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搜索文档
专访巴赫利董事长黄炽勇:解码跨境物流企业十年成长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9-15 10:10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公司于2015年在广州成立,2017年设立上海分公司,十年间建立覆盖国内主要进出口口岸和海外数十个国家地区的物流网络[1] - 公司从首年千余标准箱货量扩展至年度超8万标准箱,年均业务量实现翻倍增长,成为美国NVOCC排名前50位中唯一的广州本土货代企业[7] - 年营收峰值突破40亿元,位列广州南沙区纳税百强企业,采用"以量取胜、自有资金为主"的商业模式[7] 战略布局与市场定位 - 初期聚焦美线市场,因美国消费市场庞大且合约稳定,美线货物合约量每年持续增加,并取得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注册认证(FMC)[6] - 在全球设立分支机构包括深圳、南沙、上海、宁波、青岛及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地,并在英国、法国等国家设有海外代理机构[6] - 2023年进入泰国市场,2025年计划进军越南,采用"轻资产+本地化团队"模式,半年内实现盈利[13] 核心竞争力与合作伙伴 - 核心竞争力源于船东关系网络与以量取胜策略,与全球前20大船东建立稳定合作包括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马士基等[10] - 通过十年积累形成"别人进不去的门槛,我们能撬动"的竞争优势,并凭借稳健财务制度保证充足现金流[10] - 早期与台湾船公司(如长荣海运)深度合作突破市场,香港工作经历为美线运营积累关键经验[10]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利用NewFMS在线货物查询系统实现客户实时查看船期和货物动态,2024年引入"Cargo Plus"系统使账单处理效率提升一倍[11] - 人工成本降低60%,自主研发实时报价系统帮助销售团队通过手机查询全球运价动态[11] - 技术手段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数字化手段优化公司整体操作流程的便捷性和精准性[11] 业务拓展与多元化发展 - 从纯海运向端到端物流延伸,2023年在美国新泽西、洛杉矶布局数万平方米仓库,提供清关、拆箱及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11] - 新业务线年增长30%,未来十年目标成为海运+仓储+数字平台综合服务商[12] - 聚焦高附加值客户如TCL、敏华控股,提供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并参股工业地产项目平衡物流主业周期性风险[13] 运营模式与资本结构 - 形成70%自有资金+30%外部融资的资本结构,计划通过并购欧洲中小物流企业拓展陆运网络[13] - 建立清晰利润分配制度覆盖从股东到基层业务员,资金周转制度要求分公司及时上报需求以保持透明度[14] - 2019年股改后曾因大客户集中付款导致资金链问题,通过家族筹款渡过难关,此后强调财务稳健和应急资金储备[7] 行业认知与品牌建设 - 行业本质是资源整合,生存根基依赖于贸易流动,因此选择从广州起步并在上海实现跨越发展[4] - 2023年入选"第二十届金轮杯·中国货运代理品牌TOP50",2024年创始人入选"2024中国航运名人榜"[14] - 创始人极少参与行业论坛,但通过政协委员身份推动政策沟通,强化企业公信力[14]
顺丰同城(09699.HK):业绩超预期 看好即时配送业务加速增长
格隆汇· 2025-09-04 03: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02.36亿元,同比增长48.8% [1] - 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20.4%,净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1.3% [1] - 经调整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39.0%,经调整净利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1.6% [1] 同城配送业务 - 同城配送服务收入57.79亿元,同比增长43.1%,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2] - 面向商家和消费者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5.4%和12.7% [2] - 餐饮即配收入快速增长,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 [2] - 非餐场景收入21.42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商超便利、医药、母婴等品类高速增长 [2] - 年度活跃商家达85万,同比增长55% [2] 最后一公里业务 -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44.57亿元,同比增长56.9% [3] - 来自顺丰控股附属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63% [3] - 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3] - 电商派件规模快速增长,末端运营效率和成本效益提升 [3] 运营效率与成本 - 毛利率同比保持平稳,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4、0.1、0.4个百分点 [4] - 规模效应释放、弹性运力网络加强、数智化科技能力及精益管理驱动盈利提升 [4] 行业与增长驱动因素 - 外卖行业加速增长推动即时配送需求提升 [2] - 即时零售行业加速渗透,公司优质配送能力支撑业务增长 [2] - 下沉市场多场景业务持续拓展,积极定价策略增强产品竞争力 [2] - 末端网络融通和业务协同深化,同城转运和接驳服务积极拓展 [3]
透视顺丰同城半年报:“第三方+全场景”稀缺性加持,收入利润持续双高增
