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

搜索文档
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破内卷” 光伏产能出清亟待提速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3:4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因供需失衡导致非理性低价竞争 企业普遍陷入亏损 [1] - 2024年全球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达324.9万吨、1394.9GW、1426.7GW、1388.9GW 远超全球新增装机530GW [1] - 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出现行业性亏损 产业链价格断崖式下跌 [2] 反内卷措施与挑战 - 2024年下半年启动行业自律措施 包括减产限产、禁止低于成本销售、管控低价中标 [2] - 产能出清存在三大阻力:民营企业协调难度大、地方政府保护延缓出清、产能退出细则不明 [2] - 多晶硅价格虽有所回升 但组件价格传导受阻 行业仍感有价无市 [2] 标准引领与政策调控 - 2025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制修订光伏领域国家标准 7月工信部明确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3] - 新推3项强制性标准涉及多晶硅能耗限额、组件能效等级和硅单晶能耗限额 [3] - 严格执行能耗新标将实质性改善多晶硅供需格局 [4]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 - 隆基绿能BC组件出货占比达20% 爱旭股份ABC组件2025年上半年出货同比增长400% [7] - 晶科能源预计2025年底40%-50%产能实现640W+功率升级 2026年部分产品达650-670W [7] - 行业转向技术授权与交叉授权 构建尊重知识产权的商业规则 [7] 企业战略转型 - 隆基绿能通过海外产能布局、本地化合作和技术授权应对贸易壁垒 [7] - 行业从制造高地向创新高地转型 聚焦BC技术等差异化竞争 [6][7] - 摆脱低端锁定 通过技术创新提供高竞争力、高品质、差异化产品 [6]
行业首款自动制冰冰箱技术认证落地 容声引领冰箱“制冰时代”新标准
证券日报· 2025-08-18 13:38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自动制冰功能从高端配置演变为中高端产品标配 渗透率显著提升 [1] - 消费升级推动冰块使用文化从饮品扩展至食材保鲜和创意料理等场景 需求呈现量增质升双重趋势 [2] - 90%消费者愿为自动制冰功能支付溢价 搭载该功能冰箱销量同比增长显著 [2] 技术痛点与行业标准 - 行业长期存在制冰效率低(部分产品超80分钟)、卫生隐患多、冰块品质差(松散易融)等痛点 [1][2] -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研发方向分散 消费者选购无据可依 [2] -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电冰箱自动制冰性能认证实施规则》 从卫生安全/制冰效率/冰块品质三大维度划定技术红线 [2] 容声技术突破与认证成果 - 容声冰箱获得行业首款自动制冰冰箱技术认证 填补行业标准空白 [1] - 构建全链路洁净体系:关键部件采用99.99%高抗菌材质 搭载AI负离子高能除菌净味系统 [3] - 快速模式下60分钟完成一轮制冰 通过加速水分子结晶技术提升冰块硬度 [3] - 含WILL养鲜系列及W60系列等7款产品以超越标准表现首批通过认证 [2]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推动冰箱行业从"功能竞争"迈向"标准引领"新阶段 为差异化竞争提速 [1][3] - 认证为消费者提供权威选购参考 解决行业长期痛点 [1] - 自动制冰功能有望成为冰箱行业"价值新引擎" 引领体验竞争新高度 [3] - 500余位研发工程师在0.1℃温控精度和0.0001%除菌率上实现技术突破 [3]
标准引领品质提升,重庆江津花椒跑出“出海”加速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4 12:16
核心观点 - 江津花椒通过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出口加速 2024年出口总量248.6吨 出口额840万元[1][6] 产业规模与产量 - 江津区花椒种植面积53万亩 投产面积48万亩 2025年预计鲜椒产量34万吨[2] - 干花椒加工产能达到每小时150公斤 建成5个村级农产品加工中心[3] 标准化体系建设 - 建立涵盖种植采收加工全链条的16项产业标准体系 包括产地环境品种种质投入品管控等全链条标准[1][4] - 开展标准试验20余项 推广统防统治种植区15万亩 建设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000亩 获批有机生产基地268亩[3] - 建成花椒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程质量追溯 推行"明厨亮灶"生产实现加工企业视频监控全覆盖[3] 科技创新与产品拓展 - 开发食品保健医药化工四大系列52款产品 包括花椒身体乳护手霜植物驱蚊液等创新产品[5] - 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合作 在镇痛抗炎活性成分提取和无抗饲料应用领域取得进展[5] - 建成国家青花椒标准化区域服务平台花椒科技小院病虫害数字化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5] 出口与国际认证 - 2023年获单独税号审批 产品出口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6] - SGS花椒检测中心落户江津 为全国花椒出口提供独立认证资质[6] - 作为全国唯一保鲜花椒出口地区 现有7家企业完成出口备案 4家认定为重庆市农产品出口基地[6] 品牌与知识产权 - 2005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4年示范区案例入选国家典型案例[1] - 形成18家龙头企业使用地理标志 148件商标和144件专利的保护矩阵[5]
