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流自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海晨股份20250925
2025-09-26 02:28
行业与公司 * 海晨股份专注于制造业生产性供应链服务 包括仓储和货运代理等综合物流服务[3] 并拓展至物流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制造领域[2] * 公司深耕制造业生产性供应链20多年 是国内知名且领先的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平台[5]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16.5亿元 其中制造业物流服务收入13.8亿元(占比84%) 物流装备和机器人制造收入1.4亿元(占比约9%) 其他收入约1亿元[3] * 制造业物流服务收入中消费电子贡献13亿元 新能源汽车贡献约9000万元[3] * 仓储业务占比54% 货运代理占比46% 货运代理毛利率26-27% 仓储服务毛利率约20%且因自动化投入有所提升[5] * 消费电子行业贡献公司九成以上收入[5] 业务发展与客户情况 * 过去主要客户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联想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理想汽车 但理想汽车合作已结束[3] * 通过拓展新客户实现整体增长 在重庆和安徽拓展了新的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5] * 主业已筑底回升 不利因素已消除[5] 新业务拓展与收购 * 2023年收购盟立自动化昆山公司(蒙丽自动化昆山) 将业务扩展至物流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制造领域[2][3] * 整合自动化业务与昆山盟立成立控股子公司海盟 产品涵盖半导体及液晶面板AMHS领域[3] * 2024年半导体AMHS设备收入8100万元 显示面板MHX设备收入4000万元 增长迅速[2][3] * 主要产品包括OHT天车 AGV无人搬运车 举升机 智能仓储柜等[3][9] 已投入生产并交付多个项目[4][9] MHS系统市场与重要性 * MHS系统在晶圆制造 封装测试和显示面板厂中具有关键作用 性能直接影响先进制程晶圆制造厂的稼动率和良率[6] * 中国MHS市场规模2024年达到约87亿元 同比增长近40% 预计2027年将超过130亿元 复合增长率超过15%[2][6] * 晶圆制造领域需求占比超过九成[2][6] 市场竞争与国产化 * 国内MHS市场长期被日本企业垄断(如大福和春天机械) 占全球90%以上份额[8] * 2025年上半年大福相关收入增长超过20%[8] * 国内国产化率较低 2023年仅约5%[2][8] 存在硬件(如单台OHD天车包含2000多个零部件) 软件和客户开拓壁垒[8] * 国产化提升是大势所趋[2][8] 公司通过收购推进国产化进程[9] 战略合作与研发 * 与乐聚机器人合作探索人形机器人在物流仓储 分拣及运输环节中的应用[10] 旨在提升效率[4] * 加码研发投入 在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等地成功交付多个项目[9] 未来发展前景 * 在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备全方位生产物流保障能力 拥有覆盖全国的制造物流履约网络与智能仓储基地[11] * 在半导体高端物流设备领域是国内领先供应商之一 有望受益于国产化趋势[11] * 公司市值约60亿人民币 估值较低(仅七八倍PE水平)[11] 未来发展前景被看好[4][11]
“物流界的马斯克”,他用送快递的手,造出全球第一无人车
搜狐财经· 2025-09-24 04:55
1996年,余恩源从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与其他同学不同,他几乎未曾正式就业,仅参加过华为的一次面试。相反,他选择了创业之路,从制造、销 售电子通讯设备起家,先后参与或主导成立了11家公司。 余恩源上一次创业研发了快递柜,生产销售用于物流末端场景的扫码枪,一年营业额数亿元,利润达到几千万元。。他研发的物流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在 快递垂直应用市场的市占率高达60%。 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物流行业有了深刻理解。当大量的硬件产品快速覆盖市场后,余恩源意识到,能够给物流行业带来颠覆性改变的工具应该是无人驾 驶。于是,他果断转向无人驾驶配送赛道。 2016年,余恩源开始在公司内部孵化无人配送车。两年后,他正式创办新石器无人车,专注于L4级别物流无人车市场。 他曾是物流行业的"老兵",如今被称为"无人车领域的埃隆·马斯克"。余恩源用七年时间,将一家不被看好的创业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无人配送车队。 2025年初的一天凌晨两点,余恩源刚刚结束一个电话会议。这是他当天的第四个会议,但工作还远未结束。两个半小时的采访后,晚上八点,他只休息了 半小时便又匆匆去见客户。 "现在依然能保持好身材的原因,就是一直在赶飞机、赶火车。"余恩源 ...
