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式回购

搜索文档
是大利好还是陷阱?上市公司疯狂回购!每股收益猛涨,股民赚翻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06:51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 更优质的内容。 文|昕昕 前言 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上市公司"回购注销"的新闻,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财经版面? 一个蛋糕被分给十个人,每人都只能分到一小块,但如果人数减少到九个,蛋糕没变大,每个人手里的 份额却更厚实了。 注销式回购的逻辑正是如此:公司把一部分股份回购后注销,总股本减少,净利润没变,每股收益自然 上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市场喜欢注销式回购:它能立竿见影地提高每股"含金量",能直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愿 意拿出真金白银回馈股东"的信号。 难怪有人说,这是政策引导、市场逻辑、企业诉求"三重合力"的结果。 监管层推波助澜:新"国九条"明确将注销式回购纳入股利支付率,杜绝"忽悠式回购";市场环境倒逼: 在注册制时代,优质资产稀缺,企业需要增强估值韧性;企业自身也有诉求:在股价波动中,回购注销 成了稳定信心的"护身符"。 问题在于,注销式回购并不是一剂万能药,首先如果企业靠高息贷款来回购,账面上看起来漂亮,但背 地里却是透支未来,短期股价可能被拉高,长期却可能被沉重债务压垮。 九号公司、奇安信、乐普医疗、九阳股份……一连串熟悉 ...
真利好还是“数字游戏”?上市公司密集实施注销式回购
第一财经· 2025-09-18 11:39
公司回购注销动态 - 九号公司注销600万份CDR 占存托凭证总数0.83% 存托凭证总数从7.22亿份降至7.16亿份[2][3][4] - 欣贺股份注销800万股 占总股本1.867% 注册资本从4.29亿股减至4.21亿股 注销金额6992.28万元[8] - 奇安信注销291.97万股 占总股本0.43% 总股本从6.85亿股减至6.82亿股 涉及回购金额1.52亿元[8][9] 回购背景与实施情况 - 九号公司2023年10月完成回购591.19万份CDR 占总股本0.82% 耗资约2亿元[5] - 多家公司原计划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后因业绩考核未达标转为注销[1][7][10] - 宁水集团因未达员工持股计划考核目标 拟回购注销173.73万股 总股本从2.02亿股减至2亿股[10]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新"国九条"等政策将注销式回购纳入股利支付率计算 强化对"忽悠式回购"约束[11] - 注册制改革下优质资产稀缺性增强 企业需通过提升每股含金量巩固估值优势[11] - 注销式回购减少总股本 在净利润不变情况下直接提升每股收益(EPS) 优化市盈率指标[2][11][13] 行业实践与资本结构优化 - 科技、医疗等赛道企业采用注销式回购作为优化资本结构和稳定股价的重要工具[11] - 库存股长期未处置可能占用现金流 引发流动性风险及股权稀释风险[11][12] - 注销式回购本质是资本市场"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的深化实践 通过真金白银提升股东权益[11][13]
注销式回购数量不断增多的三重因素
证券日报· 2025-09-07 16:12
政策支持与引导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 [1] - 2023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鼓励回购股份注销 [1] - 政策支持推动上市公司基于自身价值认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1] 注销式回购的财务效应 - 减少二级市场流通股数量从而增加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 [1] - 增强股东回报并避免市场对公司减持套利的猜测 [1] - 提升股票含金量 [1] 公司经营状况信号 - 回购资金主要来自公司自有资金表明现金流充裕 [1] - 反映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资金实力 [1] 金融工具支持 - 2024年10月18日央行等三部门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 [2] - 2025年5月7日央行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与再贷款合并总额度提升至8000亿元 [2] - 再贷款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资金来源降低回购成本 [2] - 截至9月5日673家公司披露再贷款公告贷款金额上限达1453.39亿元 [2] 战略实施要求 - 注销式回购需结合公司基本面及未来业绩预期综合分析 [3] - 上市公司应结合经营财务状况及发展战略有序开展回购 [3] - 回购需纳入战略统筹避免为回购而回购 [3] - 注销式回购是优化资本结构及传递信心的战略选择 [3]
十年增速低谷叠加“股王”地位松动,贵州茅台坐不住了?
