缩短理事任期和允许总统罢免理事来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1] 候选人政策言论 - 沃勒支持7月降息25个基点 认为不应等待劳动力市场恶化才采取行动 强调美联储理事会应专注于本职工作而非总统言论 [2] - 哈塞特批评美联储在关税问题上"非常错误" 呼吁重新调整利率路径 同时表示特朗普首要任务是维护美联储独立性 并开放讨论担任美联储主席的可能性 [2] - 沃什赞同特朗普公开推动降息的行为 表示若投票将支持下周降息 并对担任美联储主席持积极态度 [2]
天风证券: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削弱 有何潜在影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3 23:24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背景 - 主要候选人包括沃勒、哈塞特和沃什,沃勒为现任美联储理事且属鸽派,由特朗普任命,降息主张与白宫高度一致[2] - 哈塞特担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参与2017年减税法案等政策,但货币政策经验相对缺乏[2] - 沃什曾任美联储理事,支持降息倡议,但在华尔街、政府部门和学界经验丰富,未在特朗普政府任职[2] - 其他候选人涵盖现任美联储官员、金融机构人士及前政府经济学家,包括鲍曼、杰斐逊、贝莱德里克·里德尔等[3] - 沃勒认为7月降息25个基点合理,不应等待劳动力市场恶化才行动,哈塞特称美联储在关税问题上错误且需调整利率路径[3] - 近期被提名为美联储理事的米兰倡导对等关税且偏鸽派,主张缩短理事任期和允许总统罢免理事,可能削弱央行独立性[4] 美联储主席换届程序 - 总统通常提前3-6个月公布提名人选,从提名到就职平均用时4个月,若特朗普提前至9-10月公布,可能引发市场质疑[5] - 鲍威尔卸任主席后可能辞去理事职务,当前理事会7名理事中除米兰和鲍威尔外,任期均持续至2028年后,特朗普难以干涉[5] 美联储独立性削弱的潜在影响 - 滞胀风险上升,参考1970年代尼克松对美联储主席伯恩斯的干预导致1973-1974年滞胀,当前关税对通胀影响不明[6] - 加剧财政担忧,美国高赤字率和攀升债务已引发美债安全性担忧,若美联储沦为财政工具,债务危机担忧或加剧[6] - 削弱美元地位并导致资本外逃,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地位依赖美联储信誉,政治控制可能加速分散美元资产配置转向黄金[6] - 市场可能面临股债汇三杀,7月金融市场经历开除鲍威尔压力测试,黑天鹅事件或引发美股、美债和美元抛售[6]
宏观周报(7月14日-20 日):反内卷成效初现,美国加密货币法案通过-20250720
银河证券· 2025-07-20 06:49
国内宏观-需求端 - 7月地铁客运量增速同比1.07%、环比5.04%,国内执行航班数平均值环比13.08%、同比2.28%,7月前两周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1万辆,同比上涨5.7%,较上月同期下降6.7%[2] - 截至7月18日,7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均值环比-2.7%、同比下降14.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值较6月均值上升3.3%,同比下降37.4%[2] 国内宏观-生产端 - 7月高炉开工率平均环比下降0.3pct至83.35%,焦炉开工率环比下降0.94pct至72.93%,电炉产能利用率环比下降1.74pct至51.31%[2] - 7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平均上行6.58pct至32.4%,螺纹钢开工率上行0.36pct至43.06%,水泥发运率上行2.8pct至40.01%[2] 物价表现 - 截止7月18日,猪肉平均批发价周度环比上升0.2%,生猪期货结算价格上升0.15%,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0.09%,6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下降0.98%,苹果期货结算价格上升1.21%,鸡蛋价格周环比下跌0.17%[2] - 截止7月18日,WTI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下跌1.44%和1.05%,螺纹钢下跌1.04%,焦煤、焦炭、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1.1%、13.11%、5.47%,铜和玻璃价格分别上涨1.65%、8.66%,铝和水泥价格分别下跌1.26%、1.47%[2][3] 财政和投资 - 本周新增特别国债1230亿,新增地方一般债190亿,发行进度达60.8%,新增专项债(不含化债)1315亿,发行进度53.0%[3] 海外宏观-政策层面 - 美国《天才法案》等三项关于加密货币的法案通过众议院,支持私人部门数字货币发展并巩固美元地位[3] - 欧盟考虑针对价值720亿欧元(836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可能坚持对日本加征25%的关税[3] 海外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6月CPI同比2.7%,核心同比2.9%,PPI同比2.3%,核心同比2.6%[3][4] - 美国6月零售销售月率名义环比增0.6%,对照组环比0.5%,实际零售销售在5月降低0.95%后环比增0.35%[3][4]
瑞银全球央行调查:滞涨压力不容忽视,对美联储独立性感到担忧
第一财经· 2025-07-08 00:41
全球经济前景 - 大部分受访央行预测全球经济滞涨是最有可能的情景,取代了去年的软着陆预期[1][2] - 74%受访者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和国际联盟政策已成为主要风险,超过地缘政治[2] 美元地位挑战 - 80%受访者认为美元仍是世界储备货币,但多元化趋势增强[4] - 美元是央行抛售最多的货币,欧元是增持最多的货币[4] - 29%受访央行计划减少对美国资产投资,比例虽低于去年但显示吸引力减弱[3] - 70%受访央行表示美国政治环境阻碍投资美元,比例是一年前两倍多[7] 资产配置多元化 - 欧元最常被引用为美元替代品,人民币情绪改善[4] - 净6%受访央行计划增加欧元持仓,净25%计划增加人民币持仓[4] - 加拿大元、英镑和日元也受到部分央行青睐[4] 黄金配置趋势 - 52%受访央行计划未来一年增加黄金持仓[5] - 67%认为黄金是本十年表现最佳资产类别,远超2024年21%的比例[5] - 黄金价格自2022年底上涨超100%,成为第二大央行储备资产[6] - 三分之一央行计划未来1-2年增持黄金,比例达五年最高[6] 美联储独立性担忧 - 三分之二央行储备经理对美联储独立性表示担忧[3] - 政治干预可能削弱美联储货币政策自主性,动摇对美元信心[3] 美国法治环境 - 近半数受访者认为美国法治可能恶化到影响资产配置的程度[3] - 35%受访央行担心美国可能要求盟友转换债务工具[3]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未来美元地位取决于两方面 市场对美元信心已经下降