天风证券:无人叉车渐成制造物流自动化关键 行业迎来渗透加速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3:30
无人叉车行业概述 - 无人叉车已成为智能物流核心设备 应用领域涵盖生产线配送 仓储出入库 园区转运 港口装卸等全流程场景 成为制造物流自动化的关键工具 [1] - 行业受人口红利减弱 用工成本上升 政策推动 新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四大因素驱动 [3] - 全球龙头与中国本土新锐正共同推动行业快速成熟 [1][4] 技术演进 - 无人叉车融合传统叉车与AGV技术 具备自动导引 搬运与堆垛功能 优势在于自动导航 避障与路径规划 降低人工成本与安全风险 [1] - 从AGV到AMR技术演进 AMR具备快速部署 人机协作与回本周期缩短从2年降至1年以下 在智能仓储中效率更高 [2] - 核心导航依赖SLAM技术 激光SLAM适合工业场景 视觉SLAM适合动态应用 两者逐步走向多传感器融合 [2] - 车体经历由传统叉车改装→专业化车体→新形态自主设计的演进 控制系统采用本地控制器+云端调度平台双中枢架构 [4] 市场规模与渗透率 - 2019年中国无人叉车出货2700台 渗透率0.44% 2023年增至1.95万台 渗透率1.66% [3] - 预计2025年达3.9万台 渗透率3.17% [1][3]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23.85亿美元 占全球45% 亚洲整体占比47% 成为全球增长核心 [3] - 全球机器人控制系统市场2024年规模约800亿元 2020–2024年出货量复合增速高达84.4% [4]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如电机 传感器等 国产化率已较高 中游为无人叉车制造与集成 下游涵盖仓储物流 制造 港口 农业等 [3] - 代表企业林德(中国)深耕车体与智能解决方案 杭叉智能形成仓配一体化模式 [4] - 丰田物料搬运 永恒力等国际龙头在智能化仓储设备布局居前 [4] - 极智嘉(Geek+)2021年成全球仓储机器人市占率第一 客户超1000家包括耐克 沃尔玛 宝马等 覆盖40多个国家 [4] - 仙工智能以控制器为核心 2024年市场份额达23.6% [4] 成本与供应链 - 随着供应链成熟与国产零部件崛起 无人叉车平均价格明显下降 未来仍有进一步下探空间 [1]
新北洋:新北洋的控股子公司正棋机器人目前主要面向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运营商客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9:43
业务定位 - 控股子公司正棋机器人主要面向快递物流和电商物流运营商客户 提供物流网点自动化系列智能设备 自动化装备和全场景综合集成解决方案 [2] 技术发展路径 - 规划分三步发展机器人/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业务:第一步聚焦物流分拣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 第二步拓展至物流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 第三步延伸至机器人自动化关键基础零部件 [2] - 当前已研发伺服电机 伺服驱动器 电滚筒等产品 除自研自用外正积极向其他集成商推广 力争达成批量化合作 [2] 战略规划 - 通过三步走战略培育公司未来5至7年后的长远竞争优势与新兴增长极 [2]
浙商证券:AI应用催动无人叉车迎来爆发式增长 重点推荐杭叉集团等
智通财经· 2025-08-22 09:16
行业趋势 - 无人叉车成为叉车行业无人化阶段核心载体 物流自动化需求激增推动行业向无人搬运、无人装卸新模式转型 [1] - 叉车行业历经燃油化、电动化后进入无人化阶段 亚马逊公司截至2025年7月1日机器人部署量超100万台体现自动化趋势 [1] - 无人叉车在移动机器人销售中占比16% 主要应用于制造业与仓储物流的室外转运、外月台装卸、室内转运及存取环节 [1] 经济性优势 - 无人叉车可实现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与人员减配 单台设备可替代2-3名叉车司机 按人均年成本10万元计算显著降本 [2] - 自动化作业实现24小时连续运行 相较传统人工驾驶叉车在效率与作业时长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2] 市场规模 - 全球机动工业车辆销量从2013年99万台增长至2023年214万台 十年复合增长率达8.0% [3] - 2024年中国叉车总销量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 其中内销80.50万台(同比增4.8%)、外销48.05万台(同比增18.5%) [3] - 中国无人叉车2019-2024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达55% 2024年销量24,500台(同比增26%)但渗透率仅1.9% 替代空间巨大 [3] - 2023年全球无人叉车销量约30,700台(同比增46%) 中国销售规模43亿元(同比增24%) 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35% [3] 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方包括传统叉车企业、AGV/AMR企业及系统集成商三类 全球头部企业含德马泰克、大福、林德、丰田等 [3] - 2023年中国销售额过亿元企业占比8% 0.5-1亿元企业占12% 0.1-0.5亿元企业占26% 千万元以下企业占54% [3] - 重点企业包括杭叉集团、安徽合力、中力股份等传统厂商 以及极智嘉、诺力股份、兰剑智能、东杰智能等解决方案提供商 [1][3]