观察者网· 2025-09-01 10:12
公司回购与增持计划 - 公司完成首次注销式回购 实际回购392.76万股(占总股本0.3127%) 使用资金总额60亿元 回购价格区间1408.29-1639.99元/股 顶额完成回购计划 [1][4] - 控股股东茅台集团计划6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 拟增持金额30-33亿元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 使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承诺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 [5][6] - 茅台集团当前持有6.79亿股(占总股本54.07%) 本次增持金额创历史之最 旨在支持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8]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 归母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营收净利增幅为2015年来首次个位数增长 [8][9] - 合同负债从年初95.9亿元降至55.1亿元(下滑42.59%)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滑坡64.18%至131.2亿元 [9] - 酱香系列酒上半年增幅4.69%创近年新低 其中二季度同比下降6.52% 拖累整体净利率下滑0.9个百分点 [9] 市场地位与资本动向 - 公司当前股价1470.1元/股 总市值约1.85万亿元 维持A股市场最高价股地位 [10] - 本次60亿元回购及30-33亿元增持组合拳为史上最大规模 向市场传递现金流充裕信号(账面现金超1400亿元 回购资金占比4%) [5][10] - 回购股份全部注销将直接减少股本 有助于提升每股收益和股东价值 [4][5] 行业环境与战略意图 - 控股股东历史增持均发生在行业景气度低谷期(2008金融危机/2013行业风波/2018贸易摩擦/2022疫情冲击) 本次增持反映当前市场环境严峻 [8] - 组合拳措施可阶段性封死深跌空间 提升板块防御属性 为未来分红率上调或股权激励预留空间 [8][10] - 终端动销和价格体系为股价关键决定因素 九十月份传统销售旺季将成为检验信心的核心窗口 [10]
药明康德再抛10亿元回购计划 连续“注销式回购”稳信心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药明康德在不到一个半月内连续启动两轮10亿元A股股份回购计划 第一轮于2月5日完成10亿元回购 第二轮于3月9日启动 拟回购资金总额10亿元 回购股份将全部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1] - 第二轮回购价格上限设定为83.33元/股 较3月8日收盘价高出60.74% 按此价格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1200.05万股 [1] - 公司实施回购主要因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20% 回购旨在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 [2] 行业动态与市场观点 - 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估值接近历史百分位底部区域 叠加创新药和生物制药政策支持 多家企业包括九安医疗、泰格医药、康缘药业、智飞生物等均开展"注销式回购"以稳定投资者预期 [1][2] - 专家认为注销式回购直接提升每股含金量和潜在收益水平 向市场传递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信号 [1] - 连续回购反映管理层对稳定股价的坚定态度 但投资者更关注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3] 海外业务风险背景 - 药明康德海外营业收入占比高达80% 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提及公司 但公司澄清其业务不涉及人类基因组学数据收集 且未对任何国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 [2][3] - 该法案草案仍处于美国参议院立法过程中 内容可能变更 公司正通过咨询顾问与相关方进行交流对话 [3]
提振投资者信心 龙头上市公司领衔“注销式”回购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监管政策导向 - 证监会明确要求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 推动优质公司开展股份回购并引导回购注销 [1] - 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 将回购注销金额纳入股利支付率计算 并推动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在股价大幅下跌时安排回购 [2][3] - 监管部门进一步督促上市公司以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 传递积极信号 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奠定基础 [3] 回购规模与结构 - 年内821家A股公司发布830单回购计划 回购上限金额超900亿元 [1] - 87家公司新增或变更为注销式回购计划 超过2023年全年的55家 [2] - 披露的回购注销金额合计227亿元 高于2023年全年的143亿元 [2] 龙头企业实践 - 药明康德 智飞生物 美的集团和东方财富等千亿市值行业龙头积极实施注销式回购 [4][5] - 药明康德 凯莱英 泰格医药 九安医疗等公司披露上限超10亿元的回购计划并全部用于注销 [4] - 美的集团完成6980.79万股注销 东方财富将10亿元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减资注销 [5] 市场影响与效应 - 注销式回购直接提高每股收益 优化资本结构 提升上市公司含金量和股价 [1][3] - 回购计划披露当日多家公司股价应声上涨 起到稳定信心作用 [5] - 千亿市值公司的行为具有示范效应 引导其他上市公司改善市场投资环境 [5] 学术与专业观点 - 注销式回购反映上市公司对股价关注和维护 显示对未来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信心 [1] - 回购注销提升股利支付率和股东现金回报水平 改善与股本相关的财务指标 [3] - 上市公司需注重治理能力改善和盈利水平提升 而非过度依赖回购提振股价 [5]
