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星代言营销
icon
搜索文档
从 “拒绝代言” 到签约易烊千玺,理想汽车借力明星代言走出转型低谷?
新浪财经· 2025-09-27 02:56
理想汽车品牌代言策略转变 - 理想汽车官宣易烊千玺为首位品牌代言人 与理想i6发布同日进行 此前公司CEO李想曾公开表示永不采用明星代言[1][2] - 公司营销策略从依赖企业家代言转向明星代言 反映新能源车企竞争重点从技术指标转向品牌认知和情感连接[4] - 易烊千玺代言费用达千万量级 远超明星车主合作模式(60-80万) 体现公司对品牌资产的高投入[9] 新能源车企明星合作模式对比 - 理想汽车采用顶级代言人模式 蔚来 小鹏 鸿蒙智行等多数采用"明星车主""体验官"等轻代言模式[28] - 鸿蒙智行实施分品牌代言策略:智界邀刘亦菲任品牌大使 享界邀黄晓明 杨幂 高叶任品牌挚友 问界邀白敬亭任品牌挚友[31] - 小鹏汽车采用事件营销:2023年邀林志颖任"品牌智友" 2025年8月为P7四种配色配置四位明星车主(陈妍希 朱正廷 宁泽涛 钟楚曦)[31][33] - 蔚来汽车侧重话题营销:莫文蔚任ES8首席体验官(合作源于网友梗"莫文蔚来了") 丁真任ET5T体验官驾驶重走318国道[37][39][43] - 小米汽车明星合作极低调:2025年7月与张震岳以Vlog形式合作 被解读为转移舆论焦点的替代方案[35] 理想汽车当前经营状况 - 2025年8月新车交付量28,529辆 同比下滑41% 连续第三个月销量下滑[13] - 纯电车型转型遇挫:2024年4月MEGA陷"灵车"风波 2025年7月i8上市后因对撞测试争议遭央视批评"表演式营销过度"[10][12][13] - 公司现金储备约1069亿元 财务数据在造车新势力中最健康 但总营收下滑已成事实[27] 理想i6产品定位与竞争环境 - 理想i6定价25-30万元 定位大五座纯电SUV 核心卖点包括800V高压平台 超快充技术及1米以上后排腿部空间[13] - 直接竞品为特斯拉Model Y 小米YU7 乐道L90等月销过万车型[15] - 公司目标为纯电车型月销18,000-20,000辆 其中i6承担月销9,000-10,000辆任务[15] 易烊千玺代言价值分析 - 易烊千玺曾为宝马中国首位代言人 2020年代言官宣微博获超百万转发 14.2万评论 130万点赞[23] - 其公众形象沉稳努力 四次提名金鸡奖影帝 具有跨代际影响力(Z世代至中青年)与理想i6目标客群契合[21][23] - 官宣代言后理想微博评论区现近三万热评 部分粉丝晒提车图片显示初步转化效果[25] 明星代言行业趋势与风险 - 新能源车企普遍采用低成本事件营销:明星车主成本50-80万 传统品牌代言费用可达600万[35] - 明星代言存在"塌房"风险 王力宏事件牵连英菲尼迪 吴亦凡事件影响保时捷[43] -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 销量转化更取决于产品力 价格等硬指标 顶流代言未必直接带动销量[27]
从“永不请代言人”到官宣易烊千玺,理想汽车为何“打脸”?
