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技术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陈泽民第三次创业,投资前沿产业“核电池”
搜狐财经· 2025-09-27 10:36
合作事件概述 - 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与无锡贝塔创始人李刚博士完成股权投资签约 共同开启碳-14全产业链及核电池领域的产业化探索 [1] - 此次合作被视为陈泽民个人创业生涯的"第三次出发" 继创立三全食品和布局地热能源之后 [1] 合作方背景 - 陈泽民为连续创业者 上世纪90年代创办三全食品将传统汤圆水饺做成大产业 年逾古稀时二次创业进军地热能源 [3] - 无锡贝塔由李刚博士创立 长期致力于碳-14核材料制备 标记技术以及核电池的研发 [3] - 无锡贝塔团队自2008年起在技术"无人区"坚持攻关 从理论突破到技术落地 经历实验室反复试错和产业化初步探索 [3] 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核电池技术兼具能耗低与寿命长两大核心优势 [3] - 应用场景涵盖医疗设备 航空航天 深海极地监测 核废料回收利用等诸多领域 [3] - 技术被认定为创新高地和利国利民的事业 [3] 战略规划与产业影响 - 合作旨在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量产 推动核废料回收利用技术突破 [4] - 规划以无锡贝塔为支点在无锡 郑州等地形成核电池应用产品创新高地 带动产业链发展 [4] - 合作体现"实干者与远见者双向奔赴" 为国内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4]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
新华社· 2025-09-12 15:31
立法框架与目标 - 为保障原子能研究、开发与和平利用,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而制定本法 [1][3] -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的原子能研究、开发和利用活动 [3]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 [5] 管理监督体系 - 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管理和监督 [6]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活动的支持与监督 [6] - 对原子能活动在科学技术奖励、产业发展、财政、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6] 科研与技术开发 - 国家加强原子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 [12] - 鼓励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14] - 制定并实施原子能科研与技术开发专项规划,提升核燃料循环、核反应堆等领域技术水平 [15] -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示范应用 [16] - 推动建立与原子能发展相适应的设备研制生产体系 [18] 核燃料循环体系 - 国家建立完整核燃料循环体系,实行乏燃料循环利用和放射性废物妥善处理 [19] - 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核燃料循环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 [20] - 核燃料循环设施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审批或核准 [21] - 加强铀(钍)矿勘查,实行保护性开发 [22] - 经批准单位方可从事核燃料生产经营活动 [23] - 建立健全乏燃料贮存、运输和后处理管理制度 [24] - 允许核燃料循环产业相关企业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26] 核能应用发展 - 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规范和促进核反应堆综合利用 [27] - 鼓励和支持先进核反应堆应用 [28] -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核电管理,组织编制国家核电发展规划 [28] - 支持核反应堆在动力、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多领域应用 [29] - 核设施营运单位需预提退役费用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 [31] 核技术应用 - 支持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应用 [32] - 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核技术应用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33] - 制定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鼓励先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34] - 对放射源、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 [35] - 建立核技术应用废旧放射源回收制度 [37] 安全监督管理 - 原子能活动必须遵循确保安全的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原则 [38] - 建立符合受控热核聚变特点的监督管理制度 [39] - 建立健全核安保制度,防范核恐怖主义行为 [41] - 对核材料实行严格管制,建立国家核材料衡算与控制系统 [43] - 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通道及装备体系建设 [44] - 设立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实行分级管理和应急准备金制度 [45] 进出口管理 - 加强原子能领域进出口管理,履行国际义务,保证物项和平用途 [47] - 对核及核两用物项出口实行严格许可制度 [48] - 严格限制核扩散敏感物项出口,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开发 [49] - 核进口单位需严格执行进口规定,履行承诺义务 [50] - 禁止放射性废物和污染物品输入或经境内转移 [52] 法律责任与实施 - 对违规审批、未依法公开信息、未征求公众意见等行为给予处分 [53] - 未经批准从事核燃料生产经营活动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54] - 未开展安全保卫工作将责令整改并处以罚款 [55] - 未履行核进口承诺义务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56] - 建立核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57] - 本法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 [39]
中国核技术应用觉醒:一场被低估的产业革命正在发生
证券之星· 2025-09-04 07:53
行业概览 - 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值2022年突破7000亿元 占GDP的0.57% 相较发达国家2%-3%的占比存在数倍增长空间 [1] - 国家十二部门2024年10月联合发布《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明确提出2026年直接产值达4000亿元目标 [1] - 同位素制备、加速器核心技术、辐照加工等关键环节长期依赖进口 [1] 稳定同位素技术特性 - 稳定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不具放射性 是高精度追踪分析和检测的理想工具 [2] - 主流制备方式包括离心分离、激光法、蒸馏法和化学交换法 涉及极高技术壁垒和设备投入 [2] - 中国大部分高纯度稳定同位素仍依赖进口 尤其在医疗和科研级高端产品方面 [2] 下游应用场景 - 医学领域碳-13用于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 氮-15用于蛋白质代谢研究 [2] - 工业场景中氧-18是生产PET显像剂的关键前体 氘用于药物研发标记实验 [2] - 核医学中氟-18是PET-CT显像剂核心原料 农业领域用于土壤改良和作物育种研究 [3] - 环境监测中碳氮氧同位素分析可精准追溯污染物来源 量子计算领域硅-28成为量子比特候选材料 [3] 国产化突破进展 - 2024年秦山核电实现碳-14同位素批量生产 每年150居里产能完全覆盖国内市场需求 [4] - 中核集团以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为核心 布局镥-177、钇-90等短半衰期同位素生产线 [4] - 中广核技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发C13同位素示范生产线 瞄准120亿元规模呼气检测市场 [5] 产业链企业布局 - 中国同辐占据放射性药物70%市场份额 产品覆盖全国2000余家医院 [5] - 东诚药业运营28个核药房覆盖93.5%人口区域 布局177Lu-LNC1004等创新药进入中美双报临床阶段 [5] - 镥-177通过靶向药物结合实现精准杀伤肿瘤细胞 在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效果显著 [5] 市场规模与需求 - 碳-13呼气检测年需求达2亿人次 市场规模超百亿元 [5] - 东诚药业和中国同辐形成核药赛道双寡头格局 [6] - 中核集团与德国URENCO合作开发铀浓缩技术 远大医药通过收购构建国际化RDC平台 [6]
中国同辐: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成功获批辐射安全许可证
智通财经· 2025-08-22 12:08
公司资质与产能 - 四川中核同源科技有限公司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成功获批辐射安全许可证 正式具备放射源生产及销售资质 [1] - 该基地为亚洲最大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 建设包括碳-14源、氪-85源等13条放射源生产线 [1] - 项目建成后年产放射源将超过10万枚 计划新增锎-252、铯-137、镅-241等生产线以扩大产能规模 [1] 产品与服务范围 - 公司将提供超过70种核素的高质量放射源产品 覆盖放射源资源再利用服务及辐照服务 [1] - 产品将面向国内外市场 服务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医学、国防及航空航天等射线技术应用 [1] 战略发展 - 公司计划高标准推动项目二期建设 进一步丰富产品谱系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1]
中国同辐(01763) - 自愿性公告 - 中国同辐放射源研发生產基地成功获批辐射安全许可证
2025-08-22 11:5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四川中核同源放射源研发生产基地获批辐射安全许可证[3] 未来展望 - 推动项目二期建设,扩大产能、丰富产品谱系[4] 数据相关 - 基地建设13条生产线,年放射源产量超10万枚[3] - 提供超70种核素放射源产品[3] - 二期计划新增锎 - 252等放射源生产线[4]
打破垄断!重大突破!