年内419家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用于注销 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超千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4:48
上市公司回购计划概况 - 年内已有419家上市公司发布431单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1181.77亿元,平均单笔回购上限2.74亿元,同比增长126.45% [1] - 回购资金来源包括回购专项贷款的有146单,占比33.87%,其中美的集团拟回购金额最高,两单回购计划上限分别为30亿元和100亿元,后者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或专项贷款,中国银行提供不超过90亿元贷款 [2] 回购股份用途分析 -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数量最多,有298单占比69.14%,多数公司称若3年内未使用完毕将注销未使用股份 [5] - 用于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的有79单占比18.33%,较去年同期15.19%进一步提升 [1][5] - 部分回购股份用于出售或可转债转股 [5] 注销式回购驱动因素及趋势 - 注销式回购占比提升受政策引导、估值修复需求及股东回报优化三重因素驱动 [1] - 未来注销式回购比例仍将稳步上升但增速或趋缓,因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且A股估值仍处低位,但市场回暖后企业回购动力可能减弱 [1] - 部分企业需平衡回购与研发投入、并购扩张等长期需求 [1] 重点公司案例 - 美的集团市值达5511.16亿元,其100亿元回购计划中中国银行提供不超过90亿元专项贷款 [2][5]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8月7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7 00:07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经济增长面临挑战压力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重点发力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支出结构优化和民生保障领域 并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1] -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但中国货币政策有充分条件坚持"以我为主" 下半年海外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影响有限 [3] - 未来宏观政策发力稳增长将成为稳汇率的最大确定性因素 [3]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两融余额报20002.59亿元 融资余额报19863.11亿元 均创逾十年新高 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元以上 [1] - 8月6日A股市场继续反弹 三大指数均上涨 上证指数创今年以来收盘新高 超3300只股票上涨 逾70只股票涨停 成交额达1.76万亿元 [1] - 市场增量资金来源广泛 除融资资金外公募和私募机构参与度提升 上证指数在8月突破去年以来新高的可能性较大 [1] 私募行业动态 - 国内老牌私募机构迎来业绩爆发 有的半年收益率突破40% 重获募资端青睐 [2] - 7月新备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较6月增长近20% 创近两年月度新高 其中新备案股票策略产品占比近七成 [3] - 今年以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数量同比增长超60% [3] 银行业绩表现 - 6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营收净利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5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两位数 [3] - 业绩好转主要得益于息差下行压力缓解及非息收入改善 二季度债市回暖推动业绩好转 [4] - 农业银行A股市值升至2.11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首次登上A股市值冠军宝座 [5] - 农业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2.2% 环比增速6.23% 而工商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3.99% 环比增速-13.1% [5] 板块投资动向 - 医药板块年内触底后强力反弹领跑所有细分概念 但资金抱团出现松动迹象 多只创新药主题ETF被净赎回 [6] - 一只创新药产业ETF份额减少逾10亿份 另一只创新药ETF减少超3亿份 多只ETF份额减少数千万份 [6] - 部分基金经理仍看好创新药长期逻辑 认为行情贝塔或仍处于前半段 [6] 基金产品动态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开始建仓 其中22只成立以来实现正收益 最高收益率接近8% [7] - 基金成立期间上证指数年内首次触及3600点 有利于建仓 