浙商证券:AI应用催动无人叉车迎来爆发式增长 重点推荐杭叉集团(603298.SH)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9:12
行业趋势 - 无人叉车成为叉车行业无人化阶段的核心载体 替代有人叉车空间大 [1] - 叉车行业经历燃油化 电动化后 下一站为无人化 [1] - 无人搬运 无人装卸定义物料搬运新模式 主要应用于制造业 仓储物流的室外转运 外月台装卸 室内转运 室内存取等环节 [1] - 无人叉车在移动机器人销售中占比达16% [1] 经济性优势 - 无人叉车可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 提高效率 人员减配 实现降本增效 [2] - 单台无人叉车可节省2-3个叉车司机 一名叉车工人年人工成本约10万元 [2] - 无人叉车可24小时连续作业 无需人工参与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渗透率仅为1.9% 但2019-2024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达55% [3] - 2023年全球无人叉车销量约30700台 同比增长46% 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52% [3] - 2023年中国无人叉车销售规模43亿元 同比增长24% 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35% [3] - 2024年中国无人叉车销量达24500台 同比增长26% [3] - 全球机动工业车辆销量从2013年99万台增长至2023年214万台 复合增长率8.0% [3] - 2024年中国叉车总销量128.55万台 同比增长9.5% 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16% [3] 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无人叉车销售额过亿元企业仅占整体市场8% [4] - 主要参与方包括叉车企业 AGV/AMR企业 系统集成企业三类 [1][4] - 销售额0.5-1亿元企业占12% 0.1-0.5亿元企业占26% 千万元以下企业占54% [4] - 全球主要企业包括德马泰克 大福 Symbotic AutoStore 林德 丰田 Balyo ek Robotics等 [4]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杭叉集团 安徽合力 中力股份 诺力股份 极智嘉 海康机器人 今天国际 兰剑智能 东杰智能等 [4]
今天国际上市9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405.91%,市值较峰值蒸发40.96%
搜狐财经· 2025-08-18 01:0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自动化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3] - 核心产品包括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和机器人产品 [3] - 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最高达65.88% 机器人产品占比19.91% [3] 财务表现 净利润 - 2016年归母净利润0.55亿元 2024年增至2.76亿元 累计增长405.91% [3] - 9年间无亏损年份 归母净利润增长年份占比66.67% [3] - 2020年归母净利润0.60亿元 2024年2.76亿元 2022年大幅提升但2024年回落 [4] 营收 - 2020年营收9.30亿元 2024年达23.67亿元 [3] - 2021年和2022年保持高速增长 但2024年出现下滑 [3] 市值与股价 - 上市至今市值增长1.91倍 [6] - 2016年11月28日市值巅峰97.36亿元 股价115.9元 [6] - 截至8月15日收盘股价12.68元 市值57.48亿元 较峰值减少39.87亿元 蒸发40.96% [6]