证券时报· 2025-06-25 07:56
高性能硅光电倍增器(SiPM)国产化突破 - 中广核技旗下中京光电成功实现SiPM封装产线通线 器件良率超90% 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局面 [2] - SiPM具有高灵敏度、低噪声、低功耗等优势 广泛应用于核医疗影像、核测控装备、高能物理研究等领域 [4] - 中京光电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外延电阻淬灭(EQR)SiPM和位置灵敏SiPM技术 填补国内高性能SiPM产品空白 [4] 中京光电技术及产线建设 - 公司建设百级高标准洁净厂房 自主设计标准化工艺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高水平封装产线 [4] - 产线已通过欧盟RoHS认证 即将通过ISO三标体系认证 为大规模应用和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4] - 公司将持续优化SiPM产品性能 推进市场拓展 构建核心竞争力 [6] 中广核技业务布局 - 公司是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龙头企业 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 以A+战略为引领 [6][7] - 在加速器与辐照业务方面 占据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制造较高市场份额 高、中、低能全系列覆盖 [7] - 核环保业务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全球领先 积极拓展核农学领域 [7] - 新材料业务为全国领先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造商和特种线缆料生产企业之一 [7] - 测控装备业务市场规模全国前列 部分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7] - 医疗健康业务引进全球先进质子治疗肿瘤技术 布局中能回旋加速器生产医用同位素项目 [7]
中广核技(000881) - 000881中广核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1
2025-05-11 13:26
公司整体经营与扭亏举措 - 2025年一季度亏损,公司将拓展外部市场、巩固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大集团内部业务开拓,加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力度,寻求资本运作机会,做好降本增效严控费用以扭亏 [2][3] - 管理费用占毛利润比重高,原因是新业务投入、核环保业务投入大毛利低、处置非主营业务产生费用,改善举措与整体扭亏举措类似 [16] 经营现金流情况 - 经营现金流为4.56亿元且较上期增加,原因是新加坡远洋航运公司出售回收应收款1.6亿元,远洋渔业销售业务向好增加0.6亿元,加速器业务增长增加1.2亿元,以及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3] 贸易战影响与应对 - 公司95%以上业务和供应链在国内,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较小,但公司会以科技创新、质量提升、服务改善应对,提前防范风险 [3] 新材料业务情况 - 高新核材2024年亏损,原因是存量产品市场需求下滑、竞争加剧致毛利率下降,不良资产处置损失和新基地折旧增加,扭亏手段包括关注市场、优化营销、调整产品结构、抓高端产品、加大成本管控 [4] - 未来新材料业务重点推广XLPE、31247等新特产品,开拓航空航天用XETFE等高端产品市场 [5] 加速器业务情况 - 加速器销量逐年稳定增长但增幅不显著,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60%左右,将研发新型加速器、开发新应用场景、拓展海外市场、丰富产品型号 [5] 质子治疗业务情况 - 质子治疗是先进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全球活跃供应商众多,IBA公司市场份额最大,质子设备应用于40%以上质子治疗中心 [6] - 公司在企业和产品角度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企业依托央企资源、掌握核心技术、有在建和在运项目;产品为国产品牌、技术先进、可灵活配置治疗室 [6] - 2023 - 2024年国内质子治疗系统签约订单少,因资金、建设条件准备时间长,决策层级高、链条长,公司积极推进订单获取 [10][11] - 华西项目质子设备已完成生产下线,受土建进度影响2025年不能确认收入,质子业务短期内处于投入阶段,公司争取早日实现正收益 [12] 同位素生产业务情况 - 同位素生产厂房基本具备设备安装条件,规划生产锗 - 68、锗镓发生器、碘 - 123,国内均无国产产品量产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外,国内市场空间取决于标记药品上市进度,预计2025年国内有镓 - 68标记核药上市带动需求 [6][7]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情况 - 2021年前以设备销售为主,2021年8月调整为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以“设备 + 服务”模式提供方案 [8] - 业务商业化落地几年仍亏损,因处于前期探索推广期,需累积数据、获客户认知、打磨工程化应用,2024年在酿酒和新能源行业取得进展,后续将深化技术、聚焦优势领域、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扭亏 [9] 其他业务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俊尔公司改性PEEK产品少量应用于高温高频线圈骨架,未与机器人领域客户合作,公司积极开展机器人行业市场调研推广改性材料 [13] - 原大连国际资产剩远洋渔业公司和一家工程公司,2025年全力推进剥离处置 [14][15] 未来业务展望 - 公司短期内不做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现有四大业务板块在“工农医环安”五个领域协同发展,各板块都有做出高毛利产品的机会 [17]
中广核技:2024年净亏损3.62亿元
快讯· 2025-04-28 11:0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广核技2024年营收下降且仍处亏损状态,不进行分红及股本转增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61.68亿元,同比下降2.9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62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37亿元 [1] 公司分红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原子能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审议
科技日报· 2025-04-28 01:04
原子能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核心内容 - 草案二次审议稿完善了乏燃料管理制度,规定国家建立健全乏燃料贮存、运输和后处理等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处理处置能力和布局 [1] - 增加受控热核聚变相关条款,国家鼓励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符合聚变特点的监督管理制度,对聚变燃料和装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 - 将核技术应用单独作为一节,支持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实行分类管理 [1] - 强化原子能产业保密管理,要求涉密单位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和完善防护措施 [1] - 加强核事故应急管理,规定国家统筹制定应急预案,相关部门和单位需制定预案并开展演练 [1] 原子能法立法背景 - 2024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对草案进行初次审议 [2] - 立法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核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完善涉核法律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