智通财经· 2025-09-01 03:3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02.4亿元,同比增长49% [1] - 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20%,经调整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39% [1] - 连续5个周期实现盈利且净利润持续翻倍 [13] 业务结构分析 - 同城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4] - 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收入44.67亿元,同比增长55.4% [4] - 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44.57亿元,同比增长56.9% [4] - 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12.7% [4] 细分业务增长亮点 - 年活跃商家规模达85万,同比增长55% [6] - 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 [6] - TO B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35% [6] - 商超便利、医药、母婴等品类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6] - "独享专送"服务收入同比翻3倍 [6] - 揽收环节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9] 运营与技术创新 - 城市物流系统CLS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13] - 超300台无人车投入运营,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 [13] - 通过融合调度提升人效实现降本增效 [12] - 无人配送能力与骑手网络有机整合 [13]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配送行业分化加剧,闪送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3.1% [3] - 达达集团私有化退市并整合为"京东秒送" [3] - 公司凭借全场景第三方即配模式形成差异化优势 [3][13] - 股价上半年最大涨幅接近150% [14] 战略布局特点 - 与麦当劳、瑞幸、肯德基等头部企业保持深度合作 [4] - 通过弹性运力支撑平台营销活动订单高峰期 [4] - 拓展洗衣洗鞋、行李寄递、汉服租赁等新场景 [6] - 与中铁快运在19座车站试点"轻装行"服务 [6] - 下沉市场渗透与顺丰集团资源整合协同 [12]
透视顺丰同城(09699)半年报:“第三方+全场景”稀缺性加持,收入利润持续双高增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3:3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02.4亿元,同比增长49% [1] - 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20%;经调整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39% [1] - 连续5个周期实现盈利且净利润持续翻倍 [12] 业务收入结构 - 同城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4] - 面向商家配送收入44.67亿元(+55.4%),消费者配送收入13.12亿元(+12.7%),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44.57亿元(+56.9%) [4] - 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35% [6] 运营能力建设 - 年活跃商家规模达85万,同比增长55% [6] - 揽收环节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8] - 无人车超300台投入运营,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 [10]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分化加剧:闪送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3.1%,达达集团私有化退市 [3] - 公司凭借全场景第三方即配模式形成差异化优势 [3][12] - 通过KA客户合作(麦当劳/瑞幸/肯德基等)及C端"独享专送"服务构建壁垒 [4][6][9]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城市物流系统CLS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 [10] - 融合调度提升人效,单位成本持续下降 [9][12] - 骑手网络与无人配送能力有机结合 [10] 场景拓展与增长动能 - TO C业务中"独享专送"服务收入同比翻3倍 [6] - 拓展下沉市场及顺丰集团资源整合 [9] - 创新服务场景包括洗衣洗鞋、行李寄递、汉服租赁及中铁快运合作 [6]
受惠餐饮外卖及非餐场景即配需求,顺丰同城中期收入大增近五成
环球网· 2025-08-29 13:53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48.8%至102.36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营收突破百亿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120.4%至1.37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39.0%至1.6亿元 [1] - 毛利同比增长43.8%至6.81亿元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带动收入规模快速提升 [1] - 餐饮即配收入快速增长 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28.6%至21.42亿元 [1] - 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5.4%至44.67亿元 [2] -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6.9%至44.57亿元 [4] 客户与场景拓展 - 年活跃商家规模同比增长55%达85万 [2] - 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 商超便利/医药/母婴品类均获高双位数增长 [3] - 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2.7%至13.12亿元 [4] - 一对一"独享专送"服务收入同比翻3倍 [4] 战略合作与生态协同 - 与顺丰控股共同服务月结客户带来外部增量收入2.08亿元 同比增长29.5% [3] - 深度合作头部流量平台 覆盖直播电商/商超小时达/私域零售等本地生活场景 [2] - 与全国连锁头部商超/百货/药房深化合作 多个客户订单量创新高 [3] 技术赋能与运营优化 - 超300台无人车投入运营 覆盖60多个城市 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 [5] - AI大模型应用于骑手管理/站长服务/智能客服/商户运营等多场景 [5] - 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4]