但不同基金净值涨跌因建仓速度和方向不同而异 [7] 产业政策与发展 - 上海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目标到2027年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 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8] - 将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 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8] 电力行业状况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 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 最大负荷达12.33亿千瓦 较去年11.80亿千瓦极值增长5300万千瓦 [8] - 市场对电力板块关注度提升 电力输送、跨季节调配、储能等方面需求或将进一步增长 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望提升 [9] 上市公司行为 - 年内已有419家上市公司发布431单回购计划 其中79单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 占比18.33% 较去年同期15.19%进一步提升 [9] - 注销式回购占比提升受政策引导、估值修复需求及股东回报优化三重因素驱动 未来比例仍将稳步上升 [9]
年内A股公司披露431单回购计划 注销式回购占比进一步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8-06 16:12
回购计划数据统计 - 截至8月6日年内已有419家上市公司发布431单回购计划 [1] - 其中79单用于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占比18.33%较去年同期15.19%进一步提升 [1] - 回购金额上限合计1181.77亿元平均单笔回购上限2.74亿元同比增长126.45% [2] - 回购资金来源包括回购专项贷款的有146单占比33.87% [2] - 美的集团拟回购金额最高达100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提供不超过90亿元专项贷款 [2] 回购用途分布 -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数量最多有298单占比69.14% [2] - 多数公司公告称若3年内未使用完毕已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 [2] - 回购注销占比18.33%接近两成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3] - 部分回购股份用于出售或可转债转股 [3] 注销式回购驱动因素 - 政策驱动与监管引导如新"国九条"提出引导回购后依法注销 [3] - 证监会将回购注销金额纳入股利支付率计算并鼓励依法注销 [3] - A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通过注销式回购减少流通股提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4] - 现金流充足的头部企业在缺乏高回报投资机会时优先选择回馈股东 [4] 注销式回购市场展望 - 注销式回购比例有望持续提升未来或突破40% [7]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未来或出台更多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政策 [1] - 随着市场回暖估值回升企业回购动力或减弱 [1] 回购操作风险案例 - 慕思股份因回购注销导致社会公众股比例降至19.11%不具备上市条件 [6]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股使总股本增至4.35亿股符合上市条件 [6] - 回购注销需严格履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避免监管处罚 [6] - 大规模回购可能消耗现金储备需权衡短期回报与长期投资需求 [6]
安期货拟推最高1亿元“注销式”回购 首季营收22.8亿元位居4家上市期货公司首位
长江商报· 2025-06-05 17:12
公司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0.5亿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18.63元/股 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1] - 按回购下限0.5亿元测算 回购数量约为268.38万股 占总股本0.18% 按上限1亿元测算 回购数量约为536.77万股 占总股本0.37% [1] - 公司表示回购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认可 旨在维护股东利益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1] 股价表现 - 回购公告发布前 公司股价受大金融板块带动已连续两天大涨 6月5日盘中最高涨幅超5%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77亿元 同比下降47.51% 若按新收入确认规则调整后可比口径为27.48亿元 同比下降17.13% [2]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29.46万元 同比下降88.08% 主因子公司2023年存续场外衍生品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产生亏损 目前相关业务风险敞口已基本释放 [2] 行业对比 - 一季度营业收入在四大A股上市期货公司中排名第一 [2] - 归母净利润在四大公司中排名第三 南华期货以8573.83万元居首 瑞达期货8105.71万元次之 弘业期货120.32万元垫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