太谷玛钢破“标”腾飞 山西精准帮扶撬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0:46
行业转型与标准升级 - 山西太谷晋峰铸造有限公司采用新团体标准后,产品抽检合格率提升至98%,海外订单量同比增长30% [1] - 太谷玛钢占据全国玛钢管件2/3市场份额、电力金具4/5市场份额,但中小企业普遍依赖代工,自主品牌溢价能力薄弱 [1] -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推动中机(山西)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定向帮扶,2023年玛钢产品抽检合格率同比提升12% [2] 政策支持与企业梯队建设 -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分类培育企业梯队:大型企业抢占高端市场,中型企业拓展细分领域,小微企业稳订单保产能 [2] - 对5家获"山西精品"申报资格企业给予技术认证帮扶 [2] - 太谷区申请制定球墨铸铁管路连接件团体标准,填补国家标准空白 [2] 标准制定与品牌建设 - 2024年4月30日《螺纹式球墨铸铁管路连接件》团体标准发布实施,5月21日被山西省市场监管局采信为质量监督抽查依据标准 [2] - 团体标准明确22项关键技术指标(如抗拉强度、密封性),推动企业生产线升级,废品率下降 [3] - 发布"太谷铸造"区域公用品牌LOGO,推动120件商标国际注册,30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8家龙头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 [3] 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 - 太谷区玛钢铸造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件,发明授权22件,实用新型授权221件,外观设计授权10件 [3] - 主导制定电力金具绿色铸造等3项行业标准,抢占标准话语权 [3] 区域推广与模式复制 - 山西省提炼"三链融合"模式(标准链、品牌链、生态链),向清徐老陈醋、定襄法兰等专业镇推广 [4] - 清徐老陈醋依托BRCGS认证打开欧美市场,定襄法兰设备联网率达75% [4] - 太谷玛钢转型成为山西特色专业镇建设样板,从代工依赖转向标准输出 [4]
潍柴动力:助力我国首个柴油机油D1标准全球发布
中证网· 2025-07-22 02:35
行业突破 - 中国首个柴油机油D1标准正式发布 填补国内空白 实现从标准追随到标准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1] - 标准突破美国API标准长期垄断 解决缺乏适配中国复杂路况 燃油特性及发动机技术的自主标准问题 [2] - 中国内燃机学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汽研及潍柴等42家单位组建创新联盟向技术壁垒发起攻坚 [2] 技术支撑 - 潍柴WP13发动机被确定为D1标准核心验证载体 市场占有率领先且深度契合中国工况 [3] - WP13发动机经受400小时超长强化测试 积累海量精准数据 [3] - 开放共享发动机运行参数 协同润滑油企业优化配方 推动建成中国首个自主标准加自主认证双闭环体系 [3] 经济效益 - 新油品换油周期从6万公里提升至12万公里 显著降低用户运营成本 [4] - 主导制定4项行业标准及8项配套规范 推动检测方法国产化 [4] - WP13评定方法使中国发动机在国六国七阶段拥有原生适配润滑油体系 [4] 企业贡献 - 潍柴作为联盟核心成员 组建跨领域专家团队 无偿投入整机设备与核心技术 [2] - 潍柴攻克卡脖子技术 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 巩固中国动力高端品牌形象 [4]
太重集团以匠心绘就质量新篇章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5 09:17
公司发展 - 公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质量强企战略融入改革发展全局,实施"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品牌赋能"三位一体质量提升工程 [1] - 公司依托"一重点、一中心、多基地"全球创新研发体系,深化市场设计研发一体化运行,研发人员规模达1300人,累计开发543款新产品 [2] - 公司柔性引进171名高端人才,荣获3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85项国家授权专利 [2] 技术创新 - 公司攻克关键技术瓶颈,1300吨桥式起重机入选"重型机械世界之最",露天矿用超大型铲装机器人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2] - 公司高速动车组轮轴制造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推出全球首款25吨甲醇汽车起重机和全国首创"一键操作"铸造起重机 [2] - 多项产品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山西精品" [2] 质量管理 - 公司主持修订60多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重塑ISO 9001标准与核电等特色要求的一体化体系,通过86项国际认证 [3] - 推行工艺质量检验一体化,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改进等先进质量工具,实施全流程数字化质量管控 [3] - 