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攻坚

搜索文档
湖南以约谈和重点工作点评释放强烈信号 省委书记、省长连续两日聚焦治污攻坚
中国环境报· 2025-09-05 08:07
湖南污染防治攻坚政策动向 - 省委书记沈晓明于9月1日约谈4个市州和7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 通报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并强调提高政治站位和扛牢责任担当 [1] - 省长毛伟明在9月2日重点工作点评会指出全省生态环保处于"面上改观和点上问题并存"阶段 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最后冲刺关键期 [1] - 会议要求对照"十四五"规划目标和中央考核指标 聚焦看清目标差距、问题短板及位次压力以增强紧迫感 [1] 政府高层调研与制度保障 - 省委书记沈晓明5月6日主持省总河长会议 5月7日赴常德督导安全用水问题 7月29日调研污水处理站 6月3日涟水巡河 6月9日督导溶洞污染整治 [2] - 省长毛伟明5月23日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 体现省级持续行动力度 [2] - 湖南5月1日施行《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8月通过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 针对8个重点城市推出区域性治理机制 [2]
全省污染防治重点省辖市片区会在开封市召开
河南日报· 2025-08-29 14:09
污染防治政策方向 - 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部署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全面改善 持续改善[1] - 要求坚决打好蓝天 碧水 净土三大保卫战 聚焦重点行业 突出重点领域 盯紧重点时段 精准分析污染原因 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2] - 强调加快推进产业 能源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构建科技含量高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 公转水 提高清洁运输比例[2] 治理措施与执行机制 - 要求强化依法治理 政策支持 体制改革约束和激励作用 提高监测监控能力 打好法治 市场 政策 科技组合拳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2] - 强调全面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 失职追责 运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果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2] - 会议作为集体约谈 要求言必行 行必果 坚决摆脱传统路径依赖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2]
清流毓秀 万物欣荣
河南日报· 2025-05-21 23:33
黄河生态保护与治理 -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累计绿化荒山8000多亩,种植各类树木400多万棵,森林覆盖率90%以上 [4] - 五年来邙山提灌站累计供水6.71亿立方米,水源地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黄河水含沙量显著降低 [6] - 郑州市建成数字化生态保护监测平台,整治1800多个黄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四乱"动态清零 [6] - 系统推进邙岭森林生态、低滩湿地生态、中高滩休闲生态"三大工程",基本实现邙岭森林化等"四化"目标 [6] -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增至290多种,生态改善吸引大鸨、灰鹤等珍稀鸟类栖息 [7] 黄河文旅融合发展 - 黄河文化公园开发"何以炎黄""从河说起"等研学课程,年接待游客接近100万人次 [8] - 园区整合黄河地质博物馆、碑林等40余处景点,形成生态与文化展示线路 [8] - 黄河滩地公园建成27条彩色慢行步道和3个观景点,成为生态旅游热门地 [7] 南水北调水源保护 - 南阳汇水区累计造林1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建立豫鄂陕三省五市协作保护机制 [12] - 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机制,实施"互联网+护水"实时监测,解决安全隐患146项 [12][13] - 渠首中心建成21个水质监测点位和14个自动监测站,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 [14] - 水生态实验室收集58种鱼类标本,证实丹江口水库生物多样性高、水质为优 [15]
《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优良天数创有监测以来新纪录
央视新闻· 2025-05-13 08:20
空气质量改善 - 2024年北京市PM2 5年均浓度30 5微克/立方米 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和PM10多年稳定达标 [1] - 与2013年相比 2024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下降50%以上 其中PM2 5下降65 9% [1] - 2024年优良天数290天创监测纪录新高 重污染天仅2天为历年最少 [1] 水生态环境优化 - 2024年北京市优良水质河长占比达87 2% 同比提升15 9个百分点 监测105条段河流总长2551 6公里 [3] - 五大水系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连续4年贯通入海 动态消除劣V类水体 [3] - 清河入选第三批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继密云水库和雁栖湖后北京市再获此荣誉 [3] 生态建设成果 - 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达71 4 同比提升0 85% 2020-2024年累计记录151种生态系统和7121种物种 [6] - 集中建设区绿视率达26 98% 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6] -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声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稳定正常 [6] 可持续发展进展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保持全国省级最优水平 [1] - 碳市场交易机制完善 低碳试点工作推进 一微克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成效 [10] - 京津冀联防联治协同推进 2025年将聚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