顺丰同城中期收入净利双双创新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11: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8.8%至102.36亿元 首次半年度营收突破百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120.4%至1.37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期内经调整净利润约1.6亿元 同比增长139.0% [1] 收入驱动因素 - 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带动收入规模快速提升 [1] - 餐饮即配收入快速增长 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28.6%至21.42亿元 [1] - 面向商家的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35.3% [1] - 优质客户对收入贡献增加 业务结构优化 [1] 业务细分表现 - 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3.1%至57.79亿元 [1] - 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务收入44.67亿元 同比增长55.4% [2] - 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13.12亿元 同比增长12.7% [2] -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大增56.9%至44.57亿元 [2] 运营与战略亮点 - 科技和精益管理推动运营底盘提质增效 网络规模经济效益扩大 [1] - 与头部客户合作市占率领先 覆盖直播电商/商超小时达/私域零售等场景 [2] - 一对一"独享专送"服务收入同比翻3倍 [2] - 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2] - 推进运营数字化和AI决策智能化 形成"骑手+无人配送"生态 [3] 行业与市场定位 - 餐饮外卖及即时零售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即时配送需求 [1] - 第三方中立开放定位拥抱流量多元化及渗透率提升机遇 [3] - 全场景服务网络与高速成长商业模式形成良性循环 [3]
顺丰同城半年营收首次破百亿 外卖大战拉动茶饮配送收入翻倍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4:48
财务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48.8%至102.36亿元,首次半年度营收突破百亿 [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120.4%至1.37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39.0%至1.6亿元 [2] - 毛利同比增长43.8%至6.81亿元 [2]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带动收入规模快速提升 [3] - 餐饮外卖及即时零售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即时配送需求增加 [3] - 业务结构优化,优质客户对收入贡献增加 [3] - 科技和精益管理推动运营底盘提质增效,网络规模经济效益扩大 [3] 同城配送服务细分表现 - 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1%至57.79亿元 [3] - 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5.4%至44.67亿元,占同城配送服务收入超七成 [3] - 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成为最受益于外卖大战的品类 [3][4] - 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28.6%至21.42亿元,其中面向商家的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35.3% [3] - 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2.7%至13.12亿元 [5] 行业竞争与战略布局 - 中国近场零售增速很高,行业渗透度持续提升,是五年以上的大周期行业 [2] - 行业玩家和资本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持续进行多场景、多渠道渗透 [2] - 行业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高,大品牌和茶饮品类在外卖大战中吃到最多红利 [2][4] - 茶饮品类标准化程度高、产能上线高,消费频次高,大品牌更倾向于选择独立第三方平台配送 [4] - 即时零售相对外卖更低频,公司通过争取更多商户提升单店订单量 [4] 地域覆盖与创新业务 - 县域日均订单数量翻倍提升,下沉市场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快速提升 [4][5] - 与头部茶饮大客户在香港地区落地合作,打开跨境业务新场景 [4] - 探索四轮车、无人车等创新解决方案,解决餐饮大客户团餐配送、校园配送等需求 [4] - 一线城市CBD核心区域商务场景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一对一独享专送服务收入同比翻3倍 [5]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6.9%至44.57亿元 [6] - 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响应夜间、节假日、购物节高峰等需求 [6] 平台运营数据 - 活跃商家规模达85万,同比增长55% [6] - 活跃消费者规模达2477万人,同比增长13% [6] - 年活跃骑手同比增长17.5%至约114万名 [6] - 月均收入突破万元骑手数同比增加107% [6] 骑手管理与成本控制 - 骑手流失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核心骑手基本维持稳定 [6] - 每天有20%~30%的新骑手加入,市场供需两旺 [6] - 公司规模相对同行较小,精细化管理体系稳定,外部单量规模上来后骑手成本冲击小 [6] 无人配送技术发展 - 累计超过300台无人车投入日常运营,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 [6] - 无人车重点承担最后一公里业务下的同城短途接驳和网点集散配送环节 [6] - 无人车已经开始节省成本,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前景确定性很好 [7] - 目标到2028年投入数千台无人车,无人车产品既做顺丰也做三通一达的业务 [7] - 无人配送能力与现有骑手网络有机结合,推动效率提升 [7]
顺丰同城半年营收首次破百亿,外卖大战拉动茶饮配送收入翻倍
