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减肥
icon
搜索文档
震惊!蛋糕爱好者一年狂瘦15斤的科学真相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5 03:35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早知道 ,作者关注内分泌的 内分泌早知道 . 深度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专业解读并紧跟国内外内分泌领域前沿进展,「每医健」旗下内容平台。 当甜品与减重奇迹相遇——最新研究揭示对抗食欲的决胜法则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正深陷一场"肥胖危机"。以美国为例,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4人面临肥胖困扰(患病率达41.9%),随之而来的心 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正在改写现代人的健康曲线。 在这场与体重的拉锯战中,90%的减重者都败给了同一个"隐形敌人":那些深夜浮现的奶油蛋糕幻影、办公室抽屉里的巧克力诱惑、外 卖APP上闪烁的炸鸡海报...这种撕扯理智的"食物渴望",正是摧毁减肥计划的头号杀手。 但令人振奋的是,《生理学与行为》期刊最新突破性研究指出:食欲失控绝非意志力薄弱这么简单!科学家们首次系统揭示了支配我们 食欲的"三重密码": 已帮助受试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实现年均减重15斤的惊人效果。 ▍为什么90%的人减肥后反弹?科学家发现关键漏洞! 明明瘦了,却总被食欲"反杀"?最新研究揭示:真正的减肥不是对抗体重,而是驯服大脑! 1. 越胖越想吃?这不是你的错! 科学家发现,肥胖者的身体正在"欺骗" ...
半年甩掉15%体重!深圳人热捧的高效科学减肥新法
GLP1减重宝典· 2025-09-23 11:37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作者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体重管理三年行动 . 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本账号发布权威资讯 ▍生活方式改变是关键 减重的关键在于实现"可持续的能量负平衡"。当摄入的热量突然减少时,人体会本能地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生理适应。首 先,基础代谢率会下降20%-30%,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其次,激素水平紊乱,瘦素下降、饥饿素升高,容易使人食欲失控。与此同时,肌肉 流失也会进一步降低代谢,让人陷入"越减越难减"的恶性循环。 《中国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明确要求,将生活方式干预作为肥胖治疗的首选,包括科学饮食、合理运动以及行为改变。即使后续需要药物或 手术治疗,也必须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健康效果。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减肥的根本 NRC Research Press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对成年人减重及体重维持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要想长期维持体重,需要 从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持续控制能量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持优质膳食结构,并结合规律的身体锻炼和持续的 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个 ...
东北米饭何以格外香?
人民网· 2025-09-23 01:28
0:00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35碗米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建三江。 2024年,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以约占全国耕地面积0.6%的土地,产 出了139亿斤粮食。 高产从何而来?过去5年,建三江的黑土越种越"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提升0.028%。曾经面临退化、板结 问题的耕地正在恢复新的生命力。 优供给:土壤的"定制餐"怎么喂? 东北的米饭,为什么格外香? 建三江一望无际的稻田。人民网记者 苏靖刚摄 来到建三江八五九农场种植户王志华的家里时,他新蒸的米饭刚刚出锅,满屋子浓郁清甜的米香,莹润饱满 的米饭冒着热气,他笑着说:"香就香在这黑土'有劲儿'!" "有劲儿",是东北人对黑土地最朴素的形容。这股"劲儿",离不开科学的"加油"方式——施肥。 "施肥就像人吃饭,要吃得均衡、吃得精准。"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任金立军打比方,吃得少,土地营 养不够;暴饮暴食,则会消化不良。 过去,施肥普遍是"天女散花"式的抛洒,一袋化肥扬进地里,土地"饥一顿、饱一顿"。种了20多年水稻的王 志华提起这事直摇头:"以前总觉得多施肥就能多打粮,可肥施得勤,产量总不见涨。" 侧深施肥技术应运而生—— ...
