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制造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镇江“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前8月开票销售同比增4.5%以上
新华日报· 2025-09-14 23:51
脑机接口标准化进展 - 工信部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9月5日在北京成立 丹阳慧创医疗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1] - 丹阳慧创医疗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光学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 [1] 镇江市产业经济表现 - 1-8月四大产业集群开票销售增长4.5% 八条重点产业链开票销售增长5% [1] - 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链销售增长32.2% 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销售增长24%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销售增长14.6% [3]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 - 镇江建立"三企"培育库 新认定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796家 [2] - 7家企业获得国家重点"小巨人"专项资金支持 创历年新高 [2] - 江苏联博精密科技为新能源汽车研发电机定转子铁芯产品 订单排至2033年 [2] 传统产业升级项目 - 江苏索普集团投资32亿元建设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 推动醋酸向下游高端新材料延伸 [4] - 镇江组织实施60个500万元以上传统产业焕新升级项目 带动增量投入71.9亿元 [4] - 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 省级绿色工厂32家 [4] 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 澳芯海洋科技上半年完成120台柴油机管系研发生产 全年订单量达300台 船舶高压油管技术年内突破 [2] - 镇江奇美化工光刻胶月产量超80吨 [4] - 赛维尔新材料回收塑料瓶生产PET材料 每吨减排二氧化碳75% [4] 智改数转网联推进 - 镇江市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开展智能工厂培育等六大行动 [5] - 新增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4家 国家级5G工厂6家 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43家 [5] - 大全集团牵头组建江苏省新型电力装备制造业创新联盟 汇聚129家单位及3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5] 产业集群建设 - 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镇江承担高端合金产业链建设使命 [5] - 镇江聚焦"四群八链"关键节点 集中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技术 [6]
纵深推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还能怎么做?
经济日报· 2025-09-06 23:29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 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1] - 绿色生活方式涵盖能源消费 交通出行 日常消费 居住环境四大领域 包括使用清洁能源 低碳出行 简约消费 绿色建筑等具体内涵[1] 绿色低碳发展进展 - 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2024年绿色贷款余额达35.75万亿元 同比增长25.1% 为绿色低碳产业提供充足资金支持[2] - 绿色制造体系初步成型 为工业领域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案例显示空气质量改善与出行体验提升双重成效[2] 面临挑战 - 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人群认识不深且主动参与动力不足[2] - 绿色低碳技术推广面临成本较高与技术成熟度不够等应用挑战[2] 政策支持措施 - 政府通过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绿色信贷等政策降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成本[3] - 对采用节能设备与可再生能源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对绿色技术研发企业实施税收减免[3] - 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低息贷款 激发企业与个人参与积极性[3] 科技创新推动 -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 提高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3] - 政府设立科技专项基金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3] - 企业应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加大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3] 制度保障体系 - 加快制定完善绿色低碳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企业个人权利义务并规范市场秩序[4] - 建立绿色低碳产品认证体系 加强产品标识管理促进产业发展[4] - 加强绿色低碳生活标准宣传推广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执行力[4] 宣传教育机制 - 通过电视 广播 网络 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普及绿色低碳理念[2] - 开展公益广告 环保讲座 低碳主题活动等形式提升公众参与度[2] - 推广节约用水用电 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微观环保行为[2]
南山智尚掘金新材料 锦纶纤维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高速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2:42
财务业绩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14.54万元 [1] - 中期分红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 [2] 锦纶纤维业务 - 锦纶纤维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 成功开发高端功能性锦纶66、生物基锦纶5X系列等高附加值产品 [1] - 重点开展阻燃、抗紫外线、凉感、抗菌、超细旦等高性能差别化方向研究 并进行专利布局 [1] - 未来重点布局新消费下游领域和人形机器人包覆材料领域 打造高性能差别化锦纶长丝一站式应用平台 [1] - 通过纳米改性、生物基材料合成及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实现产品性能突破与成本优化 [2] - 加大生物降解锦纶及再生锦纶领域研发投入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业务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 正加速成长为新的增长极 [1][2] - 该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 广泛应用于安全防护、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 [2] - 随着国家安全意识提升、深海经济发展和人形机器人异军突起 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产能稳步释放 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订单量持续攀升 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2] 战略布局 - 形成以传统精纺呢绒为稳定基本盘 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锦纶纤维为创新增长点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2] - 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日益清晰 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海油工程:入选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打造气候韧性新样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1:10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绿色制造体系案例入选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 彰显其在ESG领域突出表现和行业引领地位 [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规则重塑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实现从传统"被动减碳"到"引领转型"的角色转变 [2][4] - 公司ESG实践获得业界认可 中标国际深水项目并获公司治理奖项 [4] 行业挑战 - 海洋工程作业长期遭受风暴潮和极端海况威胁 如136米水深海域需抵御17级台风 [1] - 绿色贸易壁垒升级和国际供应链标准日益严格 迫使产业发展模式革新 [1] 技术突破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TLP浮式风电平台采用垂直张力腿式系泊系统 使平台倾角控制在1°以内 较半潜平台减少90%用海面积 [2] - "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总高338.5米 安装水深324米 刷新亚洲安装纪录 [2] 制造模式升级 - 构建"清洁能源+数字化管理"双轮驱动体系 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3座27万立方米储罐将形成千万吨级储运基地 [3] - 在天津 青岛 珠海部署能源管理系统 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多介质实时监测 [3] 生态合作 - 与壳牌集团签署新能源和绿色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国内唯一受邀海工总承包商出席国际论坛 [3] - 主导制定的绿色供应链标准带动产业链20余家企业协同减排 [3] 项目成果 - 2024年中标SHWE气田4期EPCIC总包项目 成为首家承接千米级国际深水油气工程全流程解决方案的中国企业 [4] - 荣获第十九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公司治理特别贡献奖 [4]
福建古雷石化园区:涵养高端化工“产业雨林”
中国化工报· 2025-05-20 07:18
产业链协同发展 - 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园区管道为漳州新阳科技有限公司供应液态苯酐,实现"即需即输",新阳科技80%原材料可在园区采购 [1] - 福海创公司为园区内近10家下游企业供应化工原料,占其产值的50% [1] - 古雷石化园区聚焦18条产业链、102种高附加值新材料,推进"芳烃—纤维""烯烃—塑料"两条主链和绿色产业链 [1] 重大项目进展 -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将建成世界级规模化工装置 [2] - 福化鲁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年产50万吨碳五分离装置、30万吨碳九分离装置及下游深加工装置,实现副产品循环利用 [2] - 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总投资711亿元,建成后年加工1600万吨炼油,生产288万吨航煤、1270万吨聚烯烃,带动上下游投资超2000亿元 [3] 绿色技术创新 - 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项目投资2.2亿元,建设风电氢联动实证系统,打通"绿色能源—氢储能—氢基能源应用"链条 [4] - 绿氢可应用于燃料电池、生物制造、高性能纤维等领域,与化工产业耦合 [4] 产学研合作 - 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布局催化技术、精细化工、数智工程等研发领域,满足产业科技需求 [5] - 研究院研发的新型纳米防腐涂料已在福海创公司罐体小范围应用,多家企业期待量产 [6] - 园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实验室成果转化,解决高端化、智能化技术瓶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