虎嗅· 2025-09-27 01:21
理想汽车官宣易烊千玺为品牌代言人 - 理想汽车于9月26日官宣易烊千玺为首位品牌代言人 与理想i6新车同日发布[1] - 公司创始人李想曾公开表示"永不请明星代言人" 此次举措被视为战略转变[4][10] 新能源汽车行业营销策略转变 - 新势力品牌从依赖创始人代言转向明星代言 因技术同质化后品牌认知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6] - 2024年下半年以来"蔚小理"等新势力车企已释放十几位明星合作消息 包括代言人、体验官等身份[7] - 合资车企因职业经理人制度限制 更早采用明星代言策略[5] 明星合作模式与成本分析 - 汽车品牌与明星合作模式包括"明星车主"(费用60万-80万)、"首席体验官"和"代言人"(顶流费用千万量级)[12] - 理想汽车此次代言费用达千万量级 旨在为理想i6新车造势[13][24] 理想汽车当前困境与转型需求 - 公司面临电动化转型困境:2024年4月纯电车型MEGA遭遇"灵车"风波 2025年7月纯电SUV i8对撞测试引发争议并被央视批评[15][17] - 2025年8月交付量28529辆 同比下滑41% 连续三个月销量下滑[18] - 理想i6定位25万-30万元大五座纯电SUV 目标月销9000-10000辆 竞争对手包括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等月销过万车型[20][21][22] 易烊千玺代言价值评估 - 易烊千玺曾担任宝马中国首位代言人 2020年官宣微博获超百万转发、14.2万评论和130万点赞[11][38] - 其粉丝购买力及跨代际影响力(Z世代至中青年)与理想i6目标客群契合[36][41] - 公众形象沉稳低调 与理想i6"年轻家庭及新中产"调性相符[35] 同业竞争对手明星营销策略 - 蔚来采用事件营销:莫文蔚任ES8首席体验官(网友梗推动) 丁真任ET5T体验官(318国道宣传片阅读量超亿次)[58][61][68] - 小鹏汽车采用明星车主策略:钟楚曦任时尚代言人 陈妍希等提车强化"清醒大女主座驾"标签[53] - 小米汽车低调合作张震岳拍摄Vlog 通过谐音梗转移舆论焦点[55] - 鸿蒙智行分品牌代言:智界邀刘亦菲 享界邀黄晓明等 问界邀白敬亭[51] 明星代言潜在挑战 -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 销量转化更依赖产品力、定价等硬实力 明星效应有限(如黄晓明代言比速T5未带动销量)[44] - 部分用户认为代言费用应用于购车补贴 且易烊千玺形象与家庭出行概念存在错位[45]
理想汽车“食言”寻顶流,易烊千玺能否撬动年轻市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9-25 10:44
品牌营销战略调整 - 公司首次正式签约品牌代言人 选择易烊千玺并迅速登上微博全国热搜第6位 阅读量近4000万[2][5] - 此举打破CEO李想"永不请代言人"的公开表态 体现市场竞争中的战略调整[2] - 通过精准匹配明星特质与产品调性 开辟独特营销路径 易烊千玺的国民度助力车型快速破圈[9] 目标用户群体拓展 - 公司此前致力于服务中年家庭 此次牵手易烊千玺明确指向拥抱年轻消费者的战略转向[5] - 易烊千玺影响力覆盖Z世代至中青年群体 具有跨年龄段吸引力 能精准触达理想i6核心客群[5] - 易烊千玺通过影视作品塑造的沉稳质感形象 与i6兼顾品质与实用的调性高度契合[5] 产品定位与竞争策略 - 理想i6定位25万-30万元大五座纯电SUV 以800V高压平台、超快充技术及1米以上后排腿部空间为核心卖点[6] - 全系标配AD Max高阶辅助驾驶系统 对首任车主永久免除使用费[6] - 摩根士丹利建议采取更激进定价策略 将指导价从25-30万元下探到20-25万元区间[9] 销量目标与市场挑战 - 公司为i6制定月销9000至10000辆目标 纯电车型整体目标预计稳定在每月1.8万至2万辆[6] - 2025年8月交付量28529辆 同比大幅下滑40.7% 环比下降7.2% 连续三个月销量下滑[10] - i6上市后将直面问界M7、特斯拉Model Y等强劲对手 同期国内高端纯电SUV市场同比下滑约35%[10] 战略发展目标 - 2025年是公司推出首款纯电SUV并正式进军纯电SUV赛道的第一年[9] - CEO李想目标到2025年底在高端纯电赛道"保五争三"[9] - 公司冲击"纯电细分市场10%份额"的目标[9]
多平台翻倍增长!杨幂代言王小卤引爆渠道势能
搜狐网· 2025-08-22 09:06