物流专家更新无人物流车和人形机器人应用进展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无人物流车和人形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1] - 公司包括中油科技、中邮科技、荣威科技[1][6][8] 无人物流车市场现状与规划 - 中油科技智能运力管控平台接入车辆截至7月底约400辆 预计年底可满足3,500辆需求[1][3][5] - 邮政系统内无人物流车需求预计达几十万台 目前远未饱和[1][3] - 中国邮政集团规划由中邮科技承担无人物流车设备管理及运营 包括采购、维护和劳务外包[1][6] - 无人物流车路权问题进展顺利 90%以上硬件供应商已获路权[2] - 年底前智能运力管控平台扩容至3,500辆 四季度或现抢装潮[3][15] 人形机器人应用与潜力 - 荣威科技认为机器人效率已达人类50% 可24小时工作[1][8] - 中油集团16万物流人员 按2台机器人替代1人计算 核心岗位需30多万台 全流程或需100多万台[9][10] - 人形机器人可推动包裹规范化 减少人工分拣 降低设备事故率[13] - 无人车与人形机器人联动可实现送货上门 民营快递增值服务收费3-5毛/件[11] 邮政集团对中邮科技的扶持 - 集团牵头全国90多个邮件处理中心设备集中维保 总额1.6亿元[14] - 内部采购倾斜政策 中邮科技2025年上半年份额提升[14] - 一体化运营模式 中邮科技负责设备维护及劳务采购[6][14] 经济性与技术优势 - 机器人可降本增效 24小时工作提升物流效率[8][12] - 智慧化社区建设(电梯、Wifi定位等)支持人形机器人送货上门[11][12] - 邮政系统当前不承诺免费送货上门 民营快递收费3-5毛/件[11] 数据与预测 - 中油集团物流相关人员总数或超80万人[9] - 无人物流车投放加速时间不确定 但平台扩容显示需求增长[5] - 廊坊邮件处理中心大型分拣机项目由中邮科技一体化运营[6]
速卖通:启用首个全自动物流园区,国内段提速6小时
新浪科技· 2025-08-13 07:45
责任编辑:何俊熹 据介绍,贯穿全园区的"黑科技"传送带矩阵,取代了传统模式下的人工搬运与车辆调拨,从拣选、集 运、分拨到交付干线仓,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跨境包裹的国内运输时效最快可再提升6小时。 去年双11前夕,速卖通根据不同国家消费者需求组建国别化货盘,启用面向不同国家市场的流向仓提高 发货效率。目前,速卖通流向仓已覆盖欧美亚三大洲15个重点国家,服务华东、华南等地产业带商家。 依托国别化货盘与流向仓模式,海外消费者下单后,包裹平均不到24小时即可完成从出库到干线的交 付。过去两年,速卖通全球平均送达时效缩短50%。"全球5日达"服务已覆盖覆盖欧美亚中东重点国家 超50个。(闫妍) 新浪科技讯 8月13日下午消息,近日,速卖通全面升级位于广东东莞的物流仓,成为首个全流程自动化 的跨境物流园区。据悉,该仓库主要用于欧洲消费者包裹的国内流转。 ...
史亮:中国的人工智能物流机器人开启全球化时代 | 钛资本人工智能组
钛媒体APP· 2025-08-12 06:44
行业痛点与市场机会 - 厂间物流自动化程度低 70-80%的车辆和人员集中在室外环境 而室内生产环节已高度自动化[2] - 人工成本持续上涨 叉车司机年成本从2010年7-8万元升至2020年15万元 企业面临"成本高、招工难"困境[1] - 工程车辆在厂间场景存量近300万台 年新增50-60万台 2027年新车需求或达100万辆 市场增长率约16%[1][3] 技术方案与产品定位 - 专注无人驾驶平衡重叉车细分市场 三吨以上车型占80%保有量 全球能提供液压助力转向叉车的企业不超过五家[4][5] - 为叉车配备激光雷达、环视相机、安全行车记录仪及液压助力转向监控技术 构建完整车辆控制系统[5] - 硬件采用标准化生产 3-5吨平衡重叉车可对应2-5吨标准托盘 软件按场景做轻量定制[5] 成本优势与商业模式 - 无人叉车年使用成本约23万元 相比人工叉车47万元年成本降低50%以上[14] - 以"替代人工"为核心卖点 ROI清晰 B端客户付费意愿强[5] - 欧洲市场售价达30万欧元/台 较国内70万元售价存在巨大利润空间[13] 应用场景与落地案例 - 造纸行业:五吨级无人叉车可搬运三吨重纸卷 堆叠高度达十米 解决安全风险并提高效率[7] - 啤酒行业:八台叉车协同作业 通过ERP/WMS系统自动触发任务 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搬运[8] - 锂业:通过鹰眼系统监测库位状态 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精准识别托盘器具[9] 安全体系与认证 - 采用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结合策略 通过传感器和路测系统确保人车混行安全[10][11] - 安全等级达到PRD级 通过莱德和南德双重认证 具备欧洲市场销售资质[11] 专利布局与国际化 - 针对三吨以上重型车辆液压助力转向自动化线控技术 已获得中国、日本、韩国发明授权[12] - 2021年起全球专利布局 下半年有望获得欧美专利授权 同时申请阿联酋和沙特专利[12] - 与德国65年历史企业合作并获得10%股权 为欧洲市场拓展奠定基础[13] 行业竞争与毛利水平 - 厂间物流赛道毛利率保持在40%水平 与人工成本竞争形成持续优势[17] - 与传统叉车厂形成竞合关系 通过专利布局构建3-5年技术防护期[18] - 封闭场景物流自动化落地可行性高 可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