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带动链上企业建立质量协作机制,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3] 品牌建设 - 公司旗下太重轨道获评"灯塔工厂",在"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位列山西上榜企业第一名 [4]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四届山西省质量奖 [4] - 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端客车车轮批量供货欧洲市场,工程起重机批量交付海外用户 [4]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发挥双链主作用,以创新打造质量新优势,用匠心铸就品牌新高度,靠品质开拓市场新蓝海 [5] - 公司构建品牌战略管理、核心支撑、推广展示三大体系,坚持"质量就是生命,品质就是人格"的质量理念 [4]
浙江十年来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
搜狐财经· 2025-05-10 17:24
品牌建设成果 - 浙江累计培育"品字标"企业5328家,颁发"浙江制造"认证证书7268张 [1] - "品字标"品牌推动浙江从"制造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型 [1] - 浙江制造曾面临国际市场"廉价"和"低端"标签问题 [1] - 浙江十年前出台《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构建"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 [1] 标准与认证体系 - 浙江构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品牌标准体系,已研制"浙江制造"标准3923项 [2] - 以全产业链视角发布数字安防、光伏能源等重点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指南30项 [2] - 浙江构建"市场认证+自我声明"品牌认定体系,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 [2] - 推行"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多国证书"认证模式 [2] - 颁发"品字标"国际证书649张,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出口近1500亿美元 [2] 未来发展方向 - 浙江将继续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提升品牌建设的质量支撑力和标准引领力 [3] - 进一步提升"品字标"的"文化+创新"属性,推进"品牌出海" [3] - 构建以信用为内核的"浙江精品"培育体系 [3]
红海赛道“杀出”百亿产业:清远特色农业的破局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1 09:20
清远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 2024年一季度清远鸡存栏4765 6万只 同比增长21 6% 综合产值33 93亿元 同比增长28 04% [1] - 清远英德红茶入选"202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力TOP30" 成为广东唯一上榜品牌 [1] - 2024年清远鸡和西牛麻竹笋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 英德红茶综合产值达90亿元 [2] 特色农业历史与定位 - 英德产茶历史可追溯至1600多年前 唐朝陆羽《茶经》提及韶州茶味极佳 明清时期为贡茶产出地 [2] - 清远鸡2003年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 2010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后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 [2] 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建设 - 围绕英德红茶打造11个科技创新平台 获专利发明30余项 建成国内首个数字精准控制加工技术工程中心 [3] - 建立茶叶全链条可追溯制度 46家茶园获广东省生态茶园认定 英九庄园成为广东首家国家级生态农场茶叶企业 [3] - 清远鸡累计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家 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8家 省级美丽牧场2家 [3] - 清远鸡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有7家企业入驻 截至3月底共出证51 38万张 [3] 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 - 采用"品牌规划+媒体宣传+举办活动+出访推荐+跨界融合"联动模式 推进英德红茶"下地铁 进高铁 上央视 游珠江" [4] - 英德红茶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法国巴黎奥运会 清远鸡提出"天赋好食材地道清远鸡"宣传口号 [4] - 创作英德红茶品牌主题曲《东方金美人》 微电影《传承》 英德红茶制作技艺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 英德市红旗茶厂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 6条茶旅路线入选全国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