拆解“全民减肥令”背后的真正玄机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4 01:22
国家关注全民腰围的背景 - 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从2015年的42%攀升至2020年的50.7%,预计2030年或达70.5% [6] - 6-17岁未成年人超重肥胖率从2015年16%升至2020年19%,2030年预测值达31.8% [6] - 肥胖直接关联糖尿病、高血压及13种癌症风险,被医学界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 [6] 减肥市场乱象与消费趋势 - 电商平台减肥药品搜索量环比增长80%,成交额提升30%,体重管理营养品成交额同比增超50% [8] - 减肥产品销售额三年暴涨370%,但药监局抽检合格率不足65% [9] - 行业存在"21天暴瘦盲盒"等消费陷阱,部分训练营要求每日运动超8小时但效果存疑 [9] 科学减重政策与创新实践 - 国家卫健委启动三年"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9][12] - 济南市"中医运动减重门诊"实现患者平均体脂率下降8.5%,满意度达96% [11]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立多学科联合的"体重管理门诊",整合11个科室资源 [11] 行业规模与监管动向 - 2023年减肥产品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预计2030年达万亿规模,相关企业超3.4万家 [12] - 广州运用AI大数据监测平台打击虚假广告,浙江推行"体卫融合"科学健身指导方案 [13] - 北京协和医院研发"5+2轻断食减肥法"成为有效干预手段 [12] 社会认知偏差与健康观念重塑 - 小红书"减肥失败"话题浏览量达3.2亿次,反映年轻人减肥动机存在偏差 [8] - 智能体脂秤日均使用率不足0.3%,70%家用跑步机沦为晾衣架,运动App四成用户仅打卡 [10] - 社交平台"BM女孩"等审美标准导致极端节食行为,需建立科学健康观念 [8][12]
大热天里,别误入这些健康“陷阱”
科技日报· 2025-07-23 22:27
健康养生误区 - 晒背养阳并不适合所有人 易头晕头痛舌红苔黄的人群晒背后易上火 虚寒体质可适当晒背 体质弱高龄皮肤过敏及有基础疾病者不适合[1] - 晒背需选择合适天气时段 避免大热天直射 初始5-10分钟 逐步增至15-30分钟 每周2-3次 晒后及时补水忌冰饮[1] 科学减肥风险 - 快速减肥方式可能导致新发脂肪肝 极低热量饮食促使脂肪大量分解 肝脏代谢能力不足[2] - 高强度运动搭配低碳水饮食会加重肝脏能量代谢失衡 过度依赖代餐或减肥药品也可能诱发脂肪肝[2] 健康防骗警示 - 警惕"最后库存""限时送礼"等保健品推销话术 实为高价或三无产品营销套路[2] - 部分谣言利用传统文化情感包装 如"失传古法""祖传秘方"缺乏文献及医学证据 实为卖药获利手段[3]
胖,真能引发百病?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攻坚行动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6 07:11
国家政策与行动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个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计划自2024年起用三年时间推动全国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建设[5] - 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全面推广健康生活理念[3] - 目标包括显著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形成全民参与局面,改善体重异常问题[5] 肥胖现状与定义 - 中国肥胖人口总数已位居全球首位[11] - 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6-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19%,6岁以下儿童10.4%[11] - 预计203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可能达到65.3%[11] - 成年人BMI标准:18.5-24为正常,24-28为超重,28及以上为肥胖[7] - 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9] 肥胖健康风险 - 肥胖被列为全球健康第五大危险因素[12] - 预计2030年中国因超重/肥胖的医疗支出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总费用21.5%[12] - BMI超过35时死亡风险较普通人高30%-40%,肥胖使预期寿命减少6-7年[13] - 肥胖者40-50岁后高血压概率比正常人高50%[14] - BMI超过35者患糖尿病风险高达90%以上[15] - 肥胖增加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7] - 肥胖与多种癌症相关,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19] 科学减重方法 - 减重核心原理是"少吃多动",实现热量负平衡[21] - 科学减肥三原则:安全、有效和综合防控[22] - 合理使用GLP-1类药物有望遏制肥胖增长势头[22]
减肥食品检出明令禁止成分!揭开“快速瘦身”真面目
齐鲁晚报· 2025-06-09 01:06