南方都市报· 2025-08-28 14:23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48.8%至102.36亿元,首次半年度营收突破百亿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120.4%至1.37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经调整净利润约1.6亿元,同比增长139.0% [1] - 毛利同比增长43.8%至6.81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1%至57.79亿元,其中面向商家的服务收入增长55.4%至44.67亿元 [2] -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6.9%至44.57亿元,揽收环节订单量增长超150% [5] - 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增长12.7%至13.12亿元,一线城市CBD专送服务收入翻3倍 [4] 细分领域增长亮点 - 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成为外卖大战中红利最大的品类 [2][3] - 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28.6%至21.42亿元,其中商家端非餐收入增长35.3% [2] - 县域日均订单数量翻倍提升,下沉市场消费者配送收入快速提升 [3][4] 运营指标与网络建设 - 活跃商家规模达85万同比增长55%,活跃消费者达2477万人增长13% [6] - 年活跃骑手约114万名增长17.5%,月入过万骑手数量增加107% [6] - 无人车已投入超300台覆盖60多城市,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 [6] - 目标到2028年投入数千台无人车,目前已实现成本节约 [8]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近场零售处于五年以上大周期,渗透度持续提升 [1]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大品牌更倾向选择独立第三方配送平台 [3] - 通过"骑手+无人配送"网络结合提升效率,并向同行开放无人车服务 [8] - 预测第三季度订单量将超越上半年及第二季度水平 [1]
顺丰同城:上半年收入102.36亿元,同比增长48.8%
新浪财经· 2025-08-28 09:06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48.8%至102.36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营收突破百亿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120.4%至1.37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39.0%至1.6亿元 [1] - 毛利同比增长43.8%至6.81亿元 [1]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带动收入规模快速提升 [1] - 餐饮即配收入快速增长 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28.6%至21.42亿元 [1] - 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5.4%至44.67亿元 [2] -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6.9%至44.57亿元 [2] 业务结构优化 - 优质客户对收入贡献增加 [1] - 非餐场景中面向商家的收入同比增长35.3% [1] - 年活跃商家规模同比增长55%达85万 [2] - 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2] 运营效率提升 - 科技和精益管理推动运营底盘提质增效 [1] - 网络规模经济效益扩大 [1] - 累计超300台无人车投入运营 覆盖60多个城市 [2] - 无人车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 [2] 行业与场景拓展 - 餐饮外卖及即时零售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即时配送需求 [1] - 全面覆盖直播电商、商超小时达、私域零售等本地生活场景 [2] - 作为弹性运力补充响应夜间、节假日及购物节高峰需求 [2] - 电商集收和退货件上门揽收需求增长 [2]
京东物流招募全职骑手,外卖与快递配送可在高峰时段互补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3:12
京东物流招募全职外卖骑手 - 京东物流开始招募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以丰富解决方案及服务范畴,预计强化末端履约等运营环节的协同效应及提升运营效率 [1] - 公司在营业部设立副站长岗位管理全职骑手,但订单派单逻辑不变,不意味着搭建即时零售配送网络 [1] - 接近公司人士分析此次安排可能因京东外卖发展迅猛导致HR人手不足,京东物流的快递员管理经验有望提升全职外卖骑手服务能力 [1] 京东外卖业务发展现状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超过150万家餐厅入驻,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 [1] - 公司每天有3000-4000名外卖员入职,HR面临巨大挑战,预计二季度末员工总数将达到90万 [1] - 二季度可能创下公司创业以来单季度净增员工纪录 [1] 京东物流人力资源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为49.9万人,2024年3月31日-2025年3月31日一线员工增长近8万人 [2] - 公司与全体一线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持续缴纳"五险一金",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十二个月人力资源总支出达918亿元 [2] 行业协同效应分析 - 行业人士认为公司未来可能持续寻找全职外卖骑手和快递员协同机会,在履约方面实现高峰时段互补 [3] - 外卖配送和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可在不同时段互补,如快递派件高峰在11点前,外卖高峰在午餐和晚餐时段 [3] - 借助公司一线员工管理经验,有助于全职外卖骑手职业化,提升服务水平和京东外卖体验 [3] 行业参考案例 - 顺丰同城曾探索骑手和快递员业务协同并取得成效 [2] - 2024年顺丰同城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收入增长32.5%至66.25亿元,部分得益于与快递场景的生态融合 [2] - 2024年顺丰同城日均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突破150万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