快讯· 2025-06-18 08:15
美元地位变化 - 美元地位受美国经济、政策及市场信心影响 目前市场对美元信心已有所下降 [1] - 其他主要货币及其发行国的发展也将影响美元地位 形成综合结果 [1] - 从单一依赖美元转向多货币竞争体系 可对主要货币发行国政策产生约束和激励 被视为更优改进方向 [1]
美元周期与地位
招银证券· 2025-05-23 02:48
美元周期与地位 - 美元升贬周期反映美国经济相对强弱和投资者资产组合调整,2025年短期回调,中期仍主导但份额或降[1] - 未来十年美元仍主导,但全球经济多极化等因素或使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份额下降[51] 美欧经济和汇率预测 - 2025 - 2026年,招银国际预测美国GDP增速1.5% - 1.8%,PCE通胀2.4% - 2.7%等;欧元区GDP增速0.8% - 1.2%,CPI增速1.9% - 2.1%等[2] 美元指数周期 - 美元指数经历三轮长周期,2008年7月以来第三轮长周期上升,含多个短期回调但中枢上升[3][5][6] 美元指数影响因素 - 国际收支中资本流动对汇率影响远超贸易,美元指数与美国资本净流入显著正相关[10] - 经济相对强弱决定利差和国际收支进而影响汇率,美元指数与美国 - 世界GDP增速差显著正相关[15] - 欧元/美元汇率对美元指数走势起决定性作用,与利差高度相关[16] 美元指数前景 - 2025年美元指数短期回调,年末或降至97左右,受贸易战、财政政策分化和市场预期影响[3][37] - 短期回调是否演化为长周期下跌不确定,取决于美欧政策能否扭转经济格局[38] 美元地位 - 汇率波动影响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中占比,但未改变其主导地位[46] - 美元主导地位靠经济、金融、政治等多因素支撑,但金融制裁和政府债务问题或有影响[48][49][50]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特聘教授施康: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
证券日报网· 2025-05-18 11:28
全球货币体系及美元地位 - 近期美元资产遭遇抛售潮但仅是短期现象 美元作为主要货币的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 [4] - 欧元、人民币、特别提款权(SDR)等新货币短期内无法被市场广泛接纳 储备货币的形成需国家经济综合实力长期积累 [4] - 全球货币体系从单极向多极转变需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革 目前距离这一目标尚远 [4] 数字人民币发展 - 数字人民币的接受度取决于其相较于现有支付方式的优势 若无法展现独特优势则难以获得青睐 [5] - 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推广需依靠市场力量推动 需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发现其比传统银行结算更便捷、更具成本优势 [5] - 新技术的普及不能仅依赖政府推动 需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便利、利润或优惠才能真正实现推广 [5] 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阻碍是人民币不可兑换以及严格的资本管控 这使得人民币难以在国际市场自由流通 [5] - 当前经济面临外部冲击 并非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最佳时机 [5][7] - 人民币国际化是辅助目标而非终极目标 需充分考虑资本外流压力等因素 耐心等待合适时机 [7] -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人民币实现充分可兑换和资本自由流动后 凭借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 必然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7]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一丨面向未来的全球货币体系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8 10:16
全球货币体系与金融合作 - 当前国际秩序因美国单边主义及关税政策面临危机,全球经济低增速和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5] - 中国、欧洲和发展中国家应积极推动多边主义,重新审视国际机构力量结构以建立更公平包容的秩序 [5] - IMF和世界银行需与地区性机构协同合作,构建包容有效的全球开发网络 [5] 多边贸易与区域合作 - 现有贸易体系已非单极主导,多元化体系和多边主义对反映新秩序至关重要 [8] - 中欧与发展中国家在高效能源系统、技术转移及气候议程等领域存在合作机会 [8] - 亚洲区域需加强贸易投资整合,通过跨境基础设施增强国家间联系 [15] 全球经济失衡与转型 - 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需多边协调,中国倡导通过联合国、WTO等框架推动共同发展 [10] - 中国经济转向内需驱动,2025年重点提升消费并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产业升级 [10] - 中美关税冲突持续,但中国依赖自身改革和庞大国内市场维持发展韧性 [10] 美元地位与货币多元化 - 美元仍是全球流动性最强的避风港资产,但欧元和人民币地位有望提升 [12] - 欧洲需通过财政联盟增强欧元吸引力,人民币已在全球结算中迈出重要步伐 [12] - 全球央行正降低美元资产持有量,但新货币秩序建立仍需时间与全球合作 [12]
欧洲央行管委诺特:美元在很多功能上都无可替代。推翻美元的地位依然遥遥无期。
快讯· 2025-05-13 15:20
美元地位分析 - 欧洲央行管委诺特认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1] - 美元主导地位的改变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实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