减肥食品市场现状 - 超重和肥胖人群扩大推动减肥市场升温 各类宣称"快速瘦身""纯天然无副作用"的产品频繁出现在社交平台和电商页面 [1] - 网络平台涌现多种形态的瘦身食品 包括糖果、饮品、胶囊等 多数以"天然提取""饱腹代餐"等概念进行营销 [15][17] - 头部社交媒体和直播带货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部分商家专供直播间销售 某糖果显示"已售六千余件" [16][19] 非法添加问题 - 检测发现11款网红瘦身食品中有6款非法添加违禁化学物质或处方药 包括西布曲明、噻嗪类化合物、比沙可啶类衍生物 [31][33] - 西布曲明自2010年起被国家明令禁止 但仍在部分产品中被检出 如"咖啡瘦"饮料含1 36×10%西布曲明 [8][32] - 非法添加物质作用机制包括抑制食欲(西布曲明)、利尿脱水(噻嗪类)、刺激腹泻(比沙可啶) 可能引发心慌头晕等不良反应 [35][36][38] 生产销售链条 - 黑窝点生产环境恶劣 原料设备卫生状况堪忧 某地下室窝点查获2万多包未封装产品 [10][13] - 形成三级分销体系 原料供应商以1元/包批发 中间商二次包装后以100多元转售 终端微商售价达600-800元/月用量 [11][15] - 销售模式隐蔽 主要通过微信接单快递发货 涉案人员非法获利达八十余万元 [8][11] 消费者影响 - 多款产品导致严重身体反应 包括心慌失眠(咖啡瘦)、腹泻脱水(果蔬饮)、口渴头晕(糖果)等 [6][22][25] - 商家采用三种误导性营销策略:宣称不节食瘦身、展示虚假检测报告、强调产品安全性 [19] - 部分产品为"三无"产品 缺乏批准文号、生产厂家和地址等基本信息 [30] 行业规范 - 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普通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但现实中存在大量违规宣传现象 [17] - 医学专家建议通过BMI指数(≥28为肥胖)判断是否需要减肥 超重人群应避免追求短期速效 [47] - 合法减重应选择国家批准的"蓝帽子"保健食品 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45]
国家喊你减肥啦!还不行动起来响应国家号召?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9 04:06
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提出将持续推进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4][6] -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预测,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将达70.5%,儿童超重和肥胖率达31.8% [8] - 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 [8] 科学减重方法 饮食管理 - 国家卫健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控制总能量摄入并保证营养均衡,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为3:4:3 [10] - 主食应以全谷物为主,增加粗粮摄入,减少精制米面;优先选择低脂肪食材如瘦肉、鱼虾,奶制品推荐低脂或脱脂品种 [10] 运动建议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配合2-3次抗阻训练 [11] - 中等强度运动心率为100-140次/分钟,高强度运动心率超过140次/分钟 [11] 睡眠与医疗干预 - 建议肥胖人群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以避免内分泌失调和脂肪代谢异常 [12] - 肥胖被视作慢性病,医疗干预包括专业减重门诊和药物疗法,如GLP-1类药物玛仕度肽即将获批 [13] 创新药物进展 - GLP-1类药物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在24周治疗后体重降幅超15%的双靶分子,48周后与安慰剂组差异达18.6% [13][14] - 玛仕度肽20周内减重最高可达21%,效果媲美代谢手术,具有多重代谢获益包括降糖、降血脂等 [13][14] 国际研究与案例 - 《柳叶刀》发布四类减重方式及五大体重管理要点,全球近9亿人肥胖 [17] - 梅奥诊所案例显示2周可减重9斤,提供高效饮食管理方案 [18]
减肥有哪些误区?专家提醒:科学减肥千万别踩这些“坑”→
搜狐财经· 2025-05-11 07:45
减肥误区与科学方法 - 目前没有任何不节食不运动就能减肥的保健食品或药品,所有医药手段都只能辅助限制少吃和多动 [4] - 有报道称某些标榜不用控制饮食的保健品实际偷掺甲状腺片来提高代谢动能 [4] 健康减重速度 - 一天不吃不喝且正常运动情况下体重仅降低约9两 [8] - 一周平均减重超过7斤即属于减重速度过快 [8] 饮食控制策略 - 长期不吃晚饭不利于减重,因会导致次日进食时脂肪吸收和蓄积能力明显增加 [11] - 晚餐应在晚上六七点摄入,避免细胞过度饥饿状态 [11] - 晚餐少吃有助于减肥,但与完全不吃存在本质差别 [11] 快速减重风险 - 过度节食快速减重会导致营养不良,仅减少水分和肌肉 [13] - 长期饥饿状态会使基础代谢大幅降低进入"节能模式" [13] - 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易出现报复性反弹 [13]
中国肥胖日紧急科普|享“瘦”,一辈子都要控制饮食?
央广网· 2025-05-11 05:19
肥胖判断标准 - 判断肥胖需综合考察BMI、腰围和体脂率三个指标 [1] - 我国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至23.9,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 [2] - 肌肉型健身者和肌少症性肥胖者可能被BMI单一指标误判 [2] - 男性体脂率≥25%、女性≥30%可诊断为肥胖,但体脂率测量难度较高 [3] - 成年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需警惕中心型肥胖 [4] 科学减重方法 - 减肥核心是制造热量缺口而非盲目节食 [5] - 低热量饮食法建议在原摄入量基础上减掉1/3 [6] - "5+2"轻断食法适合上班族,即5天正常进食+周末2天控制热量 [6] - 晚餐减少碳水、增加蛋白质和蔬菜可提升夜间脂肪燃烧效率 [7] - 沙拉酱、麻酱和坚果是隐形热量炸弹需控制摄入量 [7] - 羽衣甘蓝等超级食品无特殊减肥功效,普通蔬菜效果类似 [8] 运动与代谢管理 - 运动后饥饿感可能引发代偿性进食导致热量超标 [9] - 运动后建议进行15-20分钟低强度活动缓解饥饿 [9] - 运动后进食优先选择鸡胸肉、无糖酸奶等低脂高蛋白食物 [9] - 短期减重后复胖率达50%-70%,需3-6个月巩固期 [10] - 月减重幅度不宜超5%,每周建议减0.5-1公斤 [10] - 快速减重易导致肌肉流失和基础代谢率下降 [10] 长期健康管理理念 - 减肥本质是终身健康管理而非短期行为 [10] - 需建立可持续的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 [10] - 盲目跟风网红减肥法可能适得其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