代言活动销售表现 - 天猫旗舰店单日GMV环比增长600%+ 荣登肉类零食榜第一名 [1] - 抖音渠道单日GMV打破历史记录 同比日均GMV增长340%+ 斩获零食榜TOP2 [1] - 京东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均斩获不俗战绩 [1] 营销推广策略 - 微博抖音双平台发布共创广告 结合产品特色喊出"虎皮凤爪还得是你王小卤"口号 [1] - 配合挂链与直播入口直接赋能天猫抖音双平台销售 [1] - 在近期多部热播大剧同时上新代言人广告 依托大剧热度与代言人影响力叠加导流 [1] - 推出代言人限定礼盒 多种周边礼赠活动 策划多场直播专场及达人大场带动销售 [3] - 用户和粉丝对代言人礼盒及周边好评如潮 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纷纷晒单 [3] 线下渠道拓展 - 全国8个城市共计11个核心商圈上线杨幂代言户外大屏及地铁广告 [5] - 终端卖场陈列焕然一新 代言人杨幂相关物料陆续上架 [7] - 加强直营体系建设 加码好想来 零食很忙 赵一鸣 零食有鸣 老婆大人等头部零食渠道 [7] - 打造25家代言人主题门店 1000多家代言人专属活动门店 累计覆盖全国15个城市 [7] - 推出限时特惠 积分换购及限量赠送杨幂主题贴纸等精美周边的创意活动 [7] 公司发展前景 - 上半年以50%高增速狂奔 [10] - 凭借扎实强劲的渠道体系 密集上新的超强产品创新能力与代言人国民影响力的重磅加持 [10] - 下半年销售或将出现更出彩的增长数字 [10]
杨幂“助攻”、肖战代言,一年爆卖16亿的溜溜梅要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4-22 16:35
公司上市动态 -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1] - 这是公司继2019年撤回A股上市申请后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 [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16.16亿元,净利润1.48亿元,较2019年招股书披露的业绩有明显改善 [3] 财务表现 - 2016-2018年营收分别为8.04亿、8.47亿和8.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1亿、0.6亿和0.56亿元 [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74亿、13.22亿和1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8亿、0.99亿和1.48亿元 [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4亿元,较2023年的1.27亿元有所下滑 [18] 产品结构 - 梅冻产品2024年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32.26%,占总营收25.4% [7] - 梅类产品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85%提升至2024年的超90% [10] - 产品线仍集中在梅类产品边界内,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梅冻三大主力业务 [8] 销售渠道 - 直销模式占比从2022年25.5%提升至2024年59.2%,超越经销渠道 [13] - 2024年零食量贩渠道贡献营收4.66亿元,占总营收近29% [13] - 梅干零食和梅冻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从39.4元和27.2元降至35.2元和18.6元 [14] 成本与毛利率 -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41.7%上升至47.7% [18] - 2020-2024年中国青梅和进口西梅价格从每吨2400元和16200元分别上涨至2600元和20700元 [18] - 毛利率从2023年40.1%下降至2024年36.0% [18] 营销投入 - 2022-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2.83亿、3.09亿和3.1亿元 [20] - 广告开支从2022年6666.4万元增长至2024年7902.2万元 [21] - 净利率为5.79%、7.49%和9.16%,低于劲仔食品的8.34%、10.27%和12.17% [21]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额7.35亿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5.92亿元 [17] - 流动资产总额9.36亿元,其中存货5.24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0.78亿元 [17] - 流动负债10.49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计息银行借款3.21亿元 [18]